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9, 2012

主顯節(甲乙丙年)讀經釋義


(主題:天主啟示給猶太人和外邦人)
 

讀經一:
60:1-6
答唱詠:
72:1-2, 7-8, 10-11, 12-13
讀經二:
3:2-3a, 5-6
福 音:
2:1-12
 

A      主顯節簡介

1.     主顯節使人想起賢士來朝,但這並非其真正原意,原意不是為了顯示天主給外邦人(賢士)。再遲些,基督教的露德會認為這慶節要強調教會的福傳工作,這也不是其原意。

2.     主顯節的四篇讀經是要恢復其原意的焦點,就是「天主要在聖子耶穌身上揭示自己」,其它的故事只是次要的。主顯節本來是來自東方的教會,主要是紀念主耶穌的受洗(即下主日所紀念的),那是天主首次揭示自己,再遲點便是加納婚宴(2:1-12)。
 

B      讀經一:60:1-6

1.     主顯節沒有分甲乙丙年,因此每年的四篇讀經都相同。讀經一中的60:1談的是慶祝,慶祝40的滿全,充軍巴比倫的遺民可以回國,回到耶路撒冷。由於上主的「光明已經來到」,故60:5說遺民要「喜形於色」,又有很多貢品奉上(「海洋的珍寶」和「萬民的財富」),上主的「光明」即祂的救恩,來到了耶京60:1上主的榮耀」亦即厄瑪奴耳

2.     在聖經中時常見到光明」(60:1)和「黑暗」(60:2)兩詞,這是中東沙漠環境經常出現的景象,黎明一刻漆黑一團,突然間天際會變得很光亮60:2說很多人活在「黑暗」中,指的是外邦人,但以色列卻能活在「光明」中,60:2b重申了60:1b所說天主的「榮耀要彰顯在你(以色列)的身上」,外邦人見了感到十分羡慕,便立即前來朝拜上主。

3.     能從巴比倫回國的並不是全部被充軍的猶太人,只有熱心的遺民才可,那些變了質而拜偶像的人根本不算遺民。至於回國的猶太人中,有些是散居於地中海一帶的,亦即60:4所描述:「你的眾子要從遠方而來」,他們要「聚集」到耶路撒冷於同一團體內。60:5是指向未來的,四度說「」就是談將來,回來的遺民要「喜形於色(grow radiant」,意謂要向來到耶京的外邦人福傳。

4.     60:6說「成群結隊的駱駝(獨峰的)」很多,多得「遮蔽」了耶路撒冷的街道,牠們背着「黃金和乳香」而來,這話立即與福音連接起來。「黃金」當然不是婚嫁或喜慶事贈送的金飾,請參閱下面E3段。外邦人獻上這麼名貴的禮品,為的是要「宣揚上主的榮耀」。耶路撒冷本已被巴比倫盡毀(公元前587年),現在,60:10卻說外邦人「要修建你的城垣。

5.     讀經一的訊息是要預示聖言的降生,遺民從巴比倫充軍回國乃象徵新生命的誕生,是天主救恩的偉大工程,祂透過聖子而顯示了自己,耶穌就是60:2所說「黑暗籠罩著大地」中的「榮耀」。讀經一另一重點談賢士,他們象徵對天主自我顯示的回應,他們來為參與60:3描述末世的朝聖,前往熙雍
 

C      答唱詠:詠72:1-2, 7-8, 10-11, 12-13

1.     古代羅馬人視君王如神,就如中國稱皇帝為天子一樣。至於以色列,也視王為天主子(2:7),僅次於神,君王和王子均獲天主所賜的「公正」(72:172:3),因此有責任照顧其百姓。

2.     整篇72是為了君王而向天主祈禱的,特別祈求天主保佑他,使他能夠保護貧苦大眾和受欺壓的百姓,並拯救他們。72:5-6沒有被使用在答唱詠內,這兩節祈求上主賜給君王長壽,即72:5所說:「與日月共存,世世代代無窮盡」領經的第二段(72:7-8)求天主賜與繁榮和安定。領經的第三段(72:10-11)談各國前來向達味王朝進貢,這只是聖詠作者的良好意願,希望在其英明領導之下,猶大國會成為大國。

3.     讀經一說耶路撒冷成為萬民的光明,因此人人都前來朝聖,答唱詠說世間上每個民族都要朝拜上主。讀經二說外邦人也有份於成為基督許諾的「共同承繼人」身份,福音便是外邦人的回應,賢士尋找新生的「猶太人君王」(2:2),他們前來朝拜祂。
 

D      讀經二:弗3:2-3a, 5-6

1.     厄弗所書的作者洞悉到透過基督,天主的旨意是外邦人在教會內的身份能與以色列人平起平坐,3:6說:「外邦人藉著福音在基督耶穌內與猶太人同為承繼人,同為一身,同為恩許的分享人」讀經二中最重要的地方是3:3所說的「藉著(耶穌基督的)啟」不過,究竟這項「」是否如3:5所說「給他的聖宗徒和先holy apostles and prophets」呢?從1:121:162:2所載,關於「外邦人藉著福音在基督耶穌內與猶太人同為承繼人,同為一身,同為恩許的分享人」的「」,保祿堅持只有他本人獲得啟示,3:5卻說是「給他的聖宗徒和先」的,因此,有些人認為厄弗所書並非保祿所寫。

2.     二千年前保祿堅持外邦人也像猶太人獲得天主的救恩,時至今天,以色列人仍堅持外邦人沒有救恩,所以,現在身處以色列的非猶太裔人士若不幸遇上意外或搶劫,警察是不會伸出援手的。極端的猶太人見外邦人經過,會視他們如狗,甚至會用火燃燒他們的影子,因為猶太人視他們為不潔。由此可見,當年保祿是多麼的勇敢。3:3說天主透過「在上邊已大略寫過的奧祕」啟示了保祿,亦即透過9:1-22所載掃祿迫害基督徒的大行動時,主耶穌顯示給他的一段事跡。

3.     讀經二沒有使用3:3b:「我在上邊已大略寫過」片語,因為教友不知上面寫過甚麼「奧祕」,其實是指1:8b-10:「8天主豐厚地把這恩寵傾注在我們身上,賜與我們各種智慧和明達,9為使我們知道,祂旨意的奧祕,是全照祂在愛子內所定的計畫;10就是依照祂的措施,當時期一滿,就使天上和地上的萬有,總歸於基督元首。」意思是:猶太人和外人均屬耶穌的救恩計劃之內,這計劃會在所定的時期滿全。

4.     保祿3:4說:「你們照著讀了(1:8-10),便能明白我對基督的奧祕所有的了解。」這話是對信友的一項挑戰,因為他們有責任相信這項真理。3:5的「以前的世代」指舊約時代,舊約時代也有談論救恩的普世性,讀者可參閱40-55約納先知書等。到了新約時代,聖神藉着「宗徒和先知」把福音傳揚給外邦人。

5.     反省:「宗徒」意即「派遣」,教友領堅振時被派遣,在受洗時已接受了先知的職務,當我們站在基督的審判台前,我們可如何交代自己的職務呢?3:6用了三個詞彙來表述外邦人與猶太人同獲天主的眷顧:「同為承繼人:co-heirs/「同為一身:co-members/「同為恩許的分享人:co-partners」,身為外邦人的我們能夠獲賜這身份乃「藉著福音

6.     看看下文,3:8保祿自稱為「聖徒中最小的」,因為自知迫害過教會,他卻得到天主重大的恩寵,成了外邦人的宗徒。他的功能見於3:8b,就是把基督的極「豐富福音」傳揚給外邦人,使人明白「從創世以來」,外邦人的得救是在天主的計劃之內的。

7.     讀經二與本主日的福音串聯的地方是:2:1的「賢士」正是3:6說的「外邦人」,2:11說賢士們「俯伏朝」了耶穌保祿11:24裡把「野橄欖樹上被砍下來」比作「外邦人」,卻「被接在好橄欖樹上。」這樣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只能透過「藉著(耶穌基督的)啟」才能令人信服。現代反對基督宗教的人最經常提出的質疑是:「看看教會黑暗時代的歷史後,你還願意繼續作基督徒嗎?」對這樣的責難,為願意聆聽的人來說,上述的解釋定必可打動他們的心。
 

E      福  音:瑪2:1-12

1.     「三王來朝」的故事僅記於瑪竇福音內,沒有任何古代文件有這記載,也有學者認為這是源於巴郎的故事(22-24),天主把原本意圖咀咒以色列的行動變成對他們的祝福。無論如何,賢士來朝的故事重點在於「外邦人也是天主救恩計劃所包含的」。

2.     值得思索的是2:6,「猶大白冷」指向達味,他來自猶大支派,猶太人相信默西亞來自達味家族。都顯示耶穌大黑落德在位末期誕生,傳統說他晚年很害怕有人謀朝篡其位,故2:3說他「就驚慌起來」,於是在2:7暗暗把賢士叫來」,這行為十分丟臉,因為中東人(包括賢士們)會視之為有邪惡事不可告人,故此2:12說他們「由另一條路返回自己的地方去了。

3.     福音與讀經一(60:6)均有「黃金和乳香」一詞,「黃金」並非名貴金飾,而是中東的一種乳香,乾沙在強風下擊中長於沙漠中的「黃金」植物樹幹,流出的樹液很快便乾涸而硬化,成為「黃金」,其顏色是黃色的,但當被燃燒時會呈金色,因而命名「黃金」。「黃金」雖屬乳香類,但價錢十分昂貴。另外,聖經從來沒有說賢士有三人,一份禮物可以由多位友人聯合贈送,一個人也可以贈送多份禮物。四篇讀經都給我們內心的反思:當我們每次來到上主的聖殿時,我們有甚麼「黃金、乳香和歿藥」送給雅威呢?是我的心靈嗎?是我的時間和耐性嗎?是我的財富嗎?抑或我的整個自己呢?然後,別人在我身上見到基督嗎?

Thursday, December 27, 2012

天主之母節讀經釋義


(主題:偕同聖母讚美和感謝救主)
 

讀經一:
6:22-27
答唱詠:
67:2-3, 5, 6, 8
讀經二:
4:4-7
福 音:
2:15-21
 

A      讀經一:戶6:22-27

1.      天主之母節的讀經是年年相同的。先看上文:本來以民準備離開西乃山5-6卻中斷了行程,引述了一些關於潔禮的案例,假若以民能遵守法律,便會得到祝福。5:1-4談「癩病」或觸摸了「死屍」者,便禁止進入或留在「營幕」;5:5-10規定因行了不義而應賠償給誰的問題,針對的是受害人沒有近親的情況;5:11-31談「解決夫妻疑忌的法令」;6:1-21談「關於獻身的規定(納齊爾。」

2.      讀經一裏,天主在6:23告訴梅瑟,如果以民能遵守A1段所述者和其它法律,便能得到「亞郎梅瑟哥哥)和他的兒子」的司祭祝福,雖然6:24-26都用了單數的「」,但獲得祝福和保護的是整個以色列團體,6:25的「上主的慈顏」表示上主與他們同在(厄瑪奴耳)和「仁慈待你」,更有6:26所說會賜給的「平安」(物資上和心靈上的全面平安)。這樣的祝福帶來的恩寵十分豐富,6:27說:「他們將以色列子民歸我名下(they must call down my name on the Israelites」,意思是與天主合而為一,得到「我(天主)必祝福他們」。
 

B       讀經二:4:4-7

1.      迦拉達一些假導師教人必須先接受猶太教的規定,遵守梅瑟法律,才可成為基督徒,保祿便寫信提出反駁,表明成為天主的子女乃由於信德而不是憑遵守法律。在4:1-3,宗徒先引用例子,說一個「父親預定的期限(巴力斯坦傳統)」的孤兒雖身為承繼人,但財產在他成年之前,「仍屬於監護人和代理人的權下」(4:2),期間這孤兒無權發言和維護自己的權益。保祿表示自己與讀者也如此,未接受基督信仰之前,根本無權發言或行動,那時仍屬奴隸身份。

2.      保祿看來,耶穌的降臨是一個新「時期」(4:4)的開始,尤其是祂透過聖死「把在法律之下的人贖出」(4:5),成為新舊時代的分界線。天主子耶穌謙抑自,「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基督透過十字架上的犧牲建立了新的盟約取替舊約,那新約「基督耶穌內普及於萬民,並使我們能藉著信德領受所應許的聖」(3:13-143:16說祂是天主獨特的聖子,成了天主義子們的典範(4:5-7)。

3.      在四福音中,只有14:36耶穌堪稱天主為「阿爸!父啊」當祂把我們罪人「贖出」,我們便「獲得義子的地」(4:5),天主繼續施恩,祂「派遣了自己兒子的聖」到我們心內,我們便能喊說:「阿爸!父啊」「阿爸Abba」與「daddy」不同,「阿爸」是個專稱,稱呼者向被稱者肅然起敬,就如3:8所描述:敬畏上主的人,必孝敬父母;奉事生他的父母,猶如奉事主人」「Daddy」一詞則不同,強調的是父子關係的溫馨和密切。看看下文,保祿4:8-9質問讀者們,天主既揀選了他們,他們怎能「再回到那無能無用的蒙學裏去」呢?信友是不可回到未接受信仰前的情況。

4.      讀經二與福音的關係也很獨特,4:4耶穌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2:7瑪利亞生了她的頭胎男」,應驗了聖言降生成人,「生於女人;2:21又說:「滿了八天,孩子應受割」,到2:42耶穌到了十二歲時,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2:51更說:「他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這一切均展示耶穌生於法律之」儘管受着人性的局限,天主子透過自我的犧牲,卻把人提升成為「獲得義子的地」(4:5),能向天主喊說:「阿爸!父啊
 

C       福 音:2:16-21

1.      2:3若瑟瑪利亞根據「一道上諭」而「去本城(白冷)登記」,期間耶穌誕生了,祂「躺在馬槽裏」(2:12),「馬槽(manger」是動物進食的地方,祂成了眾人的食糧。較早前在2:11,牧人們聽見天使傳佈喜訊:「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亞」跟着便見到「一大隊天軍,同那天使一起讚頌天主。

2.      現在,牧人們決意前往白冷看看「所發生的事」,他們在2:16的回應是「急忙」的,猶如瑪利亞早前「急速」往見表姊依撒伯爾一樣(1:39),他們果然親眼目睹天使所說的,便立即「傳揚開了」(2:17)。2:19的話很重要:「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到2:51類似的話再出現,就是這話,教導我們誦唸玫瑰經時的應有態度,必須呼喚瑪利亞的名而「反覆思想」各項奧蹟。2:21耶穌的割損,且起名叫「耶穌」,意即「雅威施救」,這是聖子降生成人的使命。
 

D      答唱詠:67:2-3, 5, 6, 8

1.      67是一篇感恩詩,感謝上主賜與豐富的收成,可能是帳棚節。領經的第一段(67:2-3)使人想起「亞郎梅瑟哥哥)和他的兒子」的司祭給與以民的祝福(6:23)。不但如此,67所包含的範圍更廣泛,因為領經的第二段(67:5)說「萬民都要踴躍歡欣」,他們也獲得祝福。沒有被使用在答唱詠的67:4也很美麗:「天主,願萬民都稱頌你,願列邦都讚美你!」每個民族和每個國家都明認上主是普世的主,祂是萬世正義的君王和領袖。領經的第三段(67:68)是人人對上主的讚美和敬畏,因為67:7說:「大地已經為我們生產百果與五穀。

2.      四篇讀經如何連接起來呢?讀經一說只要猶太人肯遵守梅瑟的法律,「他們將以色列子民歸我名下」,與天主合而為一。讀經二把「歸我名下」的幅度擴大,天主的兒子「把在法律之下的人贖出來,使我們獲得義子的地位。」而天主子「生於女人」的滿全便是牧人們目睹「躺在馬槽中的嬰兒」,他們見了便立即「傳揚開了」,答唱詠說萬民皆要讚美祂說:「天主,願萬民都稱頌你,願列邦都讚美你!願天主給我們祝福,願萬民都敬畏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