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7, 2011

出谷紀 35-36

出谷紀 35-36
(主題:工作神學)


1.     讀者請重溫出35-3635:1-3一談畢「工作神學」後,35:4-6立即談「捐獻」:「4梅瑟又訓示以色列子民全會眾說:「上主這樣命令說:5由你們財物中取一份作獻儀,獻給上主;凡甘心樂捐的,可獻於上主的獻儀是:金、銀、銅,6紫色、紅色、朱紅色的毛線、細麻和山羊毛。梅瑟35:4-19要求人作出很多的捐獻,就是要建造聖殿和約櫃,由於這項工程事關重大,35:4梅瑟便「訓示以色列子民全會眾」,包括所有的男人、婦女和小孩子,35:5要求人捐出「金、銀、銅」、6節要求各種顏色的「毛線、細麻和山羊毛」、7節說要「公羊皮、海豚皮和皂莢木」,8節說要捐「燈油」及「香料」,9節說要「紅瑪瑙石」和「寶石」。10說要人獻上自己的「天才。

2.     究竟梅瑟對百姓作出那麼多的捐獻為了甚麼?為了35:11所說要興建「帳棚、棚頂和棚罩,鈎子、木板、橫 木、柱子和卯座」,12節說要製造「約櫃和杠桿,贖罪蓋、遮贖罪蓋的帳幔」,13-19節加入「13供桌和杠桿,並一切器具,以及供餅,14燈台及其用具,燈盞和燈油,15香壇和杠桿,傅禮的油、香料、帳棚入口的門簾,16全燔祭壇和祭壇的銅格子、杠桿及一切器具,盆和盆座,17庭院 的帷幔、柱子、卯座並院門的簾子,18帳棚的橛子、庭院的橛子和繩索,19聖所內行禮的祭服,亞郎大司祭的聖衣,以及他兒子們行祭的服裝。」焦點不在於捐獻的量,而在於「六日內作工」(請參閱上期關於35:1-3)。

3.     六日內作工」均是神聖的,全都為了主日的崇拜,無論我們屬於那行業,都願意獻上,即35:5-19的內容,包括知識、技術、熱誠、時間、錢財、物資等,應有盡有,但事實上無人能獨力供應這一切,所以人人各盡所能,「工作神學」均為了恭敬天主,然後到主日獻上。天主創造萬物,所以人所獻上的祭品本來來自天主,人只算借花敬佛而矣。我們在2011 8 5 日一期的文章已探討過,「祭獻」的希伯來語是「korban」,動詞是「kareb」,意思是「走近」,「祭獻」的原來目的是使人「走近天主」,人神的關係便更親密。上期第12段已談過,「作工」是「聖化」人的途徑,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純粹為了金錢,否則「作工」只變成人拜的偶像。

4.     很多人一生勞累後進入休息歲月,回想幾十寒暑都是不停地競爭,既為謀生,又為晉升,爭取厚薪、怕被超前、爭取成功移民、怕談往事,總之,終日內心沒有安寧。其實,人與人之間不應憑收入多寡來衡量成就,工作本來是神聖的,因為都是指向主的日子,為的是建設教會,建設天主與人相遇的聖地。有些信友認為退休後,因不需為口奔馳,便可以全心投入事奉上主;這思維也算不錯,但現實並非如此,因為大多數人退休後,尤其是男士們,即使度日如年,仍絲毫時間或精力都不肯付出來做義工,有人提議他們義務去教導新移民小童英文、加入善別小組服務、或義助堂區維修工作等,他們都是毫無反應的。

5.     看看保祿宗徒的善表,他既全心投入福傳工作,18:3說他「以製造帳幕為業」,六天勞累於「大地和人力的產物」,藉着工作而聖化生活,然後在主日「呈獻給」上主」。人犯了拜金牛罪,35:21說他們願意接受懲罰:「凡甘心情願捐獻」,這話並非談願意與否,希伯來原文有這樣的意思:「All those who have a heart of wisdom」或「All those who were wise in heart」,意謂「有智慧的人才會為了信仰而捐獻」,才明白六天的工作為使人走近天主,到了主日便親自上教堂,走到上主的居所去朝拜祂。彌撒奉獻詠時,獻上的「大地和人力的產物」就是餅酒和水果等祭品,人類的努力透過聖神所「祝聖這些禮品,使成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這生命之糧能帶人進入永生。

6.     35的規定是超過三千年前制定的,能夠持續至今,乃因每一個人的付出,不論是教師、售貨員、建築工人、商人或公務員等,只要願意,便能參與建設教會,建設「聖神的宮殿」(格前6:19),那時,主便與人同在。只要眾信友都懷着奉獻的心,把六天的勤努帶往聖殿,一起投入感恩祭裏,便能放出彩虹。梅瑟收集了各方的捐獻後,36:1說馬上「按照上主所吩咐的一切去做」,我們作為信友的也不可忘記,教會的發展是需要財物的,亦即大誡命教人要「全力」地愛天主,同時也需要人力和時間,關乎「全心」和「全靈」,梅瑟便在36:8-39:31馬不停蹄地進行工程。

7.     25-40的十六章中,其中約十三章都談聖殿的建造,真有點令人莫名其妙,看看天主所頒布的十誡,只在20處詳述,至於其他的法律,也只稍為談論,就算創世紀所載天主創世的工程,也只用了1-2來記載,整個舊約中所談的單一事件,沒有一件事需要長達十三章的編幅才寫成,究竟原因何在呢?另一件很奇怪的事,眾所周知,耶路撒冷的首座聖殿大致是達味所設計,由撒羅滿所建成的(列上6-7),為甚麼要在出谷紀記載呢?請參閱下面第14段。

8.     首先,信仰生活不可是被動的,天主要求人積極地參與,為祂建造一所居所,是上主賜給人的機會。記得耶穌召叫門徒時,3:14-15說「為同他常在一起,並為派遣他們去宣講,且具有驅魔的權柄。」信友會覺得,「同他常在一起+宣講+驅魔」太艱難了,做不來的原因是甚麼?看看32發生了甚麼大錯?他們拜金牛(32:3-6),結果事件擾攘了很久,包括梅瑟怒氣沖沖而把金牛捽碎(32:19),又「搗成細末,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子民喝」(32:20)。

9.     讀者會發覺,出谷紀這十多章關於聖殿的建造,記載得連篇累牘,令人精疲力竭。究其原因,必須了解25-40的結構:分為三部份:25-31 + 32-34 + 35-40,前後兩部份幾乎相同,但並非完全相同,問題在於中間的32-34,記載了一件嚴重罪過,所以,第一部份的25-31是犯大錯前的事,而第三部份的35-40是犯大錯後的事。先看第一部份的25-31,當中天主經常吩咐梅瑟:「 …. 做(You are to make」(25:10, 17, 2326:15, 31等),這全都是天主的指令,工程尚未進行。至於第三部份的35-40,作者不停地說:「 …. 做了(made」(36:8, 12-14, 17, 20, 35, etc.)。

10.   原來,分界線是32-34的拜金牛重罪,罪惡令人軟弱,25-31是天主的建殿計劃,是完美的計劃,可惜猶太人犯了罪而軟弱了,妨礙了人遵照天主原有的計劃地完成,造成了第三部份的35-40與第一部份的25-31差異。反省:甚麼元素妨礙了我們去履行天主在我們受洗時給我們設立的計劃(司祭 / 君王 / 先知職務)呢?私心、貪婪、物質生活、美色、傲氣等,因此,人要學習謙遜和依賴,誠然,有限的人性無法完成無限的天主所制定的計劃,但透過每天的皈依,懷着望德,邁向天主。

11.   上面第7段所提出的一問題尚待解決:聖殿究竟是撒羅滿抑或是梅瑟建造的呢?學者認為是撒羅滿所建的,所以,25-3135-40是後加的,稱為「編輯(redactor)」,把一些事件加入,為的是要表述整體的意義,只有32-34是發生在梅瑟時代的。學者認為聖殿不可能在梅瑟時代所建造,原因有三:

     (a)    出谷期間的以色列一貧如洗,攜帶的物資極其有限,尤其聖殿很多地方都以純金來造,各方物料都遠遠不足;

     (b)    建造約櫃需要阿拉伯的木材和黎巴嫩香柏,身處沙漠地帶根本沒有樹木可利用;

     (c)    沙漠境內,無法建成聖殿的外庭和內庭,且有至聖所,大多數器皿都是用金和銅造成(列上7:48-51)。

12.   話說回頭,天主有完美的計劃(25-31),但人無法配合(35-40),但即使達不到一百分,仍應盡人所能,就如六天工作,第七天便會慶祝安息日,即使六天的計劃尚未完成,餘下的計劃不可留待下週繼續,因為下週的工程是新的計劃,上週未完成的工程也許會在今週進行,但不再算為上週的部份,而是本週的部份工程。另外,猶太人在32製造金牛時,32:2-3記載:「2亞郎給他們說:「你們去摘下你們的妻子、兒女所佩戴的金耳環,給我送來。」3眾百姓即將他們耳上的金環摘下,送到亞郎跟前。」那麼,建造聖殿時可從那裏取得金飾來使用呢?辣彼們解釋說,造金牛時的金器來自以色列的男人,婦女們沒有捐出,後來,建造聖殿時又需要大量金飾,婦女們便把金飾獻上。

13.   「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這是聖經中給「智慧」的定義,男人捐金飾造金牛,既不需要亦不適時,婦女們卻有真正的智慧。事實上,在教會內,婦女所擔當的角色遠較男人們更積極,她們既有智慧亦很富裕,且沒有私心地獻給教會,好能保存她。聖殿象徵教會,也可象徵家庭,天主在人世間根本不需要一間屋,屋只為人的需要,而祭壇乃為了祭獻之用。25-40談建造一所聖殿,也可比作一個家,家庭和教會都要警醒,切勿走錯方向,必須以天主為中心。

14.   聖殿用了大量純金來建造,是要表達「黃金歲月(golden memories)」,快樂時光總要珍惜,幸福家庭需要彼此間的承擔和奉獻,但不可或缺的是祭壇,表示願意為家人而作出奉獻,黃金餽贈家人,又獻給上主。尚有一事要解答,上面7段已提出過:建造聖殿的計劃為甚麼要在記載呢?這是「權威」的問題,聖殿是當年全中東最輝煌的建築物,建造它所要動用的資源非常龐大,幾乎用盡全國的財富,因此需要大量稅收,所謂民脂民膏撒羅滿在好大喜功下會造成人民的強烈反響,便立即引述出谷紀,說是天主幾百年前已預定的計劃,這樣,有誰夠膽反對君王「替上主」建造居所呢?

l        下期預告:創世紀16-21(二之一)2011-11-4

Friday, October 21, 2011

出谷紀 35:1-3

出谷紀 35:1-3
(主題:安息日中的安息日)


1.     讀者請先閱讀出35-3635的大標題是「安息日的法律」,35:1-3說:「1梅瑟召集以色列子民全會眾,向他們說:「這是上主吩咐你們應遵行的事:2六日內作工,第七日為你們是聖日,應完全為上主安息凡在這一日作工的,應受死刑3安息日不准在你們住的一切地方生火。」35的規定其實就是天主十誡中的第三誡,20:11這樣說:「因為上主在六天內造了天地、海洋和其中一切,但第七天休息了,因此上主祝福了安息日,也定為聖日。

2.     35:1-3的內容表面看平平無奇,所以要參閱上文,32:30記載:「到了次日,梅瑟向百姓說:「你們犯了重罪,現在我要上到上主台前,也許我能為你們贖罪。」」「犯了重罪」是指拜金牛32:1-6),35:1-3的話是32:30翌日說的,是要贖罪,要向天主祈求寬恕,是贖罪節(Yom Kippur)的起源,這天猶太人會閱讀哀歌,讀者可參閱本網誌20117月兩篇相關的文章。身在西乃山下的猶太人「犯了重罪」而需要贖罪,自然也需要做補贖,35:1的話顯示事態相當嚴重,因為梅瑟召集以色列子民全會眾

3.     犯了重罪」所要面對的懲罰可見於35:2:「六日內作工,第七日為你們是聖日,應完全為上主安息」,補贖就是要「完全為上主安息」。這話也很難看出是懲罰甚麼,所以看看「New Jerusalem Bible」的寫法:「Work must be done for six days, but the 7th must be a holy day for you, a day of complete rest, in honour of Yahweh」。這網誌在20114月探討「逾越節慶典之主的晚餐」時說過,「in honour of Yahweh」意謂「恭敬上主」。辣彼們認為,天主這樣仁慈地懲罰犯了重罪的人,是人所意料之外的。

 

4.     35:2在翻譯上,英語較中文好些,但其實所有譯本都沒有完全正確地譯出其原意,必須參閱希伯來的原文,完全為上主安息意謂「a Sabbath of Sabbaths consecrated to Yahweh」。表面看,這樣的補贖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如果修和聖事時,神父指示的補贖是「善待別人」或「要更熱心」,辦修和聖事的教友會很害怕,因為難以確定自己是否做了補贖。回到35:2所定的懲罰,用現代的說法就是要犯罪者「六天工作 + 主日參與彌撒」,這樣的懲罰與其說是「補贖」,反而說是「教育」或「培育」。原來,天主對重罪人的懲罰是「教育」,藉此令人明白自己犯錯了甚麼。


5.     這與「安息日」何關?猶太拜金牛是錯的,於是,天主便教訓他們所應朝拜的是雅威,祂才是真和唯一的神。讀者也許會聽過有些人批評舊約的天主很惡,且冷酷無情,但35:2的例子卻清楚展示上主多麼仁慈,猶如學生考試不合格,老師便決定額外抽空替那學生補習,作為懲罰。值得為人父母者反省:申請入讀大學的青年人往往要由父或母陪同去進行面試,期間不斷查詢學科詳情和就業機會的是父母,子女們則專注打遊戲機,這是典型的「直升機父母」,結果長大後的兒女會是怎樣的一輩子呢?只像未受過任何「教育」或「培育」的人!

6.     再看35:2,「六日內作工希伯來語的意思是「Work is to be done for 6 days」,重點在於動詞用了「被動式」,辣彼們對此十分詫異,因為被動式是用於天主的,猶太人明認天主的無限和至聖,所以不敢直接稱呼祂的名字,因此,35:2的「六日內作工」如果是主動式,應改為「你應六天工作。」那麼,35:2為甚麼會使用被動式在人身上呢?辣彼們認為要表示「工作並不重要」。原因何在呢?35:2b作出解釋:「the 7th is to be a holy day for the Jews, a Sabbath of Sabbaths」,「Sabbath of Sabbaths」意指「眾安息日中」的「安息日」,等於「冠軍中的冠軍」,簡而言之:「天天都是安息日,但最重要的安息日是主日。」這樣,星期一至星期六都是為了主日而準備的,準備的方法是「工作」。

7.     然而,安息日不表示要停止一切工作,因為「拯救生命」的工作是要繼續的。也許,有人會爭議:天天勤勞工作也與「生存」相關;的確如此,但問題在於「必須」與否,賺錢維持生計是需要的,要賺取大量金錢,好能享盡富貴榮華便非「必須」,年薪百萬而仍不斷思考如何賺千萬,然後可以享用數百元一個蛋糕、要擁有多枚鑽飾、每次出外旅遊都要超級豪華享受等,這些都不是必須的,遠超維生的需要。所以,人超越維持生存的需要而工作,好能賺取更多收入者,便會變成金錢的奴隸,「Work is to be done」乃只為了生存,維持生命以上的物資便不需要,所以,主日便應休息,商務約會全不需要。

8.     那麼,工作的量是否應該減少呢?要重「質」而非重「量」,一個政府醫生的工作態度無論怎樣,他的工資都不變,但作為基督徒,他的態度必須持「醫者父母心」來工作;不但醫生,律師、工程師、教師和公務員也應如此,才算好好地準備平日的安息日,到主日向上主獻上。「安息日(Sabbath」與製造金牛有何關係?32:1說「百姓見梅瑟遲遲不下山」,彷彿群龍無首,便意圖將看不見的神變成看得見,好能「在我們前面引路」。天主給人的懲罰是要人認清所應朝拜的不是金牛,而是雅威。生存需要金錢,但過份沉迷於錢財,錢財便變成「金牛」。有些教友很明白不可朝拜黃大仙或觀音,卻醉心於窮奢極侈的生活,這與拜偶像何異?

9.     拚命地謀取名利的人把人生目標放在「錢財」上,天主卻叫人將目標放在生命的「過程」上,而不是最終所賺到的「金錢」,天主要求人「善度」每一天。十年寒窗贏得了滿載而歸的佳績,過了很久,令人最回味的總是奮鬥的「過程」,同樣,醉心於學習聖經的人,可以持續五小時或十小時地研讀,甚至可以廢寢忘餐,以至精疲力竭,但卻躊躇滿志。人的生命結束時,怎樣才算劃上完美的句號呢?相信弟後4:7-8給我們提供了答案:「7.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已保持了。8.從今以後,正義的冠冕已為我預備下了,就是主,正義的審判者,到那一日必要賞給我,不但賞給我,也賞給一切愛慕衪顯現的人。

10.   回到35;2,上主說:「凡在這一日(安息日)作工的,應受死刑」,城市人為了謀生,間中在主日也無奈地要上班,便「應受死刑」嗎?這裏的規定並非字面所指,而是強調在主日時人要聚焦於天主,把過去六天「大地和人力的產物,呈獻給」上主,祂才是人生的終向,這樣,我們才能活出信仰。35:3的話看起來很奇怪:「安息日不准在你們住的一切地方生火」「不准 生火」與「第七天休息」無關,並非要人停止煮食或吸煙,辣彼認為「」不是指真的火焰,而是指「人的慾望(passion」,包括加班為賺取多些金錢,人在主日應轉為被動;另一詮釋說「」意指「憤怒」,主日勿動干火,不論在堂區或家中,在酒樓或車站,都要避免大發雷霆

11.   35:1-3談天主對人的懲罰,因為人犯了重罪,他們朝拜金牛,故天主罰人「守禮拜」和要「第七天休息」。相比梅瑟對百姓犯了重罪的回應,32:20說他「拿過他們所造的牛犢,投在火中焚燒,搗成細末, 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子民喝。」現今的富裕社會裏,高級食館把金薄片放在佳餚上,顯示其矜貴,殊不知三千多年前已出現過,而且是為了懲罰!至於天主對人的懲罰,似不似現今的「社會服務令」呢?既有處罰之意,也有讓犯錯的人洗心革面的機會。「社會服務令」限制了犯錯的人的活動,要他們去服務他人,作為處罰;另外,從服務他人中得到培育,修心養性,恢復個人的尊嚴,然後得到社會的接納。天主對重罪人的懲罰亦類似「社會服務令」,是一種教育。

12.   天主對罪人的懲罰,要教育人甚麼?要人明白生命中正確的優次,35:2的「六日內作工」不是終向,只是途徑,「作工」只為了「聖化」和「淨化」,然後才進入高峰的「主日」,這一天我們要「與主相遇」。35:1-3短短三節便道出了「工作神學」或「工作倫理」,工作不可停留在「錢財」的層面,它與我們的信仰相關,都是指向安息日,指向天主。很多教友視謀生為「現實」,與信仰所重視的「靈修」好像格格不入,這只是我們的誤會,值得我們反思和修正。

l        下期預告:35-362011-10-28

Friday, October 14, 2011

創世紀 34

創世紀 34
(主題:教育兒女之道)


1.     讀者請先閱讀創34厄撒烏雅各伯兄弟久別而在厄冬相逢後,33:18-20雅各伯便舉家移居耶路撒冷以北64-1/2公里的舍根城,包括十一兒子和一女兒,女兒名狄納Dinah),是肋阿生了六個兒子後才生的(30:21)。34:1-5記載狄納不幸被舍根強姦了,這事究竟為甚麼會發生的呢?34:1說:「肋阿雅各伯生的女兒狄納要去看看當地的女人」「要去看看當地的女人」的做法很不尋常,時至今天,猶太婦女出外仍會以紗蒙臉,也往往跟在家人後面,根本不會要求「去看看當地的女人」這樣主動的行為會令家中的男人極不滿,甚至會因而被打死!

2.     狄納的性格很外向,結果被人強姦了,在中東的男人看來,她是自取其辱的,認為她太前衛的。中東人的這種思想,你同意嗎?但辣彼們並不同意,因為性格「外向」並非「過錯」或「缺點」,反而是優點。上期談過,32:23記載雅各伯策劃如何與厄撒烏見面時,沒有提及狄納,辣彼們說他故意把狄納藏在「木箱」內,一方面是中東的文化以免女士被人看見,但雅各伯為了另一目的,他不想厄撒烏見到她而一見鍾情,然後以改善兄弟關係作藉口,要求把她嫁給他,雅各伯就是不想女兒下嫁厄撒烏

3.     辣彼們認為雅各伯的思維錯了,他以為女兒狄納性格像伯父厄撒烏地外向,便把她鎖起來,不准她外出,這本來就是雅各伯的本性,他喜歡操控別人。辣彼續解釋:「性格外向」不等同會「行差踏錯」,就如發生男孩子非禮女孩子時,絕不可指控女方長得太美麗所致。父母把女兒「禁固」在家裏,一旦她接觸到外面世界,容易一百八十度轉變,一如溫文儒雅和勤奮好學的女兒突然間與男友離家出走,導致到這境地的背景原因可說殊不簡單。

4.     狄納不是一個頑皮的女孩,34:1說他出外為的是「要去看看當地的女人」,意指想結交多些朋友,不是反叛的行為。雅各伯恐怕女兒會被社會喧染,會學壞,便採取了高壓家規,以防萬一。然而,越打壓便越反抗,結果便出了事。值得為人父母者反思:「對子女越高壓,結果可能越高危」,多數女青年參加課外活動時都曉得自我保護,重要的是人數不少的正當「團體」,例如二三十人或以上。狄納被姦不是因為其性格「外向」,部份原因乃被父親「過度打壓」。

5.     另一詮釋在上面第2段已談論過,雅各伯害怕長兄厄撒烏愛上了狄納,事實上,這是有可能的,但雅各伯應該讓狄納自然發展,如果厄撒烏狄納發生了感情,為甚麼要阻止他們呢?讀者會立即反駁:伯父與姪女兒結婚,不是犯了亂倫嗎?讀者勿忘記,幾千年前的中東人是近親結婚的,例如:亞巴郎的妻子撒辣亞巴郎同父異母的妹妹(20:12),雅各伯的兩個妻子肋阿辣黑耳是他的表妹等等。其實,時至今天,中東的人仍習慣近親結婚。

6.     狄納一如其母親肋阿的情況(請參閱上期第89段),她能吸掉厄撒烏的大量能量,這倒是好事。雅各伯娶了肋阿,現在又把狄納鎖起,其實她們兩人都身懷絕技,能「把冰山擘開」。雅各伯的本性有問題嗎?他冷靜、好操控、深謀遠慮毅然決然,他的不少本性都是優點。現在的主要問題是:人生旅途怎能保證絕對安全呢?事實上,無人能完全控制生命,即使做足超級安全措施,也不能保證沒有意外,所以,適量的風險程度是可以承擔的。

7.     34:2說:「舍根看見她(狄納),就抓住她,強姦了她,玷辱了她。」事後,舍根家族積極地表達願意承擔責任,其父哈摩爾34:634:8-10帶兒子前來找雅各伯說親,甚至不計較對方要求「多少聘金和禮品。」然而,狄納的兄弟們有何反應呢?就是「有仇不報非君子」,於是便「就用欺詐的話」欺騙對方,假裝「劃一」的需要,在34:15要求對方:「你們都應和我們一樣,使你們中所有的男子都受割損。哈摩爾父子誤信了雅各伯兒子們的要求,便向自己城裏的人提議接受割損的安排,34:25記載雅各伯的二子西默盎和三子肋未便乘人之危:「第三天,他們(哈摩爾的人)正疼痛難忍時,雅各伯的兩個兒子,狄納的哥哥西默盎肋未,各自拿了一把刀,不慌不忙進了城,殺了所有的男子。

8.     32-34談兩兄弟的不同,他們象徵着兩個創造,一方是自由奔放和強而有力,另一方是溫文儒雅而暗地裏計慮深遠,即使是一個人內心的兩種性格,仍會造成不少的衝突,記得厄撒烏32:7帶「同他來的尚有四百人」,即使沒有惡意,但雅各伯仍然步步為營,這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嗎?「自由奔放」和「外向」的性格也不一定有問題,就如大學生參加學生運動和義務服務,作為父母者也不宜立即批評為浪費光陰。雅各伯甚至得到厄撒烏之天使的祝福(32:27),所以,勉強打壓與自己不同性格者可能變成弄巧成拙,以致最想避免的事卻發生了。我們在社會裏、家庭內、堂區、同學圈子,兩款本性是存在的,就讓他們共同存在,它們可以互補不足,即使不能,不同仍可以存異,只要作些平衡,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9.     反觀我們教會的習慣,彌撒時不停聽見「請起立」/「請坐下」/「請跪下」,梵二後四十多年了,千禧年時,教廷已指示教友在彌撒時應停止這些提示,以免干擾禮儀的進行,但因為很多堂區仍沒有理會,教廷在2006年再作出同樣指示,至今的香港各堂區仍依然故我,彷彿停止了「請起立」/「請坐下」等提示,彌撒便變成無效!試問你叫人「請起立」時,傷殘而坐在輪椅上的教友會感到多麼難堪呢?或者,有些人認為跪下更表熱心,我們又何必要勉強別的教友要「起立」呢?教會一向容許多樣性,就如菲律賓裔教友喜歡在彌撒時跳禮儀舞,這又有何問題呢?

l        下期預告:35:1-32011-10-21

Friday, October 7, 2011

創世紀 32

創世紀 32
(主題:兄弟勉強相逢)


1.     讀者請先閱讀創32。八月二十七日所刊登的文章,探討25:30時,說厄撒烏為了吃那「紅紅的東西」,亦即25:34的「扁豆羹」,而賣掉了自己的長子名分。這種扁豆羮是一般窮等人家吃的食物,烹調時多數加入新鮮的蘿蔔、洋蔥、芹菜來煮。背後策劃這次「奪權」是母親黎貝加所為,於是厄撒烏雅各伯兩兄弟成了仇人,一代一代的繼續下去。

2.     今天我們探討32,但進入這範圍之前,先要看看天主的「創世」,1談天主創造天地,2也談天主創世,把同一事件雖記載了兩次或多次,但始終只是一次創世。然而,猶太人的傳統(不是聖經)說「創世」其實有兩次,他們指的第一次創世記載於1:1-2:「1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2 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天主第二次的創世工程始於1:3,那麼,1:2的「混沌空虛」是何時創造的呢?猶太人說是屬於天主的第一次創世,祂先造了「混沌空虛」,才展開第一天至第六天的創世,屬第二次創世。

3.     猶太人認為,天主先創造了「混沌」,才開始了六天的創造,亦即他們所指的「第二次」創世,目的要把「混沌」變成井然有序。我們會質疑:1:2的「空虛」怎能視為「實物」呢?看看英語聖經便知,「空虛」是「formless void」,亦即「無定形的空虛」,彷彿說「無定形」會變為「有定形」。另外,1:2也說:「天主的神在面上運行。」如果創世之前甚麼都未有,那麼「」是從那裏來的呢?「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裏的「深淵」和「黑暗」又是從那裏而來的呢?

4.     1:3-4記載說:「3 天主說:「有光!」就有了光。4 天主見光好,就將光與黑暗分開。」天主在第一天的創造只造了「」,沒有造「黑暗」,那麼,「黑暗」是從何而來的呢?如果「黑暗」本身因着「」而消失了,也許1:4應說:「有了光,黑暗便消失了。」猶太人以這思維而認為,天主的第一次創世猶如建屋前預備好建築材料,第二次創造猶如把材料建成房舍。不過,對於這樣的詮釋仍會有問題:天主的第一次創造怎能被形容為「混沌空虛」和「一團黑暗」呢?另一問題是:如果把「混沌空虛」視作第二次創造的「建築材料」,那麼,第二次的創造並非由「無」變成「有」,亦即一些學者所批評部份自稱為「神」的科學家,指出他們雖然科技很高,但並非由「無」變成「有」。

5.     回到32的兩個主角人物:厄撒烏雅各伯,學者認為他們分別象徵着兩個創造,厄撒烏象徵第一個,是個孔武有力和身材健碩的男子漢,但卻未被馴服,像野馬般的本質,即所謂「桀驁不馴」之輩,像些建築材料一樣。雅各伯則像第二個創造,做事井井有條,記得25:27這樣形容他:「雅各伯卻為人恬靜,深居幕內」,專注於聖經的研讀,他生活很有規律。

6.     厄撒烏雅各伯的性格很極端,容易起衝突,如何也發生在我們身上呢?辣彼認為:人人都兼備厄撒烏雅各伯兩種的性格,極端的說法就是「有時做天使,有時做魔鬼」。有些家庭非常重視子女的成長,踏入青春期的少女,即使一向都很有教養和品學兼優,突然間醉心於拍拖,甚至向母親提出有意停學,想找工作做;或者,與幾個女同學和些男孩到國內旅遊;又或者,明明有份不錯的工作,突然間辭了職而留在家中。不但青年人,成人也會有令人意料之外的行為,一向是熱心教友的中年男子,突然間向妻子提出分居,自己選擇移居國內!

7.     依撒格黎貝加兩夫婦家裏有對孿生子,年齡相差可能只是一兩小時,但性格那麼懸殊,結果雅各伯要逃避長兄厄撒烏的報復,雅各伯當然有錯在先,他騙取了厄撒烏的長子名分。雅各伯逃到舅父拉班那裏後,30:31說他「仍牧放照顧你(拉班)的羊群」,其實,29:9說表妹辣黑耳也作牧羊人。試想想,拉班的性格相似雅各伯嗎?不,拉班不像雅各伯做事那麼專注,他反而類似厄撒烏。做事專注當然有其很大好處,但也有很嚴重的缺點。美國九一一事件的調查報告指出,災難發生後,有些人士竟然過了超過三十分鐘才開始離開災難現場,因為那些人士想先把一些重要文件儲存好、電腦系統關妥後才離去!同樣,高度專注做事的人往往疏忽周圍的環境,容易被立心不良的無賴所陷害。

8.     誰是立心不良的呢?是拉班雅各伯明明喜歡小表妹辣黑耳,但舅父卻「將自己的(長)女兒肋阿,引到雅各伯前,雅各伯就親近了她。」(29:23)堂區內的服務有時也出現這些冤情,有些熱心教友全心專注服務某範圍(例如:慕道班、聖母軍、探醫院),背後卻被心懷不詭的堂區領袖所陷害,或專向喜歡聆聽是非的神父和修女惡語中傷。結果雅各伯先後娶了兩姊妹為妻,長女肋阿並不得寵,她雖誕下六子一女,但在雅各伯眼中,肋阿並不可愛。然而,辣彼卻不同意,他們認為肋阿其實很可愛,只不過她嫁錯郎,夫婦性格不合,猶太人的傳統說肋阿最適合下嫁厄撒烏,甚至說這是拉班原本的計劃。

9.     辣彼們認為肋阿應嫁給厄撒烏的理據是甚麼?用現代的術語,「大男人」與「大女人」是無法共處的,很多人認為夫婦間的理想配搭是:「大男人」+「小女人」,或「大女人」+「小男人」。29:17肋阿雙眼無神」,而厄撒烏的性格是大情大聖和做事粗枝大葉的,如果有一位妻子能容忍他,便可以吸掉了他的能量。一個不太被愛的人內心是空的,遇上一個稍為善待她的人便容易「以倍還愛」,這樣,對方的能量也可以耗盡而變得馴服,彼此能相處得天衣無縫,非常幸福。

10.   很多時,「小女人」甘願容忍「大男人」,或者「小男人」甘願容忍「大女人」,難以以邏輯判斷,只要不影響其他人便算了吧!當然,厄撒烏已婚,26:34-35說他其實娶了兩個「赫特 為妻。」所以,這裏探討的只是一套關於夫妻配搭的理論,形容一個像厄撒烏般粗抗和具破壞性本質的大男人也能被一個文靜弱質女子所征服,像一個黑洞吸盡宇宙裏的能量般。可惜,29:17肋阿雙眼無神」,她時常哭啼,因為她無法發揮所長,她嫁了給雅各伯

11.   記得雅各伯向天主要求三件事,當中包括「回到父家」,但上一期已解釋過,天主早已在28:15向他承諾過:「你不論到那裏,我必護佑你,領你回到此地。」現在到32雅各伯真的衣錦還鄉32:4-9顯示他的心情:「4雅各伯先派使者厄東鄉間色依爾地方,他哥哥厄撒烏那裏去,5吩咐他們說:「你們應對我主厄撒烏這樣說:你的僕人雅各伯這樣說:我在拉班那裏作客,一直到現在。6我擁有牛、驢、羊和僕婢,現在打發人報告我主,希望得你的恩愛。」7使者回來見雅各伯說:「我們到了你哥哥厄撒烏那裏,他正前來迎接你;同他來的尚有四百人。」8雅各伯大為震驚,很是憂慮,遂將自己的人和羊群牛群及駱駝分作兩隊9心想如果厄撒烏前來攻擊一隊,剩下的另一隊還可逃跑」過程中提心吊膽,怕兄長報仇雪恨

12.   今天不同往日,當年離開故鄉時,28:10說:「雅各伯離開貝爾舍巴,往哈蘭去了。」他兩袖清風,一如他在32:11所說:「我只帶了一條棍杖過了這約但河,現在我卻擁有兩隊人馬。」故到了拉班那裏,便要以牧羊維生,現在的情況可見32:6:「我擁有牛、驢、羊和僕婢」情況像中國六七十年代的大逃亡潮,不少國內同胞在香港勤奮努力而事業有成,便衣錦榮歸,且斥資在故鄉建祠堂和祖屋。在靈修上,「回家」像往主日彌撒,之前過了六天的辛勞,吃盡各種苦頭後,主日便回到堂區,把勞苦賺得的酬勞、個人的才幹、時間等帶到聖堂。雅各伯28:21要求「回到父家」,即回到巴力斯坦地,現得賞所願了,問題在於32:4雅各伯厄東鄉間色依爾地方」,「厄東」即厄撒烏,「回到父家」為甚麼要去找「厄東」呢?為甚麼「為人恬靜,深居幕內」的雅各伯要去找麻煩呢?等於又害怕蟑螂,要想捉住牠!

13.   雅各伯32:4先派使者」向厄撒烏報訊,僕人回來向主人報告:「厄撒烏 正前來迎接你;同他來的尚有四百人」「四百人」等於當年全村的人,雅各伯聞風喪膽,把長兄的行為視作敵意,是復仇之戰。辣彼們的看法卻相反,認為厄撒烏帶了整個家族前來「盛大歡迎」雅各伯,當時全屬善意。由於雅各伯持負面看法,便立即佈防,先在32:8將自己的人和羊群牛群及駱駝分作兩隊」,目的見於32:9:「如果厄撒烏前來攻擊一隊,剩下的另一隊還可逃跑」看看雅各伯33:1-2的部署:「1雅各伯舉目,看見厄撒烏帶了四百人前來,遂將孩子分別交與肋阿辣黑耳和兩個婢女;2將兩個婢女和她們的孩子放在最前面,其次是肋阿和她的孩子,最後是辣黑耳若瑟雅各伯就是這樣一個辦事非常專注的人,且計慮深遠

14.   仔細看看33:2部署中的次序:「兩個婢女彼耳哈Bilhah)和齊耳帕Zilpah))和她們的孩子納斐塔里加得阿協爾放在最前面,其次是肋阿和她的孩子勒烏本西默盎肋未猶大依撒加爾則步隆),最後是辣黑耳若瑟(幼子本雅明尚未出世)」,雅各伯的思維是「還可逃跑」,所以,他把最溺愛的要放在最後。一切安排好後,便在32:10-13向天主禱告,並提醒天主:「10我父亞巴郎的天主,我父依撒格的天主、上主!你曾對我說:「… 我必要恩待你,使你的後代如海沙,多得不可勝數。」

15.   雅各伯一方面安排「脫離我哥哥厄撒烏的手,因為我怕他來擊殺我,擊殺母親和孩子。」另一方面則準備厚禮,為的是32:21:「如果我先送禮向他討好,然後才與他見面,也許他會歡迎我。」從32:18-20看,雅各伯安排送禮給哥哥,是分成幾個小隊先後來餽贈,這樣做的目的何在呢?就是希望厄撒烏能逐漸接納他,能終於饒恕他奪其長子名分之仇。雅各伯32:17吩咐僕人送禮隊伍要「每隊之間應隔開些」,好讓厄撒烏有時間消化弟弟的友善動機,推動他喜笑顏開而原諒他。

16.   然而,創世紀裏從來沒有表示厄撒烏要向雅各伯報復,那麼,雅各伯是否己人憂天,甚至庸人自擾呢?其實,人與人間的感受不必過份負面或悲觀,就如一個朋友送一份禮物給你時,你不必立時評為「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從這事件中剖析厄撒烏雅各伯兩兄弟的不同,雅各伯「事事深謀遠慮,不容易信任人」,厄撒烏則「粗枝大葉,大情大聖。」雅各伯舖排這件事的過程:「先派使者」,跟着便祈禱(32:10-13),然後安排禮物(32:14-16),合起來像甚麼?像感恩祭:天主有個訊息(聖道禮儀),跟着便祈禱(信經、信友禱文),再跟着是餽贈物(餅和酒)。雅各伯外在的安排 + 厄撒烏內心的情感表達 = 彌撒。

17.   這樣的詮釋教訓我們在彌撒時,必須要投入,融入和平衡雅各伯厄撒烏兩種本性。再看看雅各伯周詳的部署,都是要舒緩厄撒烏的忿怒,究竟厄撒烏真的一直地忿怒嗎?抑或是雅各伯做了虧心事而心虛呢?單看32一章裏,雅各伯稱長兄為「我主(My Lord」竟達19次,雅各伯的一切部署均為「討好厄撒烏32:21),這也不是問題,只要能達至「安靜」對方的情緒便可,多番稱長兄為「我主」可視作雅各伯「開始悔悟」的標記。

18.   雅各伯費盡心思面對厄撒烏,以致32:22說他「當夜仍留在營內」,意即「無法入睡」,於是「當夜起來,帶了他的兩個妻子,兩個婢女和十一個孩子,由淺處過了雅波克河」有一點很奇怪,雅各伯的妻子肋阿生了六個兒子後,又生了一個女兒,名叫狄納Dinah)(30:21),現在一家人過河,沒有提及女兒,對這問題,我們會在下期才交代。過河後,32:25說:「雅各伯獨自一人留在後面」反省:辣彼認為,一個人事事都深謀遠慮,等於不少父母不停向子女灌輸「擇友要評估利用價值」,以醫生 / 律師 / 校長 / 商家 / 高官 / 神父為擇友對象,叔伯兄弟之間無止境地競爭,結果造成兄弟姊妹之間不和,對於這樣思想的人,周圍的人會敬而遠之,終於你只會變成「獨自一人(left alone」。

19.   當夜發生了一件事,記載於32:25-30,談的是「有一人前來與他搏鬥一直到曙光破曉。」這故事可能已聽過很多次,但我們往往不明白雅各伯怎能打敗天主,又不明白把「雅各伯」一名改為「以色列」的作用。其實,這事件隱藏着很多心理的意思,雅各伯奪取了長子名分(25:33)和父親的祝福(27:33),後來又欺騙岳父很多的羊(30:31-43)。其一詮釋:辣彼們認為故事中與雅各伯搏鬥的是「厄撒烏的護守天使」,因為雅各伯雖想去見厄撒烏,但32:25說他「獨自一人留在後面」,似乎是猶豫不決,厄撒烏的天使來推動雅各伯付諸行動,論體力,雅各伯不如天使(象徵厄撒烏的體質,25:27說他「好打獵的人,喜居戶外」),因此雅各伯不敵天使,32:26說他的「大腿窩脫了節」,盡管如此,雅各伯32:29卻「與神與人搏鬥,佔了優勢」,表示「為人恬靜,深居幕內」的雅各伯戰勝了「破壞的力量」。

20.   雅各伯即使搏鬥中得勝,但32:27說他卻要求天使「祝福」他。彌撒領聖體後會由主禮神父祝福兒童和慕道者,而不會是由教友祝聖神父,同樣,祝福者的身份往往較被祝福的人尊貴,雅各伯要求厄撒烏的護守天使「祝福」他,表示他明認厄撒烏的身份高過他,厄撒烏才是長子。另一詮釋:與雅各伯搏鬥的人其實是天主自己或其天使,雅各伯一直害怕會見長兄厄撒烏,內心不停衝擊他去取消計劃,天主的天使便出臉干預,阻止他改變初衷,迫使他與厄撒烏修和。

21.   這故事如何應用在我們的信仰生活裏呢?「自律」與「頑皮」的衝突,一個文靜和品學兼優的女孩一天向母親提出,作出令父母意想不到的要求(上面第6段)。如果現讀高中的女兒突然間說要結婚,婚後才重新讀書,父母可如何處理好呢?種種似乎未心思熟慮的想法,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至於性本惡之說,則是荀子提出的。「頑皮」壓倒了「自律」,但又要求「頑皮」服從「自律」。是「理性」與「野性」之搏鬥,純理性的人,生活會過得枯燥。看看兄弟相遇,33:4說:厄撒烏卻向他跑來,抱住他,撲在他頸上吻他,兩人都哭了。」到此為止,雙方都誠意不足,態度冷漠,事後便各自生活,直至父親依撒格死時才再會(35:27-29)。

l        下期預告:3420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