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8, 2014

四旬期第一主日(甲年)讀經釋義


(主題:「新生命」- 忠於藉基督而來的新生命

 
讀經一
2:7-9, 3:1-7
答唱詠
51:3-4, 5-6, 12-13, 14, 17
讀經二
5:12-19
福 音
4:1-11

 
A     讀經一:2:7-9, 3:1-7
 
1.     每年四旬期都有其主題,乙年主題是「盟約」,丙年主題是「寬恕」,今年是甲年,主題是「新生命」。讀經一是2:7-9, 3:1-71談天主創世,2也談天主創世,但並不表示天主創世創了兩次,而只是「記載」了兩次同一的創世。2:7-91:27相關。1:27說:「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2:4b-25詳述了1:27如下:

 
2
   
(a)
7
天主「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便成了人;
(b)
8
天主「伊甸東部種植了一個樂園」給人安居;
(c)
16-17
天主把「樂園中各樹上的果子」作為食糧;
(d)
18-19
天主想給人一個「助手」,便造了各種野獸和飛鳥,但人覺得都不是「自己相稱的助手」,於是天主趁人睡著時取了他的「一根肋骨」造成女人,23節說亞當稱她為「女人」。

 
2.     創世紀一開始便談創世,辣彼們認為這是人類文明的開始,人認識如何生活、溝通和團體內的階級觀念。到3時,原祖父母犯了罪,很多信友誤以為蛇說謊來誘騙厄娃犯罪,但這不是聖經所載,看看蛇在3:4-5的話:人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決不會死」、「眼就會開了」、「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蛇所說的全都應驗了。厄娃究竟犯了甚麼錯呢?是她開始去推理,人一推理,認為能超越天主,人性便開始轉弱了。

3.     人推理時,容易受周圍環境的主觀因素所影響,一個青年與母親爭吵後,立即外出向女友訴苦,女友說:「為甚麼你的母親對你這麼差呢?」這是個不應該的問題,人一開始推理,很多時只是要求對方認同自己的想法,青年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母親為何這樣待我!我覺得她經常。」讀者們會反駁:「如果不去推理,難道天主叫我去死,我也聽命去死嗎?」辣彼們認為如果天主想人去死,人也應該服從。

4.     3:2-3說:「2女人對蛇說:「樂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吃;3只有樂園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子,天主說過,你們不可以吃,也不可摸,免得死亡。」」為甚麼天主不准人吃「那棵樹上的果子」呢?基督徒們會說:「因為天主不想人驕傲,容易誤以為可以與天主平起平坐。」辣彼們卻認為:「其實我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只不過既然是天主所命,便應服從。」這樣的情況其實在肋未紀會更屢見不鮮。

5.     看看22所載亞巴郎獻子的事件,天主在22:2叫他將其「獨生子依撒格 … 獻為全燔祭」,亞巴郎沒有詢問天主為何會作出這樣令人為難的要求,也沒有與天主討價還價,須知這事件的時間性非常爭議,亞巴郎聽從其妻子撒辣的要求剛趕走了其妾哈加爾和子依市瑪耳21),如果依撒格也死了,風燭殘年亞巴郎夫婦便無後!可見用「推理」來對抗「聽命」不是猶太人的作風,天主說「那棵樹上的果子」不可吃,便不應吃。

6.     3:7的內容證明蛇所說的話都應驗了:「於是二人的眼立即開了,發覺自己赤身露體遂用無花果樹葉編了個裙子圍身」蛇的話是幫助和推動人去理解真相,人凡要推理,便難有宗教,例如:朋友說如果你能證明天主真的存在,他便會信,試問怎能證明呢?宗教談的是死後的生命,誰能死後回到世上向我們見證呢?聖經教人要愛人如己,必得天主的賞報,如果不從宗教教訓來解釋,也無法保證善有善報的概念,人一推理便走向無神論。

7.     看看3:6厄娃如何推理:「女人看那棵果樹實在好吃好看,令人羨慕且能增加智慧,遂摘下一個果子吃了,又給了她的男人一個,他也吃了」-「好看令人羨慕且能增加智慧」,因而做了,但卻做錯了,且錯上加錯,她也取了一些禁果給亞當吃,亞當明知是禁果,卻吃了。吃了禁果而知羞恥,兩人「發覺自己赤身露體」,他們吃禁果之前已「赤身露體」,但吃了才感到羞恥,便趕快去掩飾,於是,羞恥進入了世界。

8.     原祖父母一感到羞恥,3:7說「遂用無花果樹葉編了個裙子圍身」羞恥是「內心」的反應,卻用了「外在」的裙子來處理,這問題必無法解決,等於人在感情上受到挫折,大吃大喝一頓也解決不了;又或者,當人失了業而找神父長談,即使神父怎樣用靈修方式來教導和安慰人,亦無法處理當前經濟上的困難。

9.     我們也許覺得,亞當厄娃在樂園時,根本不知何謂苦與樂,他們活在一切順境中,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想法全正確,看看21:4如何解釋到新天新地時,「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22:5又說:「不再有黑夜了」,氣氛全都很喜悅。原來,人不知「苦」,便難欣賞「樂」,當人歷盡滄桑之後,平淡生活都覺得是天恩,何況是天鄉的「極樂」境界呢!是人想像不到的完滿、神聖和滿足。

 
B     答唱詠:詠51:3-4, 5-6, 12-13, 14, 17

1.     本主日的答唱詠與聖灰瞻禮者完全相同。51的標題是「認罪懺悔」,51:2說「納堂先知前來指責他(達味)與巴特舍巴犯姦」,原來是撒下11所載達味王因看見人家妻洗澡而色心起,最後竟殺人夫而奪人妻,因而犯了大錯。51談的是個人的罪,罪人懇求天主的寬恕和接受修和。至於聖詠作者的要求可見於51:451:1151:4祈求:「把我的罪惡除淨」,51:11則「求你除掉我的一切罪惡。51:7沒有被採用在答唱詠:「我自出世便染上了罪惡」,指的是原罪,因為這與本主日的主題無關。

2.     51:11的話很有意思:「求你掩面別看我的罪過」,話語很似感恩聖祭時神父誦唸求平安經時的話:「耶穌基督,求你不要看我們的罪過,但看你教會的信德,並按照你的聖意,使教會安定團結。51:12有更新之意,求的是「再造一顆純潔的心+使我心重獲堅固的精神」,只有天主才能潔淨我們。罪人得到恢復後,51:15-19是內心的皈依,而51:17是行動:「求你開啟我的口唇」去「親口宣揚你的光榮

 
C     讀經二:羅5:12-19

1.   保祿羅馬書是針對猶太裔的基督徒而寫的,他們強調皈依基督宗教的外邦人仍要遵守割損和安息日等規定,才得救恩。對此宗徒全不同意,他指出救恩完完全全來自耶穌藉十字架上的犧牲,與人遵守法律無關(3:24:「眾人都因天主白白施給的恩寵,在耶穌基督內蒙救贖,成為義人」)況且,耶穌被判死罪,也是根據法理而判定的,那麼,莫非守法便等於同意把耶穌釘死?保祿要指出,法律的歷史任務已完成了,這亦即1-4的重心。

2.   5:1強調「因信德成義」,人相信耶穌便會「與天主和好了」,意即共融;5:2節說「希望分享天主的光榮」,但5:3-4突然間出現了很多問題,於是所有基督徒都要修行:「磨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望德」,這是不少在堂區服務多年的熱心教友感受很深的。「老練」即「生命意義」,有這德行的人曉得寬恕,自己也感到平安。例如:鄰居養了一頭惡犬,每次遇見牠時都很敵視你,怎辦?或者,寫字樓有一位同事無故地時常針對你,又怎辦?「老練」的人也會寬恕,他會感到內心的平安。

3.     看看5:5-115:9與葬禮相關:「要藉著祂(基督)脫免天主的義怒」,我們也因而成了義,「成義」即與天主修好,也因此得到救恩,我們便不再與天主陌生,而是充滿着「望德」,只有皈依了的罪人才能懷着希望來面對死亡。看看6:3-9,其中的6:3談「受洗」,6:4說透過洗禮,信徒「已歸於死亡與祂同葬了。6:56:8都有「如果」的連接詞,只要我們與基督同死,便會與祂「同生」,即復活,現世的基督徒生活是未來生活的部份滿全,但與完滿的復活是無法相比的。

4.     回到5:12:「死亡藉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亞當因犯了罪,被罰死了,「眾人都犯了罪。5:12-15的標題是「亞當基督的預像」,亞當開展了一個時代,是人類之始,但5:15說他不聽天主的命而犯了罪,耶穌是新亞當,祂彌補了舊亞當的罪,且將救恩帶給普世人類。5:165:18亞當的罪如何藉耶穌而得到彌補, 亞當犯了罪而被逐離伊甸園,與天主分離了,5:18耶穌使「眾人也都獲得了正義和生命」,使人類能與天主再度合一。

5.     5:17說犯了罪的亞當讓「死亡」統御(即魔鬼權下),但耶穌為王」而取替了魔鬼。讀經二的結論:5:19耶穌把「正義」帶給信友,而「正義」使人邁向「永生」(5:21)。讀經二是一項比較:過往的「亞當時代 罪惡 + 死亡」比較現今的「基督時代 + 成義 + 生命」,過往的「黑暗階段」轉為「光明境況」的元素就是5:18因一人(基督)的正義行」,亦即5:19因一人的服從,大眾都成了義人

 
D     福  音:瑪4:1-11

1.     福音談耶穌受洗後進入曠野而受魔誘,魔鬼在4:34:64:9分別誘惑耶穌命令石頭變成餅來充飢、從聖殿頂部跳下和俯伏朝拜牠。對於魔誘,耶穌當然以聖言回應,但到了加爾瓦略山時, 27:33-34敘述說:「33到了一個名哥耳哥達的地方,即稱為「髑髏」的地方,34他們就拿苦艾調和的酒給衪喝;衪只嘗了嘗,卻不願意喝。」魔誘時,耶穌拒絕把石頭變成餅,在十字架上時,耶穌也拒絕了醋(壞了的酒)。二次魔誘時,耶穌拒絕從聖殿頂跳下,十字架上的祂,真的被人傷害了(鞭打、茨冠、釘死)。三次魔誘時,魔鬼以世間上的榮華富貴誘惑耶穌就範,祂沒有接受,到27:35時,士兵們「拈鬮分了衪的衣服」,這是耶穌在成年禮時,母親造給祂的經袍,十分名貴,也都被奪去!

2.     三次受魔誘時,魔鬼叫耶穌俯伏朝拜我」,即承認牠乃天主,耶穌等到27:46在字架上才回應:「耶穌大聲喊說:「厄里厄里,肋瑪撒巴黑塔尼!」就是說:「我的天主, 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耶穌所明認為天主的並不是魔鬼而是天父。讀者切勿誤會,27:46的話不是抱怨,而是禱告,耶穌誦唸的是22:1,是上主僕人受苦時的祈禱,特別是22:17-19:「17惡犬成地圍困著我,歹徒成夥地環繞著我;他們穿透了我的手腳,18我竟能數清我的骨骼;他們卻冷眼觀望著我,19他們瓜分了我的衣服,為我的長衣,他們拈鬮。梵蒂岡禮委會把這三節納入「基督苦難主日」的答唱詠,目的是要表述聖苦難的奧跡。

3.     看看22:9-10:「9他既信賴上主,上主就應救他;上主既喜愛他,祂就該拯救他。10是你使我由母腹中出生,使我在母懷裏享受安寧。」聖詠的作者彷彿在說:「雖然見不到祢幫我,我仍明認這生命來自祢,是祢把我放進母親的胎裡,所以我明認祢是造物主。」

4.     十字架上雖感到孤苦伶仃愁雲慘霧22:23卻顯出其希望:「我要向我的弟兄,宣揚你的聖名,在盛大的集會中,向你讚美歌頌」,跟着在22:24說:「你們敬畏上主的人,請讚美上主」- 由哀悼轉化為讚頌 由慘痛轉化為希望,上主的僕人雖受着苦,流着無辜者的血,但仍接受了聖苦難,且樂意地接受。到22:27時:「貧困的人必將食而飽飫,尋求上主的人必讚頌主;願他們的心靈生存永久!」是希望的落實,因為「將食而飽飫」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唸「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時,沒有猶太人知道會有大團圓的結局,但三天後,祂卻復活了。

5.   魔誘的最後一節(4:11)是:「於是魔鬼離開了衪,就有天使前來伺候衪。」這裏強調有天使來伺候耶穌,之後天使再出現時已是復活後,在耶穌墓外:「忽然發生了大地震,因為上主的天使從上天降來,上前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28:2四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讀經一說亞當厄娃不聽天主命,犯了罪;答唱詠祈求天主息怒,求祂寬恕;讀經二說天主回應了人的禱告,派遣了聖子來救世人,子的「正義行」(「服從」父的旨意),把魔鬼趕走,給人永生;福音是耶穌的現身說法,強調的不是「對魔鬼的誘惑」,而是天主子「正義行」(「服從」父的旨意),回應了耶穌受洗後,3:17記載有聲音由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下期預告:
民長紀2014-3-5
四旬期第二主日(甲年)讀經釋義(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