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4, 2015

馬爾谷福音第七至第八章


1.      7:31-37談「耶穌治好聾啞人」。自7以來,耶穌均在外邦人的地方活動,包括漆冬提洛7:31的「十城區」,「十城區」是羅馬直接管轄,就如香港特別行政區並不隸屬於廣東省管轄,而直接隸屬中央。因此,「十城區」的建築風格很接近羅馬,而比拉多是無權管轄十城區的。自7:24以來,耶穌來到外邦人的地方,門徒們沒有隨同左右,因為門徒們都視己為熱心猶太人,重視梅瑟法律對潔與不潔的規定,不想隨從耶穌往不潔的外邦人地方去。在7:33耶穌要「領他(聾啞人)離開群眾」,因為群眾前來只為了趁熱鬧,想看看耶穌的「魔術」。耶穌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裏,並用唾沫,抹他的舌頭」,表面看來甚為不雅,但二千年前的這樣做法,會被視作親切的態度,事實上,今天一些貧窮和落後的地方,或者幾十年前的父母,也會將飯菜先放入自己口中測試溫度和硬骨,才放入嬰兒口裏。至於7:36裏,耶穌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這也是政治敏感的問題,羅馬統治者的神經會被觸動而逮捕耶穌

2.      反省:這故事與我們何關?人應發言而選擇緘默,就是「」子;相反,有時應該保持緘默,卻成為多舌者。有時聽見了,卻拒絕為正義作見證,甚至說甚麼都沒有聽見,用謊言來掩飾以前憑良知所曾披露的真相,這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甚麼叫做「智慧」,在聖經裏,「智慧」就是「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包括應說便說,應緘默便緘默。厄里亞也曾治好聾啞嗎?沒有,但他在西乃山求死時,天主問他:「你在這裏做什麼?」(列上19:13)然後,天主吩咐他回去給耶胡傅油成為敘利亞王(列上19:15-16),獲傅油的人必須聆聽、講話和遵守天主的話。

3.      讀者稍看一下8中的各標題,不難發現這章很可能是馬爾谷福音的重大主題:「你認為耶穌是誰?」8:1-10談「二次增餅」。二次增餅發生在加里肋亞湖東岸,增餅後,8:10耶穌乘船到了「達瑪奴達Dalmanutha」,這地方在地圖裏找不到,其實其別名是「瑪加丹」或「瑪格達拉Magdala」,位於湖西,設有一個守望台,稱為「瑪格達拉」,以紀念瑪利亞瑪達肋納。二次增餅在湖旁進行,以方便供應清水給人喝。聖奧斯定對二次增餅的詮釋說:8:5的「七個餅」象徵七件聖事或聖神七恩(11:2-3),8:7的「小魚」象徵耶穌的「天主性和人性」或是「舊約和新約」,是供給人享用的,聖人說:「當你要去向外邦人福傳時,需要聖神七恩的幫助,也需要聖經,那麼,便有很多人會相信耶穌基督了。」為甚麼是「四千」人,而非「五千」人或其他數目呢?「四千象徵四福音的信徒,每福音「一千」人,意即很多人,每卷福音都有其團體。向外邦人福傳時,先求聖神把七恩賜與外邦人,有了信德便將聖經交給他們,然後加了詮釋。

4.      8:11-21談「提防法利塞人」。8:11法利塞人要求耶穌給他們「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為甚麼他們提出這樣的要求呢?因為耶穌打破了潔與不潔的規定,記得7:5時,法利塞人和經師們曾質問耶穌祂的門徒為何不先洗手才吃飯,耶穌7:7的回應是:「他們所講授的教義,是人的規律。8:8續說:「你們離棄天主的誡命,而祇拘守人的傳授。」這話表示猶太人的法律並沒有真正或正確的法律精神,耶穌為了顯示食物根本沒有潔與不潔之別,便乘船往外邦人居住的東岸去了(8:13)。湖的東北就是貝特賽達,再東走兩公里便是「十城區」,二次增餅時曾於此餵飽數千人,現在猶太人見到耶穌的行動,感到威脅,於是向祂「要求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好能證明祂得到天主的授權!耶穌作為全能的天主故然無所不能,但沒有滿足猶太人這次的要求,因為祂已公開地行了很多奇蹟,如果人選擇不信,再多一個奇蹟亦全無意義。耶穌不但沒有滿足法利塞人的要求,並立即「再上船往對岸去了」(即東岸),相信法利塞人定必惱羞成怒,但他們很虛偽,不敢跟著耶穌往東岸去,因為他們認為東岸乃不潔之地。

5.      耶穌8:15警告門徒要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酵母」,他們的「酵母」意即甚麼?馬爾谷沒有解釋,耶穌也沒有解釋,很可能身為猶太人的門徒們根本不同意耶穌前往他們認為不潔的東岸,因而也不想知道其意義。不過,路加福音卻解釋了(12:2)。然而,門徒們無法否認二次增餅是在外邦人的地方發生的,耶穌把餅給不潔的人吃了,所以還要害怕甚麼呢?耶穌就是唯一的生命之糧,既供給猶太人吃,也供給外邦人吃。8:16說門徒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耶穌8:18責備他們「不記得」,到8:21又質問他們:「你們還不瞭解嗎?」究竟爭拗的是甚麼呢?我們要先回到8:13來討論,耶穌再上船往對岸去(東岸)」,門徒們想不到剛從東岸回來(8:10),現在又突然再往東岸,心裏會想:早知如此,必先帶備食物,因為他們覺得東岸的食物是不潔的。

6.      奇怪的是8:14:「在船上除了一個餅」,門徒忘記了帶餅,為甚麼船上會有「一個餅」呢?原來那個「」就是耶穌自己,祂是門徒們生命的食糧,但跟隨了耶穌多時的門徒竟然看不見,所以祂在8:12的「嘆息」有理。耶穌作為食糧,不但要給猶太人吃,也給外邦人吃。試從8:17-21中數一數耶穌共發問了多少個問題,共七個。情況與6中所述者同,6:1-6時,耶穌的同鄉因為嫉妒祂而發問了多個問題,只為了表示不滿。現在,發問者卻是耶穌,祂沒有嫉妒門徒們,而是對他們的冥頑不靈感到憤慨。如果看希臘原文,問題共九個,門徒們被師父面斥不雅,惱羞成怒,因而與耶穌的關係轉差。

7.      反省:耶穌帶領門徒們去傳教,門徒們都掛慮著一些物質需要,沒有想到天主會參與其中,並照顧他們。有一次,德蘭修女正在早禱時,會方有人前來向修女報告,說糧食十分短缺了,必須盡快出外募捐,修女決定繼續深切祈禱。祈禱畢,外面駛來兩輪大貨車,原來善長捐來了大批食物。可惜的事,8:14說門徒們看不見耶穌當前,祂就是生命之糧。在此討論一個名稱:「Narrative criticism」,即用一段聖經來解釋另一段聖經,例如:8:2-9談增餅聖蹟,8:16-21便要解釋該段聖蹟,可惜人仍未相信耶穌默西亞

8.      8:22-26談「在貝特賽達治好瞎子」。耶穌和門徒們一過了湖,馬爾谷便記載耶穌貝特賽達治好了一個瞎子,那個「瞎子」意指誰呢?就是門徒們、法利塞人和猶太人;耶穌卻治好了瞎子,表示他們是有藥可救。記得耶穌7:31-37時曾治好了一個聾啞人,因此,耶穌較早前也斥責過門徒說:「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8:18)治好瞎子就是要人看見,耶穌8:23使用了祂的「唾沫」,象徵祂的「聖言」,聖言能使人看見。獲治好的瞎子是否先天失明的呢?不是,否則他便從來未見過樹,也不會在8:24說:「我看見人,見他們好像樹木在行走。」瞎子說人似樹,因為每年十至十一月是收割季節,人會把樹木抬在頭上搬運,正是瞎子所見到人的形態,這習俗流傳至今。耶穌7:31-37治好了聾啞人,又在這裏治好了一個瞎子,究竟厄里亞有否治好過聾啞人和瞎子呢?是有的,我們在1已稍談過,情況很像列下5的將軍納阿曼,描述的風格相似,他來到約但河厄里叟先知叫他浸在河水裏,便能使癩病治好。

9.      納阿曼來自敘利亞,即耶穌時代的貝特賽達。讀者會覺得,除此以外,怎可把耶穌治好瞎子的聖蹟與納阿曼雙題並論呢?這是「水」的問題,厄里叟先知叫納阿曼浸入約但河七次(列下5:10),耶穌使用的「水」是「唾沫」,只需一次,因此可以再一次證明耶穌厄里亞更偉大。耶穌8:26吩咐獲治癒的瞎子回家時,「連這村莊你也不要進去」,也是為了愛他的。當年的群眾生活簡單,不像今天的人家裏滿是影音和電腦電子設備,不會仇寂寞,所以當年的人喜歡「高度關心」別人的私事,耶穌深明瞎子所受的困擾和侮辱,便這樣提出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