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0, 2016

常年期第十主日(丙年)讀經釋義


(主題:「履行先知之恩」)

日期:201665

讀經一
列上17:17
-24
讀經一說厄里亞是一位大先知,他的職務包括了為人禱告、行聖蹟和譴責君王的不是
讀經二
1:11-19
讀經二也顯示保祿是位先知,他是復活的主耶穌所派遣去作宗徒的,要把天主的福音傳給世人
福 音
7:11-17
福音裡,耶穌行了復生的聖蹟,祂是最偉大的先知,因為厄里亞需要「三次伏在孩子身上,呼求上」(列上17:21),才能復生小孩,但耶穌只發一言:「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罷」,亡者便「坐起來,並開口說話;
答唱詠
30:2, 2-4, 5-6, 11-13
答唱詠是連串的讚美。

本主日讀經釋義的詳情:已載於本網誌 2013 5 月。

對觀福音:治好癱子(二之一)


2:1-12

過了一些日子,耶穌進了葛法翁人聽說他在家裏
聚來了許多人,以致連門前也不能再容納,他就對他們講道。
那時,有人帶着一個癱子到他這裏來,由四個人抬着;
因為人眾多,不能送到他面前,就在耶穌所在之處,拆開了房頂;拆穿之後,把床縋下去,癱子在上面躺着。
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
那時,有幾個經師坐在那裏,心裏忖度說:
怎麼這人這樣說話呢?他說了褻瀆的話;除了天主一個外誰能赦罪呢?」
耶穌憑自己的神力,即刻認透了他們私自這樣忖度,遂向他們說:「你們心中為什麼這樣忖度呢
什麼比較容易呢?是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還是說:起來,拿你的床走?
但為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權柄赦罪──遂對癱子說:
我給你說:起來,拿你的床,回家去罷!」
那人遂起來,立刻拿起床,當着眾人的面走出去了,以致眾人大為驚愕,遂光榮天主說:「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


1.      治好癱」這聖蹟中,多數信徒較熟悉2:1-12的記載,2:1人聽說他(指耶穌在家裏」,究竟耶穌的家是在那裡的呢?一般人都認為是納匝肋,是祂長大的地方,但2:1明明說祂進了葛法翁」,彷彿「葛法翁」就是耶穌的家!(1:292:4說「因為人眾多」,那四人無法把癱子送入屋裡,便拆掉了個房頂,但沒有說他們如何先上屋頂。2:5耶穌見到的是「他們的信心」,意謂那四人的「信心」。原來,教會內是不免有人會妨礙教外人尋找耶穌的,但只要有些有「信心」的人的堅持和合力,終能如願以償。耶穌的家等於教會,人怎能把耶穌的家拆掉呢?因此,聖經的詮釋不能純從字面來解釋,有時也必須要按上下文和靈修角度來看!

瑪竇福音9:18

耶穌上船過海,來到自己的城
看,有人給他送來一個躺在床上的癱子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孩子,你放心!你的罪赦了。」

經師中有幾個人心裏說:「這人說了褻瀆的話。」

耶穌看透他們的心意,說:「你們為什麼心裏思念惡事呢

什麼比較容易呢?是說:你的罪赦了,或是說:起來行走罷?

為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罷!」

「那人就起來,回家去了。」
群眾見了,就都害怕起來,遂歸光榮於天主,因他賜給了人們這樣大的權柄。



2.      9:1沒有像2:1所說耶穌進了葛法翁」,卻說祂「來到自己的城」,給人的感覺是納匝肋,我們亦可以認為先寫,當時尚不大清楚是那城,後來記載這事件時,便澄清了是「葛法翁」。果真如此,這事件上,遲寫和較清楚。所記載的這事件中的不少細節是沒有的,包括人數眾多,以致四人無法將癱子帶到耶穌面前,結果要把屋頂拆掉,始能把癱子送下去。一般來說,如果讀者對象是外邦人,地方會很重要(5:17);但如果寫給遲幾代的人,細節和時間較重要,所以,如果五十年後要憶述香港九七回歸的儀式,細節和時間便很重要。由此可鑑定,是寫給遲幾代的讀者,而則是給當代的人,故這故事是較晚寫成的。

3.      9:2說「有人給他送來一個躺在床上的癱子」,沒有像2:4所說「把床縋下去」,但9:2續說「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與2:5相同),「他們」既是雙數,當然不只指一人,而帶癱子來的人似乎是直接由大門進入的,又沒有受到任何人阻擋,而耶穌當時好像正進食晚餐。9:2耶穌講完了赦罪的話後(「孩子,你放心!你的罪赦了」),9:3 說「經師中有幾個人」很不滿耶穌所說赦罪的話,但究竟那「幾個人」怎會突然出現的呢?原來2:2所說「聚來了許多人」全都是「經師」,他們圍住了耶穌

4.      試比較一下2:79:3有何不同,2:7發問了兩個問題:「怎麼這人這樣說話呢」和「誰能赦罪呢」,沒有發問題,而說了判斷的話:「這人說了褻瀆的話」兩卷福音這裡為何不同呢?再一次是由於讀者對象不同的問題,瑪竇是寫給居於巴力斯坦地的猶太人,他們深明甚麼的話是褻瀆的話,毋須詳加說明;的讀者根本不知褻瀆的言論是甚麼,因此要詳加解釋:「除了天主一個外」,沒有人能赦罪。

5.      耶穌如何得悉經師們心所想的事呢?9:4說祂「看透他們的心意」,這話較人性化,不像2:8那麼神化:「耶穌憑自己的神力」,這句話較強調耶穌的天主性。耶穌9:4的話(「你們為什麼心裏思念惡事呢」與2:8的話(「你們心中為什麼這樣忖度呢」)又有何不同呢?9:4表明了是「惡事」,所以已是一項判斷,2:8只是發出了一個問題,沒有判斷的成份。另一比較,耶穌2:11對癱子說:「我給你說:起來,拿你的床,回家去罷」與9:6:「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罷」有何不同?多了一句:「我給你說」,指耶穌只向癱子一人說這話;則沒有這句,意謂耶穌的這話是向所有人說回家去」。

Tuesday, May 24, 2016

聖體聖血節(丙年)讀經釋義


(主題:大司祭為大眾奉獻了自己)

日期:2016529

讀經一
14:18-20
讀經一說有一位君王和司祭前來祝福亞巴郎,預示後者的後裔將出現一位君王和司祭
答唱詠
110:4bc,
1-4
答唱詠說這位君王是雅威所生的,並立了祂「默基瑟德品位,永做司祭」;
讀經二
格前11:23-26
讀經二說這位司祭會「為你們而捨的」,我們的回應是「你們應這樣行,為記念
福 音
9:11b-17
9:17談效果:「眾人吃了,也都飽了。

本主日讀經釋義的詳情:已載於本網誌 2013 5 月。


Monday, May 23, 2016

對觀福音:要求坐在耶穌的左右(二之二)


20:20-28

那時,載伯德兒子的母親,同自己的兒子前來,叩拜耶穌,請求他一件事。

20:21
耶穌對她說:「你要什麼?」她回答說:「你叫我的這兩個兒子,在你王國內,一個坐在你的右邊,一個坐在你的左邊。」

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求的是什麼,你們能飲我將要飲的爵嗎?」他們說:「我們能。」

20:23
耶穌對他們說:「我的爵你們固然要飲;但坐在右邊或左邊,不是我可以給的,而是我父給誰預備了,就給誰。」

20:24
那十個聽了,就惱怒他們兩兄弟。

20:25
耶穌叫過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首長主宰他們,有大臣管轄他們。

20:26
在你們中卻不可這樣;誰若願意在你們中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

20:27
誰若願意在你們中為首,就當作你們的奴僕

20:28
就如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



1.      上期談了,從耶穌20:22的回答:「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求的是什麼」,便識破了爭權的其實是雅各伯若望兩兄弟,因此可以肯定所載的情況(10:35-45)較可信。記得耶穌10:39曾說:「我受的洗,你們必要受」,但並沒有這話的記載,可能由於耶穌早已受了洗(3:13-17),覺得無需再提及;至於耶穌所說「我受的洗」,也不應視為祂的苦難聖死,因為把聖週五的苦難日視為「耶穌受洗節」從來都不是教會的傳統,我們的洗禮真的與基督同死同葬,但基督自己是無須受洗的,因為祂根本沒有罪。既然沒有人明白10:39所載耶穌說「我受的洗」,便索性不寫下來,更隻字不提。

2.      因為10:40只說:「坐在我右邊或左邊,不是我可以給的,而是給誰預備了,就給誰」,沒有表明是誰作出決定,10:23便澄清:「我父給誰預備了,就給誰」,是由「我父」決定誰「坐在右邊或左邊」至論服務的對象,不同,10:44說門徒們欲作領袖便要「作眾人的奴僕」,意謂所有的人;20:27卻說只需「作你們的奴僕」,「你們」指十二門徒,兩者比較,的領袖們工作容易得多了,因為自16起,宗徒被視為高高在上的!梵二之前,教宗的冠冕是三層的,象徵天堂、世上和煉獄,乃由於耶穌16:18的話:「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然而,自梵二起,教宗自稱為「眾僕之僕」!

22:24-27

22:24
在他們中又起了爭論:他們中數着誰最大。
22:25
耶穌給他們說:「外邦人有君王宰制他們,那有權管治他們的,稱為恩主
22:26
但你們卻不要這樣:你們中最大的,要成為最小的;為首領的,要成為服事人的。
22:27
是誰大呢?是坐席的,還是服事人的?不是坐席的嗎?可是我在你們中間卻像是服事人的。


3.      路加所載的內容最短,沒有記載的人物名字,又沒有說門徒們爭奪坐在耶穌的右邊或左邊,也沒有「飲我將要飲的爵」這一句,為甚麼遺缺了那麼多的資料呢?一定是由於不需要,為主要居於羅馬的讀者來說,門徒們的希伯來語名字與福傳無關。又沒有談爭奪坐在耶穌的右邊和左邊的,因為羅馬的讀者根本不明白左右兩邊有何重要性,他們不懂相關的猶太歷史,猶太史學家若瑟夫記載,約納堂身在達味的右邊,而阿貝乃爾Abner)則在其左邊。約納堂雖是撒烏耳王的兒子,但眼見父親不斷迫害達味,因而很同情後者,經常暗中幫助達味;至於阿貝乃爾,本來是撒烏耳王朝中的大將,撒烏耳死後便投奔達味的讀者不會明白猶太人這些複雜的歷史和背景,就如今天西方國家不停要求中國西獨立,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西七百多年前已屬中國版圖之內,如果全世界各國要把土地歸還七百年前所屬的民族,相信大部份的西方國家都會瓦解!至論耶穌將要飲的爵」,「」等於「受苦」,以致激發了天主的義怒或審判,羅馬讀者也無法理解。

4.      讀者會發覺,所載的事情都指向未來(坐在右或左、飲耶穌的爵、洗祂所受的洗等),但卻談此時此刻,談當前的領袖們。20:2510:42都「有大臣管轄他們(those ruling」,而22:25的「那有權管治他們的those seeming to rule」,的話是很直接的,但卻很間接,乃因顧及當前殖民地的政治環境。22:25有「恩主benefactor」一詞,都沒有,「恩主」彷彿像君王的身份,有義務照顧老百姓的生計。然而,卻不像有「奴僕」一詞,並不是羅馬沒有奴隸制度,但奴隸獲得的待遇也不算差,除了日間工作沒有工資外,下班後卻有自己的自由生活,包括農作和畜牧,不少奴隸也有自己的房舍,他們的生活環境遠勝所說的「奴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