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12

雅各伯書 2:14-17


教會內的階級觀念:雅2:14-17

1.    憐憫(Mercy)一詞是個動詞,強調需要行動來配合,2:14-17這樣說:「14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德,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難道這信德能救他嗎?15假設有弟兄或姐妹赤身露體,且缺少日用糧,16即使你們中有人給他們說:「你們平安去罷!穿得暖暖的,吃得飽飽的!」卻不給他們身體所必需的,有什麼益處呢?17信德也是這樣:若沒有行為,自身便是死的。」試把上述的話與保祿5:6的話作比較:「唯有以愛德行事的信德,纔算什麼

2.    今日的世界裡,尤其是經濟較繁榮的地方,越來越認為宗教信仰並不重要,很多人會說:「人只要安份守紀便夠了,有沒有宗教信仰都不重要;畢竟,所有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的。」如果看看2:145:6的話來分析,「安份守紀」被視作2:14的「行為」或5:6的「愛德行事」問題在於「信德」是基督徒必須的條件,任何人士成立慈善機構、醫院或學校去幫助窮人而沒有信德時,也不算是基督徒。

3.    我們切勿輕看基督徒的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受洗而成為「天主的子女」,受洗的條件是要宣認對耶穌基督的信仰。為受了洗的人,8:17說:「我們既是子女,便是承繼者,是天主的承繼者,是基督的同承繼者;只要我們與基督一同受苦,也必要與他一同受光榮」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藉受洗而成為「天主的子女」,便無緣成為「天主的承繼者,是基督的同承繼者保祿迦拉達書是寫給外邦人的,為今天的人來說,有些人慕道了多時,口說相信而仍不肯受洗者,也不是基督徒,不是「天主的子女

4.    雅各伯書的讀者對象是受了洗的猶太人,他們有信德,但沒有「行為(善工)」,所以2:14便質疑說:「有什麼益處?難道這信德能救他嗎?馬丁路德離開教會後,他把雅各伯書擯棄於他的聖經以外,因為不能吻合他對救恩的想法,因為他敵視天主教會的一切活動,包括教會一貫的慈善服務,如開辦醫院和孤兒院、辦學和設立安老服務等,為了攻擊教會,便否定教會的慈善服務!馬丁路德雅各伯書為「書(Letter of Straw)」,不但是草,且侮辱它為枯草,誓反教繼續馬丁路德的這思維,故在他們的聖經中也剔除了雅各伯書。直到近年,有些誓反教的教派把加回他們的聖經內,卻從不研讀她。

5.    時至今天,誓反教的信徒一談到天主教的慈善服務,仍懷着敵對的態度,他們的邏輯真難理解,究竟為甚麼有善工便等於沒有信德呢?今日的世界裡,大部份宗教都是慈善團體,提供不同方面的服務,包括攻擊天主教主辦慈善服務的團體,他們也協助吸毒者戒毒、提供醫療服務和辦學,既然如此,為甚麼仍不停地攻擊和扭曲我們天主教靠「善行來贏取救恩」呢?

6.    至於「基督徒」一詞,只三度出現於新約聖經(11:26, 26:28伯前4:16),所有跟隨基督的人都是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教的信徒,而這三教合稱為「基督宗教(Christianity)」,「基督徒(Christians)」一詞不是基督教的專用名詞。從近代的教會歷史看,馬丁路德1483-1546)因為不接受教會的一些道理,對「大赦」尤其質疑,便與教會決裂,他的門徒極力主張摒棄天主教會的一切教訓,只著重天主在每個人內心的啟示。15171031日,路德將他的95條命題揭示於威登堡Wittenberg)教堂門上,史家便確定了這一天為改教運動的開始。到1529年,德王查理五世斯拜爾Speyer)召開帝國會議,與會者多為天主教人士,一致議決持容忍態度,但不容它續擴張,卻仍遭反對者反對這項議決,這是為誓反教(Protestants)名稱的由來。

7.    全世界的基督教信友都自稱為「Protestants」,只有香港的基督教人士把「基督徒(Christians)」一詞定為他們專用,彷彿想表示耶穌親自建立的教會最初的一千五百年是沒有信徒的,直到1517年起才有。香港的基督教教友只是偷換概念,把「基督教」和「基督徒」兩個相近的名詞虛稱為如出一轍。其實,最可惜的是我們的信友,認為自己不是「基督徒」,而是「天主徒。」

8.    我們的教友有種習慣,一得悉某教友或其親友患了重病,或遇上婚姻問題、或經濟出現大困難,便立即表示會為苦主們祈禱。每年世界各地都會有天災,由中東向東伸延到亞洲各地特別多天災,聲稱「為災民祈禱」都很積極,但慷慨解囊者卻不見顯著,2:17稱這樣的反應:「信德也是這樣:若沒有行為,自身便是死的。5:6也說:「唯有以愛德行事的信德,纔算什麼」天主願意我們信友伸出援手:「35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36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了我」(25:35-36耶穌沒有教訓人說:「我餓了,我渴了,我作客,我赤身露體,我患病,我在監裡 這為我祈禱!求天主

9.    猶太人的信仰強調「行動」的重要,所以雅各伯講論「信德」時,便在2:21引述「信德之父」亞巴郎時說:「我們的祖宗亞巴郎,把他的兒子依撒格獻在祭壇上,不是由於行為而成為義人的嗎2:14-17解釋了「信德」與「行為」息息相關,有些基督教人士引述15:6的話來斷章取義:「亞巴郎相信了上主,上主就以此算為他的正義亞巴郎能成義,主要由於他的行為對信德的回應,天主的使者在22:12的話尤其重要:「不可在這孩子身上下手,不要傷害他!我現在知道你實在敬畏天主,因為你為了我竟連你的獨生子也不顧惜。」所以11:17說:「因著信德,亞巴郎在受試探的時候,獻上了依撒」由此可見,「信德」或「相信」強調需要行動來回應。

10.  試看看2:14-17的話多麼有力,如果「信德」只是純腦海或內心裡「信只有一個天主」,2:19說「連魔鬼也信!」所以,很少誓反教的人士有勇氣研讀2:21-23:「21我們的祖宗亞巴郎,把他的兒子依撒格獻在祭壇上,不是由於行為而成為義人的嗎?22你看,他的信德是和他的行為合作,並且這信德由於行為纔得以成全,23這就應驗了經上所說的:『亞巴郎相信了天主,因而這事為他便算是正義

11.  為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應該反省:「相信」必須有「行為」來配合,當堂區需要我們參與善會服務時,無論是歌詠團、聖母軍、送聖體會、善別服務、讀經小組等,任何藉口來推辭都不符合「信德」。有些教友曾經參加過善會服務,但很快便退下來,因為無法與其他教友溝通或交往,我們必須要明白,堂區或教會內的義務服務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或盡如人意的,例如探訪醫院時的感染風險等。

l  常年期第26主日(乙年)讀經釋義(2012-9-23
l  雅各伯書2012-9-2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