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7, 2014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甲年)讀經釋義


(主題:愛主愛人,獲賜永生)

 
讀經一
31:10-13, 19-20, 30-31
答唱詠
128:1-5
讀經二
得前5:1-6
福 音
25:14-30

 
A      讀經一:箴31:10-13, 19-20, 30-31

1.      31:10-31的標題是「賢婦贊」,但讀經一只取用了其中的八節,31:10說「賢淑的婦女」價值「遠勝過珠寶」,如果詳細地剖析31:10-31整個片段,便能見到這樣的賢婦在各方面都完美,必然令人讚嘆不已,教廷在選經時,可能恐怕太長,故沒有採用全段作讀經一。31:11說:「她的丈夫對她衷心信賴,一切所需從來不會缺少。」丈夫下班回家後需要甚麼呢?在現代人的角度看,他需要一份報章、一杯熱茶、一份寧靜、一碗靚湯和心怡的晚飯,果真如此,丈夫必然「對她衷心信賴

2.      31:12說:「她一生歲月,只叫他幸福,不給他煩惱。」一個地方面對政治危機,家人間既憂慮逃生,又害怕新環境和要謀生。在經濟上也會遇上大大小小的困難,個人方面,幾乎人人都會遇到中年危機,人到四十,樓宇按揭尚未完全償還,子女已進入青少年階段,既難管教,學業上又需要更多錢財承擔,萬一僱主進行裁員大計,人人自危,真令人心身創傷,一個賢婦能與丈夫共同進退,互相支持,即使傷口正流着血,終能恢復過來。

3.      其實,有時即使不是自己的問題,無良的大企業為了己益,也會把忠心耿耿的員工辭退,這亦時有發生!在人人自危的工作氣氛下,為了自保,人人各施各法陷害忠良,於是同事間變成仇人,互信基礎崩潰,人性盡失!丈夫不幸任職於這類的公司,賢妻的甘苦與共的支持是絕對的需要。真使人想起20:19-21的話,說耶穌復活後顯現給門徒們,20:1920:21中祂都說:「願你們平安!」中間的20:20時,耶穌把象徵痛苦的「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原來,主的平安中也有傷口,但即使痛苦,主的平安仍在。所以,夫婦能同心同德,彼此相愛,信賴上主,必獲賜平安。

4.      31:13說:「她弄來羊毛細麻,愉快地親手勞作。」為了盡力確保造出來的細麻衣服能令丈夫稱心如意,31:19說她「手執紡錘,手指旋轉紗錠。」「賢婦」給人的感覺是無條件地愛家人,但31:20說不只如此,她也「對貧苦的人,她隨手賙濟;對無靠的人,她伸手扶助。」就如筆者亡母二次大戰後的善行,六十年代家家都一貧如洗,鄰居間中會向家母借錢買米,但家母亦家徒四壁,卻沒有讓鄰居空手回去,她會把自己僅有的稻米部份致送,她的善行深深的影響了筆者終生。

5.      《戰國策趙策》有云:「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31:22說賢婦會「為自己做了華麗的舖蓋,身穿的是細麻和紫錦的衣裳。」然而,最值得欣賞是31:30的她,視「姿色charm是虛幻,美麗beauty是泡影」,在她心目中,「敬畏上主的女人,纔堪當受人讚美。31:31的「雙手操勞的成果」是指創造力,這兩節強調賢婦視內涵較外表更重要。


B       答唱詠:128:1-5

1.      讀經一指出賢婦對家人、對外人和對上主三方面的態度,但答唱詠特別強調「敬畏上主」(128:1, 4),而且是全家人都「敬畏上主」,他們便會得到上主豐厚的賞報,即128:3的話:「你的妻子住在你的內室,像一株葡萄樹結實纍纍;你的子女繞著你的桌椅,相似橄欖樹的枝葉茂密。」也伸延至後代,即128:6所說:「使你目睹你的子女的子女 平安富足。」也包括同胞們「以色列民的平安富足。
 
2.      敬畏上主也能在人身上施行,因為若一4:20說:「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教會教導,基督徒的家庭不可純粹內向,也應關懷近人,值得每人反省,如果我的生活不是兼顧了信仰、家人和社會三方面,便不算全面。

 
C       讀經二:得前5:1-6

1.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的讀經二是得前4:13-18,說到末日時,已亡的信友會復活起來,連同那些死者進入天堂,永遠與天主在一起。進入讀經二的內容,得前5:2解釋基督再來的時間:「主的日子要像夜間盜賊一樣來到。」不過,有些人自欺欺人說會「平安無事」,於是全無準備末日的到來,對於這些人,得前5:3說「滅亡會猝然來到他們身上。保祿得前5:4-8a警惕讀者們注意道德,得前5:5稱他們為「光明之子和白日之子」,當基督再來時,不會令他們手足無措,因為他們「不屬於黑夜,也不屬於黑暗」,所以不應像「其他的人一樣貪睡」(得前5:6)。我們如果藉着對上主的信賴,必能懷着平安的心,「貪睡」和喝醉都是「黑暗之子」的象徵,他們不理會天主,或者反對祂。1947年在谷木蘭發現的「戰爭書卷(The War Scroll)」裡,也說到末日,「光明之子」與「黑暗之子」將發生大戰爭。

2.      保祿以「光明之子和白日之子」來形容信仰團體內的信徒,又以「黑暗之子」來表示外面不信的人。保祿所強調的是要醒寤。光明之子和白日之子」的特徵可見於讀經二的下文,得前5:8以軍隊的形象來形容他們:「穿上信德和愛德作甲,戴上得救的望德作盔」,信望愛三達德能保護我們免於凶惡,得前5:9說天主「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為(人)獲得拯救」,當基督再來時,不論我們是「醒寤(生者)或睡眠(死者),都同衪一起生活」現在仍在旅途中教會的我們,得前5:11鼓勵我們「應互相安慰,彼此建樹,就如你們所行的。」教會乃上主的聖殿,天主建立了她,信友也獲賜參與建設她的恩寵。

3.      讀經一指出賢婦對家人、對外人和對上主三方面的態度,但答唱詠特別強調「敬畏上主」(128:1, 4),便會得到上主豐厚的賞報,也伸延至後代。讀經二提醒我們在現世要善度生活,以信望愛三德來「敬畏上主」,才會在基督再來時,「同衪一起生活」,直到永遠。
 

D      福  音:瑪25:14-30

1.      塔冷通的比喻」是絕大多數的教友誤解的,主要問題如下:

       (a)     塔冷通」:「Talent」一詞令懂英語的人士誤會,認為意指「才幹」,天主恩賜你多少才幹,你便有責任善用這些才幹來行善,好能答謝祂。然而,「塔冷通」其實是一個金額,每個「塔冷通」相等於人十五年的工資,誰會把自己十五年的工資,甚至兩個塔冷通或三十年的工資,甚或五個塔冷通或七十五年的工資交給人去作投資呢?誰能保證投資必得利呢?

       (b)    我們必須要留心25:14的動詞「托付entrust」,是那「遠行的人」把不同巨額的財富交給不同的僕人「看管」,沒有授權他們去投資,所以,擅自把別人的財富來投資,不論輸贏,都是越了權。如果把這比喻與19:11-27「米納」的比喻」相比,一個「塔冷通= 60個米納,一個米納只等於人一百天的工資,可見金額值完全不同。另外,19:13說那「貴人」吩咐眾僕人們「拿去做生意。

       (c)     多數人都視那「遠行的人」象徵天主,看看第三個僕人在25:24對他的批評:「我原知道你是個刻薄的人,在你沒有下種的地方收割,在你沒有散布的地方聚斂」「遠行的人」在25:26的回應完全直認:「你既知道:我在沒有下種的地方收割,在沒有散布的地方聚斂」果真如此,天主怎會是「個刻薄的人,在你沒有下種的地方收割,在你沒有散布的地方聚斂」呢?教友們經常有一種誤會,以為福音中比喻的主人必象徵天主,但這從來都不是教會的傳統。

2.      讀者仍未釋疑,主人在25:27譴責第三位僕人時說:「你就該把我的銀子,交給錢莊裏的人,待我回來時,把我的連本帶利取回。」這是安全的問題,「錢莊」並不一定安全,萬一它倒閉了,僕人便無法向主人交代了。不過,25:25說把「塔冷通藏在地下」就安全嗎?勿忘記二千年前的貿易是以物換物的,凡是貸款都不可收利(23:20-21)。至於安全問題,把「塔冷通藏在地下」其實是最安全的,因為聖地有天主保護。讀者勿誤會,以為上述只是現代版的詮釋,非也,而是三世紀時古教會的歷史學家優西比烏Eusebius)的詮釋。

3.      四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讀經一指出賢婦對家人、對外人和對上主三方面的慈愛態度,但答唱詠特別強調「敬畏上主」(128:1, 4),便會得到上主豐厚的賞報,也伸延至後代。讀經二提醒我們在現世要醒寤,而醒寤的方法是要善度生活,以信望愛三德來「敬畏上主」,才能在基督再來時,「同衪一起生活」,直到永遠。福音對期待基督再來的人作出要求,他們要像第三位僕人地信賴天主,一如12:13所示:「你應敬畏天主,遵守他的誡命」,不能把人的價值觀凌駕於天主之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