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1, 2012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乙年)讀經釋義


(主題:信仰團體必須開放自己,避免偏袒和歧視)
 

讀經一:
35:4-7
答唱詠:
146:2, 7-10
讀經二:
2:1-5
福 音:
7:31-37
 

A      簡  介

1.     傳統上,依撒意亞先知書分成三部份:1-39稱為依撒意亞 ,主題是「天主審判書」;40-55稱為依撒意亞二,主題是「以色列的安慰書」;56-66稱為依撒意亞 ,主題是「安慰書與預言」,故本主日的讀經一屬依撒意亞一。

2.     讀經一談巴比倫充軍後復興的喜悅,之前是懲罰,上主要懲罰厄東地方(厄東本來是聖祖雅各伯的孿生長兄:25:24-25),因為厄東乘人之危,正當巴比倫攻陷猶大之際,厄東便乘機搶奪猶大的田地,於是雅威要懲罰他們,34:9說:「她的河水將變為瀝青,她的土壤將變為硫磺」,他們的收場一如古時的索多瑪哈摩辣19:24-28
 

B      讀經一:依35:4-7

1.     雨過天晴,萬象更新,35:1-2談大地和環境的改變,35:3-6談人的更新。35:1說「荒野和不毛之地必要歡樂」,連沙漠都會「如花盛開」,35:2的「沙龍Sharon」地域由地中海岸向東伸展至加爾默耳的山區和森林。形勢大好,35:3說人「痿弱的手,堅固顫動的膝」得到痊癒,先知在35:4安慰人說有兩方面的復興:(a) 鼓起勇氣來,不要畏懼」表示有希望,(b)報復已到,天主的報酬已到」表示有公義。當默西亞來臨時,35:5-6的情況(「瞎子的眼睛要明朗,聾子的耳朵要開啟;那時瘸子必要跳躍如鹿,啞吧的舌頭必要歡呼」)相似61:1的話,耶穌納匝肋會堂施教時明確表示:「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衪給我傅了油」(默西亞的來臨)「今天應驗了。」(4:18, 21

2.     35:6大水」與「江河」使大地更新(即35:1如花盛開」),35:7說:「豺狼棲息的洞穴將生出蘆葦和菖蒲」,意思是土地交回了以色列35:9說「獅子,猛獸」的威脅沒有了;相比之下,34:14-15說天主把厄東交給了「野貓、野狗、野羊和蛇」,象徵著厄東遭到完全的蹂躪一切就緒,35:8很重要,天主會賜給以色列一條道路,祂也會帶領以民穿過這「聖路」回到熙雍,回到聖殿,途中很安全,因為35:9說不會有「獅子,猛獸」的威脅。

3.     讀經一的撮要:35:1-235:6b-7談大地的復興,35:5-6a談人的復興,因為痛苦不再了,35:4是希望和公義的復興,35:8叫大家「出發了」。依撒意亞先知並沒有告訴百姓上主會打敗敵人,祂反而會行兩方面的聖蹟顯示其德能:

     (a)    35:5-6a說上主會幫助猶太裔的病人(「瞎子」、「聾子」、「瘸子」和「啞吧」),這是政治的問題藉宗教的途徑來解決;

     (b)    35:6b-7說大自然(「曠野」、「沙漠」、「白熱的沙地」和「炕旱的地帶」)也因天主的德能而會改變。

      讀經一的結論是:天主既能夠行這麼大的奇蹟,正在受充軍之苦的猶太人也應相信祂有能力來拯救。
 

C    答唱詠:詠146:2, 7-10

1.   146屬小哈肋耳之內(145-150),均以「亞肋路亞」作開始,是專為聖殿的禮儀而寫的。146的結構如下:

     (a)   146:1-5:凡投靠和依賴上主的人,是有福的;
     (b)   146:6-10:讚美上主,146:10是高峰。

2.   答句是146:1:「我的靈魂,請讚美上主」,作者喜悅地向自己說話,146:2道出146的主題:「我要讚美上主 … 我要歌頌天主。」這樣,便無須依賴俗世的權威和利益集團(146:3),146:4說因為權威一死,一切均「立刻化為烏有」,只有雅威的人才是有福的,因為天主是造物主,而且祂言出必行(146:6),祂特別眷顧被欺的人」、「饑餓的人」和「被囚的人」(146:7)。146:8-9正好配合了讀經一的35:5-6,天主很照顧「瞎子」、「傴僂的人」、「旅客」及「孤兒和寡婦」。146:10是高潮,祂要住在熙雍聖山,並要統御它。我們信友的回應是:「我的靈魂,請讚美上主」(答句)。

3.   答唱詠與讀經一的關係:146:7-9談的是社會上低下階層(「饑餓的人/被囚的人/瞎子/傴僂的人」等),他們都需要上主的眷顧,答句就表示了對上主的信賴,因此,即使上主的聖蹟尚未施行,需要祂的我們已可以讚美祂說:「我的靈魂,請讚美上主
 

D   福  音:谷7:31-37

1.   7:31耶穌巴力斯坦地的西北外邦人的漆冬往東橫越以色列北部,來到另一外邦人的十城區十城區是直屬於羅馬帝國的管轄的,故建築風格也是羅馬式的。由於門徒們是熱心的猶太人,不願隨耶穌踏足於不潔的外邦人地,故沒有隨祂而來。群眾跟著耶穌,純粹出於好奇和想看奇蹟,故耶穌領他離開群眾」。在治癒聖蹟中,耶穌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裏,並用唾沫,抹他的舌頭。」還記得香港三四十年前母親給嬰兒餵食時,往往會先把食物放進自己的嘴內,確定不會太灼熱或有魚骨,然後取出再餵給嬰兒吃,耶穌7:33的做法充滿著母親的愛,重要的是:那病人是十城區的外邦人,因此,耶穌行聖蹟的對象較讀經一的範圍擴寬了,象徵天主的救援伸展到外邦人了,這位外邦的病人立即獲得治癒。

2.   反省:人生於世上,因應煩擾的政治考慮,經常應說而不說,這就是啞子;或者,聽了真相卻不願意伸張正義而披露,這就是聾,這些人沒有智慧,聖經所說的「智慧」是「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

3.   讀經一說依撒意亞預言被充軍的以民快將脫苦而復興,並指出一些復興的徵兆來,先知告訴百姓上主會來拯救。146說天主既然那麼照顧人,人便應到熙雍山讚美祂,答唱詠說信眾相信了天主透過先知的安慰,因此立即可以讚美祂:「我的靈魂,請讚美上主」福音說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的現在應驗了,耶穌行聖蹟治好了人,祂關心的不只是猶太人,也包括外邦人。7:37有句說話很重要:「他所做的一切都好」這話仿似1:31記載創造完成後的話:「天主看了他所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一切都好」彷彿道出天主子厄瑪奴耳已蒞臨了。
 

E      讀經二:雅2:1-5

1.     雅各伯書在常年期乙年的22-26主日使用,是根據舊約和新約時耶穌的教訓,去鼓勵以色列人憑著勇氣面對迫害,以及實踐基督徒的德行,又特別要關心窮人和低下階層。上文的1說天主揀選了人,並要把好的東西賜與他們,人於是有責任以行動來配合,並要多關心孤兒和寡婦,這主日是要擴大基督徒的責任,去幫助受到歧視的人。耶穌在福音裏也有類似的教訓,23:6記載耶穌的說話:「他們(法利塞人和經師們)又喜愛筵席上的首位,會堂中的上座。

2.     1:1可見,是寫給「散居的十二支」的基督徒,包括以色列人和外邦人,他們均與「十二支」的身份認同、歷史和傳統同連,由不同階層和文化的人組成,有富有貧(2:1-13)、有任「教師」的(3:1-18)、也有作「長老」的(5:14),在彼此背景如此不同下,對於人在公眾場所時的應有態度、關注點和意見自然會很分歧,標準有異,至於如何與外教人相處和進行福傳,問題更加嚴重。

3.     不同人士的文化差異和經濟與社會能力上的不平衡下,便激發了不同階層間的歧視,為了加強自己的勢力,攀龍附鳳的情況十分普遍,這就是讀經二當時的團體氣氛,更進而產生互不信任、真情假意莫辨、對團體失望和背叛,以致人的本質倒退,2:1的「按外貌待」和2:4所說「偏邪的心」等態度造成團體分化,偏袒富人和貶抑窮人,解決的唯一方法是要停止偏袒任何人。

4.     2:2說「你們的」已顯示了團體的分裂,否則作者會用「我們的」,兩位參禮者(富人和窮人)都是陌生人,團體只能以貌取人,結論在2:5:「天主不是選了世俗視為貧窮的人,使他們富於信德,並繼承他向愛他的人所預許的國嗎耶穌講論真福九端時也在5:3說過:「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天主的確會特別照顧貧窮的人,一如35:10所說:「上主!誰能和你相比?是你拯救弱小於強權,挽救貧困於盜匪。

5.      四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  讀經一表示天主既能夠行這麼大的奇蹟,正在受充軍之苦的猶太人也應相信祂有能力來拯救。答唱詠完全認同上主的慈悲,146:1是信眾向上主作出的回應:「我的靈魂,請讚美上主」福音記載耶穌治好一個「又聾又啞的」,暗指我們竟然未能辨識讀經一所述上主的仁慈,情況猶如讀經二的團體,他們偏袒富有人家而歧視貧窮信友,值得我們反思和開放我們的耳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