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9, 2016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丙年)讀經釋義


(主題:應按天主的計劃而生活)

日期:2016731

讀經一
1:2,
2:21-23
要人明白人生苦短,需要天主的聖言,否則只會「虛而又虛,萬事皆虛
答唱詠
90:3-4,
5-6, 12-13,
14, 17
答唱詠回應了讀經一,人的生命只有天主能改變,90:17很樂觀:「願上主我們的天主給我們廣施仁風,求你促使我們所行的工作順利成功,求你促使我們所行的工作順利成功。」無論天主如何給我作了安排,我應欣然接受和感恩;
讀經二
3:1-5,
9-11
保祿宗徒指出:「忿怒、暴戾惡意詬罵和出於你們口中的穢言」的言行就是讀經一所說的「虛而又虛,萬事皆虛讀經二回應了讀經一,說有些不應為的行為便要避免,藉着洗禮而成了「新人」所追求的應是天上的事(3:1);
福 音
12:13-21
追求天上的事的人已與主耶穌同死同葬了,應把生活放在分享祂再來時的光榮,物質生活只是短暫人生的點綴。

本主日讀經釋義的詳情:已載於本網誌 2013 7 月。


Wednesday, July 27, 2016

訓道篇(Ecclesiastes、Qohelet)


1.     1:4-7說:「4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大地仍然常在。5太陽升起,太陽落下,匆匆趕回原處,從新再升。6風吹向南,又轉向北,旋轉不息,循環周行7江河流入大海大海總不滿溢;江河仍向所往之處,川流不息。1:4-5恆常」:「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彷彿是沒有終結的;1:5亦說:太陽升起,太陽落下」,循環不息,就如科學家發現一些石頭已存在了數十億年了,一直沒有改變。有些東西看似改變中,就如1:6說:風吹向南,又轉向北」,其實只是循環周行」;1:7說:江河流入大海」,大海總不滿溢」原因何在呢?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急促,強調成就和效果,反觀大自然只是循環而矣!究竟是人走錯了方向,抑或是大自然呆滯不前呢?

2.     1:8-11說:「8萬事皆辛勞,無人能盡言:眼看,看不夠;耳聽,聽不飽9往昔所有的,將來會再有;昔日所行的,將來會再行;太陽之下決無新事10若有人指著某事說:「看,這是新事。」豈不知在我們以前早就有過11只是對往者,沒有人去追憶;同樣,對來者,也不會為後輩所記念重點在於1:9所說:太陽之下決無新事」,萬物只是循環着,究竟有沒有意義可言呢?如果見小狗圍繞着大樹不停地跑,我們也許覺得小狗很傻,不過,在公眾運動場裡也經常有人不停緩步跑繞圈,我們不會覺得他們傻,為甚麼呢?

3.     不少人覺得很負面,其實負面也不是問題,因為12:13-14說:13總而言之:「你應敬畏天主,遵守他的誡命,因為這是眾人的義務14因為天主對一切行為,連最隱秘的,不論好壞,都要一一審判這兩節的話足以回應了所有負面的情緒。不過,究竟12:13-14的說法與1:5有何不同?的確,1:5-7所談大自然的循環是周而復始的,永恆地遵守定律,就如太陽東升西下,是天主創造它時所定下的定律,太陽便一直地遵守着,同樣,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逆境或不幸時,只要記得敬畏天主,遵守他的誡命」,必能面對一切。敬畏天主意謂恭敬尊敬和朝拜祂,要明認祂是唯一的天主,總的來說就是要愛主」,「愛主的方法是遵守他的誡命」,所以,生活的意義不在於達至甚麼成就,而在於如何善度它,怎樣才是善度生活呢?就是要敬畏天主,遵守他的誡命」,12:13也表明:這是眾人的義務that is the duty of everyone)。

4.     有些人認為:天主既是無限仁慈的,那麼,即使我們犯了甚麼重罪,祂定必寬恕我們的。對這說法,12:14回應說:天主對一切行為,連最隱秘的,不論好壞,都要一一審判」,因為天主是公義的,祂賞善罰惡。人有權選擇行善或行惡,也自然要承擔善惡的後果,懷着這樣的思維,重讀一次1:2-4也許我們會覺得人生既有方向,亦充滿希望。記得在受洗的時候,我們已領受了司祭君王和先知的職務,便應在信仰生活上活出來,像大自然的定律一樣。有些人覺得訓道篇只是一些人生哲理,但不同的地方是有談天主」,天主釐定了誡命,人便應遵守,在家中在社會內以及在教會內,就在此時此刻都要遵守。

5.     看看1:12-18:「12訓道者曾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君王13我曾專心用智慧考察研究過天下所發生的一切;──這實在是天主賜與人類的一項艱辛的工作。14我觀察了在太陽下所發生的一切:看,都是空虛,都是追風15彎曲的,不能使之正直,虧缺的,實在不可勝數16我心裏自語說:「看,我獲得了又大又多的智慧,勝過了所有在我以前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我的心獲得了許多智慧和學問。」17我再專心研究智慧和學問,愚昧和狂妄,我纔發覺:連這項工作也是追風。18因為,智慧愈多,煩惱愈多;學問越廣,憂慮越深」「曾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君王彷彿指撒羅滿,在1:12中,他自稱為訓道者」,獲得天主恩賜智慧(列上3:11-12)。

6.     1:13-14說君王正考察研究過天下所發生的一切」,君王的結論是:都是空虛,都是追風」,因此,我們會問:生命有何意義呢?意義在於其過程而非其成就,就如1:15所說:彎曲的,不能使之正直,虧缺的,實在不可勝數生命的過程中,我們學習了不少事,也得到了一些享受和滿足。1:16的話頗重要:我心裏自語說」,因為當我曉得思考時,便證明我的存在。撒羅滿1:16表示自己很聰明1:17說連愚昧和狂妄都有研究,即使如此,1:18說:智慧愈多,煩惱愈多;學問越廣,憂慮越深1:18也給人很多啟示:人的快樂並不必然與事業成就掛帥,因為為了成就,很多人都會不擇手段,會犯罪;然而,人要生存只需要基本的需要,而不是要有無限量的財富。

Friday, July 22, 2016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丙年)讀經釋義


(主題:結合在主內,應時常祈禱)

日期:2016724

讀經一
18:20-32
讀經一顯示亞巴郎本來就是個祈禱的人
答唱詠
138:1-2, 2-3, 6-7, 7-8
在讀經一裏,天主曾善待了亞巴郎,我也信賴天主如此待我,即使遇上了困難,我仍對祂懷着信心,因此我感到十分喜悅;
福 音
11:1-13
福音也強調祈禱的重要
讀經二
2:12-14
讀經二同意要活在團體內,只不過團體內也有痛苦,但人要彼此包容。讀經二解釋為何要祈求,且要為一切人祈禱,因為耶穌的聖死均為全人類。

本主日讀經釋義的詳情:已載於本網誌 2013 7 月。

Monday, July 18, 2016

訓道篇(Ecclesiastes、Qohelet)


1.     訓道篇Qohelet)是猶太人在帳棚節期間閱讀的,帳棚節一般會慶祝八天,當中會經過一個星期六,猶太人會在該天閱讀。希臘語是「Ecclesiastes」,又稱「Qohelet」,是希伯來語的名稱。訓道篇(寫約公元前300年)屬智慧文學,是從人的角度看生命,相比先知書,後者常從天主的角度看,談天人的盟約、法律書、天主的誡命等,如果人拒絕遵守,會受到天主的懲罰。希伯來語的名稱「Qohelet」,意謂「訓道者」(講道的人),他要向信仰團體講道;至於希臘語名稱的「Ecclesiastes」,與「Ecclesia」一詞相關,「Ecclesia」意即「教會」,「教會」就是信仰團體。

2.     究竟訓道篇談甚麼?談一些名言,或是一些智慧的指引,均源自人的經驗和日常生活的體驗,指出甚麼應該做和甚麼不該。談論人生時,很多方面都帶有希臘的哲學思想,就讓我們先看看一個例子:12:12說:「除此之外,我兒,不必再找別的書籍,書不論寫多少,總沒有止境;用功過度,必使身體疲倦。」觀其內容,是那些人的生活體驗而作出的思維呢?很可能是一些學子,更可能是些讀書不大用功的人想出來的。希臘哲學的確影響至深,人生必然包括生老病死四個階段,人不論貧或富、男或女、聰明或愚昧,也終會去世,生命並非偶然而出現的,因為一切均在天主的控制中,縱使一些科學家並不認同這看法,但卻堅持,冥冥中必有主宰,人生就算遇到很多逆境,不一定等於上天的懲罰。

3.     不是一本哲學書,而是生活體驗,要曉得掌握機會、每一天都盡己所能做到最好,包括在人際關係上、工作上、善會服務上和與天主關係上等等,拉丁文「carpdiem」一詞頗有意思,意謂生命中順境和逆境都必有,必須努力以赴。讓我們看看2:13-17:「13我看透智慧勝於昏愚,像光明勝於黑暗。「14智者高瞻遠矚,愚者卻在黑暗中摸索。」但我也知道:二者都要遭遇同樣的命運。15我心中自問:「愚人的命運,我也會遇到,為什麼我要更明智?」我遂下結論說:「這也是空虛。」16因為智者和愚者,同樣不為人常久記念,早晚有一天都要被人遺忘。可惜,智者和愚者同樣死去!17於是我惱恨生命,因為太陽之下所發生的事,無非使我煩惱,因為全是空虛,都是追風。」這段聖經談「死亡」,大多數人去了世不久已被其他人遺忘了,不過,這樣的想法過於負面,因為死亡的背後充滿着靈性的意義。

4.     又讓我們看看7:1-12:「1良好的聲譽勝於名貴的香液;死日勝於生日。2往居喪的家去,勝於往宴會的家去,因為喪事是人人的結局,活人應將此事放在心上。3悲哀勝於歡笑,因為愁容能使心靈舒暢。4智者的心是在居喪的家中,愚人的心是在歡笑的家中。5聽智者斥責,勝過聽愚人歌唱。6愚人的歡笑,就像斧底荊棘的爆炸聲,但這也是空虛。7實在,壓榨使智者昏愚,賄賂能敗壞人心。8事情的結局勝過事情的開端;居心寬容,勝過存心傲慢。9你心裏不要輕易動怒,因為憤怒只停留在愚人胸中。10你不要問:「為什麼昔日勝於今日?」因為這樣的詰問,不是出於智慧。11智慧與家產都好,對看見天日的人都有益,12因為受智慧的蔭庇與受金錢的蔭庇無異;但認識智慧的好處,是在於智慧賦與有智慧者生命。」這番話亦十分負面,但這只是二千三百年前的思維,當時的人事事像「虛而又虛」,對於這樣的想法,今天的人未必認同。

5.     未詳細探討這卷聖經之前,讓我們稍作一撮要:


標 題
真  意
1:1-11
萬事皆虛
世間物不大重要
1:12-18
智慧空虛
人的智慧價值低
2:1-12
樂事亦皆虛
歡樂沒意義
3:14-22
不公現象
人的未來不肯定
4:1-16
合群之益、人心無常
社會秩序失衡
4:17-5:6
敬畏天主
天主賜給人人生意義,故人要敬畏天主
5:7-8

公義顛倒曲解
5:9-10:20
錢財空虛
錢不太重要、切勿太多慾望、應服從長官
11:7-10
莫負青春
青年努力讀書


6.     一開始便給人很悲觀的感覺,1:2-4說:「虛而又虛,訓道者說:虛而又虛,萬事皆3太陽辛勤勞作,為人究有何益?4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大地仍然常在。」明明是期待已久的豐盛秋收,人本該很喜悅,卻如此的悲觀,原因何在?連古代的辣彼也感到莫名其妙,他們的結論是:即使是喜悅的豐收時,其實也只是「」的,因為秋去冬來,一切彷彿成了過去。1:2-4表示:人無論如何「辛勤勞作」,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未必得到老闆的賞識,甚至遭到無理解雇,於是訓道篇便質問:人「辛勤勞作」為了甚麼?人生究竟有何意義?的確,整卷訓道篇內,「虛(futility / vanity」一詞出現了35次,單1:2一節內已提了5次!

7.     除「虛(futility / vanity」一詞外,「太陽」一詞也出現了33次,太陽之下沒有新事,今天見到的事,過往已發生過,也會繼續發生;第三個經常出現的詞彙是「」,中文的翻譯不完全,原文是「Adam亞當」,意即「灰土」,因為人乃出於土(3:203:19)。1:2-4中,都有「虛(futility / vanity」、「太陽」和「」這三個詞彙。1:4說:「一代過去,一代又來」,跟著有「大地Adam」,1:5又談「太陽」。古代的辣彼充滿智慧,他們曉得祈禱,「土」是人生命之始,但人並不只是土,因為上主天主「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2:7),「吹了一口生氣」就是「虛(futility / vanity」之意,希伯來語稱為「hevel-avelim」,「hevel」即「吹出」,氣一吹出便不見了,中文譯成「」,英語譯成「vanity」,都與原文之意無關。「」即人的一口氣(breath),像一層薄霧,只能隱約見到但無法觸摸,十分短暫。「太陽」能維持生命,賦給人力量,使花草樹木生長,於是,辣彼們便說:「+太陽+大地」一起是談生命的,人雖是土(「虛而又虛」),卻有天主的氣息和天主所賜的能量,便有生命,訓道篇全卷的十二章就是談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