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4, 2016

慈悲禧年(四之四)


1.      亞巴郎因為與天主立約而感到「害怕起來」(15:12),事實上,當人要抉擇時,也經常猶豫不決,甚至會「害怕起來」,就如繼承梅瑟若蘇厄若蘇厄書四度叫他「不要害怕」(1:9, 8:1, 10:8, 11:6)。亞巴郎與天主立約後不久,在20:1-16記載「革辣爾阿彼默肋」的事件,這王因為愛上了亞巴郎之妻撒辣亞巴郎20:11說:「我以為在這地方一定沒有人敬畏天主,人會為了我妻子的緣故殺害我。」「敬畏」一詞原文是「害怕」或「相信」。亞巴郎立了約,十分害怕,但在客納罕地的人並不相信雅威,因而沒有「害伯」的經驗,亞巴郎便認為那裡的人會殺死他,還是瞞騙「革辣爾阿彼默肋」為妙,於是便虛稱撒辣只是他的妹妹,以免愛上她的人會殺死他。

2.      亞巴郎的經歷來看,匝加利亞1:74說「無恐無懼」的話也與亞巴郎相關,天主給亞巴郎的許諾是「你不要怕」(15:1),可見「慈悲禧年」給我們的訊息就是「你不要怕」的確,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是無須畏懼的,只有天主我們才應害怕,因為耶穌12:5說過:「我要指給你們,誰是你們所應怕的:你們應當害怕殺了以後,有權柄把人投入地獄的那一位;的確,我告訴你們:應當害怕這一位!11:2也叫人要「敬畏上主fear of the Lord」,是聖神七恩之一。至於瑪利亞在「聖母讚主曲」內表達的想法(1:51-53所述「心高氣傲的人/權勢者」「富有者」),認為天主會干預,這也是當時一般貧苦大眾的思維,因為對有財有勢者的恐懼,變成了祈求上主懲罰惡人的動機,因此,匝加利亞說可「無恐無懼」,值得活在當下的我們反省:人生旅途上遇上逆境(經濟、家庭、健康、靈性),只要堅持信賴上主,便「無恐無懼

3.      匝加利亞1:74說天主會將人「從敵人手中被救出」,聖祖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都曾有此體驗,尤其是當打仗時。「慈悲禧年」不是叫我們盡力抽空去參加慈善服務,或者四處去聽不同的講座,而是叫我們釋放自己,「無恐無懼香港社會裏,因為欠缺社會保障,多數人唯有努力拚命賺錢,一生都不敢鬆懈一下,直到退休為止,隨即又開始擔憂身體欠佳,因而一直活在恐懼中,很多人因此而產生焦慮,甚至影響睡眠!耶穌復活後每次顯現給門徒們時,第一件事便是說「願你們平安!」(24:36-38)因為他們心中感到不安。

4.      學者們稱路加福音為「慈悲福音」,整卷福音都講論耶穌的慈悲,包括在治好病人的聖蹟上,而展示祂最大的慈悲是叫人「你不要怕」。的結構上,一頭一尾(1:74 + 24:37)都是相同 -「無恐無懼」,像一份三文治,中間的餡就是「恐懼」的例子,包括附魔 / 患病 / 傷殘等。「慈悲禧年」是叫我們釋放自己,「無恐無懼」,因為人的抉擇不應基於「恐懼」而作的,而是應基於「愛」。

5.      匝加利亞1:75又指出天主給人的另一恩寵 -「一生一世在他面前,以聖善和正義事奉」,「聖善和正義」與「無恐無懼」配合,懷着這樣的心向天主禱告。一般人的祈禱都是祈求,尤其是人老來時遇到的健康問題和經濟問題,天主彷彿成了我們的心理醫生!專長靈修的夏志誠主教教導我們,祈禱是有優次的,最重要是「讚主」、然後是「謝主」、第三是「懺悔」,最後才到「祈求」。祈禱時的主要困難是「分心」,我們不應輕率地說「分心」是沒有問題的,而「分心」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無限的要求,以至永不滿足,事實上,我們要學習「放下」(減少),不是「取完又取」(增加),因為「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我們對這格言不可「口不對心」,有了天主而能「放下」一切,是預嚐天國的盛宴,是真正的「無恐無懼

6.      1:76-79匝加利亞向剛出生的兒子說的話,1:78說:「這是出於我們天主的慈懷」,「慈懷」是否指「慈悲」?是的,但「慈悲」只是「慈懷」的一半,因為「慈懷」是由兩個名詞組成的 -「慈悲」與「關懷」。天主「慈懷」的動機是甚麼呢?是1:79照那坐在黑暗和死影中的人並引我們的腳步,走向和平的道路」,這便是「釋放」,天主的「慈懷」看似從東方升起的「太陽」,是1:78所說「旭日由高天向我們照耀」,所「照耀」的是「坐在黑暗和死影中的人」,即我們每一個人,然而,我們要把悲觀和負面的態度轉化成正能量,我們要學習「無恐無懼」,方能「事奉」上主。

7.    瑪利亞匝加利亞都提醒我們要「無恐無懼」,我們要等待基督的光榮再來。當我們體悟了1:79的教訓後:「照那坐在黑暗和死影中的人並引我們的腳步,走向和平的道路」,我們的義務是要作別人的「」,且要引導他們「走向和平的道路」。當我們強調「無恐無懼」時,有些人會不同意:「我自己正受着很大的痛苦,是別人無法體察的」,也許我們不容易理解受苦者的感受,我們要學習把自己向上主完全的交托,舉目仰望上主的慈顏,願意參與基督十字架上的痛苦,或者會令人較易容忍吧!

Monday, January 18, 2016

慈悲禧年(四之三)


1.      耶穌誕生前的第二首聖詠是匝加利亞1:68-79唱的,稱為「Benedictus」。這首讚美詩分成兩部份: 

  1. 第一部份是1:68-75:這部份讚美天主;
  2. 第二部份是1:76-79:是匝加利亞向新生愛子若翰說的話。 

2.     在這第二篇聖詠中,「仁慈」一詞出現了兩次,分別是1:72 1:78匝加利亞這「Benedictus」與瑪利亞的「Magnificat」有不少地方是相同的。至於1:72所說的「神聖盟約」,是指1:73所說向「亞巴郎」所立的盟約,可見於22:17,天主許諾了聖祖亞巴郎後裔繁多+一塊土地」。奇怪的是,「Benedictus」和「Magnificat」中都似乎沒有提及上述兩項許諾,在瑪利亞心目中,上主的憐憫彷彿只是「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1:51)、「他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1:52)和使「富有者空手而去」(1:53)而矣!原來,瑪利亞所了解天主的憐憫源於舊約,源於天主懲罰埃及法郎撒辣所起的邪念(12:10-20),以及後來在20:1-16時「革辣爾阿彼默肋」類似的罪過。另一方面,索多瑪哈摩辣的人因不信上主而被罰,形成了瑪利亞匝加利亞的思維。

3.       匝加利亞1:72所說「神聖盟約」的內容可見於1:74:「恩賜我們從敵人手中被救出以後,無恐無懼」,原來天主恩許亞巴郎的仁慈就是(a)「無恐無懼」和(b)「從敵人手中被救出」當然,為今天的猶太人來說,「無恐無懼」和「從敵人手中被救出」並非天主給他們的恩賜,因為他們認為客納罕這片土地本來就屬於他們,更不需說要離開那裡。從匝加利亞的角度看,上主的仁慈就是叫他們「無恐無懼」,而「慈悲禧年」就是叫我們「無恐無懼」。至於「從敵人手中被救出」,靈修上是叫人離開物質主義(美食、名牌、權勢、名譽),沉迷於物質生活可以消耗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物質成了人慢性的毒藥,在不知不覺下奪去我們的永生。當人願意擯棄「過度」的物質生活時,我們便能度「聖善」和「正義」的生活,藉此來「事奉」天主(1:75),因此,1:74-75說天主的盟約是賜給人(a)「無恐無懼」、(b)「從敵人手中被救出c)度「聖善」和「正義」的生活。

4.      不過,究竟天主在舊約時有否以上述三項恩寵賜給以色列亞巴郎呢?又是否22:17許諾的「後裔繁多+一塊土地」呢?抑或,天主所要恩賜的是(a)「無恐無懼」、(b)「從敵人手中被救出c)度「聖善」和「正義」的生活呢?起初,天主在12:1亞巴郎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不久後又在12:10說因遇上大飢荒,「亞巴郎遂下到埃及,寄居在那裏。」到12:15法郎想奪去亞巴郎之妻時,結果受到嚴懲,瑪利亞便認為天主會「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1:52)到13亞巴郎與他姪兒羅特分手,也沒有說天主恩賜予亞巴郎)「無恐無懼」、「從敵人手中被救出度「聖善」和「正義」的生活。到14亞巴郎與四個君王打仗,結果戰勝了,又無說他恐懼。到14:17-24亞巴郎見了撒冷默基瑟德,這位君王相信上主,他祝福了亞巴郎默基瑟德跟着獻了餅和酒給亞巴郎,而亞巴郎也把戰利品的10% 餽贈給默基瑟德

5.     至此,我們仍見不到亞巴郎獲賜匝加利亞所理解天主要賜的恩寵:「無恐無懼」、「從敵人手中被救出度「聖善」和「正義」的生活。然而,到15時,天主與亞巴郎立約,15:1-2說:「1這些事以後,有上主的話在神視中對亞巴郎說:「亞巴郎你不要怕,我是你的盾牌;你得的報酬必很豐厚!」2亞巴郎說:「我主上主!你能給我什麼?我一直沒有兒子;繼承我家業的是大馬士革厄里厄則爾亞巴郎沒有因天主叫他離開家鄉或去打仗而感到害怕,現在在15:1時天主叫他「你不要怕」,在立約這事上,天主「是你的盾牌」,象徵保護。原來,令亞巴郎不安的是立約,15:9-10說:「9上主對他說:「你給我拿來一隻三歲的母牛,一隻三歲的母山羊,一隻三歲的公綿羊,一隻斑鳩和一隻雛鴿。」10亞巴郎便把這一切拿了來,每樣從中剖開,將一半與另一半相對排列,只有飛鳥沒有剖開。」立約的儀式是要將祭獻用的動物「剖開」兩半,分別放在一左一右,到15:17:「當日落天黑的時候,看,有冒煙的火爐和燃着的火炬由那些肉塊間經過」「冒煙的火爐和燃着的火炬」象徵雅威,「由那些肉塊間經過」表示盟約正式生效。

6.      立約的雙方某一方毀約時,後果就像用作祭獻的動物被「剖開」一樣,後果嚴重,亞巴郎完全明白這樣的嚴重後果,故15:12 亞巴郎遂害怕起來」,他明白這盟約足以改變他的生命,面對天主時,他「害怕起來」,所以天主叫他「你不要怕」人生最怕面對新的環境,例如往外謀生、新婚後的新生活、甚或面對死亡。所以匝加利亞1:74 先道出天主所賜的第一份禮物「無恐無懼」,立盟約雖很嚴肅,但天主叫人勿害怕。今天當我們要立約再不需把動物「剖開」,我們只需要耶穌基督自己,祂被宰殺作祭品,死在十字架上,7:27說:「無須像那些大司祭一樣 因為他奉獻了自己,只一次而永遠完成了這事。」我們的感恩聖祭只一次便夠了,因為每台彌撒其實是「時光隧道」回到最後晚餐廳的同一祭獻,一起參與加爾瓦略山上唯一的祭獻。耶穌成了大司祭,也成了祭品,好能拯救我們,把永生賜給世人,就在天主與亞巴郎立約一事上,天主提醒他「你不要怕

Monday, January 11, 2016

慈悲禧年(四之二)


1.      上期談了瑪利亞等待着上主「慈悲」大計的落實,在1:50說:「敬畏他的人」便能獲賜上主的「仁慈」、另一方面,1:55表明了上主給亞巴郎許諾的應驗:「正如他向我們的祖先所說過的恩許,施恩於亞巴郎和他的子孫,直到永遠。」中間部份的1:51-54中,我們要看瑪利亞如何理解天主所賜的「仁慈」,第一個「仁慈」在1:51:「他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天主會推下那些「心高氣傲的人」,的確如此,在舊約裡有很多自滿的人,認為自己根本不需要天主,結果黯然下台;事實上,原祖父母犯的罪就是「心高氣傲」,他們尋求能與天主平起平坐,3:5解釋:「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所以瑪利亞1:51相信天主會將「心高氣傲的人」驅散。

2.      天主恩賜世人的第二個「仁慈」見於1:52:「他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就如英國一位天主教歷史學家和政治家阿克頓 John Dalberg Acton所說:「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古往今來,不少「權勢者」都帶給世人很多痛苦,且殺人無數,不少以色列的君王因有「權勢」也濫殺無辜,包括達味撒羅滿,當國家興盛時,他們更「心高氣傲」及貪贓枉法,最嚴重的問題是他們不停地拜偶像,所以聖母在1:52說天主要「他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

3.      當暴君當道時,最受苦的自然是普羅百姓們,尤其是貧苦大眾。因此,上主便施行祂的「仁慈」,亦即1:53所說:「他曾使饑餓者飽饗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究竟天主何時「他曾使饑餓者飽饗美物」呢?是瑪納,記載於16,凡四十年之久,直至以色列子民進入福地為止。不但供應瑪納,天主也賜給他們不限量的「鵪鶉(quail」吃(16),後來,又在17從「磐石有水流出來,給百姓喝」,猶太人傳統說這磐石一直跟着以民走,直至流浪生捱結束。

4.      1:54聖母說天主「曾回憶起自己的仁慈,扶助他的僕人以色列」天主如何「扶助」呢?新約時代的以色列羅馬帝國的殖民地,要「扶助他的僕人以色列」彷彿是要將統治者逐出客納罕地,看來是個政治議題。不過,從舊約的經驗所見,天主不但在政治上「扶助」過以色列,也在經濟上、社會問題上和宗教困難時「扶助」過以色列。總括來說,聖母讚主曲裡矑列了天主在三方面向以色列子民施行了祂的「仁慈」,是瑪利亞的思維和理解:
  1. 1:51:「心高氣傲的人」,天主會驅散;
  2. 1:52:有「權勢者」,天主會推下;
  3. 1:53:天主會使「富有者空手而去」。 

5.      古往今來,很多富裕人家和社會名流往往都很自負,我們就期望天主會把他們驅散嗎?政客和富商便要被趕走嗎?彷彿是期望着文化大革命的出現,令人心寒!瑪利亞受着以色列歷史的薰陶,相信天主會對付不義的人,也不會容忍盛氣凌人者。最後,當十字架下的聖母手中抱着愛子的聖屍時,也許會想起一個世代前她所頌唱的聖母讚主曲,她在1:51-53的信念似乎沒有實現,她以為會受苦的是自大、當權和富有的人,但受難至死的卻是她的聖子!天主的慈悲是人無法想像的,耶穌基督受難至死不但為了義人,也為了不義的人,包括「心高氣傲的人」、「權勢者」和「富有者」,甚至以色列的敵人,瑪利亞的聖子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是上主最大的「仁慈」,20:28說祂「為大眾作贖價!

6.    「慈悲禧年」與每年教廷所宣佈的其它主題不同,信友的焦點不在於盡量參加很多的主題講座,或者向天主作出不同的祈求,「慈悲禧年」是要人對仇人懷着慈悲,所以很不簡單。連聖母在此也要學習,她以為天主的慈悲只施予給以色列人,認為祂會懲罰外邦人,但耶穌基督在架上七言中的第一句便是:「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23:34)這便是基督的慈悲,「他們」包括了鞭打和執行死刑的羅馬士兵、背後策劃謀殺耶穌的主犯大司祭、為利忘義的假見證人、被耶穌視為至親摯友的十二門徒(結果一個負賣了祂、一個三次否認祂、其他見大禍臨頭時便逃去無蹤)、流盡無辜者鮮血的羅馬總督比拉多,這些都是耶穌的敵人。聖週四深夜開始受盡皮肉和精神之苦,祂現在掛在十字架上了,被十字架下不少的人辱罵、譏笑和指控祂有罪和該死時,祂對聖父說:「我宣佈他們無罪,因為我已寬恕了他們!」

7.    我們會發現,天主的仁慈在中是個過程,開始時,一般人的想法認定天主應對誰仁慈;到結尾時,實況是截然不同的,天主啟示出祂的仁慈是給天下所有人的,包括我們認為不可愛的人和無資格受天主憐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