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要時常醒寤和祈禱)
聖枝遊行
|
瑪21:1-11
|
讀經一
|
依50:4-7
|
答唱詠
|
詠22: 2, 8-9, 17-20, 23-24
|
讀經二
|
斐2:6-11
|
福 音
|
瑪26:14-27:66
|
A 聖枝遊行:瑪21:1-11
1. 現在耶穌帶領猶太人和外邦人進入耶路撒冷。瑪竇福音喜歡用雙倍描寫 - 兩個人、兩頭驢等,「兩」可成為一個團體。瑪21:1說:「當他們臨近耶路撒冷」:撒下15:30記載達味因其第三子阿貝沙隆圖謀造反奪位,遂急切離開京城,逃亡上橄欖山,「一邊上,一邊哭。」作為達味之子的耶穌現卻喜悅地從東面的橄欖山往耶路撒冷去。另外,「貝特法革」:意即「無花果之村」,在耶路撒冷以東,據匝14:4稱,一個末世的戰爭將在此處發生。
2. 瑪21:2說:「一匹栓著的母驢,和跟牠在一起的驢駒」:瑪竇說是兩頭驢,可能是要配合匝9:9所說:「(君王)騎在驢上,騎在驢駒上。」瑪21:3有「主要用牠們」一句:是因為耶穌超自然的德能所預知。耶穌對母驢和驢駒的主權,似乎要回到創1:26-31的故事裏,現在默西亞要從亞當手中取回「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的主權。為瑪竇來說,基督不但是各野獸的主,也是耶路撒冷的主。
3. 瑪21:4說:「是為應驗先知所說的」:跟著所引述的是來自依62:11和匝9:9的話,是瑪竇而不是耶穌說的。瑪21:5的「溫和」:耶穌在真福九端中叫人要「溫良」(瑪5:5),祂自己就能言行一致。「你們應向熙雍女子說:看,你的君王來到你這裏」:這選自依62:11的話取代了匝9:9a 的「熙雍女子,你應盡量喜樂!耶路撒冷女子,你應該歡呼!」原因是:耶路撒冷正與耶穌為敵,聖城亦在公元70年被毀,因而再沒有喜樂和歡呼。
4. 瑪21:7說:「把外衣搭在牠們的身上,扶耶穌坐在上面」:時至今日,巴力斯坦地的人習慣把馬鞍的布搭在驢子上.但究竟耶穌怎樣坐在兩匹驢子呢?我們只知道,騎驢子進城象徵著君王駕到。一般朝聖人士只會步行,騎在驢子上是猶太君王的習慣,所以政治姿態十分明顯。瑪21:8說:「把自己的外衣舖在路上,還有些人從樹上砍下樹枝來,撒在路上」:「外衣」為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既保暖亦作睡時的被窩,把外衣放在路上讓人踐踏,表示臣服於那人。「砍下樹枝」究竟是否棕櫚樹,我們不得而知,但從肋23:39-43、加上13:51、加下10:7所見,棕櫚樹較多用於帳棚節和光復聖殿節(Hanukkah)。
5. 瑪21:9有「賀三納」:希臘文的意思是「請拯救」,但這裏卻以「深度恭迎」之意。「達味之子」:耶穌進城的身份不是天主子或人子,而是「達味之子」,瑪竇要表示耶路撒冷即達味城。到瑪21:10,「全城哄動」:不只指群眾,而是全城,好像地震一樣。
6. 讀者請留意:基督苦難主日的焦點不是「聖枝巡遊」,而是福音,是關於耶穌苦難聖死的福音,誦讀福音期間,每人都扮演着一個角色,西方話劇的起源也是始於本主日和聖週五福音的誦讀。所以本主日的正確名稱是「基督苦難主日」,因為聖枝主日開始了基督的苦難,我們的角色扮演乃提醒信友注意作為基督徒的承諾。
B 讀經一:依50:4-7
1. 讀經一與榮進聖城的讀經記載(瑪21:1-11)相關,耶穌要進入聖城為人犧牲,讀經一說這位雅威的僕人是要去受苦(依50:6),為的是要拯救被充軍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先看讀經一的上文,依50:1-3是天主的抱怨,祂指控「你們的惡行」(即拜偶像、為利忘義、營私舞弊),因而「纔被出賣」,「離婚」意謂終止關係。依50:2說:「難道我的手短小而不能施救?」猶太人忘恩負義,忘卻了「我一怒喝,海便涸竭」的偉績(過紅海),天主的德能不容置疑,祂可以「使黑暗籠罩諸天」,意即嚴懲,「使麻衣掩蔽天際」即死亡,是充軍的暗示。依撒意亞先知提出了警告,但百姓仍置之不理。
2. 依50:4是僕人的回應,因着「黑暗籠罩諸天」和「麻衣掩蔽天際」,僕人要受苦了。依50:1-3指出是整個民族的偏差,但罪債卻由一人承擔,一位受苦的僕人拿出一份願意的心,依50:5說:「我並沒有違抗,也沒有退避。」多麼無辜,多麼謙虛。聖枝巡遊時,驢駒擔當着背負雅威僕人去受苦的角色,讀經一寫於瑪竇福音前五百多年,作者不可能知道意指耶穌,但祂真的成了「代罪的羔羊。」
3. 單從讀經一的內容看,氣氛愁雲慘霧,但到了下文的依50:8-9時,氣氛十分樂觀:「8那給我伸冤者已來近了。誰要和我爭辯,讓我們一齊站起來罷!誰是我的對頭,叫他到我這裏來罷!9請看!有吾主上主扶助我,誰還能定我的罪呢?看!他們都像衣服一樣要破舊,為蠹蟲所侵蝕。」天主會下來拯救那無辜者,故充滿着希望,這份希望指向祂的復活,指向讀經二。
C 答唱詠:詠22:2a , 8-9, 17-20, 23-24
1. 答句(詠22:2a )是眾人皆知的,亦是答唱詠的重點,這句話也是耶穌架上七言中的第四句話(瑪27:46、谷15:34)。詠22一開始便很哀怨,尤其到了詠22:17-19:「17惡犬成地圍困著我,歹徒成夥地環繞著我;他們穿透了我的手腳,18我竟能數清我的骨骼;他們卻冷眼觀望著我,19他們瓜分了我的衣服,為我的長衣,他們拈鬮。」教會以此來顯示聖苦難的淒厲。
2. 詠22:9-10似乎在表示:「你雖沒有助我,但我仍明認生命乃來自你,因此我要承認天主是我的造物主。」詠22:23起是個轉捩點,由哀傷轉化為讚頌,充滿希望,當受苦的僕人誦唸「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時,沒有人知道三天後會喜出望外,祂的確復活起來,驢駒背負受苦僕人到聖城,但苦盡卻甘來,這也是聖週要帶給人的訊息。
D 讀經二:斐2:6-11
1. 一篇美妙絕倫和點石成金的詩。斐理伯的團體內發生爭執,對如何活出福音的精神而針鋒相對,幾乎撕裂了團體,保祿便指導他們要「彼此意見一致,同氣相愛,同心合意」(斐2:2),更必須「存心謙下」(斐2:3),一如「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2:5),保祿便借助了讀經二的內容,這篇能觸動人心的斐2:6-11教訓人要模仿主耶穌。讀經二分成兩部份,是保祿借此向斐理伯教友施以道德壓力:
(a) 斐2:6-8:談論耶穌多麼謙遜(中東文化視為「恥辱」);
(b) 斐2:9-11:天主舉揚了祂(中東文化視為「榮譽」的恢復)。
2. 很多學者都把這段聖經將耶穌與亞當相比,創3:5說亞當想「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但斐2:6說耶穌「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與天主同等」意即智2:23所述:「其實天主造了人,原是不死不滅的,使他成為自己本性的肖像。」原祖父母表現得妄自尊大,斐2:8說天主子耶穌卻「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在地中海的文化看來,這是一項奇恥大辱,尤以「死在十字架上」令人感到多麼哀傷,但斐2:9說「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的名字。」
3. 當天主「極其舉揚他」後,便叫祂統御整個宇宙,因此,斐2:9說「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人人都「耶穌基督是主」,祂就是雅威,這位「取了奴僕形體」的基督卻獲得「天主極其舉揚。」對此,我們要明白中東在榮與辱方面的文化,人的地位和身份往往是與生俱來的(即來自家族),也要避免貶抑別人來抬舉自己,所以他們習慣稍為降低自己的身份,好讓別人得悉真相後而恢復其原來的較高身份。耶穌並非如此,祂沒有仿照中東文化來故弄玄虛,而是出於真誠,甘願「貶抑自己,聽命至死」,這為當代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讀經二的主題是「身份逆轉(value-reversal)」- 恥辱逆轉成榮耀,而保祿刻意地引此來教訓斐理伯的信眾,教訓他們模仿基督。
4. 另一問題是崇拜的對象。斐理伯人多屬羅馬退休軍人,也獲得羅馬公民身份,他們也因這身份而感到自豪,就如今天一些港人持有美加澳等公民權的感覺,因而也較傾斜於羅馬的文化和崇拜,他們像羅馬人視皇帝為神,但保祿堅持這樣的觀念不正確,所以他強調「耶穌基督是主」和人人對祂「無不屈膝叩拜。」如果斐理伯人聽從保祿的這些要求,在羅馬人看來,是賣國行為,因此不易接納。
5. 為保祿本人來說,他也像耶穌「貶抑自己」而後獲「舉揚」,斐3:4-8說他「將一切都看作損失」(放棄已有的身份和權益),聖宗徒在斐1:1已自稱「基督耶穌的僕人」,斐1:16說他「被立為護衛福音的」(聽命),並在斐1:20表示願意「或生或死,總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頌揚」,而斐3:10-11說他「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復活」,彷彿像耶穌「貶抑自己」而後獲「舉揚」。不但保祿,連弟茂德和斐2:25的厄帕洛狄托(Epaphroditus)也如此,保祿稱後者為「我的弟兄、同事和戰友」,他們三人均度着慷慨大方、聽命和服務的信友生活。
6. 從讀經一二和答唱詠看,本主日的主題是「醒寤和祈禱」,讀經一強調受苦的僕人靜聽上主的吩咐,而且全心依賴祂。答唱詠強調光榮:「你們敬畏上主的人,請讚美上主,雅各伯所有的後裔,請光榮上主,以色列的一切子孫,請敬畏上主!」(詠22:24)更強調「祈禱」。讀經二談上主對受苦僕人的回應,斐2:9說「天主極其舉揚他」,意即復活,無限光榮,這份光榮早在聖枝巡遊時已開始了,且可追溯到舊約的匝9:9:「熙雍女子,你應盡量喜樂!耶路撒冷女子,你應該歡呼!看,你的君王到你這裏來,他是正義的,勝利的,謙遜的,騎在驢上,騎在驢駒上。」
E 福 音:瑪26:14-27:66
1. 福音很長,故只稍探討,重點是瑪26:34:「耶穌對他(西滿伯多祿)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結果在瑪26:74-75:「74伯多祿就開始詛咒發誓說:「我不認識這個人。 」立刻雞就叫了。75伯多祿就想起耶穌所說的話來:「雞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他一到了外面,就傷心痛哭起來。」
2. 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祂在瑪27:46正在祈禱:「我的天主, 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耶穌離世那刻,宗徒們早已落荒而逃,反而有一位外邦人的百夫長明認說:「這人真是天主子。 」跟隨耶穌的猶太人中,只有「婦女在那裏從遠處觀望。」
3. 五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讀經一強調受苦的僕人靜聽上主的吩咐,答唱詠強調受苦僕人的「祈禱」。讀經二談上主對受苦僕人的回應,斐2:9說「天主極其舉揚他」,意即復活,無限光榮,這份光榮早在聖枝巡遊時已開始了,原來這位真命天子出現時,是要拯救世人,世人必須時常醒寤,恆常祈禱,並要堅信祂就是「真是天主子。」
F 四篇讀經的重要章節
1. 詠118:26:「賀三納於達味之子!因上主之名而來的,當受讚頌!賀三納於至高之天。」
2. 依50:5-6:「我並沒有違抗,也沒有退避。我將我的背轉給打擊我的人,把我的腮轉給扯我鬍鬚的人;對於侮辱和唾污,我沒有遮掩我的面。」
3. 詠22:24:「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
4. 斐2:9:「天主極其舉揚衪,賜給了衪一個名字,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
5. 瑪26:74:「伯多祿就開始詛咒發誓說:「我不認識這個人。 」立刻雞就叫了。」
下期預告:
l 民長紀(2014-4-9)
l 耶穌復活主日讀經釋義(2014-4-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