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8, 2012

常年期第五主日(乙年)讀經釋義



(主題:傳揚福音,以感謝讚頌上主)


讀經一:
7:1-4, 6-7
答唱詠:
147:1-2, 3-4, 5-6
讀經二:
格前9:16-19, 22-23
福 音:
1:29-39


A     讀經一:7:1-4, 6-7

1.     約伯原是一個富甲一方、公正、虔誠、仁慈的富豪,他有七男三女,一家愉快地過着幸福生活。那知好景不常,禍生旦夕,嫉妒人的魔鬼撒殫得到天主的批准來折磨約伯,於是他的萬貫家財,轉眼間完全破產,子女僮僕亦同時死盡;但是約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依然信賴天主,毫無怨言。可是撒殫並不滿足,又使他遍身生長毒瘡(2:7)。這時,約伯逆來順受,耐心接受天主的安排。他的三個朋友知道了這個兇訊,便一同前來探望他;他們四人坐在地上,面面相覷,因痛苦太慘重,三人都不敢開口和他講話(2:13)。七天之後,這種莫明其妙的災禍,終於使約伯說話了,他的三個朋友一個一個的答覆他,他和每個朋友展開了辯論。3-31約伯同他三個朋友辯論的對話,是本書的主要部份,也是本書的主題。

2.     4-14被稱為「第一次辯論」,約伯的朋友根據當時的文化,認為他受苦乃因犯罪而受到天主的懲罰,但約伯認為罪不該如此淒然,但的訊息是:「天主讓人受苦,不一定是要懲罰人,而是要潔淨人,好能避免陷於不能自拔的境地。」讀經一是約伯的哀悼,因為遇上了無妄之大災難,7:1的「兵役」和「傭工」,以及7:2的「奴工」,均比作人生,指人暗無天日的一面,即7:3失意的歲月/苦痛長夜」所指,令人沮喪不堪,以致「整夜輾轉反側,直到天亮。

3.     約伯7:7向天主說:「請你記住:我的生命無非像一口氣,我的眼再也見不到幸福。」「我的生命無非像一口氣」意謂生命很脆弱,因此他在7:8說:「注目於我的,再也見不到我。」的確,人到中年,相識的人中,有些不知不覺間便離世去了,約伯的這話和跟着所說的(「你的眼看我時、我已不在了」)乃表達一份意懶心灰之意,因為義人如果不肯定得好報,人生路便容易迷途!不過,我們要反躬自省,創造我們的天主欠了我們甚麼?莫說祂沒有義務確保我們一生順境,祂連答覆我們的猶疑也沒有義務。如果我們正義地生活,反而應該感謝上主這份恩賜。


B     福  音:谷1:29-39

1.     本主日的福音全部內容都談治病,先治好了西滿的岳母,然後1:34說祂「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驅遂了許多魔鬼。」較特別的是祂「不許魔鬼說話,因為魔鬼認識他。」對此,一些人解釋說耶穌不想別人認識祂的真正身份,因為祂的時候尚未來到,有學者稱這情況為「默西亞的秘密(Messianic secret)」,不過,這樣的詮釋只是約一百八十年前才出現的。現代的學者有新的詮釋,人的姓名代表人本身,「魔鬼說話」是要說:「你是天主的聖者」,懷着惡意想操控耶穌耶穌當然嚴禁牠。

2.     1:35說:「清晨,天還很黑,耶穌就起身出去。」原來耶穌習慣早起,前一夜,耶穌治好了很多病人,以致群眾都很欣賞祂,但只視祂為特異功能者,不過這卻非耶穌的使命,祂的使命見於1:38:「讓我們到別處去,到鄰近的村鎮去罷!好叫我也在那裡宣講,因為我是為這事出來的」「為這事出來的」意謂離開葛法翁而往外向普世「宣講」。「宣講」是用「說話」傳揚聖言,「聖蹟」是用「行動」傳揚聖言,可惜,群眾關注的只是身體獲得治癒的好處,毫不關心背後與聖言的關係!聖史馬爾谷把各聖蹟放在這處,為的是預示未來最大的聖蹟:「聖死與復活」,能治癒人的靈魂,並帶領人進入永生。


C     讀經二:格前9:16-19, 22-23

1.     有些人質疑保祿的宗徒職身份,認為他不是十二宗徒之一,但保祿堅持見過耶穌9:4-5, 17),他尤其在格林多的滿天神佛的環境下(希臘德爾菲Dephi)的巨型神廟、阿波羅神等),令很多人皈依基督;作為教會的領袖,理所當然享有各方面的權利,包括格前9:5所說「攜帶一位為姊妹的婦人」(即信友的妻子)、9:4指的「飲食的權利」和9:6指的「不勞作的權利」(即生活物資的供應),但保祿9:12說:「我們(巴爾納伯保祿)沒有用過這權利,反倒忍受了一切」,意謂自願放棄了上述各權利,因為認為這些權利可能令「基督的福音受到妨礙。

2.     保祿格前9:16-17的話乃暮鼓晨鐘:「16我若傳福音,原沒有什麼可誇耀的,因為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17假使我自願作這事,便有報酬;若不自願,可是責任已委託給我。」的確值得每個天主教徒反省:福傳是每個基督徒的責任,可惜,大部份的信友都以各式藉口拒絕參與,認為福傳只是神父和修女的責任,而很多神父和修女也認同!我們受洗成為基督徒時,不是領受了司祭/君王/先知的職務嗎?怪不得有基督教朋友譏笑說:「想信教而無需傳福音,請加入天主教會吧!」到了現今廿一世紀的世界,我們向外的福傳活動似乎也僅局限於聖誕節到各地鐵站餽贈福袋而矣!

3.     保祿傳福音」乃是他「不得已的事」,但放棄得到「報酬」卻是他自願的(9:17),取而代之是9:19所說的:「我卻(自願地)使自己成了眾人的奴僕」,目的是「為贏得更多的人。」為了使人皈依,保祿採取9:20的態度:「猶太人,我就成為猶太人,為贏得猶太人;對於在法律下的人,我雖不在法律下,仍成為在法律下的人,為贏得那在法律下的人。」意謂沒有理會個人的尊嚴和需要,總要打開和保持溝通的渠道。

4.     對於信德「軟弱的人」(9:22),保祿會避免任何本來正常但會令他們跌倒的事物和行為。例如:8:4說:「世上並沒有什麼邪神」,因此「吃祭邪神的肉」全無問題,8:7卻說:「不過這種知識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些人直到如今因拜慣了邪神,以為所吃的是祭邪神的肉,因為他們的良心軟弱,就受了玷污。(也請參閱格前10:25-28」又例如:清明節掃墓時,有些人會燃點蠟燭來加強虔敬之心,然後一起祈禱,蠟燭的顏色本應沒有宗教上的區別,但有些教友認為我們的蠟燭不應是紅色的,而應使用白色,那麼,為了他們信德的「軟弱」,也可避免使用紅色的蠟燭。

5.     結論可見於9:23:「為了福音,為能與人共沾福音的恩許」,保祿願意作出一切犧牲和自制。


D     答唱詠:147:1-2, 3-4, 5-6

1.     為了上主的「美善」和「甘甜」,147呼籲眾人讚美祂,讚美祂「重建了耶路撒冷」和「完聚了四散的以色列」(147:2),指被充軍巴比倫的人,以及147:3說的「心靈破碎的人」和147:6那「(被)貶抑於地」的人。天主的「智慧不可估計」,因為祂是宇宙的造物主(4節),雨水來自祂(8節),從而出產食物養活所有動物(9節)。世人重視「馬的壯力」和「人的快腿」(10節),但天主卻欣賞「那敬畏上主的人」和「信賴他慈愛的人」(11節)。

2.     上主「鞏固了你城門的橫閂(耶路撒冷),祝福你的子女在你中間」(147:13),賜給以色列繁榮和安定(14節),147:16-17闡述上主如何指令大自然來懲罰人 -「降雪/撒霜/冰雹」,但祂終於寬恕了人,即147:18所說「凍結即刻消溶」和「冰水即刻流動」,這一切均只恩待上主的百姓:「他從未如此恩待過其他任何民族,也沒有向他們宣示過自己的法律。

3.     答唱詠只使用了二十節中的最初六節,其實,147:7-20更能展示上主對人的體貼入微,唯為了教友的需要,教會不可以採用全篇聖詠的二十節。為了配合本主日的主題,作為答句的147:13是重點:「請讚頌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

4.     四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人生遇到逆境,不必視之為上天的懲罰,所以,約伯所受各方面的痛苦,不是天主要懲罰他。事實上,約伯受到最大的傷害是他對天主的信德動搖了,這主題與本主日的其它讀經相關。讀經一顯示人很可憐,需要天主的治療,福音就是天主來到了,祂來醫治病人。在神學意義上,基督降生成人,就是為了救人脫離罪惡,祂終於死在十字架上,為大眾作贖價。讀經二是聖宗徒為了傳播福音而竭盡所能,為的是要使人成為基督徒,好能獲得救恩。因此,答唱詠叫我們感謝讚頌上主。

Thursday, January 26, 2012

瑪竇福音 6-7



1.     讀者請先閱讀6-7。全卷瑪竇福音裏,耶穌的講道共五次:


主  題
(a)
5-7
山中聖訓
(b)
10
宗徒的講道
(c)
13
天國的比喻
(d)
18
教會的講道
(e)
24-25
末日的講道

2.     本文所談的6-7仍屬「山中聖訓」,在結構上,6:1-4談「錢」,6:5-23談「祈禱」,6:24-34又談「錢」,這樣的結構又是「inclusion」。先看6:1-4:「1你們應當心,不要在人前行你們的仁義,為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你們在天父之前,就沒有賞報了。2所以,當你施捨時,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如同假善人在會堂及街市上所行的一樣,為受人們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3當你施捨時,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4好使你的施捨隱而不露,你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6:1的「在人前行你們的仁義」和6:2的「在你前面吹號」都只是世俗人的價值觀,用行善來贏取人的掌聲。

3.     的確,慈善機構需要很多資源來維持服務,但如果善長們只為贏取大眾的掌聲,那麼,6:2說:「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耶穌的教訓則不同,祂要求人「跨越」人性的價值觀,好能相稱於天主的賞識:「你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人間價值觀與天上價值觀的分別在5也談過,5:38談論人間的思維:「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5:44則是天上的觀念:「當愛你們的仇人」,這樣,我們所得的賞報是在天上的。

4.     6:1-4同一主題的是6:24-346:24說:「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事奉兩個主人」英語譯為「slave of 2 masters」,既作「天主的奴隸」,亦是「金錢」的奴隸,兩者勢不兩立。6:25-34裏穿插着「憂慮」和「不要憂慮」兩種態度,認同無法消除生活上的「憂慮」者多的是,學生考試時的憂慮、經濟低迷時的憂慮、中年危機的憂慮、感情觸礁時的憂慮,往往令人灰心喪氣,不是嗎?

5.     也許,有人認為耶穌因為是神而不吃人間煙火,也不知民間疾苦。這等全是誤解,只要看看1:14的話:「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降生成人的天主子是百分之百「人」,祂一生中所受的苦不少於其他人,經常工作到筋疲力竭、不斷受人譴責和謀害,四福音記載祂曾三度下淚。耶穌勸諭人「不要憂慮」,可從6:27的話得點啟發:「你們中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用現代的術語就是「憂慮也於事無補」,所以,人只能盡力而為,結果得失往往無法強求,6:30勸人勿作「信德薄弱的人」,必須時常信賴上主。有時生活上遇到不幸亦不一定是禍,多少人先天有缺憾(如體弱或殘障),但不斷的努力所贏得的成就卻是非凡的。

6.     生命需要物質來維持,但不能止於物質,否則與犬馬何異?不停地追逐名牌和高科技產品,只會令人筋疲力盡,卻無法享到真正內心的平安,所以,物質生活的終向是要推動人的「靈性生活」。6:1-4談「仁義」和「施捨」的概念,6:24-34談如何落實「金錢」引領人邁向天主,必須懷着信德,放準自我的優次。6:5-6說:「5當你祈禱時,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樣,愛在會堂及十字街頭立著祈禱,為顯示給人;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6至於你,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祈禱不是「為顯示給人」,而是要「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便必獲天主所恩賜。

7.     6:1-4談「金錢」,6:5-6談「祈禱」,兩者均有共同之處,就是「不要在人前行。」不過,對於在外進食前祈禱,不可視作「為顯示給人」,應視為不怕向人宣示自己的信仰,記得10:32-33耶穌說:「32凡在人前承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承認他;33但誰若在人前否認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認他。」祈禱時的態度和長度可從6:7見到:「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垂允。」有些人很曉得祈禱,善於帶領團體去祈禱,但有些人則不曉得,耶穌教訓人用「天主經」來祈禱,內容精而簡,6:9-13僅五節。

8.     究竟天主經的內容主要是現實上的物質需要抑或是靈性上的食糧呢?

  
現實的物質生活
6:9:「我們在天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
6:11:「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
6:13:「但救我們免於凶惡。
6:12:「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

9.     6:19-21勸導我們「該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而「不要在地上為自己積蓄財寶」人越來越唯利是圖和貪得無饜,有些香港人眼見澳門政府向居民派發現金,便垂涎三尺,當香港政府2011年也跟隨派發現金港幣六千元時,移民外地多年的港人也竭盡所能獲取;同樣,不少移民後回流香港的人計劃將來退休後會回到移居國家享受老人福利,這統統都只是「在地上為自己積蓄財寶」記得20108月來自日本的新聞,一名113歲的女人瑞和另一名 112歲的男人瑞的家人被政府發現,上述兩名人士已逝世了三十載,家人仍虛稱健在而騙取老人金。這些人士忘記了「在地上有蟲蛀,有銹蝕,在地上也有賊挖洞偷竊」,當「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

10.   6:22-23說:「22眼睛就是身體的燈。所以,你的眼睛若是康健,你的全身就都光明23但是,如果你的眼睛有了病,你的全身就都黑暗。那麼,你身上的光明如果成了黑暗,那該是多麼黑暗!」為甚麼說「眼睛就是身體的燈」呢?原來,古近東的人誤以為,眼睛能看見東西,是由於人的眼睛能放出光來照耀自己要看的東西。這兩節要強調做人的態度要「光明」,勿沉迷於名利和物質,要避免「成了黑暗

11.   6談的是「人與神」的關係,人必須要注意優次的抉擇,7也談關係,談「人與人」的關係。7:1-5叫人「不要判斷人」,7:36:22-23的主題相關,因為「眼睛有了病」(6:23)而看不見自己的嚴重缺點 -「眼中的大樑」(7:3),6:22說「你的眼睛若是康健」,就不會聚焦於「你兄弟眼中的木屑」(7:3)。可惜,很多人事事習慣惡意批評,反映了自己活得不開心,也令周圍的人不開心,所以1:26勸人要「箝制自己的唇舌

12.   7:6說:「你們不要把聖物,也不要把你們的珠寶投在前,怕牠們用腳踐踏了珠寶,而又轉過來咬傷你們。」有些人參加了多年慕道班和靈修講座,甚至多年陪同家人參與主日彌撒,卻堅持不肯受洗成為基督徒;有些領洗多年的教友既無參與主日彌撒,又阻礙家人參與彌撒或宗教活動。「」當然不歡迎「聖物」,「」也對「珠寶」不感興趣,7:6要求人把優次放準,否則自己只變成「」或「」。另外,對於那些冥頑不靈的人,所謂「夏蟲不可語冰」,那些人即使事業有成,富甲天下,卻「用腳踐踏了珠寶」和「轉過來咬傷」其他信友,可說無可救藥(invincibly ignorant),那麼,他們墮落,沒有人需承擔責任。

13.   7:7-11談信仰,是人與神關係:「7你們,必要給你們;你們,必要找著;你們,必要給你們開,8因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9或者,你們中間有那個人,兒子向他求餅,反而給他石頭呢?10或者求魚,反而給他蛇呢?11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的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之父,豈不更將好的賜與求他的人?」神與人間彷彿如父與子,子求慈父時,父不會說「不」。人的腦海主導人去「」,雙腳推動人去「」,「」是用手的,「++= 整個人,也象徵「全心」+「全靈」+「全力」,就是慈父對子的心,人只要全心依賴上主,祂怎會說「不」?7:8說:「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

14    7:12說:「所以,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做的,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法律和先知即在於此。」主耶穌在世時這樣教訓了猶太人,可惜時至今天,在以色列境內謀生的外國人中,當中不少是來自非洲的,他們也誕下很多孩子,但以色列政府堅持那些兒童不是以色列人,且把四至五歲的小孩驅逐出境!其實香港的情況也差不多,2010年年底,當三名在港二十多年的菲律賓籍女傭為在港出生的子女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時,香港市民發起簽名運動反對,半日2萬名市民響應!19:34說:「對與你們住在一起的外方人,應看作你們中的一個同鄉,愛他如愛你自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做過外方人:我,上主是你們的天主。猶太人不想看這節聖經,香港人也認為這節與他們無關!

15.   7:13-14說:「13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寬門和大路導入喪亡;但有許多的人從那裡進去。14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找到它的人的確不多。」「窄門」意指「情感商數/情緒智力(EQemotional quotient」,「要從窄門進去」談何容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不能妄顧別人的感受,現代人很重視「智力商數(IQintelligence quotient)」,但卻不用心學習EQAQ(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足以影響人的永生,因為7:14說:「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

16.   7:15-20談如何辨悉真假先知,7:17說:「凡是好樹都結好果子,而壞樹都結壞果子」,7:20是結語:「你們可憑他們的果實辨別他們。7:15-20也與7:21-27相關,前者談真假先知,後者談「怎樣才算真正的門徒」,就是以「磐石」作根基者,他們乃「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7:24」讓我們為5-7的山中聖訓作一結論:6談靈性生活的重要,遠超物質生活;7談人與人的關係,不過生命旅途上很多逆境,既要謹言慎行,也要堅持信德。耶穌這首篇大道理就是「山中聖訓」,焦點放在「生命的視野」。

l        下期預告:
1.     常年期第五主日(乙年)的讀經釋義(2012-1-30
2.     瑪竇福音8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