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谷9:14-29談「治好附魔的兒童」。谷9:14-18談一個附了魔的孩子,孩子的母親曾求門徒們給孩子驅魔,但他們辦不到,耶穌在谷9:29講了一句奇怪的話:「這一類,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這話有何意思呢?原來這段聖經(谷9:14-29)談的是信友應如何生活,就是要祈禱、禁食和懷有信德。剛才在顯聖容聖蹟中見過厄里亞所預備的途徑,沒有祈禱、禁食和信德,我們永遠無法明白這條途徑是甚麼。作為基督徒,如果往外傳揚我們所朝拜的是一條屍體,顯示耶穌基督如何慘死在十字架上,別人也許譏笑我們,在不信的人眼中,佛教的佛像既肥胖亦笑口常開,較容易為人接受,反而要明白耶穌是較困難的。我們必須先信了,然後逐漸去了解十字架展示無限的愛,即使如此,別人仍未必認同。
2. 因此,人領洗前需要三次考核禮,目的就是要為候洗者祈禱,求主賜予候洗者信德,好能接受洗禮。當傳道員解釋餅酒變成基督的體血時,慕道者能接受,因為那只是信德的奧蹟,拉丁文叫「Fides quaero intellego」,意即信德可得到明悟,先信而逐漸體悟,這效果稱為「神學」,很多信條不能用邏輯推斷。看看我們教會的智慧多麼大,二千年的歷史長過任何朝代,即使古老的埃及文化已銷聲匿跡,已被伊斯蘭人所盡毀了。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雖屬於浸信會,卻曾表示他們要學習天主教,他目睹整個世界裏,沒有任何機構能像天主教有那麼悠久的歷史,面對那麼多的困難,依然屹立不倒呢!當我們跪拜聖體時,見到的只是一塊餅,我們憑甚麼相信呢?無所謂,先朝拜了,然後學習去明白。
3. 反省:有些堂區主日彌撒裏,年幼的小孩會在聖堂內走來走去,在場的其他教友很想制止他們,父母甚至覺得小孩令聖堂太嘈雜而選擇不參與彌撒,有些神父每台彌撒都責罵這些小孩子們!我們不少成年教友和修道人完全忽略小孩有權參與彌撒,任何教友,不論領洗多久,參與彌撒的權是相等的。小孩不明白,成年教友卻甚麼都明白嗎?不少領經員仍不停地提示教友「請起立」、「請坐下」、「請跪下」,這樣的提示早於二千禧年已被教廷所禁止了,他們知悉嗎?另外,我們明白彌撒所有環節的意義嗎?彌撒時,小孩子嘈吵聲有何大不了呢?家中的小孩也很嘈吵,父母就要趕走他們嗎?我們的團體應鼓勵那些父母讓小孩子參與彌撒,是小孩信德最能成長的時期,也是祈禱很好的地方。
4. 谷9:30-32談「二次預言受難和復活」。 這段聖經與上段的關係很明顯,就是這裏的谷9:32:「門徒卻不明白這些話」,門徒們的信德仍很薄弱,不明白天主子必須受苦來救世,可見門徒們就像谷8:22-26所述貝特賽達的瞎子一樣看不見。
5. 谷9:33-40談「天國中誰最大」。耶穌已兩度告訴門徒們祂「將要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谷9:31),門徒明白祂的話的言重,並非開玩笑,於是便彼此爭論誰有權繼師父的位作掌門人!雖然他們仍不明白耶穌為何要受難,但為了私利,便立即爭權。當耶穌在谷9:33詢問門徒們「在路上爭論了什麼」,無人敢老實向祂說「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每當忤逆子女在靈堂前爭家產時,其他的人會覺得先人屍骨未寒,不孝子女真令人嘆息。現在師父尚在,弟子已視祂如身故,不但一點都沒有傷心,而且還彼此為了奪權而反目!門徒雖然怕被罵而不老實告訴耶穌他們的壞心腸,但祂是全知的,於是便在谷9:35說:「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耶穌在谷9:36「抱起他(小孩)來」,在旁的人一定感到很不自然,因為照顧小孩是婦女的工作,中東的大男人永不會「抱起他(小孩)來」。令門徒們更詫異的是耶穌在谷9:37的話:「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若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
6. 自古至今,中東的家庭人數很多,子女起碼五個以上,猶太人很希望默西亞會誕生在自己家裏,故產子多些會增加這機會,婦女於是成了產子的機器。也因如此,猶太人是永不會進行墮胎的,因為害怕殺死默西亞(但事實上,他們二千年前已釘死了默西亞)。由此可見,產子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而是宗教問題,阿拉伯人的觀念也相同。反省:今日的世界,甚麼人會「抱起他(小孩)來」呢?這當然是家庭傭工的職責,但主要者卻是現代的父母,向人表述二三十歲的子女時還稱呼為「我的小朋友」,有了子女的人喜歡稱呼配偶為「daddy」和「mummy」,有了孫子的人習慣稱呼配偶為「爺爺」和「嫲嫲」,我們習慣了寵壞子女,事事以他們為核心,高人一等,但溺愛令他們無法成長。筆者曾與一位客戶共宴時,她同行已二十多歲的兒子把一隻蟹鉗叫媽媽給他弄開,因為他從未處理過這樣大的困難!在另一次宴會時,四十多歲的男子還把一條腿抬起,要求母親給他鞋子的帶子綁好!我們經常聽到婦女說:「我不准子女入廚房,怕他們弄壞我的秩序。」但事實上,廚房是很神聖的,請參閱匝14:20-21。
7. 眼見門徒們爭權,耶穌便要求他們做他們認為低下的婦女或婢女的工作,等於妻子叫丈夫到街市買餸,或在家裏清潔廁所,他心理上會不大舒服,但耶穌在谷9:37卻把這些「低下」的工作與事奉天主連貫起來:「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若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能履行這項美德的表表者莫過於德蘭修女,她在加爾各答收留垂死的人,當中超過80% 是印度教教徒,不是基督徒,她在他們身上看見了基督。谷9:35的「要做眾人的僕役」一句重要的字眼是「眾人」,即不經篩選過的,只要遇上有需要的人,便施以援助。
8. 谷6-8很混亂,先與厄里亞扯上關係,谷9起耶穌離開加里肋亞往耶路撒冷去,之前顯了聖容,然後說人子會被殺死,門徒們只顧爭權,對此耶穌稍有怒意,但最憤怒的卻是若望,他不喜歡耶穌有點怪責他們爭權,又想起別人有「驅魔」的能力(谷9:38),威脅了自己奪得大權的機會,便想撕掉威脅者的機會(「我們禁止了他」)。環顧我們的堂區內,我們有幾多位「若望」呢?即使「在位」的,仍很恐懼!耶穌在谷9:39的回應並不客套,話兒中甚至沒有視門徒為特權份子,以致門徒們感到掌權的機會很渺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