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耶穌復活後在升天之前所發生的事件中,與我們基督徒最息息相關的,莫過於路24:13-35一事,亦即「厄瑪烏兩門徒的體驗」。厄瑪烏事件與路加福音的大主題相關 -「出谷」,是一個旅程,今次的旅程先由耶路撒冷前往西北方向的厄瑪烏(Emmaus),途中復活的主顯現給兩門徒,路24:27說耶穌「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梅瑟五書」+「先知書」+「聖詠」= 全部舊約聖經,記得新約聖經當時尚未出現。24:27的內容彷彿就是感恩祭中的「聖道禮儀」;再看看路24:30:「當耶穌與他們坐下吃飯的時候,就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這就是感恩祭中的「聖祭禮儀」,「聖道禮儀」+「聖祭禮儀」= 全台感恩祭。
2. 感恩祭中,神父講道非常重要,因為是要帶領眾信友「與主相遇」,講道時的幽默感或笑料並不重要。參與感恩祭時,我們怎能洞悉已與復活的主相遇呢?看看厄瑪烏兩門徒在24:32的體驗:「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火熱(burn within us)」,發生在「當他 … 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就是在「聖道禮儀」,當主祭講道時,信眾的心應是「火熱」的,就如出3:1-2的境況:在「天主的山曷勒布」有「荊棘為火焚燒(burning bush)」,的確,真正的人神相遇時,「我們的心是火熱的。」
3. 主日彌撒的聖道禮儀由四篇讀經組成,讀經一多選自舊約,談的是救恩的預言,福音記載預言應驗了,應驗在聖言降生成人的耶穌基督身上,祂親自講解聖經,「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主日彌撒的道理應由兩部份組成:「解釋四篇讀經」+「教導信友如何在未來一星期活出讀經的教訓」,從這角度看,每主日都是一個聖經講座,是一次教理講解,講道者必須注意簡潔和到題。然而,由於感恩祭的結構是耶穌親自設立的,沒有人有權增減內容和環節,例如:不可省去讀經二,不可加入祭祖儀式(遲些會詳談)。
4. 路加福音的大主題「出谷」早在耶穌顯聖容時已明確表述了,路9:31說梅瑟和厄里亞「出顯在光耀中,談論耶穌的去世,即他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這是耶穌的「出谷」,祂要從現世逾越到天鄉,到路24時,耶穌已經歷了自己的苦難、聖死和復活,祂在快要離世升天之前提醒眾門徒們,必須「繼續這大旅程」直到抵達天鄉為止,而厄瑪烏的兩個門徒正進行他們的旅程。他們一邊行,一邊討論,究竟他們討論甚麼呢?看看他們如何回應耶穌在24:17的提問便知,兩人用了路24:19-24六節告訴復活的主,告訴祂兩人正談論「有關納匝肋人耶穌的事 - 衪本是一位先知 … 行事說話都有權力 … 司祭長及首領竟解送了衪 … 釘衪在十字架上 … 天使說衪復活了。」
5. 原來,兩門徒所做的彷彿就是堂區一些教友在彌撒以外所組織的聖經聚會或邂逅聖言,藉此而「建設」和「學習」信德,英語稱為「form」+「inform」。可惜,兩人盡管如何努力,仍無法理解,就如依6:9所說:「你們聽是聽,但不明白;看是看,卻不理解。」復活的主便立即採取主動,祂在路24:15「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由此可見,基督徒不可鑒於自己在理解上的有限而不研讀聖經,因為每當我們在聖經中邂逅復活的主時,祂會「親自走近」我們,是祂尋找我們,並關心我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些什麼事?」(路24:17)祂要「與他們同行。」24:17特別強調「你們走路」,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無論環境順逆,人生旅途總不可停下來,而是要繼續勇往直前,這樣,主耶穌便會「親自走近」我們,且關心我們「彼此談論的是些什麼事」,祂願意聆聽我們生活上的苦惱。
6. 對於兩門徒們闡述他們正在討論甚麼(24:19-24),耶穌在24:25的回應真出人意表:「唉!無知的人哪!(You foolish men!)」在希臘語,「知識」是「gnosis」,在前面加上「i」便是「ignosis」,即「無知。」事實上,我們教友無論怎樣地有智慧,也無法完全理解人復活後的情況,例如:耶穌如何在「門戶都關著」(若20:19)而仍能進入屋裡呢?祂又如何迅速地由耶路撒冷抵達北方的加里肋亞呢?我們是無法完全明白的,我們也是「無知的人。」感恩祭時,神父怎能祝聖餅酒而成為基督的體血呢?另外,在聖道禮儀時,教友普遍都不理解「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這方面的「無知」主要由於教友「無理會」主日的讀經。
7. 路24:28也很重要:「當他們臨近了他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裝作還要前行。」為甚麼耶穌要「裝作還要前行」,是要告訴信眾:一個旅程的終結又是另一旅程的開始,每當人覺得自己已耗盡了時,正是新的旅程要我們走,人是不可停下來的,就如梅瑟帶領以民離開埃及前往福地,並非只是一個旅程,戶33記錄了共42個旅程。讓我們繼續看看24:31,當兩門徒「認出耶穌來」時,祂「卻由他們眼前隱沒了。」究竟耶穌往那裡去了呢?祂已展開了另一旅程。同樣,彌撒時,當我們領受了基督的體血後,祂便「隱沒了」在我們的體內,祂住在我們內,即使我們正面對事業或家庭的問題,復活的主已主動地與我們相遇。
8. 兩門徒與復活的主相遇後,路24:33說他們「遂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意謂展開新的旅程,抵步後,24:34說他們立即宣講:「主真復活了。」的確,教友生活不等於主日彌撒的一小時,而是每週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領了聖體便出去宣講:「主真復活了。」厄瑪烏的事件到此為止,「厄瑪烏(Emmaus)」究竟是甚麼意思呢?從加上4:3看,「厄瑪烏」象徵「戰爭與死亡」,兩門徒就是因為失望而想返回「厄瑪烏」,回到那「死亡之都」,但當與主相遇後,立即啟程前往「耶路撒冷」,意謂「平安的城」,彷彿就是絕境逢生,因為耶穌在那裡復活了,祂戰勝了死亡,並帶給世人平安。
下期預告:
l 聖若翰洗者誕辰節日讀經釋義(2012-6-17)l 感恩祭(2012-6-2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