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9, 2012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乙年)讀經釋義


(主題:天主能從人的惡中帶領眾人邁向天鄉)
 

讀經一:
2:18-24
答唱詠:
128:1-2, 3, 4-5, 6
讀經二:
2:9-11
福 音:
10:2-16
 

A        簡  介

           創世紀兩度記載創世,1:27說:「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2:4b-25詳述1:27

     
2:
詳  情‵
(a)
7
天主「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便成了人;
(b)
8
天主「伊甸東部種植了一個樂園」給人安居;
(c)
16-17
天主把「樂園中各樹上的果子」作食糧;
(d)
18-19
天主想給人一個「助手」,便造了各種野獸和飛鳥,但人覺得都不是「自己相稱的助手」,於是天主趁人睡著時取了他的「一根肋骨」造成女人,2:23亞當稱她為「女人
 

B      讀經一:創2:18-24

1.     當天主要創造一個「女人」時,亞當正睡著,這情況帶有深度的靈修意義,每當天主要進行重大事件時,「睡著」表示人應處於被動,由天主全面採取主動;當亞巴郎與天主立約時,亞巴郎昏沉地睡去」(15:12);當若瑟對未婚懷孕的瑪利亞產生存疑時,「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1:20

2.     2:18說天主要給人造個「相稱的助手」,「助手」一詞是單數的,跟著天主便在2:19造了「各種野獸」和「各種飛鳥」給人選擇其一,但人對天主提供的選項完全不覺合心意,全能和仁慈的上主並沒有因此而發怒。然而,為甚麼全知的天主給人的選項沒有人所喜歡的「女人」呢?這不表示天主不明白人的心意,而是祂讓人參與選擇,亞當選擇了「女人」‵而不是其它的動物。整篇讀經一中,2:24最重要:「二人成為一體」,不是「一體分裂成二人」。亞當說妻子是他的「骨肉」,原來夫妻間的關係是「骨肉」,超越我們慣常的想法,認為子女才是自己的骨肉。
 

C      答唱詠:詠128:1-2, 3, 4-5, 6

1.     全篇聖詠中最重要的片語是「敬畏上主」(128:1, 4),意即要遵守天主的誡命。四段領經都談「敬畏上主所帶來的賞報」,128:2說:「能吃你雙手賺來的食物」,是指事業上的順暢,且暗示會得到天主的保護,所獲收成不會被人掠奪。128:3談的賞報是天倫樂,「福樂壽禧」指兒孫滿堂,這為當時的人來說,算是最大「福樂」了,因為當時尚未有今天永生的概念。到新約時代,這觀念會演進為「天國」和「義德」的「福樂」幸福家庭需要國家和社會的保障,128:5是向天主祈求「耶路撒冷的福祿」,即社會安定繁榮。安居樂業和社會繁榮的基礎是「敬畏上主128:6的「子女的子女」即後代。

2.     答唱詠如何與讀經一串聯起來呢?讀經一所說「二人成為一體」會帶來豐厚的賞報,答唱詠便臚列各種賞報,包括事業、家庭、社會和後代。「二人成為一體」也指耶穌與教會的關係,只要人有信德,便會福壽康寧。讀經二要指出這些福份不但今生得享,也延至永生,天主會使人成為祂的義子,他們要成為耶穌的兄弟。
 

D      讀經二:希2:9-11

1.     來,以希伯來書作為讀經二會由本主日起至乙年33主日為止。讀者要留心,的作者並非保祿,它不是一封書信,而是一篇道理,所針對的是信德的問題,因為皈依了耶穌的人面對當時殘酷的迫害,感到灰心喪氣。本主日讀經二的訊息是「先苦後甜」,一如基督要先受難聖死,才進入祂的光榮。

2.     希伯來書的主要主題是「天主子藉着履行司祭的職務「滌除了罪」(1:3)。」讀經二的上文,2:6-9似乎是8:4-6的撮要:「5世人算什麼,你竟對他懷念不忘?人子算什麼,你竟對他眷顧周詳?6竟使他稍微遜於天神,以尊貴光榮作他冠冕7令他統治你手的造化,將一切放在他的腳下。」另外,由2:10起至2:18帶出另一訊 -「透過受苦來完善其司祭職。」8的確表述了人的確「稍微遜於天神」,而耶穌竟然願意完全分擔了人類的這「稍微遜」狀況,分擔的方式即2:9說所「受的死亡之」,之後卻可「接受了尊崇和光榮的冠

3.     2:10說救主的使命透過祂的死亡與復活推至高峰,好能「領導眾子進入光」,這乃新盟約所保證的生命,「領導」的希臘語「archegos」帶有多層的意思,而在讀經二則解作「開路先鋒」,祂要帶領「眾子」邁向天鄉。藉着痛苦,這位「先鋒」成了「聽命」的模範,也成了憐憫人和忠信的「代禱者」。最後,2:11說「祝聖者與被祝聖者都是出於一」,意謂耶穌與祂的門徒們同屬一源,也可彼此互稱為「弟兄」,而天主救人涵蓋所有人類(弟前2:4),也提昇了人類成為天主的義子。

4.     本主日的福音是10:2-16,當中提出兩項人類的缺點:10:4的「休妻」和10:13所說「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他撫摸他們;門徒卻斥責他們」人類這樣的缺點會令人羞恥,相比2:9耶穌所「受的死亡之」而使世人「接受了尊崇和光榮的冠」,令門徒們得到尊榮。
 

E     福  音:10:2-16

1.     10起,耶穌加里肋亞往南行,目的地是耶路撒冷,祂要為人類犧牲自己的性命。途中法利塞人質問耶穌可否休妻,耶穌雖然以一個問題回應,其目的是要對方明白祂本人的身份,祂比梅瑟更偉大。較早前,耶穌已顯其聖容(9),祂自己就是雅威和永生的天主子,連梅瑟厄里亞也要「聽從他

2.     耶穌的身份既然較梅瑟為大,便有全權凌駕梅瑟的法律,祂要指出梅瑟時代之前已創了世,創世紀強調一夫一妻制,梅瑟容許的休書只是後來的。耶穌10:8說:「二人成為一體,以致他們再不是兩個,而是一體了。」這話可有三層的意思:

(a)   指婚姻聖事;

(b)  歐瑟亞先知的遭遇提醒世人,他的妻子對他不忠。雅威就是以色列的夫君,以色列作為妻子,後者雖然不忠,雅威仍很愛她,只要她回頭,雅威仍會接納她。耶穌10:1-12就是要指出這樣的密切關係,祂要往耶路撒冷為人而死;

(c)   耶穌要談祂的使命,祂自己和祂的使命像夫婦的關係,天主給祂的使命就是叫祂往耶路撒冷為大眾付出性命,祂沒有拒絕。

3.     反省:天主要求我做個忠貞的配偶,做個好的信友,我能履行祂的吩咐嗎?或者,我反而像外教人地批判自己的教會嗎?例如:批判教會不夠民主。又或者,我是否不喜歡其他教友傳揚福音,因為我認為一般教友無資格福傳呢?回家後,門徒繼續詢問耶穌祂說話的意思,他們可能不同意耶穌的話,很想祂軟化其立場,但祂在10:11卻堅持祂的命令。

4.     10:13-14的內容真值得人反思,尤其是個別神職人員,我們對待小孩子十分嚴厲,彌撒期間,不少神父會斥責稍為吵嚷的小孩,耶穌卻會對他們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宗徒們就是要壟斷耶穌,覺得祂是他們的私人財產,不准別人接近祂。耶穌卻說:「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

5.     凡遵守天主的誡命者(「二人成為一體」),將獲得豐厚的賞報。答唱詠列出各方面的賞報,包括事業上、家庭上、社會上,而且延續到後代。在靈性上,也指耶穌與教會的關係,人有好的信德,便能得到賞報。讀經二告訴我們,福祉不只於現世,也延至永生,天主藉其聖子所「受的死亡之」而使世人「接受了尊崇和光榮的冠」,使人成為祂的義子,成為耶穌基督的兄弟。福音指出耶穌如何落實永生的賞報,人的回應要像小孩們,他們要完全信賴天主。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12

雅各伯書 2:18-3:12


A     善工與信德的關係:雅2:18-23

1.    在信仰上,「相信」一詞是個動詞,不但指在思想上,重要的是「行為」,目的是要活出信德來,例如在堂區內的善會服務,既不是退休後才開始的活動,更非與現實生活無關,因為每年堂區的禮儀裡都需要人負責讀經、送聖體、輔彌撒、領唱聖詠等;除在聖堂內的服務,有些患病或年事已高的教友需要有人送聖體上門、家有喪事者極需別人的協助、獨居老人需要人關心等,都需要很多義工幫手和付出,苦主們都沒有時間等待其他教友待退休後加入服務的行列,而是在此時此刻,只要有「有心人」的投入,事情便能完成,而這就是如何活出真的「信德」來。

2.    有些教友表示,每當某地有天災(地震、水災、失收等),自己都會捐款賑災,所以堪當稱為「有心人」,對嗎?為基督徒來說,慷慨解囊不應是出於「個人的良知」,而是因為自己是「基督徒的身份」,是耶穌教訓我們要「愛」,而這樣的思維並非只顧表面而不重實質,須知不同的宗教或非宗教的志願團體都會提供慈善服務,包括辦學、醫療服務、照顧孤兒寡婦等,但為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來說,善舉乃由於我們「相信」主耶穌,這樣的出發點才正確。

3.    那麼,「善工」與「信德」有何互相的關係呢?「信德」的果實就是「善工」,「善工」也是「信德」的基礎,值得我們每人自我反省,缺乏「善工」,「信德」會無根亦沒有果實。所以,人越多「善工」,「信德」便越能成長,而越有「信德」的人,越願意投入「善工」內。
 

B     善工是信德不可或缺的:雅2:24-26

1.    2:24-26的話是馬丁路德最害怕的:「24你們看,人成義是由於行為,不僅是由於信德25接待使者,從別的路上將他們放走的辣哈布妓女,不也是同樣因行為而成義的嗎?26正如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同樣信德沒有行為也是死的」誓反教強調「唯獨聖經(solar scriptura)」,但卻對2:24-26驚惶失措,因為嚴重地打擊了他們的信仰,誓反教不停地貶抑「善工」,即2:24所指的「行為」,但這節卻表明「人成義」需要「信德+行為」,兩者是聯合起來的。

2.    雅各伯2:25再舉例說明,「辣哈布」記載於2梅瑟在「摩阿布」死了(34:5),以民梅瑟的僕人若蘇厄帶領進入天主預許亞巴郎的福地,他先派兩名探子偵察巴力斯坦地的環境,「辣哈布」不是以色列人,而是當地人,她從來都沒有朝拜過雅威,但遇到雅威的人卻願意伸出援手,2:25說她「行為而成義」,這話為誓反教來說是個晴天霹靂,但卻是天主教信仰所強調的,救恩缺不了「善工」,其聖經根據乃2:24-26

3.    在「救恩」的課題上,誓反教強調未受過洗的人是不會有救恩的;天主教的教友多數會說:「一個拜神的人善度一生後,難道也會下地獄嗎?」天主教歷來相信:「主耶穌親自肯定,人為獲得救恩,聖洗是必要的。除了聖洗以外,教會不知道還有甚麼方法可確保人們能進入永恆的福樂。教會相信,天主把救恩與聖洗聖事緊密相連,但祂自己卻不受祂的聖事所朿縛。」(天主教教理 # 1257)上面已說了,信德」的果實就是「善工」,兩者均重要,所以2:26說:「正如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同樣信德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C     口舌的禍害(雅3:1-12

1.    3:1說:「我的弟兄們!你們作教師的人,不要太多,該知道我們作教師的,要受更嚴厲的審判」這話很重要,指很多人都好為人師,自視太高,因此慣性說話喋喋不休,但曉得為師者並不多,所以說起話來會令聽眾感到很沉悶和疲累。「教師」亦指「領袖」,多數人都自認充滿領導才能,結果卻令團體烏煙瘴氣,成員間繼而鈎心鬥角。所以,3:1說好為人師的人「要受更嚴厲的審判

2.    3:2與上一節相關:「實在,我們眾人都犯許多過失;誰若在言語上不犯過失,他便是個完人,也必能控制全身。」傳道員、聖經老師、主日學導師、甚至善會神師,沒有人是完美的,不論他們的身份如何,包括聖職人員也如是,俗語說「聖人都有錯」,這是好為人師的另一極端,有些人明明博學多才,卻服務的心不足,便假稱自己管見所及!

3.    只有一人能「在言語上不犯過失」,3:3-4述之:「試看,我們把嚼環放在馬咀裡,就可叫牠們順服我們,調動牠們的全身。4又看,船隻雖然很大,又為大風所吹動,只用小小的舵,便會隨掌舵者的意思往前轉動。」原來,「不犯過失」者是指「」兒,成年的「」兒重約一千公斤,只要「把嚼環放在馬咀裡」,整頭馬便可完全受控。多少政經領袖失言而失掉了江山,故孔子在「論語」也教訓人:「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強調的是做事勤奮敏捷,說話謹慎

4.    舌頭」雖只佔身體很小的部份,但其影響一如「星星之火」,很多人的親友因一句說話而反目成仇,一句壞話可令同事失掉工作,可令聖職人員身敗名裂。所以,人要學習像3:4說控制其「舌頭」如「小小的舵(rudder」,因為後者足能把萬噸超級郵輪操控着。

5.    人的舌頭的確害多利少,3:5-8的話能不言而諭:「5同樣,舌頭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肢體,卻能誇大。看,小小的火,能燃著廣大的樹林!6舌頭也像是火。舌頭,這不義的世界,安置在我們的肢體中,玷污全身,由地獄取出火來,燃燒生命的輪子。7各類的走獸、飛禽、爬蟲、水族,都可以馴服,且已被人類馴服了;8至於舌頭,卻沒有人能夠馴服,且是個不止息的惡物,滿含致死的毒汁(full of deadly poison」原來,沖擊教會的問題除了2:1-4所述的階級觀念外,是出自口中的是非,「舌頭」在3:8被形容為「不止息的惡物,滿含致死的毒汁(full of deadly poison

6.    舌頭」是一個矛盾的東西,看看3:12的話:「無花果樹豈能結橄欖,或者葡萄樹豈能結無花果?」在感恩祭時,「舌頭」可以頌揚上主,但離開聖堂後,「舌頭」又可以變成詛咒別人的強大武器,在食館或商場內,在家裡甚至在竹戰時,的確造成很大的傷害。有些教友一邊參與彌撒,一邊批判主祭的道理講得不好、批判有教友沒有關掉手機等,3:9便質問為甚麼:「我們用它讚頌上主和父,也用它詛咒那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人」「無花果樹」應結無花果,如果「舌頭」用作讚美上主,便不應「詛咒那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人」,對此我們雖然經常信口開河,也許從今天起,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應開始學習控制自己的「舌頭」,學習「慎於言」。

l  常年期第27主日(乙年)讀經釋義(2012-9-30
l  雅各伯書20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