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者請先閱讀瑪8。瑪8-9都記載耶穌行了很多聖蹟,瑪8記載了五個,瑪9也有五個,合共十個。除了聖蹟外,這兩章也有些教訓,例如瑪8:18-22談「跟隨耶穌的條件」。一如其它的聖經書卷一樣,聖史瑪竇寫下福音,必定是得到聖神的默感而寫成的,聖蹟之間加插一些教訓,必有其神學意義。
2. 瑪8:1-17共記載了三件聖蹟:8:1-4乃「治好癩病人」、8:5-13是「治好百夫長的僕人」、8:14-17的標題是「在伯多祿家中治好病人(指其岳母)」,之後有患各種疾病的人來求醫,均得到耶穌的治癒。記載三件聖蹟後,8:18-22談做耶穌門徒的條件,8:20說:「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穴」是動物用來躲藏的,「巢」是雀鳥用作「孵卵」的,「穴」和「巢」合指「家」,8:18-22是談「生活的韻律」,耶穌說做門徒連「穴」和「巢」都沒有,缺「穴」便沒有安全感,容易受襲,缺「巢」不能安居,無家可歸。「枕頭的地方」乃安眠之處,耶穌去世後,作為安息的墓穴也不是屬於祂自己的,幸得善信的慷慨就義(27:59-60),即今天在耶路撒冷的聖墓大殿。
3. 回到瑪8的第一個聖蹟,8:1-4中「治好癩病人」,表面看平鋪直述,令人不以為意,實質殊不簡單。山中聖訓始於瑪5:1,說大批「群眾」跟祂「上了山」,到講完道理時,7:28說「群眾都驚奇他的教訓。」8:1開始亦說:「有許多群眾跟隨他。」奇怪的是,耶穌治癒癩病人後,便在8:4對他說:「不要對任何人說!」既然群眾整天一直跟着耶穌,也親眼目睹這件聖蹟,即使康復了的病人不「對任何人說」,在猶太人熱愛喋喋不休地說話的民族性下,是無法容忍不談過痛快的,既然如此,耶穌為何叫病人「不要對任何人說」呢?
4. 讀者也許認為耶穌應先把病人拉到一邊,才向他講話,好能避免是非。然而,問題卻不在於耶穌向他說甚麼,而是聖蹟均在大庭廣眾面前行的,一如8:18所說:「耶穌看見許多群眾圍著自己」,祂也是在眾目睽睽下行聖蹟的,豈能不讓人知道呢?對此,學者認為聖史把聖蹟(治好癩病人)與隨後的指令(8:4)一併記載,甚至看來有點牽強,必有其用意,容後在第8段才談。我們學習聖經,必須要明白,聖經乃「天道人語」,作者有幸參與寫成福音,必先做好編輯工作。有些閱讀聖經的人會質疑其歷史價值,甚至覺得像神話似的,很多地方很誇張,大家要知道:聖經不是人類學的書,又不是歷史書,而是一本神學和靈修的書,研究科學或歷史的人,根本不應從聖經中尋找。至於聖經本身,是要告訴我們信仰上的真義,把天主啟示的訊息揭開,推動人信仰邁進。
5. 瑪8:1-4的聖蹟是否發生在安息日呢?8:3說:「耶穌就伸手撫摸他」,「伸手」是一個行動,猶太人視之為「工作」,是安息日所禁止的,耶穌深明自己民族的規限,故即使在安息日行聖蹟,多數也是「只說不做」的(瑪12:13、谷3:5、路6:10、若5:8),因為「說」不能視作「工作」,當然也有例外在安息日治病(路13:13, 14:4、若9:6)。至於8:1-4的聖蹟,應該不是在安息日進行的。耶穌在8:3的話很感人:「我願意」,這話流露出祂慈悲和關懷人之心,祂真的知道每個人的需要。
6. 反省:信友向天父祈求時,往往尋求立竿見影之效,一旦不如人意,立即反目成仇,這樣的心態真令人失望,看看天主在約38:4-18的話:「4我奠定大地的基礎時,你在那裡?你若聰明,儘管說罷!5你知道是誰制定了地的度量,是誰在地上拉了準繩?6地的基礎置在何處,是誰立了地的角石?7當時星辰一起歌詠,天主的眾子同聲歡呼!8海水洶湧如出母胎時,是誰用門將海關閉?9是我用雲彩作海的衣裳,用濃霧作海的襁褓。10是我給海劃定了界限,設立了門和閂,11並下令說:「你到此為止,不得越過;你的狂潮到此為止。」12你有生之日,何嘗給晨光出過命令,又何嘗使曙光知道它之所在?13何嘗使光握緊大地四角,將惡人從那裡抖出去?14曙光改變大地,如在膠泥上蓋印;使萬物出現,如著錦衣;15撤去惡人的光明,折斷高舉的手。16你曾否到過海的源流,走過深淵的底處?17死亡的門給你開啟過嗎?你見過死影之門嗎?18你知道大地的廣闊嗎?你若知道,請你說罷!」
7. 如果我們相信天主的無限智慧,便不難明白祂替每個人在「適當的時間安排適當的事」,主耶穌要人依照祂所定的時間和空間而生活,而不是由我們來主宰,只要信賴祂,明認祂的視野乃因應人永恆的需要來作出安排,問題無論大小也能迎刃而解。保祿在羅5:3-5也說:「3磨難生忍耐,4忍耐生老練,老練生望德,5望德不叫人蒙羞,因為天主的愛。」再看山中聖訓,瑪5-7是耶穌在山上用「說話」來教訓人,下山後,便用「行動」(聖蹟)來教訓人,可見瑪8-9是山中聖訓的延續。
8. 回到瑪8:4的爭議,耶穌「治好癩病人」時,既然有「許多群眾圍著」祂而目睹一切,為甚麼祂仍叫病人「不要對任何人說」呢?其實瑪8:4的重點在於跟着所說的話:「去叫司祭檢驗你,獻上梅瑟所規定的禮物,給他們當做證據。」這原是肋14:2-9的規定,由於有些人批評耶穌來是要廢除法律,祂早已在瑪5:17-18否認了:「17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18我實在告訴你們:即使天地過去了,一撇或一畫也決不會從法律上過去,必待一切完成。」」聖史故意展示耶穌坐言起行,強調山中聖訓要遵守,天主十誡也不可忽視,耶穌亦要群眾學習依照法律的教訓而生活。
9. 「司祭」等同今天的神父,為甚麼肋14:2-9規定病人取潔後要由他們「檢驗」證明「完全潔淨了」呢?事實上在耶穌的時代,「司祭」也同時為祭獻而擔任屠夫的工作,也是醫生。根據正統派猶太教(Orthodox Judaism)所頒佈的原則,屠宰動物時,必須一刀致死,屠刀必須迅速而直接切斷被屠宰動物的頸部,不得扎刺、戳殺,也不得自內而外地挑斷其食管或氣管。屠宰用刀不得有半點缺損,刀口不得傷及頸部以外的部位。這種屠宰法使動物的血迅速地從體內流出,使牠(們)經歷最少的痛苦,在兩秒之間即失去知覺,而這方法廣被認為可能是最人道的方法。
10. 瑪8所載的第二個聖蹟在8:5-13 -「治好百夫長的僕人」,8:5說前來懇求耶穌的是一位百夫長,屬於外邦的羅馬人,他在8:8的話是所有教友都曉得的:「主!我不堪當你到舍下來,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試稍比較兩個聖蹟中人的觀念,8:1-4時「癩病人」在8:2說:「主!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耶穌的回應可以是「願意」或「不願意」,論機會率是各佔50%。至於百夫長在8:8的話「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談的不是耶穌願意行聖蹟與否,而是「怎樣行」,「癱瘓」的僕人便百分之百得到痊癒。由此可見,百夫長的信德較8:2的「癩病人」更好。
11. 當然也有詮釋說「癩病人」在8:2說一句「你若願意」乃謙虛的表現,沒有硬要耶穌同意伸出援手,但耶穌在8:10的話給我們信友們很大的啟發:「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在以色列」包括了8:2的「癩病人」,而且,四卷福音裏,也只有在這聖蹟時,「耶穌聽了,非常詫異」,其它的也只是群眾感到「驚異」,凡十次之多(瑪19:25, 21:20, 22:22, 27:14、谷12:17, 15:5, 15:44、路2:33, 2:48, 24:12)。瑪8的第一個聖蹟的病人是個猶太人,對耶穌的信賴有點存疑,第二個聖蹟的百夫長對祂是推心置腹的,他是個外邦人。
12. 第三個聖蹟是瑪8:14-15,第一個聖蹟時,「癩病人」不敢過度樂觀會獲得耶穌的憐憫,第二個聖蹟時,百夫長深信無疑耶穌會助他,現在第三個聖蹟裏,沒有見到伯多祿的岳母先向耶穌求助,因為她知道連開口也不需要,就如丈夫習慣下班後回家吃晚飯,根本毋須每天上班前聲明。的確,伯多祿的岳母與耶穌已很相熟,故獲治癒後,8:15說「她便起來伺候他。」「伺候」的希臘語是「diekonei」,帶有「執事」之意,三卷對觀福音都指出,第一位執事是位婦人,是西滿伯多祿的岳母,她雖年事已高,卻積極地「伺候他。」
13. 作為近東的婦女,女婿帶了友人來訪,西滿的岳母卻病臥床上而無力款待來賓,深感歉意,故一獲治癒,便立即「起來伺候他。」近年在美國有一個運動,稱為「WWJD」,即「What would Jesus do?(耶穌會怎樣做呢?)」美國人喜歡把「WWJD」貼在車廂尾的窗上,在8:14-15的事件上,耶穌見人患了病而動了憐憫的心,便治好了她,病人雖沒有用說話來表達信德,她卻以行為(「伺候」)作出回應。
14. 耶穌所行的聖蹟大致分為三種:治病、驅魔、操控大自然,8:1-15的三個聖蹟屬治病,現在的8:23-27是「平息風浪」,顧名思義屬「操控大自然」的聖蹟,不過無論屬那類,也是為彰顯耶穌的身份,祂是天主子,山中聖訓本來就是天主的教訓。「平息風浪」的聖蹟中,最重要的一節是8:26:「小信德的人啊!你們為什麼膽怯?」談的是「信德」。8:28-34是「治好加達辣兩個附魔人」,也與上段的「平息風浪」聖蹟相關,8:29時魔鬼們說:「天主子,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時期還沒有到,你就來這裡苦害我們嗎?」連魔鬼都明認耶穌就是「天主子」。
15. 試比較一下各聖蹟中的信德表現:8:5-13中,百夫長完全相信耶穌會治癒他的僕人,8:28-33附了魔的兩個外邦人和那些魔鬼們都明認耶穌乃「天主子」,可惜在「平息風浪」的聖蹟中,身為猶太人的門徒們親眼目睹過耶穌所行的各聖蹟,表現卻是「小信德的人」!事實上,瑪8的主題就是「信德」,人必須要明認耶穌就是「天主子」,祂用了「行動」(聖蹟)來教訓人,8:20所說那沒有「穴」和「巢」者正是耶穌本人,祂在8:22說:「你跟隨我罷!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所謂生死有命,時間由天主決定,過份地擔憂生活者只算庸人自擾,真正的智慧是「今天的事今天做」,亦即「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
l 下期預告:
1. 常年期第六主日(乙年)的讀經釋義(2012-2-6)
2. 瑪竇福音9(2012-2-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