Friday, August 30, 2013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丙年)讀經釋義


(主題:謙遜地跟隨耶穌
 

讀經一
9:13-18
答唱詠
90:3-4, 5-6, 12-13, 14, 17
讀經二
9-10, 12-17
福 音
14:25-33
 

A     讀經一:智9:13-18

1.     讀經一選自智慧書寫於公元前二世紀,內容很像談論耶穌,故有些學者認為屬福音時代的作品。由於是以希臘語寫成,故被很多基督教的教派所拒絕,希臘語是羅馬帝國的國語,至四世紀才改為拉丁文。因此,公元一至三世紀的感恩聖祭是以希臘語舉行的,至於希伯來語,我們的彌撒中也有些詞彙使用,如「亞孟」和「亞肋路亞」便是。馬丁路德堅持所有舊約聖經書卷必須以希伯來語寫成,其理據是因為當天主顯現給梅瑟時是說希伯來語的,而不是說希臘語的。這論據很令人莫名其妙,天主向說希伯來語的梅瑟說話,難道要說潮州語嗎?又或者,如果主耶穌今天要在中國顯現,難道祂要說祂在世時說的亞拉美語嗎?

2.     智慧書寫於埃及,生活在埃及希伯來人每天都面對埃及人所拜的萬神,包括各種動物、昆蟲、植物、甚至星辰和月亮,等於今天的人經常地拜「金錢」一樣。是針對滿天神佛的埃及文化而寫的,希伯來人本來只朝拜雅威,但他們的信德毫不堅穩,容易受別人所影響而去拜別人的神明。的目的是要勸諭居住在埃及猶太人切勿拜偶像。

3.     進入讀經一,7-9談論撒羅滿如何祈求智慧,列上3:4-15記載天主在夜間「藉著」顯現給撒羅滿,問他要求甚麼,撒羅滿沒有要求長壽或富貴榮華,甚或敵人的性命,他只求得到智慧來治理國家,天主很欣賞他的無私奉獻,便賜給他智慧和一切的財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是無法證實的,就等於一個好大喜功的神父向教宗說:「昨晚在夢中,主耶穌任命了我作教宗,祂叫我通知你退位讓賢!」撒羅滿的王位本是非法得來的,登位後又將其兄長和異己趕盡殺絕,最後透過「」說天主願意他為王,那麼,誰敢「反對」天主呢?

4.     讀經一想指出人是愚昧的,不明白天主的旨意,9:1-3說:「1列祖的天主,仁慈的上主!你用你的言語,創作了一切,2以你的智慧造了人,使他統治你所造的萬物,3吩咐他以聖德和正義,管理世界,以正直的心,施行權力。」到了9:13,作者卻問道:「有誰能知道天主的計劃,有誰能想像上主的意願?

5.     反省:我們經常祈求天主很多東西,一旦得不到,便諸多怨言,從不反思究竟所祈求的是否符合天主的旨意,9:13要指出,沒有人能完全明瞭天主的全部計劃。即使我們實在有所祈求,畢竟也只是些暫時性的東西,人的最終願望總應是:「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

6.     為甚麼人的計劃往往只是短視的呢?9:14說因為人的思想並不正確亦不穩定,只不過,我們看不見天主的旨意並不等於祂沒有計劃。9:15說人的肉體遲早會「腐朽」,而9:16談靈魂:「世上的事,我們還難以測度;目前的事,我們還得費力追求;那麼,天上的事誰還能探究?」人既然那麼渺小,就應該虛己以聽,就如一個醫生怎能建築一座房舍呢?一個建築師又怎能銷售投資基金呢?人必須承認自己實在有限。

7.     的時代,埃及國的文化水準很高(希臘的黃金時代已過),他們的哲學思想遠勝別人,他們的圖書館是全世界最大的。9:16意指埃及人憑自己的哲理來思考,但9:17卻說真正的智慧乃來自天主聖神,藉着祂而啟示了天主的旨意。9:18說:「世人的道路纔得修直了,人們纔可學習你喜悅的事」,但9:19說最終救贖我們的是「智慧」,不是靠埃及人所拜的神明。

8.     讀經一究竟想表達甚麼呢?表達人是有限的,無法完全明白天主的計劃,但天主很慈悲,會啟示給人所需要的事,整卷智慧書就是勸人勿拜偶像。到了新約時代,救恩來自耶穌自願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我們的救恩完全來自聖週五的祭獻,祂就是「智慧」。時至今天,東正教的彌撒在福音前是這樣歡呼的:「智慧來到了。」

9.     為甚麼讀經一要選擇智慧書呢?讀經一的主題是「謙遜」,每年到了爭秋奪暑季節的七八月,又熱又悶,人的情緒低落,教會較重要的慶節不多,所以不宜太著重謀生等很現實的話題,反而勸諭人對錢財勿太擔心。
 

B     答唱詠:詠90:3-4, 5-6, 12-13, 14, 17

1.     答唱詠選自90,一共十七節,答唱詠只選擇了其中八節,答句是90:1:「從永遠到永遠,祢是我們的靠山。」讓我們稍為學習整篇聖詠的意義:90談人生,人生很多局限,90:9說:「我們的年歲,也不過像一聲嘆息。90:10續說:「我們的壽數,不外七十春秋,若是強壯,也不過八十寒暑;」可惜「多半還是充滿勞苦與空虛。」實在令人有點無奈和稀虛!

2.     即使能延年益壽,但就如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加上今日的世界道德淪亡,教育界以至政府積極地反對倫理的培育,結果造成社會裡「人吃人」的環境,世間上「族吃族」的惡果!答唱詠就是要人反省自己的有限。90:12很重要:「求你教導我們詳數年歲,使我們達到內心智慧」原來「智慧」發自「內心」,而不是依靠學歷或財富,我們應追求聖經所教導的「智慧」(適當的時間做遉當的事)。

3.     90:12顯示我們仍有希望,希望「達到內心智慧」.舊約所談的智慧到了新約便指向耶穌,只有祂能釋放我們。本主日的道理不應只表達人生的無奈,因為答唱詠充滿着希望。一年到這火傘高張季節,教會想提醒人,天主才是造物主,祂是全能的,人雖然很有限,上主卻是我們的希望。
 

C     讀經二:費9-10, 12-17

1.     費肋孟書只有一章,共二十五節,讀經二選用了9-17節,但省卻了11保祿寫這封信時已風燭殘年了,年青時的他,無論事情大小都會據理力爭,經常令對方很不舒服。到了鬚眉交白之時,親身經歷了多少淒涼的他,對人的態度變得很溫和。

2.     費肋孟哥羅森人,保祿現在要為費肋孟的僕人「敖乃息摩」求情,後者可能因偷竊被發現而逃亡。11的話很重要:「他曾一度為你是無用的,可是,如今為你我都有用了。」主人認為僕人犯了錯,變成「無用的」人,這僕人長途跋涉從位於土耳其哥羅森跑到羅馬來找保祿保祿寫信給其主人,懇求他重新接納這僕人。根據古代近東的文化,一個奴隸逃走後,主人會設法緝拿他回來;另外,根據羅馬法律,保祿也有責任將逃走了旳奴隸歸還原主。除此之外,保祿也運用「敬老」的文化,他在9說:「我這年老的保祿,如今且為基督耶穌作囚犯的,寧願因着愛德求你(費肋孟)。」這話意謂保祿的較費肋孟年長,那麼,根據文化,年幼的有責任順從年長的。

3.     讀經二的訊息是甚麼呢?人誰無過,但耶穌卻是慈悲的,只要人錯而能改,便善莫大焉。宗徒在19費肋孟說:「至於你,你所欠於我的,竟是你本身。保祿要指出費肋孟的永生始於他的福傳,所以有恩於他,值得費肋孟反思。另外,費肋孟和「敖乃息摩」的信德都是來自保祿的,領了洗成為基督徒後,他們便屬同一家人,家人之間便應彼此相愛。
 

D     福  音:路14:25-33

1.     福音的標題是「耶穌門徒的條件」,從上下文看,耶穌14:13-24說「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是宴請的對象,他們要享受盛宴。本主日的福音裡,耶穌指出跟隨祂比跟隨者與家人的關係更重要,他們且要背負自己的十字架。

2.     最令人不安的是14:26,指出做門徒要「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這是希伯來文化習慣的誇張,「惱恨」意指「少愛些」,當人跟隨耶穌時,他愛耶穌應多於愛家人,不是叫人六親不認,只是優次的問題,但必須明白,做基督徒從來都不簡單。

3.     福音中最重要是14:27:「不論誰,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門徒。」走在門徒前面的是耶穌,祂也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勿忘記祂是天主,卻仍很謙虛,祂要現身說法,教訓人如何做祂的門徒。上主日也教人要謙遜,「在人前要謙遜」,本主日則教人「在上主前要謙遜。」

下期預告:
l  若望一書2013-9-4
l  常年期第24主日(丙年)讀經釋義(2013-9-7

Tuesday, August 27, 2013

信德年:若望一書3:9-12


1.    若一3:9談論天主子女的身份:「凡由天主生的,就不犯罪過,因為天主的種子存留在他內,他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天主生的。」教會教導,人藉著聖洗聖事而成為天主的子女,亦即「由天主生的」,也自然遺傳了天主的本質,天主在19:2說過:「你們應該是聖的,因為我,上主,你們的天主是聖的」試想這是給人多大的恩賜,任何宗教的神都不會視其信眾具有其相同的神聖性,只有雅威如此偉大!由於上主「是聖的」,祂必然是沒有罪的,那麼,既然我們也「是聖的」,也應該是沒有罪的。

2.    這樣的話雖然美麗,但無法落實,試反省一下自己的脾氣、物質化、自負、缺德等性格,怎可能是無罪的呢?我們受洗時,經歷了與耶穌同死同葬的體驗,當我們從水中站起來,已「重生」了,成了新人,成了天主的子女,本應像天主一樣是沒有罪的,怎麼卻會失掉那本質呢?這課題是每個基督徒特別在聖週時應反省的,如何恢復原有無罪的本質呢?那是一件喜事,因為我們終能分享主耶穌復活的光榮。

3.    若一3:10-11若望一書的撮要:「10天主的子女和魔鬼的子女在這事上可以認出:就是凡不行正義的和不愛自己弟兄的,就不是出於天主11原來你們從起初所聽的訓令就是:我們應彼此相愛;若望一書教訓人「要愛主愛人」(6:4-519:18),魔鬼對人所有的誘惑都是叫人不愛主和不愛人。19:18教人「應愛人」,人應善待自己,因為他是按天主的肖像造成的(1:27),同時也應「」地愛他人,因為他們也是按天主的肖像造成的。

4.    任何團體,不論是國家、社會或家庭,團結都十分重要,分裂會造成重大虛耗,尤其在初期教會,當時教會受到嚴重的迫害,每天都有基督徒被殺或處死,當教會團體分裂了,復仇心容易驅使人進行迫害,包括通風報信。在羅馬和一些城市,由於政府視基督宗教是非法組織,便經常進行打壓和制裁,包括禁止在地下墓穴進行感恩聖祭,政府只准地下墓穴用作埋葬亡者,分裂後而有意復仇的人便會知會政府,公報私仇的結果會造成更嚴重的迫害!

5.    作者若望認為,與教會為敵的信友適宜送走,不宜留下,須知初期教會面對的是生死存亡的問題,信友間的「內戰」足以令團體崩潰和瓦解,冥頑不靈於錯誤信念的人,也無法持正常的生活態度。值得每個堂區反思,不論是領導們或普羅信友們,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天主教會內的分裂,除自誓反教(宗教改革)在十六世紀初出現時那麼嚴重外,天主教會內從未像今天那麼分裂,乃由於如若一2:19所說:「他們是出於我們中的,但不是屬於我們的」這種來自內部的腐朽,真像癌細胞地破壞團體,必須積極杜絕。

6.    其實,真假的基督徒已在若一3:10講過:「凡不行正義的和不愛自己弟兄的,就不是出於天主」,真正的基督徒必會善度聖善的生活,也「愛自己弟兄」,作者這裡沒有強調要「愛天主」,反而把焦點放在「愛弟兄」上,這要求比較祈禱和禁食更艱難,因為就算一些「弟兄」不可愛,我們還是要去「」。至於愛主方面,若一5:2說:「幾時我們愛天主,又遵行他的誡命猶太人認為,聖善的生活必須要「遵行他的誡命」那麼,愛主和愛人兩方面如何配合呢?若一4:21說:「那愛天主的,也該愛自己的弟兄。

7.    」不會虛偽,雖然現代人喜歡隱惡揚善,尤其對於小孩們「只讚不彈」,以致人長大了仍十分幼稚,無法面對現實和殘酷的社會,甚至面對家人;然而,虛偽待人並非真愛。愛也必須付諸行動,我們可借助10:25-37「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來剖析:10:33說:「有一個撒瑪黎雅人,路過他那裏,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路過他那裏」原本的意思是他刻意由大路轉入傷者所在的小徑處去救人,這就是「全心地愛」;10:34撒瑪黎雅人「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把他帶到客店裏,小心照料他」,傷者被扶「上自己的牲口(指驢子)」,撒瑪黎雅善心人自己便要在驢子前面步行,十分危險,因為路很窄,兩旁是崖壁,這就是「全靈地愛」;撒瑪黎雅人不但拿出「在他的傷處注上油與酒」(10:34),還把傷者送往客店,10:35說:「第二天,取出兩個銀錢交給店主說:請你小心看護他!不論餘外花費多少,等我回來時,必要補還你」,這全都表現出「全力地愛。」

8.    「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整個故事中,一點兒令人流淚的感性說話都沒有,故事想強調的是「行動」,「全心、全靈、全力」去愛人,正好落實了10:27時法學士的話:「你應當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如你自己。」反觀今天教內外的信仰團體聚會,把焦點放在溫馨的氣氛上、放在感人的歌聲裡、放在不大實用的禮品上,這種帶給人一刻的歡笑轉眼即逝,其成效和意義很值得商榷!

9.    團體內缺乏了愛,問題隨之而產生,若一3:11-12說:「11原來你們從起初所聽的訓令就是:我們應彼此相愛12不可像那屬於惡者和殺害自己兄弟的加音加音究竟為什麼殺了他?因為他自己的行為是邪惡的,而他兄弟的行為是正義的。」作者特別強調要「彼此相愛」的急切性,乃因團體分裂了,他更舉例說明「缺愛」的為禍,「加音」的故事記載於4,他由於嫉妒而弒弟,因為4:4-5說:「上主惠顧了亞伯爾和他的祭品,5卻沒有惠顧加音和他的祭品。

10.  事後,4:16說:「加音就離開上主的面」,他象徵若一2:19所述的情況:「他們是出於我們中的,但不是屬於我們的,因為,如果是屬於我們的,必存留在我們中;但這是為顯示他們都不是屬於我們。1517德國天主教奧斯定修會神父馬丁路離開了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由他起而生的眾多基督教教派,絕大部份都不相信基督隱藏在聖體內,當天主悅納了我們的祭品時,他們便像「殺害自己兄弟的加音」,嫉妒驅使人進行謀殺,若一3:12原文的意思是「cut his brother’s throat」,非常恐怖!

Friday, August 23, 2013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丙年)讀經釋義


(主題:信友應謙遜)
 

讀經一
3:19-21, 30-31
答唱詠
68:4-5, 6-7, 10-11
讀經二
12:18-19, 22-24
福 音
14:1, 7-14
 

A     讀經一:德3:19-21, 30-31

1.     讀經一是德訓篇,寫於公元前約三世紀,是用希臘語寫成的,很多基督教教派不接受希伯來語以外的書卷為聖經,故少了天主教的聖經7卷書,僅得66卷,因為馬丁路德離開天主教會時,拒絕承認多俾亞傳艾斯德爾傳友弟德傳瑪加伯上下智慧書德訓篇屬於聖經書卷。然而,熟悉這7卷聖經書卷的人,對於其巧奪天工之作,會歎為觀止。因此,今天有些基督教教派,也把這7卷書卷加入其聖經的附錄內。51章,內容幾乎全是教訓,教訓人如何做個義人,意思是如何在適當的時間去做適當的事。

2.     讀經一開始時,3:19便稱「我兒」,這明顯是父正向子講話,充滿着東方的智慧。「執行你的工作時」意指做生意時,而不是指返工時;3:19說做生意時要「謙和」,即虛懷若谷,其好處是「會比施惠的人更受人愛戴」,更得人尊重。然而,這樣看來,「謙和」變成了一種手段來達到個人的虛偽目的!盡管如此,這是三千年前做生意的文化,人人都害怕招搖撞騙。

3.     反省:也許我們會爭議,今日的世界道德淪落,騙子不是身在處處嗎?小則街市小販們明目張膽地騙秤,大則國際投資銀行的垃圾CDO等衍生工具、百年老店銀行騙取年長顧客把畢生積蓄投放在超高風險產品上、地產發展商的發水樓、評級公司毫無責任的評級,且得到政府的包庇,可謂喪盡天良、笑裡藏刀,他們卻趾高氣揚、盛氣凌人。回到三千年前的社會,度量衡制度並不完善,中東習俗.一呎的長度並不一致,慣常以人的中指起延至其肘的距離來量度,猶太人的個子較小,他們的一呎不及埃及人那麼長,正因如此,人與人之間很怕被騙,容易起疑心,那麼應怎樣面對呢?他們決定「謙和」些,盡量避免斤斤計較,以免觸怒對方而作出報服。

4.     上述做法是較落後的地區慣常手法,但基督徒則無需過於憂慮別人的看法,因為基督徒認為人終於需要交代的是向天主。3:20說:「你越偉大,在一切事上越當謙下」,目的是「你纔能在上主面前,獲得恩寵.」勿忘記寫作時代的人並未有機會認識耶穌,因此思想是很狹窄的。相比今天,我們在受洗時得到聖神的降臨,能體味人的謙遜並非為了換取天主的恩寵。究竟何謂「謙和」呢?明明考試成績優異,卻聲稱仍未如理想;宴客時明明餐桌上堆滿了豐富的美酒佳餚,主人家卻對來賓說:「酒微菜薄,請多多見諒!」這種態度根本只是虛偽,試想,假若賓客回敬說:「真的酒微菜薄啊!很多地方都不足。」主人家會有何感受呢?看看聖母瑪利亞的回應,當依撒伯爾稱許說在女人中瑪利亞是蒙祝福時,後者便高聲說:「我的靈魂頌揚上主,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 我的救主。」(1:46-47), 可見「謙遜」就是要歸光榮於天主,當我們懂得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時,天主便會恩賜我們。

5.     看看3:21:「只有上主的權能是偉大的」這句話顯示當時的人是信一神論的(henotheism),在他們眼中,上主較其它的神明更偉大。雅威雖然偉大無比,卻願意接納「謙遜人」。反觀今天不少西方的科學家和投資銀行家以神自居,各國政客視己為神去盡力操控人民!他們沒有看見天主多麼偉大,受造物讚美祂時,祂欣然接受了,因為祂真的偉大。3:303:21的相反:「驕傲人們的創傷,無法醫治,因為惡根在他們身上,已根深蒂固,而他們卻不自覺根深蒂固」表示已極難拔除,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卻不自覺」,等於慣常煙不離手的偶像派政客,支持者會不自覺地愛上吸煙,傷害健康。

6.     3:31談「明智人」,他們曉得反省,能「領會寓言」,即多思考少說話,例如:神父在講道時隨意說:「我們作為唐人不應染金毛,你見過鬼佬染黑髮嗎?」話尚未說完,忽然見到教友席上有兩位唐人教友是金髮青年,這是多麼的尷尬呢?6:4-5所載的大誡命一開始便說:「以色列,你要」,猶太人是個「」的民族,不是多言的。

7.     讀經一的訊息很清楚,叫人要謙遜,接納自己,是便說是,非便說非,這才是真正的智慧;相比之下,驕傲的人不曉得反省,亦不願聆聽。3:17記載了亞當所犯的罪:「後對亞當說:「因為你聽了你妻子的話,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為了你的緣故,地成了可咒罵的;你一生日日勞苦才能得到吃食。」他應曉得反省而聽從上主的話,反而聽了妻子的話。
 

B     答唱詠:詠68:4-5, 6-7, 10-11

1      這篇聖詠的氣氛十分喜悅,因為天主「以慈愛,照顧了貧苦的人」,即68:11的答句。68:4所說的「義人」就是謙遜的人,而68:6的「孤兒」和「寡婦」也謙遜,因為他們明白自己的欠缺。到新約時,5:3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然而,如果仔細看看6868:22的「把固執於惡者的腦袋打爛」或68:24的「在鮮血中洗滌你的腳」,語調既恐佈亦令人嘔心,一點喜悅都沒有。可見教會只是選擇了68中數節來配合本主日的主題而矣。

2.     6836節,答唱詠只揀選其中六節,68本身記載了救恩史,包括創世、犯罪、出谷、被迫害、先知等。不過,68提醒人應喜悅,因為人得到了天主不斷的眷顧,祂過去曾憐憫我們,將來也會如此,會「把固執於惡者的腦袋打爛」讀者們必須要記得,68的作者沒有聽過耶穌基督的教訓,不曉得5:44所教:「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畢竟,天主的啟示是漸進的。

3.     答唱詠如何與讀經一串聯起來呢?讀經一教人要謙遜,答唱詠選擇了六節來配合,叫人要讚美上主,因為祂保護了我們,眷顧了我們,本主日的主題是「謙遜」。
 

C     福  音:路14:1, 7-14

1.     福音談當你獲邀參加宴會時,最好不要自視為最重要的賓客,當主人家邀請你「上坐」首席時,14:10說:「在你同席的眾人面前,你才有光彩。」這並非說這位賓客應假裝謙虛,而是發自內心,重要的是:是說是,非說非。

2.     反省:我們每當把食指指着別人來斥責時,勿忘記母指正指向天,餘下的三隻手指正指着自己。所以,見到別人的短處時,反應作點反省,自己有否那些短處呢?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D     讀經二:希12:18-19, 22-24

1.     讀經二談論西乃山所發生的大事,12:18-19說天主在「那可觸摸的山(即西乃山)」頒布了十誡。不過,這些內容似乎與其餘三篇讀經沒多大關係。讀經一教人要謙虛,答唱詠說眾人都興高采烈,因為得到天主的保護,福音叫人在宴會裏勿爭首席,否則會自取其辱。讀經二顯示在西乃山十誡頒布時,周圍「有烈火、濃雲、黑暗、暴風」,十分恐佈,但12:22說:「天上的耶路撒冷,接近了千萬天使的盛會。」讀經二要強調的是長子會獲救,否則早已被派作劊子手的天使殺了,代長子而死的卻是「羔羊」。

2.     讀經二的代罪羔羊是12:24所說的耶穌,信友在教會內,成了天上耶路撒冷的居民,天主是「審判眾人的天主。」這與「謙遜」何關呢?讀經二要指出,我們的教會「有烈火、濃雲、黑暗、暴風」,但我們無需畏懼,只要我們知道我們的結局,其它的事可以交託在天主手中。如果我們承認自己的局限,並接納自己,便會有「千萬天使」在旁協助我們。

3.     社會內並不完美,教會內也不完美,我們應如何堅定自己的信德呢?應進入自己的內心,決意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即使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裏,無論在家中,工作間或堂區內,時常都會見到「烈火、濃雲、黑暗、暴風」,我們仍要盡己所能做好本份。

下期預告:
l  若望一書2013-8-28
l  常年期第23主日(丙年)讀經釋義(201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