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9, 2016

從聖經中看環保(六之五)


1.      當人類大量開闢森林改作耕地,以致有些森林被隔離,周圍竟被人的村落和農地所包圍,嚴重影響了那些居於當中的猩猩,由於無法與別的森林接觸,也無法與別的猩猩家族交配,只能近親繁殖,走向絕種。那些被隔離的猩猩也變得兇殘,經常與人類發生衝突,曾多番殺死人類的嬰兒。科學家覺得必須要舒緩那些猩猩因被隔離而產生的暴力情緒,便為猩猩們建造通往別的森林的「通道」,方法頗簡單,就是用小樹砌成小路通往其它森林,便能使兩地猩猩「安心」往來。當人曉得與野生動物共存,便能造成雙贏局面。

2.      有時我們會覺得,為甚麼天主會創造兇惡的猛獸如獅子和老虎呢?且間中也會嚴重傷害人類性命!據說有個神仙與一家族關係十分好,便樂意賜給他們一個幸福的家庭。家人表示屬意生活在一個背山面海的小漁港,他們便能早出捕魚、午後可以享受陽光浴、傍晚能進行燒烤大會和跳舞作樂,神仙都一一賜給了他們。為了確保小漁港能一直維持下去,神仙便在沿岸兩旁種植了很多小樹,好能抓緊泥土,不致被沖入海中造成淤塞,造成魚兒不能存活的環境,以致賴捕魚維生的人失掉生計。神仙又知道不良份子會來破壞森林,便派了一個惡霸來守護森林,將任何入侵者趕走,甚至把其殺死;可惜有一天,一群入侵者合力把惡霸殺害,跟着更大肆破壞周圍樹林,結果失樹太多而無法抓緊沿岸泥土,泥土被雨水沖入海中造成淤塞,小漁港也一去不復返了!

3.      上述比喻很明顯,可不言而喻:那神仙象徵天主,那家族便是人類,破壞森林的是周圍的鹿等小野生動物,惡霸是老虎。比喻其實是真人真事,發生在孟加拉,每年都有約50人被老虎咬死,所有周圍的野生動物都很害怕老虎,連人類也很害怕。野生動物們不敢停留在森林某地太久,周圍的人也不敢深入森林開發,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沿海的紅樹林和內陸的森林得以保存,既能抓緊沿岸的土壤,又能保護漁業,整個孟加拉的人民得以存活。科學家相信,萬一發生海嘯,紅樹林也能吸掉40% 的破壞力。

4.      如果再問:天主為甚麼要創造那麼兇惡的獅子和老虎呢?就是要人類和其它野生動物害怕牠們,科學家稱之為「恐懼生態」。「恐懼生態學」就是要人類和野生動物害怕,令他們感到壓力,鹿等野生動物知道不能逗留某處太久,否則會喪命,正因為不能停留在某處太久而不會吃盡所有青草和植物,於是森林便得以保存,紅樹林亦得以保存,森林彷彿由「恐懼」來主宰。也許有人堅持人命關天,孟加拉每年有多達50人被老虎咬死,必須制止慘劇重演。論獵殺工具,人類擁有槍械,要把全部孟加拉老虎殺掉不會很困難,但當地居民人人反對這樣做,他們深信老虎能保存他們寶貴的森林,若不幸老虎消失了,鹿等野生動物會吃盡所有青草和各種植物,沿岸鬆脫的泥土隨即被雨水沖入海中,最終捕漁業也會消失!那時,最受傷害的是人類,包括漁民、木業和野蜜業將會倒閉。可見,容忍老虎的存在也是為了大局的需要。

5.      還記得網上流傳的那笑話嗎?明明門邊牌子寫着「拉」字,人不應自行決定把門「推」開。天主叫人「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1:289:2也說天主以祂的智慧使人「統治」祂所創造的萬物,天主沒有叫人「殺盡」或「毀滅」其它生物,然後把本來供應給其它動物的資源奪去和享用。人是無需把保護環境的「惡霸」除掉的,否則只會弄巧反拙,當野生動物和各種農作物都全毀時,人類也無法繼續生存。

6.      原來,環境的保護在於「平衡」,如果人類曉得尊重其它生物,受惠的正是人類自己,再看一次11:6-8充滿智慧的話:「6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小山羊同宿;牛犢和幼獅一同飼養,一個幼童即可帶領牠們7母牛和母熊將一起牧放,牠們的幼雛將一同伏臥;獅子將與牛一樣吃草。8吃奶的嬰兒將遊戲於蝮蛇的洞口,斷奶的幼童將伸手探入毒蛇的窩穴。」人類必須學習如何與其它生物和諧共處。

7.      有一個民族很曉得與野生動物和諧地一起生活,在城鎮周圍都有大量的猴子、大象和牛隻,那就是印度印度的牛隻多達二億八千萬頭,但基於宗教信仰,印度教的信徒是不吃牛肉的,當牛隻死後開始腐臭,便引來大批覓食腐肉的禿鷹,於是禿鷹成了印度牛隻腐屍的清道夫。不知何故,短短十年間,印度的禿鷹數目急降了98%,究其原因,原來是牛隻所服用了的一種名為「雙氧芬酸(Dichofenac」藥物,只要禿鷹進食牛的腐屍時接觸到這種藥物,僅一次便立即一命嗚呼。禿鷹數量大減之下,沒有人能清理大量牛的腐屍,引致大量病菌產生,突然間出現了大批野犬,多達二千五百萬頭出來吃腐肉,卻同時產生了瘋狗症,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數數以萬計。

8.      面對逆境,科學家便進行人工培植禿鷹,禿鷹能乘着大氣層的暖流,在天空盤旋大半天來尋找腐屍作食物而不會感到疲乏,是大自然的頂級清道夫。其實,連蝙蝠也能幫助人類,牠們進食大量昆蟲,間接地保護了農作物。的確,大多數動物都能惠及大眾,連熊貓也不例外,熊貓外形十分可愛,迫使中國大力發展高山森林作為熊貓的居所,增多了四千畝地給熊貓居住。天主真的愛人愛到底,有些表面看來長得不美的昆蟲也造福人類,例如金龜子,專職作動物糞便的清道夫。可見,只要人有智慧,便能配合天主的創造,也能活得更幸福。環保絕不是要人作出犧牲,好讓其它生物生存,而是共存。

Monday, February 22, 2016

從聖經中看環保(六之四)


1.      上期我們說過,一頭大象每天要吃約330-375磅的植物來維生,結果四萬頭大象被獵殺了,原來,大象的記性十分好,可謂「有仇必報」,印尼蘇門答臘的農民為了開闢森林作耕地用,令當地大象喪失了大量生活的空間,於是經常出來吃掉農民的農作物,更造成很多破壞,農民為保家園,便獵殺了一些大象,結果近十年間死了一百頭大象,而大象也殺死了四十二個人。當這樣的衝突場面不停發生時,農民感到很恐懼及無奈,因為無法面對重約五噸的大象,而利用槍械殺死所有大象也不智,因為大象對生態有很大的貢獻。大象可算是生態系統的工程師,能開闢空地供應嫩芽生長、也藉吃了植物而散播種子、大象的大腳也有利於森林,等於巨型剷泥機。大象製造不少用來繁殖的土地,透過為森林栽種,每天都給人供應和調節幾十億加侖的水,給熱帶系統作出貢獻。所有生物都需要水來維生,單看喜瑪拉雅山的水已供應中國印度超過十億人的需要。

2.      對於那些從森林出來憤怒的大象可怎樣處理呢?單靠人力是無法應付的,結果聰明的農民出動了他們飼養的大象隊,合共四五頭,每頭大象都騎着人作指揮,這批大象走近野生大象,彼此「溝通」後不久,野生大象便返回森林,危機得以解決。平時,大象隊獲得人類無微不至的對待,有危機時才肯「出手相助」護主,這就是1:28所說「治理大地 各種在地上的生物。

3.     大自然何止有獅子和大象作出貢獻,更有「海中的魚」(1:28),其中有重要的三文魚。三文魚游回出生地產卵前,會追捕鯡魚來吃,然後游上上游產卵,途中被灰熊和雀鳥大量覓食,幸好三文魚數量很多,結果被吃了的三文魚只被吃了一半而被棄,散佈於森林和內陸,每平方英畝留下約兩噸的三文魚。科學家發現在森林和內陸的樹木所需的氮氣及養分有75% 來自海洋。如果我們以為受惠的只有樹木和森林,我們便錯了,樹木能固定泥土不至被沖入河流和海洋,否則會造成淤塞,以致三文魚不能回流。最重要的是森林和樹木的生存,因為每年冬天一過而春天一到時,大雪一溶化便產生大量的氧氣,成了維持地球人類的呼吸需要。全球的雨林都供應水份和氧氣,主要來自亞馬遜雨林(面積二百萬平方公里)、剛果澳洲、和馬來西亞

4.    由此可見,天主創造天地時已那麼完美,然後叫人「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1:28),人便活得幸福,人要避免太無知和自私自利,破壞了自己的生計。健康的森林供應木材給我們,試想自己家裡有多少用品和物件是木製的呢?另外,漁民需要捕三文魚來謀生,沒有大象和三文魚,森林很快變成了沙漠。還有,不少非洲國家都曉得發展參觀野生動物的旅遊事業,既能保護動物,也能造福人類。可見環保並非要人類犧牲利益來讓其它物種生存,實際上是大自然和人類的互利。

5.      有些人質疑,三文魚回流對森林和一些動物的貢獻可稱得上天主在1:28所吩咐人「管理海中的魚」嗎?因為看來人只是很被動!我們必須要理解幾百年前的海洋與今天很不同,幾百年前的海有很多鯊魚,包括在沿海範圍,可說不可能在海中暢泳,否則必會喪命。鯊魚游近海岸當然為了獵食,要獵食一些小魚,讀者勿以為岸邊有很多小魚,其實,鯊魚和其它海上的大型捕獵者數量較小魚更多。海洋的生態運作與陸上是不同的,在陸上,獅子和虎豹作為捕獵者的數量遠少於被捕獵的牛羊,但海洋裡的運作不同,在大量捕獵者的覓食之下,小魚為了存活,只能不斷產卵繁殖,於是,捕獵者間接地推動着小魚的繁殖循環,情況一如螂無論如何遇到多麼防蟲藥,都不會絕跡,乃因不停產卵增加數量,可見海洋的捕食大魚推動着小魚的繁殖。

6.      海洋科學家在南美對開三千哩處發現了仍是原始的巴爾米拉島,周圍見到很多鯊魚獵食,數量竟然多過被捕獵的小魚,這是原始時代的原貌,可惜,近年的大魚數量急劇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a) 過度捕魚、(b) 沿岸發展太急、(c) 污染,最近的新加原因是「地球暖化」。當大魚數量急降,海洋便出現了很多細菌和微生物,特別多了很多黏質物如水母,最受傷害的是紅樹林。本來,紅樹林的數量很多,足以圍繞全地球兩次,而大自然很需要紅樹林、巨海藻和珊瑚礁,可惜現已幾乎全被夷平了!

7.      有一款鯊魚名為「檬鯊」,屬較小的品種,成年檬鯊約六至十呎長,母鯊每逢生產幼鯊時,都會游近沿岸,科學家便出手援助「接生」,故意走近母鯊,待幼鯊誕生後,獵食者尚未抵達威脅其性命之前,科學家便將幼鯊移往近岸的紅樹林,幼鯊便在那環境生長三至四年,捕獵沿岸的小魚來吃,這樣便能推動各種小魚的繁殖循環,人類能如此協助幼鯊,正好配合1:28的要求管理海中的魚」。至於大海的珊瑚礁,它們最害怕海藻,因為海藻能掩蓋珊瑚礁,令其窒息死亡,於是,科學家便把吃海藻的珊瑚魚移往珊瑚礁,藉此拯救了珊瑚礁。有些珊瑚變了白色,意即邁向死亡,科學家便用人工方法培植些新的珊瑚來補充。

8.      鑒於全球都受到污染,一些科學家便與其政府商議合作來清潔環境,在美國和一些國家開始推行在人煙稠密的海港沿岸飼養生蠔,每隻生蠔每天能潔淨約50加侖污水,而且,每隻生蠔一生能產下二千五百萬粒卵子。讀者也毋須擔心污水會令生蠔變得污穢,那是不會發生的。由上可見,當人曉得「管理海中的魚」,受惠的包括人類、動物和大自然,是三贏的局面。當海洋得到改善後,原始的海產會回來,包括生蠔、蟹、海馬、鱟等;同時,微生物和海藻數量會下降,水母數量也會急降。

Monday, February 15, 2016

從聖經中看環保(六之三)


1.      教宗方濟各表示必須保存人的尊嚴,我們應注意「心態的皈依」,首先要做的是「教育」,我們要學曉尊重萬物,作為基督徒,我們不能疏忽人神的關係,也要留意人與萬物之間的關係,這是信德的反省。且看11:6-8的話:「6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小山羊同宿;牛犢和幼獅一同飼養,一個幼童即可帶領牠們7母牛和母熊將一起牧放,牠們的幼雛將一同伏臥;獅子將與牛一樣吃草。8吃奶的嬰兒將遊戲於蝮蛇的洞口,斷奶的幼童將伸手探入毒蛇的窩穴。11:6-8談了動物界之間的和諧,近年來,野生動物數量大減,乃因人類數量急增的關係,認為需要大量的土地供居住和耕種。

2.      野生動物急劇下降最多的地方是非洲,尤其是南非,其中的高鼻羚羊竟然在短短十年間,由二百萬頭急降了99%,只剩餘二萬頭!大象的數量也受到重大威脅,因為牠們的食量驚人,每頭成年大象每天要吃330-375磅左右的植物,包括青草、小樹、果實、樹皮和樹根,當大平原急劇下降造成食物不足時,科學家警告會危害其它野獸的存活。於是,位於非洲南部內陸的津巴布韋Zimbabwe)的政府決定殺象行動,結果殺了四萬頭大象,可謂血流成河!這項極端的獵殺行動乃為保護大草原,但大平原真的得到保護嗎?剛好相反,大象和一些野生動物大幅減少後,甚至絕了種,但大草原同時急劇減少,變成了沙漠,獵象的措施是徹底的失敗。

3.      有位勇敢的科學家採取了創新的措施,與其獵殺野獸,他卻飼養了一群野牛,為數五百頭,每天都操縱着它們的活動範圍,且不停追趕他們,不能在某處逗留太久。結果全群野牛所生活的範圍竟能長出草和各種植物來,除供野牛作食物外,也能提供食物給人類,最重要的是大量植物能鎖住雨水的流失,成了小湖泊,這位科學家更進一步計劃飼養雙倍的野牛,真令全世界大開眼界。原來,「治理大地」(1:28)並非趕盡殺絕,而是學習共存。野生動物數量上升後,也造成了商機,不少商家安排了遊客觀賞野生動物,但人類尚未懂得自我控制,因為先進地方的人類仍大吃大喝,傷害了自己的健康。

4.      全世界的科學家對那位聰明的科學家的做法着了迷,紛紛學習,因為,野生動物多了,草原和湖泊也同時增加了,沙漠又減少了,彷彿就是11:6-8的和諧:「豺狼將與羔羊共處 母牛和母熊將一起牧放 吃奶的嬰兒將遊戲於蝮蛇的洞口」究其原因,一群野牛被迫在小區域上一起跑動,把地上的泥土踢起成鬆軟,遠處被風吹來的種子便能長出和生長起來,泥土有了空位也能鎖緊雨水。那科學家不准野牛久留某處,是不容許牠們吃掉所有青草,青草便能繼續生長。目睹如此,世界各地便模仿,美國黃石公園開始引入狼群、非洲各地也容許獅子生活在人的農場附近,狼群和獅子等的捕獵者獵食了一些人所飼養的牛羊,牛羊為保命而走在一起,也間接踢起了堅硬的土壤,亦即那位聰明的科學家的做法,原來,他領悟、模仿和擔當了「狼群」或「獅子」的角色,結果,遭捕獵者吃掉的牛羊僅佔很少數。原來,天主的創造多麼完美,捕獵者也有其角色扮演,牠們追趕着吃草的動物,後者群集逃命,也間接推動裁種植物和擴展大草原。相反,如果捕獵者被人全部獵殺,吃草的動物吃飽後便懶洋洋地臥在草地上,泥土逐漸變硬,植物也會枯死,草原也成了沙漠。

5.      我們會問:世界人口不斷上升與野生動物數量增加會否造成衝突呢?表面看「是會」,因為人需要地方居住和耕種食物,但實際上卻未必,動物界的存在能造福人類。當人類錯誤詮釋11:6-8而看不見天主創造的智慧時,便會造成糟蹋:「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小山羊同宿;牛犢和幼獅一同飼養,一個幼童即可帶領牠們」今天人人都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卻誤以為要人作出犧牲,好讓其它物種生存,可惜,這樣的思維只是誤解,「天主造人原很正直,但人卻發明了許多詭計」(7:29),這話是訓道篇兩主要主題的其中之一。人和其它生物和諧共存的概念帶出甚麼訊息和啟示呢?「吃草的野獸被追捕」等於「生活壓力」,人為了生計而努力,也間接推動社會繁榮進步,當然,壓力需要適量。反觀現代的世界,不少專業人士的家庭裡,即使夫婦同是醫生、會計師或建築師,很多子女都被寵壞和糟蹋了,如同牛羊懶洋洋地臥在草場上,打機和睡覺度日,把自己的前景變成了沙漠,因為根本不在乎!

6.      天主吩咐人「治理大地」,不是要人趕盡殺絕,好能騰出空地給人居住和發展,祂創造了人後便列明人要「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1:28),要人曉得「管理」,人作為萬物之靈,乃因得到天主智慧的分享,人應利用科技來平衡野生動物和其它動物的飼養,以及保存天主所賜賴以供食的土地。生活的壓力只要適量,也是需要的,世界人口中約有5-12% 人類患有焦慮,為數不少,但人曉得驚慌並非壞事,害怕夜歸能避免危險,害怕亂過馬路和害怕犯罪其實是好事。

7.      適量的壓力能推動人類進步,就如聖保祿宗徒在5:3-5所說:「3不但如此,我們連在磨難中也歡躍,因為我們知道:磨難hardship)生忍耐perseverance),4忍耐生老練tested character),老練生望德,5望德不叫人蒙羞,因為天主的愛,藉着所賜與我們的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磨難」是「外面逆境造成的壓力」,例如中年危機、金融海嘯、社會暴力、政治迫害等,會令人沮喪。「忍耐」強調直至致命,需要大量的勇氣和對上主的信賴,「老練」是「確證了的堅毅」。

8.      當今足球球王美斯最近表示他「深愛足球,發自內心的熱情,保持穩定的狀態,責任感,繼續享受足球的樂趣」,這話可謂「放諸四海而皆準」,無論我們熱愛運動或靈修、舞蹈或書法、語文或聖經,只要我們「深愛它,發自內心的熱情,保持穩定的狀態,責任感,繼續享受它的樂趣」,必能成功。

Monday, February 8, 2016

從聖經中看環保(六之二)


1.      上期已略介詔了「願祢受讚頌」通諭的內容,教宗方濟各提出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今世的人類究竟想留給將來世代的人怎樣的世界呢?」科學界認為,人類最早的出現約在六百萬年前,似乎距今太遙遠了,試想一百年後會怎樣?今世的人類已與世長辭了,屆時,我們的後代會像今天的我們忙碌地謀生?的確,一代傳一代,包括前後代人事物的關係,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成了前人的受惠者,二千年來的教會一直得到聖神的帶領和聖徒們的建樹、古人的科學發明和努力,教會內外的公義,我們今天才能享用他們努力的成果,通諭強調「與主與人和與大地」的關係。

2.      3:2-3說:「2女人對蛇說:「樂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吃;3只有樂園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子,天主說過,你們不可以吃,也不可摸,免得死亡。」」這話指出了人的有限,如果人堅持不顧後果而為,會造成分裂,尤其是人神間的分裂。人犯了罪後,當天主在3:11亞當說:「誰告訴了你,赤身露體?莫非你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他回應說:「是你給我作伴的那個女人給了我那樹上的果子,我才吃了。亞當竟然含血噴人,忘記了是他自己要求找「一個與自己相稱的助手」(2:20),也忘記了天主為他創造了厄娃後他多麼雀躍:「這才真是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2:23亞當來自土、厄娃來自亞當的「一根肋」(2:21),實在,人神和大地之間本可很和諧。

3.      然而,當人不肯承認責任時,便開始抱怨天主,甚至傷害其他人,包括兄弟相殘(4:8記載了加音誘殺了弟弟亞伯爾),事後當天主質問加音說:「你弟弟亞伯爾在那裏?」他卻反駁說:「我不知道,難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人?」天主回應:「你作了什麼事?聽!你弟弟的血由地上向我喊冤」原來,天主得悉這血案,是因為「你弟弟的血由地上向我喊冤」,因為受了不義送命的血會「喊冤」。兄弟相殘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疏忽了保護我們自己和近人的關係,我們會破壞人神及人與大地密切的關係。早前,賞善罰惡的天主在3:17亞當說:「因為你聽了你妻子的話,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為了你的緣故,成了可咒罵的;你一生日日勞苦才能得到吃食」天主決定懲罰生命之源「」,因為人來自「灰土」(3:19)。

4.      天主造了人,究竟人在世上擔當甚麼角色呢?是管家而不是主人,天主在1:28叫人:「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天主沒有把整個世界任由人隨意糟蹋,「治理大地」並非授權人類無限制地破壞大地,否則只會自討苦吃。作為管家的人類,只能遵照主人的旨意而為,既要尊重別人,也要謙虛行事,因為萬物不屬於人。

5.      有些人覺得環保只是為保護海豚而矣,而置人於無家可歸於不顧。眾所周知,世上的食物鏈是一層扣一層的,如果其中一層斷了,整條食物鏈也自動解體。曾幾何時,中國的領導人認為麻雀太多,便下令宰殺,皇命一出,天下老百姓便進行獵雀,很快便殺掉了大量麻雀。結果,以吃昆蟲維生的雀鳥大減之下,昆蟲便大量繁殖,傳播了很多病菌給人,以致很多人病倒了;昆蟲更大肆破壞農作物,很快造成了中國大飢荒,餓死了很多人。由此可見,大自然微妙的平衡多麼重要,天主供應了大地給人,只要人不自把自為,便能活得更美好。原來,天主造了世界,每一種生物都需要其它的生物的合作和幫助,彼此才能共存,就算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不可目空一切。試想,如果所有其它生物都絕了跡,人可以吃甚麼呢?只能吃人,有些人認為「人吃人」的現象已存在了,何況失掉了所有其它的生物時,後果難以想像。因此,22:6說:「你在路上,如果發現樹上或地上有鳥窩,裏面有雛或有蛋,母鳥在伏雛或孵卵,你不可連母鳥帶幼雛一併拿去」,就是提醒負責「治理大地」的人類切勿趕盡殺絕,否則只會造成「前人砍樹 後人遭殃」。

6.      避免趕盡殺絕是否叫人要尊重大自然呢?不但如此,也是為了人類本身的益處。教宗提醒我們要尊重其它生物,它們在天主前都是有價值的,它們的存在也是要歸光榮於天主。人要曉得作出平衡,例如:大江南北的風景如畫,令人陶醉,但如果地下發現蘊藏了大量原油,開採它會破壞美景時,我們可如何抉擇呢?究竟「大自然」是甚麼呢?一般人認為是一個系統,它能自動地運作,教宗提醒我們,一切生物都屬於受造界,天主六天創造裡,每天完工後祂都「認為好」(1),我們人類不能隨意把天主「認為好」的東西破壞或摧毀。

7.      「大自然」是一個系統,而「創造」是一份禮物,是天主恩賜人類的一份禮物,人類和萬物的存在都有其意義,都為邁向天主的,萬物不只為了供給人類作食物和享用,人也有責任推動萬物邁向天主,不可濫用自由隨意地毀滅它們。所以,每年的禮儀年都以「基督君王節」作結,要強調整個宇宙都走向基督,祂是我們的終向。不過,我們可如何推動萬物歸向耶穌基督呢?譬如,一個講者準備往外進行講座之前,吃了一碗义雞即食麵,如果他的講座能鼓勵聽眾讚美上主,他之前吃了的豬(义燒)和雞也可說作出了貢獻;相反,如果講者貪吃而吃多了,以致吃壞了肚,因而影響了講座的質素,豬和雞所作的貢獻也徒勞了。

8.      社會上,我們單靠各界自然的平衡是不夠的,這是因為人類自私的劣性,單靠市場平衡是無法保證整體的發展和彼此的包容。教會雖然支持人有私產權,但這並非無限度和無條件的,私產權必須在「公益」之下,私產權不能威脅公益,因為大地是公共的遺產,不能由個別人士擁有和主宰,「」是屬於上主的,大地主操縱了所有土地,其他人世世代代變成了地主的奴婢,是不對的,因為傷害了「公益」。人類必須要明白自己和其它物種的地位,自私自利地用盡了世界上的資源只會傷害其它的物種,甚至人類的子子孫孫,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必須要保存人的尊嚴,教宗認為由科技(如機械人)取替人是不該的。

Monday, February 1, 2016

從聖經中看環保(六之一)


1.      現代的人喜歡表現說話幽默,尤其是在講座中的講者,喜歡開始時先講一兩則笑話。不過,講笑話最怕是沒有人覺得好笑,幸好,講者們也很聰明,講笑話之前會先聲明未必好笑,果真如此,也不會感到尷尬。網上流傳着一則笑話:有一個人發了一個夢,發覺自己獨自一人在一間陌生的舊屋內,感到有點恐怖,便迅速走往大門想離開,但無論怎樣用力推,門總是無法推開,驚慌便夢醒了。翌日,他向朋友講述所發的夢,朋友都感到有點奇怪,最後,有人問他門上有甚麼特別,他說只有一個小牌子,上面寫着「拉」一字。怪不得「推」不開,因為開門是要「拉」!

2.      去年六月,教宗方濟各發表了「願祢受讚頌」通諭,乃由於人類現時面對的危機 地球暖化,影響重大,我們人類可以怎辦呢?大自然的確有不少「標記」作提醒,但人類卻沒有注意到,又或者置之不理,大自然明明叫人「拉」,我們卻自把自為地「推」,結果傷害了天主恩賜人類居住的這顆美麗的藍星「地球」!

3.      「願祢受讚頌」通諭的起名與聖方濟的「太陽歌」相關:「1我主,願你與你所創造的一切受造物受讚頌;特別是主人太陽兄弟,他是白晝,你藉著他賜給我們光明。4他是美麗的,也是極光輝燦爛的;至高者,他帶著你的肖像我主,願你藉著我們的月亮姊妹和星辰而受讚頌,你在天上造成了她們,光亮、寶貴、及美麗。6我主,願你藉著風兄弟,又藉著空氣、多雲、晴天、及一切氣候而受讚頌,藉著他們你維持你受造物的生命7我主,願你藉著水姊妹而受讚頌,她極為有用、謙卑、寶貴、及潔淨8我主,願你藉著火兄弟而受讚頌,你用他光照黑夜,他是美麗的、愉快的、強健的、及猛烈的9我主,願你藉著我們的母親大地姊妹而受讚頌,她養活和治理我們,出產各種果實,與色彩繽紛的花草10我主,願你藉著那些因你的愛而寬恕他人,忍受病苦和責罰的人受讚頌。11持守平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由你、至高者獲得加冕12我主,願你藉著我們的肉體死亡姊妹而受讚頌,她是任何活著的人都無法逃脫的。13死於大罪的人是有禍的。那些承行你至聖旨意而死的人是有福的,因為第二次死亡將不會損害他們14請讚美稱頌我主,感謝他,並以極度的謙卑事奉他

4.      方濟生長於十三世紀,他熱愛大自然,所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79年稱他為「環保主保」。「願祢受讚頌」通諭的內容不算複雜,僅分成六章: 

  1. 第一章:從今日擁有的傑出科學發現,談聆聽受造界的呼喊; 
  2. 第二章:以聖經和猶太教-基督信仰傳統; 
  3. 第三章:為依據,識別出問題的根源在於技術至上及人類過度以自我為準則; 
  4. 第四章:教宗提出一個「顯然將人及社會幅度容納其内的整體生態觀」;
  5. 第五章:它與環境問題密不可分。在這前景下,教宗方濟各提議在社會、經濟和政治各層面開展能制定透明決策進程的誠懇對話;及
  6. 第六章:並提醒世人,若不受到一種成熟及負責任的良知的激發,任何計劃都不會奏效。 

5.      第一章提問究竟發生了甚麼和有甚麼訊息見到,教宗方濟各立即從福音中尋找方法,但焦點不在於大理論或推論,而是從事實出發,從所見的異像中得出結論來,那些異像是顯而易見的。第二章談「以聖經和猶太教-基督信仰傳統」,是一些原則。

6.      第三章談因由,教宗特別提出造成地球受傷的主因:「人類的整體心態」。譬如要保護米埔自然保護區,除了雀鳥、沼澤、漁塘濕地等外,教宗強調要有「愛」,彼此的尊重,意謂人應參與保護環境,他建議應在教育、靈修、教會、政治和神學各領域上的努力。其實是眾所周知的,人類製造了太多垃圾,不少倒入了海洋裡,嚴重污染了海洋,不少七彩繽紛的珊瑚都變成白色,是死亡的徵兆,只因為海水升溫了攝氏兩度而矣!很明顯的標記 我們居住的這顆美麗藍星病了!

7.      地球受到嚴重污染,究竟是發達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造成的呢?是前者,尤其是美國。然而,發達國家面對這指控,立即反擊指出發展中國家尚欠他們很多外債。怪不得瑪竇福音的山中聖訓說:「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被指控的人將矛頭指向教宗方濟各,認為他作為宗教領袖,便只應將精力放在宗教事務和靈修上,不應干預科學界的事務。不過,全球有97% 的科學家卻支持教宗的說法。

8.      有些人不認同造成地球環境的問題是人類,他們認為未有人類之前,地球也經歷過多次環境大變化,包括冰河時代、大旱災和大水災等天然災禍。然而,大部份科學界清楚表明是人類造成的,是人不負責的活動造成的,例如飛機噴出的大量廢氣所造成嚴重污染。「願祢受讚頌」通諭的第三章指出人類因置科技至上和事事以自我為中心造成現在的境況。

9.      「願祢受讚頌」通諭的第四章提出了人的整體心態:「顯然將人及社會幅度容納其内的整體生態觀」,意謂生態不但指植物和昆蟲、海洋生物和森林野獸,也應包括人類在內,彷彿叫人學習與萬化冥合第五章,教宗提議要對話,包括社會、經濟和政治上的對話,好能開展制定高透明度的決策進程,也要教導全人類。教宗暗示了我們不能「只說不做」,任何決策都必須是實質的、可行的和大家所認同的。第六章要我們每個人做個負責任和成熟的人,要重視良知,無論商人、一般人和教會,人人都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