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31, 2015

馬爾谷福音第五至第六章


1.      上期談了「復活雅依洛的女兒」的聖蹟,即5:21-24以及5:35-43所載;但期間插入了另一聖蹟「治好患血漏的婦人」,即5:25-34所載。為甚麼作者要把這聖蹟插在復生小女孩的故事中呢?因為兩則故事都有其共同點:「十二年」(5:425:25)。女孩子「被動」地期待耶穌復生她,而患血漏的婦人則「主動」觸摸耶穌5:27)。人的靈修也如此,有時會被動,有時卻需主動尋找耶穌,兩者均需要。誰教導患血漏病的婦人主動去觸摸耶穌呢?似乎是她自己想出來的,有些非公教家庭的子女是在教會所辦的學校就讀,小息時會主動到聖堂祈禱,尤其快將考試之前。相比之下,堂區不少的熱心女教友,往往不敢「干涉」配偶去學道理和領洗,「理由」是為免弄巧成拙,自己去參加堂區的活動或講座也只敢靜悄悄地進行,耶穌說過:「凡在人前承認我的, 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承認他;但誰若在人前否認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認他。」(10:32-33

2.      婦人靜悄悄地觸摸了耶穌的衣邊,連耶穌都看不見,可見教會之外也有救恩。女孩十二歲,婦人患了病十二年,兩人均可指同一人:十二歲的我,患了十二年病的我,感到心力交瘁、感到垂頭喪氣,也許指人生旅途上不同的階段,都需要基督的助佑。

3.      66:1-6談「納匝肋人不信耶穌」。6:1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即納匝肋6:2說安息日祂在會堂裏施教,不是任何人都有權在會堂裏施教,而是被邀請的才可,這是當時的習俗。現代的彌撒中講道一般是由主祭負責,在耶穌的時代,會堂裏任何男性行了成年禮後都有機會講道,時至今天,猶太人到了十三歲便會到會堂取出經書來,讀完當天的經文便開始講道,在場的人數可達數百之多,故講道真很不容易。聽人講道一般都較煩悶,但耶穌的話十分動聽,群眾感到「驚訝」,跟著發了很多問題,試從6:2-3裏數一數問題總數多少,這樣的反應表示甚麼呢?試想,妻子見丈夫在一公開宴會時與另一女士談得頗投契,回家後會問他:「你跟那女士很友好的嗎?為何聽不見你們談甚麼呢?有甚麼話題那麼有興趣呢?她打電話時為何會使用你的手機呢?」明顯的,妻子沒有期望丈夫作答,只是要表現她的不滿。同樣,僅兩節裏發了六個問題,是要表達他們的不滿,他們與耶穌在同一地方長大,突然間發覺祂竟與眾不同,心中充滿嫉妒。     反省:現實世界裏,見到人家的子女學業出眾,也會感到有點不舒服。在商業社會裏,嫉妒能推動人去殺人。天主賜給人一個家、一些子女、事業、信德、團體,尚欠甚麼呢?尤其受了洗而成為天主子女的人,還要爭取甚麼呢?

4.      6:5說「耶穌在那裏不能行什麼奇能」,耶穌是否要人相信祂才能行奇蹟呢?當然不需要,作為天主子的祂是無所不能的,問題在於人如何演繹耶穌的聖蹟,不信的人見了聖蹟仍堅稱不是聖蹟,記得南美洲有神職人員如何詮釋五餅二魚的聖蹟,說群眾見了小孩捐出餅和魚的慷慨,大家才願意把自己帶來的食物與別人分享,因此耶穌根本沒有行這聖蹟。這樣的倫理神學非常危險,南美洲地區因為十分貧窮,鄰居要彼此分享物資才能生存,基於這樣的情況下,便出現了「要彼此分享」的思維。問題在於:當經濟環境改善後,彼此在物資上的分享再不需要時,這個聖蹟便要用別的角度來詮釋嗎?最主要的問題是:為甚麼不相信耶穌能行聖蹟呢?不信的人慣性去否定別人,耶穌在家鄉當然可以行奇蹟,但事後總會有些人質疑祂,甚至說被治好的病人只是假裝患病!

5.      6:7-13談「派遣十二宗徒出外傳教」。耶穌派遣門徒出去傳教,在6:8-9吩咐他們幾乎甚麼物資都不可帶,這種做法今天還可以應用嗎?據悉,方濟會仍履行這項教導,由德蘭修女成立的仁愛傳教會方面,有些地方能跟從這規定,有些則未能。耶穌這項命令是要表示:

          (a)    出外傳教刻不容緩,沒有時間準備所需物資;
          (b)   太多物資可選擇會妨礙福傳,因為容易把傳教士的焦點轉移了。

6.      然而,耶穌6:9叫門徒要「穿鞋」,因為腳是為帶領人要走的方向,到要傳教的地方。6:11講述遇到被拒時的回應,要「拂去你們腳下的塵土」,二千年前中東的人穿的是草製的長鞋,要「拂去」塵土需時起碼五分鐘,頗為不便。某地的「」乃象徵該地方,希伯來語是「adam」,亦即「亞當」,人乃由「adam」造成,故「拂去你們腳下的塵土」等同放棄那些人。6:13說門徒傳教的同時,也會驅魔和給病人傅油,並不等於今天的病人傅油聖事,那只是中東的習慣。現今的以色列不少聖堂都設有這種油,朝聖者會帶些回家,患病時會使用,一如我們熟悉的白花油。考古學家發現,一千九百多年前已有人使用油來傅抹病人,他們用銅製的小瓶子來盛裝。時至今天,東正教人士仍有這習慣,把油帶回家使用,我們的病人傅油聖事也模仿這做法。6:13後,6:14開始談「黑落德」,與上文看似不大連貫,事實正如此,應先看6:30-44

7.      6:30-44談「首次增餅」。出外傳教奔波勞碌,門徒們回來後,耶穌便安排他們稍作休息。這次任務非常成功,一方面傳教的人手增加了,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把天國的喜訊傳揚開去,也像耶穌一樣驅魔和治病。派遣十二人去傳教也有其政治目的,太多人跟隨著耶穌會令羅馬軍隊很不安,傳教人數多了,且所做的也和耶穌相同時,自會擾亂軍人拘捕的對象。6:33說群眾積極追蹤耶穌的蹤影,且搶先抵達祂要到的地方,很似今天的狗仔隊。盡管如此,6:34耶穌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到過聖地的人會知道,以色列的羊群與澳紐者不同,羊棧一打開,澳紐飼養的羊隻會衝出來,走在牧羊人前面;聖地的羊隻不同,總是跟在牧羊人或牧羊狗後面,即使把物件放在牠們面前,牠們仍會跟隨著。現在耶穌面對兩難局面,一方面要讓筋疲力盡的門徒休息,眼前的卻是大群群眾有事求見,結果還是選擇照顧群眾的需要。情況像家人患了病,究竟應留在家中照顧他,抑或上聖堂履行安排好的服務呢?門徒原本興高采烈想休息,現在卻要繼續工作,內心可能感到無奈或不悦,這可從6:35的情況看到,是門徒們向耶穌提議「遣散」群眾,這樣的態度對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正反映我們的內心世界。

8.      耶穌6:37向門徒們說:「你們自己給他們吃的罷!」對此門徒會感到失望,記得耶穌派遣他們往外傳教時,叫他們甚麼都不要帶,當他們一無所有時,師父卻叫他們找食物給群眾們吃。原來,門徒們的責任除了福傳、講道、驅魔、治病外,也要餵養群眾,後者往往更難,我們很多時樂於為他人祈禱,但要捐出金錢卻不大願意。天主教會每到一地,都會開辦學校和建設醫院,這是人在物質上的需要,只要我們肯各盡己力,成果一定會很豐富。五餅二魚的聖蹟,在場人人受惠,福音沒有記載群眾有否謝恩。不過,我們每次領了聖體,不可忘記感謝主耶穌。有時彌撒的程序太緊張,領聖體後忘記了自己座位所在,不時又要翻閱歌書、或者應付第二次捐獻、又有多項堂區報告,令教友感到疲勞轟炸,忘記了謝主!

Monday, August 24, 2015

馬爾谷福音第四至第五章


1.      4:35-41談「平息風浪」,不過,這事件與4講了幾個比喻有何關係呢?似乎與比喻無關,事實上,其內容與5:1-20更有關,因此可以斷定,4應止於至4:34,而4:355的開始,5談的全是聖蹟而非比喻。請大家明白,聖經原本是沒有分成章和節的,直至12世紀和15世紀先後加入了章和節,以前的人閱讀聖經十分艱難,一來每卷聖經是卷軸的,沒有頁數,二來無分章節。這樣看來,有了章節是否有利無弊呢?這亦不一定,不大方便的環境之下,很多事情或內容要強記,迫使人要熟讀聖經。有了章節和頁數,尋覓內容較容易,但加入章節本身很主觀,眼前的4:35究竟屬於4的比喻篇之內,抑或應列入5的聖蹟篇呢?這牽涉編者的主觀。再者,就如今日的各種英語電子字典和軟件多麼方便,用者自然覺得無需強記詞彙,是好是壞,見仁見智。

2.      厄里亞馬爾谷福音中是個十分重要的人物,當耶穌問門徒們人說祂是誰時,門徒答「有些人說是厄里亞」(8:27-30)。時至今日,猶太人仍等待著厄里亞,每當嬰兒誕生八天後受割損時,家人會找個辣彼主持儀式,並把門打開,又放置一張空椅,是給厄里亞坐的,嬰兒父母雖不知道,但很希望自己產下的兒子是默西亞猶太人相信3:23的話:「看,在上主偉大及可怕的日子來臨以前,我必派遣先知厄里亞到你們這裏來。」如果厄里亞真的出現,父母便相信自己誕下的兒子是默西亞了。另外,猶太人每年吃逾越晚餐時,都會預備多一個座位,期望厄里亞會進來參與他們的晚餐。四福音中,是洗者若翰指出耶穌就是默西亞1:36-41),若翰自己就是舊約預言會先來的厄里亞,因為若翰的衣飾和食物與厄里亞相同,洗者若翰的精神就是厄里亞的精神。

3.      那麼,厄里亞的故事與耶穌平息風浪有何相關呢?讀者請參閱列下2:8:「厄里亞將自己的外衣捲起,擊打河水,水`即左右分開,他們二人(包括厄里叟)從乾地上走了過去。列下2:11續說:「忽然有一輛火馬拉的火車出現,把他們二人分開;厄里亞便乘著旋風升天去了。厄里叟目睹師父離開,十分哀傷,列下2:13-14厄里叟拾起厄里亞身上掉下來的外衣,回去站在約但河邊,拿著從厄里亞身上掉下來的外衣擊打河水說:「上主,厄里亞的天主在那裏?」他一擊打河水,河水就左右分開,厄里叟走了過去。」藉此,厄里叟承繼了厄里亞的精神和使命。平息風浪的聖蹟顯示耶穌厄里亞更偉大,因為厄里亞厄里叟要用行動(「擊打河水」)才能把水分開,耶穌只用聖言便能平定了風浪。反省:這個聖蹟與我們有何關係呢?堂區內很多爭議,耶穌都想我們「不要作聲,平定了罷!」例如無謂的爭拗、自我抬舉所屬善會的地位、意圖改變感恩祭的程序等。4:38的「耶穌卻在船尾依枕而睡」是要提醒我們可放心依賴祂。在場人士見了這聖蹟時目瞪口呆,他們的反應是:「這人到底是誰?」也許他們心中猜測祂是特異功能者、默西亞、救世主等,每當人這樣揣測時,耶穌已超越了他們的框框,因為祂是全能的。每次我們領受聖體時,如果心中只當作領受一片餅,祂實在已超越了那片餅,而是聖體,不只聖體,也是聖言,不只是聖言,是一切中的一切,甚至超越這境界。

4.      5:1-20談「治好革辣撒附魔人」。4:35-41的平息風浪聖蹟刻劃出人性來,人凡遇到逆境時,容易埋怨天主離棄了他們:「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4:38)現在又有另一事件,耶穌目睹一個附魔的人,便主動地憐憫他,知道他受了不少苦,便替他驅魔,其他人的反應卻是「請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5:17)。耶穌的行動只會吃力不討好,主動替人驅魔又令人不滿,置之不理亦會惹是生非,可見身為天主子的耶穌也要面對人的煩惱。反省:少女懷孕想墮胎、患了絕症者而想進行安樂死、同性戀者想結為夫婦等,我們會同意嗎?人的思言行為很多時都不正確,耶穌便想干預,要告訴人某些價值觀的不對,祂要人糾正。整個事件中最受害的可能是那兩千頭豬,無辜的豬群,當魔鬼進入牠們身體時,牠們便「衝到海裏,在海裏淹死了」(5:13),我們不可說豬因不潔而受罰,因為這只是猶太人的思維,否則為甚麼我們不停吃豬肉呢?反省:這些豬隻象徵著生命中的一些犧牲,為的是要方便天主的計劃進行,「」可指我的時間、金錢、口才、甚至生命。也許,助養些貧苦地區的孤兒也很有意義,沒有我的犧牲,「魔鬼」也許會纏擾那些孤兒,我一餐的美酒佳餚,可能是別人的生存需要,我們切勿忘記:耶穌雖無罪,卻為我們死了。

5.      5:18說獲癒的附魔者已上了船,因為他想跟隨耶穌5:19說「耶穌沒有允許他」,且要他「回家」,這為他是一份大考驗。德蘭修女曾說:「世上最苦楚的是被人拒絕和沒有別人關心的人。」看看這個人,他一生狼狽不堪5:3-5說他「居住在墳墓裏」、被「腳鐐和鎖鍊將他捆縛」等,現在剛開始受人尊重,想跟隨耶穌,卻被拒絕。生命就是連串的尷尬,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有時講錯說話、有時不曉得如何回應、在公共汽車上讓座而遭人婉拒、失業令人沮喪、外貌被人取笑等。故事中的主角也如此,上了船仍被拒,耶穌要他回鄉,回到損失了二千頭豬的豬農那裏,這是一項使命,殊不容易的使命。宗徒們也曾有此經歷,耶穌顯聖容時(9:2-13),伯多祿想留在那裏,建議「張搭三個帳棚」,結果也遭耶穌所拒絕(9:5)。聖依納爵一種的靈修經驗:「只有一會兒的天堂,其餘都是苦海。」精簡的話語,卻能助人深思,好能去面對困境。我們怎樣才能有這種體會呢?要辦告解,與天主修和,才能向天主邁進一步。

6.      5:21-43談「治好患血漏的婦人復活雅依洛的女兒」。5:21-43記載了兩則故事,5:21-24以及5:35-43是一則的故事,中間插入了5:25-34的另一則故事。5:21耶穌乘船「渡回對岸,即回到加里肋亞湖西岸,西岸是猶太人居住的地方,東岸屬於外邦人,故此會飼養豬隻,且有猶太人認為不潔的墳墓,每當耶穌前往東岸,給人的感覺是危險的。東岸既有豬亦有魔鬼,提醒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人有時也必須如此,要離開安全的範圍到陌生的地方去,例如:新的朋友圈子、新的工作、新的價值觀,即5:21的「對岸」。也許會遇到高風險,但這樣才有機會像耶穌一樣治好別人,在不安全的地方也能找到安慰,聖母軍和善別小組的工作是其中的好例子。「渡回」西岸就很安全嗎?亦不一定,5:21說「有大夥群眾聚集在他周圍」,5:24又說:「有一大群人跟隨著他。」在政治上,群眾的集會會令羅馬統治者很不安,因而會對耶穌的性命構成威脅,記得在3:6時,法利塞人與黑落德黨人已有意殺害耶穌了,可見世上不是人真正的終向。

7.      5:35耶穌未抵達會堂長家之前,有人前來向會堂長傳訊說:「你的女兒死了」這情況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經驗,面對困難,卻懷著一點希望,當人感到無奈時,把自己全心依賴上主,縱使有人如何潑冷水,也要置之不理。耶穌在東岸時,周圍都是墳墓,祂卻治好了附魔的人,現在祂在西岸,表面看來很安全,卻有人「死了」!有些人以為福音中的「會堂長」即今天堂區的本堂神父,非也,而是等同堂區議會的主席,他主要的功能是管理堂區,負責一切維修事宜,會堂長也要安排禮儀,這人通常是富裕人家,時常捐助團體,因而得到其他人的支持。當會堂長前來尋找耶穌幫助時,福音沒有說祂樂於伸出援手,學者認為只不過耶穌為了他的面子才幫助他。對於傳來「女兒死了」的訊息,耶穌的回應是:「不要怕,祇管信」生命中的逆流時,「祇管信」主,從未經歷困難的人,一生似乎只是飄浮在生命河流上,並非真的生活。古往今來,中東人面對家人或友好死去,是會公開地哀悼的,不像西方人士們地飲泣,中東的男人會搥胸、女人會拷打自己的頭,他們這樣做是要傷害自己,呼喚他們所朝拜的神來奪他們的性命,好能替代死去的人。中東人這樣的行為在電視新聞中,歷歷在目。

8.      耶穌5:39說:「小女孩並沒有死,祇是睡著了」類似的故事也曾發生在厄里亞身上,列上17:17-24記載先知復生了寡婦的獨生子,列上17:21說他「三次伏在孩子身上」,意即把生命傳到孩子身上,孩子便活了。除上一段的故事外,這故事也與厄里亞另一故事相關,厄里亞450名巴耳假先知比試時,列上18:24說雙方分別呼喚自己的神把火降下,列上18:27高聲喊叫」一詞與5:39的「喧噪」是同一的動詞,列上18:29說假先知們「用刀用槍割傷自己,直到全身流出血來」,他們的神全無反應,列上18:34-38厄里亞把很多的水倒在祭壇上以及祈禱後,「上主的火降下,焚盡了全燔祭」,證明了雅威才是真神。現在的故事,群眾認為「死神」已奪去會堂長女兒的性命,耶穌卻在5:39說:「小女孩並沒有死, 祇是睡著了厄里亞也曾在列上18:27恥笑巴耳先知們:「或者他(耳巴)正在睡覺,必須把他叫醒。厄里亞想證明雅威才是真神,耶穌現在證明自己就是雅威。群眾在5:40譏笑耶穌,但聖蹟後,他們卻「目瞪口呆」。5:40耶穌把眾人趕出去」,我們在堂區內,事事都幾乎是團體性的,但為個人成長的需要,一些事都要獨自進行,尤其是在個人靈修上。女孩與耶穌之間,被群眾所妨礙了,耶穌要先「把眾人趕出去」,一如我們需要避靜,是靈修的需要。不少大聖人如聖女大德蘭和聖方濟,雖則經常講道,但時常要獨自上山祈禱,德蘭修女也如此,反觀香港的赤柱靜修院,每年預訂作避靜用的人,主要是基督教教徒,天主教徒不需靈修嗎?

9.      5:41的「塔里塔,古木」是亞拉美語,意即「小女孩,起來吧!耶穌見人的精神耗盡,每天都忙於「搵錢、搵錢、搵錢」,變了個賺錢動物,便向我們說:「塔里塔,古木」僅得十二歲的女孩,尚未成年,卻與世長辭了,當她復生後,便立即「起來行走」,因為她的生命旅程尚未走完,人面對金融海嘯、失業或失意時,需要的是「起來行走」,不能坐以待斃。5:43耶穌吩咐人「給女孩子吃的」,人軟弱時,旁邊的人也要伸出援手,好能助人的身體和靈性得到復原。

Tuesday, August 18, 2015

馬爾谷福音第四章


1.      4:1-20撒種的比喻」。馬爾谷福音很少談比喻,所載者主要在4內,讀者可嘗試數一數這一章內共有多少比喻,其實共五個:撒種的比喻4:1-20)、油燈的比喻4:21-22)、尺的比喻4:24-25)、種子自長的比喻4:26-29)、芥子的比喻4:30-34)。除此之外,只有1213各有一比喻,「惡園戶的比喻」和「無花果樹的比喻」。因此,想多了解比喻的話,最好閱讀路加福音

2.      撒種的比喻在結構上頗有問題,應先看4:1-9,然後看4:13-20的解釋。耶穌在船上向群眾講道,群集在湖邊的人通常是漁民,但祂講的卻與耕種相關的比喻,實在有點奇怪,因為聽眾不易理解。比喻說撒種的人撒種時,4:4說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4:5說有的「有的落在石頭地」,很快便被太陽晒焦了、4:7說有的「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它窒息了」、4:8說有的「有的落在好地裏,就長大成熟,結了果實」,屈指一算,種子種類多少?只有一種,但落在不同的地方上,事實上,巴力斯坦地的土壤碎石很多,不大肥沃。怎樣的人才這樣撒種呢?要知道,聖地的人十分尊重食物,尤其是猶太人普遍非常貧窮,位於沙漠地帶,雨水很少,食物珍貴,因此,一個正常的農夫不會糊亂撒種,很多信友都誤以為撒種的人是天主,以天主作主角的思維從來都不是教會傳統的教導,這裏撒種的人是個「瘋子」。耶穌4:14解釋種子是「是所講的「話」」,意即「聖言」,但沒說撒種的人是天主,其實他正代表我們,根本不知如何正確地撒種,結果多數無法落在好地上,以致無法長起來。撒種的比喻是要表示我們根本不曉怎樣福傳,即使努力,多數(起碼四分之三)只是徒然,若是好彩,只有四分之一成功。反省:別人邀請你加入歌詠團,你謙虛地表示自己五音不全;別人又提議你參加讀經組,你說在祭台上面對教友會很恐慌;或者請你作送聖體員,你覺得自己不大神聖,沒有資格。不少信友極度「謙遜」,說穿了,其實是要拒絕履行自己領洗時領受了的君王職。

3.      撒種的比喻告訴我們,無論我們怎樣不懂福傳也好,肯定會有四分之一會成功,但4:8說其效果竟然會膨脹「有的結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何止一本萬利呢!只要我們說句關懷的話、誠意探望患病的人、在公共汽車上讓座,就是把種子撒在好地上了。耶穌這個比喻告訴我們,福傳服務上要樂觀些,因為有天主「撐」我們,努力吧!同樣,對於別人福傳上所遇到的挫折,要多作鼓勵。4:15的「路旁」指魔鬼,把種子去養殖魔鬼,魔鬼越來越強壯。家庭生活裏,父母寵壞子女,總不仇沒有藉口,甚至為了子女「出人頭地」,不惜把一生積蓄替子女「購買」一個學位!4:16說落在「石頭」上的種子,是指信德快熱快冷的人,不少新領洗的教友也如此,我們都應反省:我的信仰建基於「」基嗎?抑或只在其它元素如「知識」上呢?我有經常祈禱嗎?一切神學的基礎都源於聖經,是人人靈修必要的,基督徒的靈修與別的宗教的靈修,分別在於我們有聖經,由於聖經,我們有彌撒、修和等聖事。我們與別的宗教的分別不在於辦學和醫院數目,但我們的聖經教導我們要愛主愛人,其它的宗教即使做法類似,卻沒有這些教訓。

4.      4:18說落在「荊棘」中的種子指「世俗的焦慮財富的迷惑以及其他的貪慾」。多少父母放棄參與主日彌撒,聲稱原因是為了子女的功課、學琴、游泳練習、子女不肯起床等。多少成年人說「人在江湖」,星期日也要談生意或趕工等,反躬自問,究竟那些是你的「需要(need)」或是「想要(want)」呢?4:20說有些種子落在「好地」裏,在我們心目中,究竟何謂「好地」呢?是高薪厚職以及有一位好配偶嗎?是能令自己驕傲的子女以及有眾多好友嗎?這都是理想,但不常有,好農地裏有泥、有沙、有蟲、有肥料,十分污穢,但都是需要的。「好地」不一定活得暢順,每個家庭都有做不完的家務,有些人患病時仍要上班,有些人老來還退而不休,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甚麼地才沒有石頭和荊棘呢?磚瓦或柏油路都沒有石頭和荊棘,但這些道路無法長出植物來,種子落在這種地方是沒有生命的。

5       4:21-25談「門徒的責任」。4:21-23是「油燈的比喻」,象徵著「」的是「」,「」應讓人看見,但4:22為甚麼說要「隱藏」起來呢?「隱密的事」指的是壞事,但「」並非指耶穌,而是我們感到尷尬而不想披露的事,它們本是好事,例如:移民前任職銀行經理,移民後只能在餐館裏工作;移民前是律師,移民後僅可經營小型快餐店;移民前是工程師,移民後只能任旅行社導遊。不過,好的土壤不是滿是蚯蚓才能長出美果嗎?人的努力總會帶來成績的。切勿把「」視作耶穌,因為沒有人會把耶穌放在「斗底或床下」的。這就是稱為「基督徒的矛盾(The paradox of Christianity)」,聖方濟各的禱詞說:「因為在施予他人時,我們接受施予;因為在寬恕他人時,我們獲得寬恕;因為在喪失生命時,我們生於永恆!」很多人一看4:24-25,通常都持有負面的態度,好像說你對待別人不好,天主也不會善待你。其實可以正面地看這兩節,你善待人(如義工、讓座、慷慨解囊),天主也會善待你。

6.      4:26-29談「種子自長的比喻」,讀者試從這段聖經想一想:究竟天國是怎樣的呢?是像「一個人」或「不知道」的人嗎?抑或像「生長果實」或「派人以鐮刀收割」嗎?任何答案都不是全部,天國好比4:26-29的全部過程,讀者容易被標題「種子自長的比喻」控制了思想,以為僅指種子本身,天國其實是逐漸長起來的整個過程。反省:感恩聖祭裏,如何證明餅酒變成基督的體血呢?無人能證明到,只能相信,那就是「信德的奧蹟」。人撒種後不會感到消極,也許完全不懂光合作用為何物,他相信種子是會長起來的。生命裏需要準時「以鐮刀收割」,遲了收割,果實會腐爛,生命中很多東西都難以理解,重要的是要繼續生活,不能沉迷於理論中。

7.      4:30-34談「芥子的比喻」。討論了撒種的比喻、油燈的比喻、種子自長的比喻,現在探討「芥子的比喻」,與前三比喻有何關係呢?「撒種的比喻」談人福傳的些許成就在收成時會倍增,「油燈的比喻」說成功背後多少風霜,「種子自長的比喻」談天國非人所能完全了解,卻逐漸長起來。「芥子的比喻」是叫人勿執著成果,小如芥子(一粒麵粉的大小)微不足道,象徵少許的「信德」較諸「理性的全面理解」更重要,它能發揮的效果難以預見,人無需拘泥於微小的身份或行動,我們可以樂觀地期待,小小的種子可以長出大樹來,不需要人去計算。

8.      4:34很奇怪,表面看來,「若不用比喻,他就不給他們講什麼」的話好像不想人明白似的,其實正好相反,現代的神父講道喜歡用故事演繹,原因是使聽眾易於明白,耶穌用比喻講道,是要針對受教育少或無機會受教受的聽眾。讀者會質疑:那麼,為甚麼耶穌要「私下裏卻給自己的門徒解釋一切」呢?4所載的比喻,由撒種起至芥子等的比喻均是與農作相關,耶穌講道對象的人大多數是農民,所以對農作瞭如指掌,但門徒們多數是漁夫,對務農一曉不通,有師父講解才能頓開茅塞。讀者也許續問:門徒們為何不當場發問呢?中東民族,面子比任何東西都更重要,眾目睽睽之下,與耶穌一起的戰友怎能較諸普羅觀眾都不如呢?為了面子,當場唯有假裝明白,事後「私下裏」才請教師父。記得四福音中只有一則比喻與海相關,請參閱13:47-50。再一次顯示追隨耶穌的人主要是農夫,很明白祂所講的比喻,反而耶穌的門徒是小眾業界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