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4, 2012

雅各伯書 1:13-27


A     靈性上的痛苦:雅1:13-18

1.    1:9-11談「經濟上的困境」,1:13-18卻談「靈性上的痛苦」:「13人受誘惑,不可說:「我為天主所誘惑」,因為天主不會為惡事所誘惑,他也不誘惑人14每個人受誘惑,都是為自己的私慾所勾引,所餌誘;15然後,私慾懷孕,便產生罪惡;罪惡完成之後,遂生出死亡來。16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切不要錯誤!17一切美好的贈與,一切完善的恩賜,都是從上,從光明之父降下來的,在他內沒有變化或轉動的陰影。18他自願用真理之言生了我們,為使我們成為他所造之物中的初果。

2.    耶穌6:13教導門徒們祈禱時說:「不要讓我們陷入And do not put us to the test」,這話正好配合1:13的話:「天主不會為惡事所誘惑,他也不誘惑人(God cannot be tempted by evil, and he does not put anybody to the test」天主經中的「」意指「放棄信仰」。不過,1:13的話似乎與1:3的話互相矛盾,1:3說:「你們的信德受過考驗纔能生出堅忍The testing of your faith produces endurance」這話似乎表示信德必須經過「考驗」才能成熟,但1:13卻說天主不會「test」人。

3.    先談1:3的意思,在舊約裡,亞巴郎也曾受考驗,猶太人傳統和古代的辣彼說他曾受過十次考驗,最後一次便是22所載「獻子」的考驗,他遵從了天主的吩咐而能征服人性的弱點;相比之下,希伯來人在出谷期間,14:20-25記載他們拒絕進入天主所預許他們的福地,且要求返回為奴之家的埃及,結果被天主嚴懲無緣進入福地。到新約時代,耶穌在山中聖訓時也談論考驗的需要,祂在5:11-12說:「11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12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以上的例子均與1:3的思維相關,一切「辱罵迫害」都能使人的信德成長。1:3也指出考驗的結果:「信德受過考驗纔能生出堅忍

4.    至於1:13的話,「人受」,作者這裡用了一個希臘詞彙「peirasmos」,指的是外來的「」,但表明這外來的「」決非來自天主,因為論祂的本質:「天主不會為惡事所誘惑,他也不誘惑人」所以,任何人犯罪都不可說是天主所安排的,例如有些教友經常會問:「天主為甚麼安排了猶達斯出賣耶穌呢?」又或者問:「天主早知誰會升天和誰會下地獄,為甚麼仍造下地獄的人呢?」對這等的疑惑,我們在1:14才詳盡地討論(下面第7段),不過可以肯定指出,人犯罪是出於他明知故犯,是個人的自由抉擇,「惡事」與天主全無關係。

5.    天主經說「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與1:13說天主「不誘惑人」,兩處的「誘惑」均指「叫人放棄信仰」,對此多數教友只會聯想到面對極權政府威脅其性命時的抉擇,其實我們卻經常疏忽眾多違反信仰的小行為,例如:小女兒不肯參與主日彌撒,因為要去參加女童軍,於是父母便說:「童軍的服務都是善舉,所以天主是會體諒的。」或者,去泰國印度旅行時,參觀廟宇間也順道拜神,且自圓其說:「唐人說:「入屋叫人,入廟拜神」,是一種禮貌,又不是經常這樣做!」勿忘記天主在20:5說過:「不可叩拜這些像,也不可敬奉,因為我,上主,你的天主是忌邪的天主;凡惱恨我的,我要追討他們的罪,從父親直到兒子,甚至三代四代的子孫

6.    有些人會把「考驗(testing」與「惑(test」混為一談,但要注意1:13話語的意思,說「他也不誘惑人」,意謂天主「不誘惑人」做「惡事」,對此我們也可能感到疑慮自己的信德無力面對「考驗」,不過我們大可放心,因為保祿格前10:13表明:「你們所受的試探,無非是普通人所能受的試探;天主是忠信的,他決不許你們受那超過你們能力的試探,天主如加給人試探,也必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夠承擔」他也在4:13堅強我們的信心說:「我賴加強我力量的那位,能應付一切

7.    1:14說:「每個人受誘惑,都是為自己的私慾所勾引,所餌誘。1:13說的「」用了希臘詞彙「peirasmos」(外來的),但1:14的「誘惑」則用了「peirazesthai」一詞,表示「由心裡發出來」,亦即「為自己的私慾所勾引」,耶穌15:19說:「由心裡發出來的是惡念、凶殺、姦淫、邪淫、盜竊、妄證、毀謗」在希臘猶太的觀念裡,萬惡之源是「貪婪」。的確,現代的人把「需要」與「私慾」混淆了,「需要」與維持生存相關,包括起碼的衣食住行四方面,但要求名牌衣飾、昂貴美食、超級豪宅或名貴房車都不是需要,而是「私慾」。有些人向友人借一筆巨款去渡蜜月或做生意,1:14談的是靈性上的痛苦,是源於「自己的私慾」,可說是錯誤的慾念。

8.    天主不會為惡事所誘惑,他也不誘惑人」外,祂更是完美無缺的,所以我們主日彌撒誦唸信經會說:「祂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一句乃根據1:13的話寫成。至論1:3所說「信德受過考驗」,也可參閱5:3-5的話:「3磨難生忍耐,4忍耐生老練(tested character),老練生望德,5望德不叫人蒙羞。」初期教會受着極嚴峻的迫害,拒絕叛教的信友會被扔進鬥獸場斷送性命,相比今天極權國家以喪心病狂的手段對付天主教教友,可說不相上下。
 

B     何謂真宗教:雅1:19-27

1.    1:19教訓大家要「敏於聽教quick to listen」,究竟要「聽教」甚麼呢?指「天主聖言」,從聖經中聆聽,我們每主日的感恩聖祭都有聖道禮儀,四篇讀經是天主向人說話,故在那神聖時空必須要全心灌注。聆聽只是局部的使命,1:23-24說:「23誰若只聽聖言而不去實行,他就像一個人,對著鏡子照自己生來的面貌,24照完以後,就離去,遂即忘卻了自己是什麼樣子。」所以既要「聽教」亦要「實行」,才能吻合耶穌3:35的教訓:「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

2.    1:23講論「對著鏡子照自己」,試想想,望著「鏡子」為了看自己的美貌嗎?不是的,是要看看眼睛旁邊的縐紋會否太明顯、望望嘴唇的口紅有否脫掉、或者上星期臉頰長出的暗瘡狀況有否改善等,原來,「對著鏡子照自己」是要找出自己的缺點來。那麼,自己的美貌是給誰看的呢?所謂「女為悅己者容」,總之,美貌不是給自己欣賞的,而是為給他人。不過,1:23與「天主聖言」有何關係呢?「鏡子」象徵「天主聖言」,在感恩祭時聆聽了或在聖經中閱讀「天主聖言」,是要認識和反省自己的缺點,從而改過。聖道禮儀就是要幫助信友自我反省,好能翻然悔悟,這就是天主教教導信友看聖經的目的。

3.    我們從聖經中學習自我反省後,便應往外教導別人也像我們曉得反思嗎?非也,這根本不是聖經所教導的,學習聖經是叫人去自我反省,不是要去協助別人反省,甚或去檢討別人!「對著鏡子照自己」是要找出自己的缺點來。讀者也許會猶豫,認識了自己的短處後,也希望友人「分享」到聖經的教訓,有何不妥?上面B2段說過,「鏡子」象徵「天主聖言」或「聖經」,人雖然學習了聖經,但自己並沒有變成一本聖經,天主教和東正教的信友看聖經的目的完全遵照1:23的教訓,聖經就是一面「鏡子」,為的是使讀者自己皈依。基督教則不同,他們視鏡子如「過馬路的交通標誌」,看了,便出去指導別人如何過馬路。

4.    的確,1:23道出了宗教的真正意義,看聖經如同「對著鏡子照自己」,不是為了「照別人」,誓反教特別喜歡指出天主教怎樣的錯,但那樣做完全不是聖經的教訓,他們這樣做只是要把自己提升變成一本聖經,誰能這樣自誇呢?上面B1段說過,我們「聽教」的是「天主聖言」,好能悔改,最嚴重的缺點來自人的「唇舌」,故1:26叫人「箝制自己的唇舌」,因為多數人都喜歡「檢討別人」,而不是自己!

5.    看畢聖經,只為自我反省,但又不是要去協助他人思己過,那麼我們應該做甚麼呢?1:27告訴我們要「看顧患難中的孤兒和寡婦,保持自己不受世俗的玷污」,意謂做善工,包括參加善會的服務,「孤兒和寡婦」≡ 被社會所疏忽的一群,即使在繁榮的大都會也有不少這類的可憐人,特別是風燭殘年的拾荒者在街上推着木頭車,可惜富裕的香港政府卻對他們的苦況視若無睹,而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可做甚麼呢?單單在聖誕節去餽贈禮物是不夠的,還要抽空去探望他們,使他們活得有尊嚴,在這方面,天主教不少善會就默默地工作,尤其是善別小組、聖雲先會和聖母軍。「聽教」而能「實行」的表表者相信就是德蘭修女。

6.    原來,學了聖經的人不是要去教人改過,而是要去照顧「孤兒和寡婦」,照顧社會的邊緣人,不是待我們退休後或放大假時才做,而是在「患難中」的「孤兒和寡婦」。當埃塞俄比亞面對嚴重的飢荒時,西方的國家便把營養最豐富的奶粉運往那裡賑災,但結果用不着,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水源把奶粉開成液體餵養嬰孩!這種經驗能警醒各善會會員,不少人士在堂區服務時都經常與別人鈎心鬥角和我行我素,但善會的幹事或會長的態度往往是:「無法哪,他的服務是義務的啊!」然而,我們要曉得反省,服務團體主要是為了自己的需要或是為他人的呢?如果怕自己做不來,1:5叫我們要向「天主祈求。

7.    基督教教友很重視聖經,但天主教信友不經常如此,我們必須多研讀聖經。幸好,天主教十分重視善會的服務,這正好是「對著鏡子照自己」的回應,但只知「實行」而不去「聽教」容易走錯方向。1反映出初期教會的困難,面對經濟困難和教會受迫害,究竟應如何做基督徒呢?雅各伯書告訴我們,基督宗教並非一些虛無飄渺的理論,而是活現在人世間裡,信仰每刻鐘都能觸動人心。

l  常年期第24主日乙年讀經釋義(2012-9-9
l  雅各伯書2012-9-1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