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5, 2016

從聖經中看環保(六之三)


1.      教宗方濟各表示必須保存人的尊嚴,我們應注意「心態的皈依」,首先要做的是「教育」,我們要學曉尊重萬物,作為基督徒,我們不能疏忽人神的關係,也要留意人與萬物之間的關係,這是信德的反省。且看11:6-8的話:「6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小山羊同宿;牛犢和幼獅一同飼養,一個幼童即可帶領牠們7母牛和母熊將一起牧放,牠們的幼雛將一同伏臥;獅子將與牛一樣吃草。8吃奶的嬰兒將遊戲於蝮蛇的洞口,斷奶的幼童將伸手探入毒蛇的窩穴。11:6-8談了動物界之間的和諧,近年來,野生動物數量大減,乃因人類數量急增的關係,認為需要大量的土地供居住和耕種。

2.      野生動物急劇下降最多的地方是非洲,尤其是南非,其中的高鼻羚羊竟然在短短十年間,由二百萬頭急降了99%,只剩餘二萬頭!大象的數量也受到重大威脅,因為牠們的食量驚人,每頭成年大象每天要吃330-375磅左右的植物,包括青草、小樹、果實、樹皮和樹根,當大平原急劇下降造成食物不足時,科學家警告會危害其它野獸的存活。於是,位於非洲南部內陸的津巴布韋Zimbabwe)的政府決定殺象行動,結果殺了四萬頭大象,可謂血流成河!這項極端的獵殺行動乃為保護大草原,但大平原真的得到保護嗎?剛好相反,大象和一些野生動物大幅減少後,甚至絕了種,但大草原同時急劇減少,變成了沙漠,獵象的措施是徹底的失敗。

3.      有位勇敢的科學家採取了創新的措施,與其獵殺野獸,他卻飼養了一群野牛,為數五百頭,每天都操縱着它們的活動範圍,且不停追趕他們,不能在某處逗留太久。結果全群野牛所生活的範圍竟能長出草和各種植物來,除供野牛作食物外,也能提供食物給人類,最重要的是大量植物能鎖住雨水的流失,成了小湖泊,這位科學家更進一步計劃飼養雙倍的野牛,真令全世界大開眼界。原來,「治理大地」(1:28)並非趕盡殺絕,而是學習共存。野生動物數量上升後,也造成了商機,不少商家安排了遊客觀賞野生動物,但人類尚未懂得自我控制,因為先進地方的人類仍大吃大喝,傷害了自己的健康。

4.      全世界的科學家對那位聰明的科學家的做法着了迷,紛紛學習,因為,野生動物多了,草原和湖泊也同時增加了,沙漠又減少了,彷彿就是11:6-8的和諧:「豺狼將與羔羊共處 母牛和母熊將一起牧放 吃奶的嬰兒將遊戲於蝮蛇的洞口」究其原因,一群野牛被迫在小區域上一起跑動,把地上的泥土踢起成鬆軟,遠處被風吹來的種子便能長出和生長起來,泥土有了空位也能鎖緊雨水。那科學家不准野牛久留某處,是不容許牠們吃掉所有青草,青草便能繼續生長。目睹如此,世界各地便模仿,美國黃石公園開始引入狼群、非洲各地也容許獅子生活在人的農場附近,狼群和獅子等的捕獵者獵食了一些人所飼養的牛羊,牛羊為保命而走在一起,也間接踢起了堅硬的土壤,亦即那位聰明的科學家的做法,原來,他領悟、模仿和擔當了「狼群」或「獅子」的角色,結果,遭捕獵者吃掉的牛羊僅佔很少數。原來,天主的創造多麼完美,捕獵者也有其角色扮演,牠們追趕着吃草的動物,後者群集逃命,也間接推動裁種植物和擴展大草原。相反,如果捕獵者被人全部獵殺,吃草的動物吃飽後便懶洋洋地臥在草地上,泥土逐漸變硬,植物也會枯死,草原也成了沙漠。

5.      我們會問:世界人口不斷上升與野生動物數量增加會否造成衝突呢?表面看「是會」,因為人需要地方居住和耕種食物,但實際上卻未必,動物界的存在能造福人類。當人類錯誤詮釋11:6-8而看不見天主創造的智慧時,便會造成糟蹋:「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小山羊同宿;牛犢和幼獅一同飼養,一個幼童即可帶領牠們」今天人人都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卻誤以為要人作出犧牲,好讓其它物種生存,可惜,這樣的思維只是誤解,「天主造人原很正直,但人卻發明了許多詭計」(7:29),這話是訓道篇兩主要主題的其中之一。人和其它生物和諧共存的概念帶出甚麼訊息和啟示呢?「吃草的野獸被追捕」等於「生活壓力」,人為了生計而努力,也間接推動社會繁榮進步,當然,壓力需要適量。反觀現代的世界,不少專業人士的家庭裡,即使夫婦同是醫生、會計師或建築師,很多子女都被寵壞和糟蹋了,如同牛羊懶洋洋地臥在草場上,打機和睡覺度日,把自己的前景變成了沙漠,因為根本不在乎!

6.      天主吩咐人「治理大地」,不是要人趕盡殺絕,好能騰出空地給人居住和發展,祂創造了人後便列明人要「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1:28),要人曉得「管理」,人作為萬物之靈,乃因得到天主智慧的分享,人應利用科技來平衡野生動物和其它動物的飼養,以及保存天主所賜賴以供食的土地。生活的壓力只要適量,也是需要的,世界人口中約有5-12% 人類患有焦慮,為數不少,但人曉得驚慌並非壞事,害怕夜歸能避免危險,害怕亂過馬路和害怕犯罪其實是好事。

7.      適量的壓力能推動人類進步,就如聖保祿宗徒在5:3-5所說:「3不但如此,我們連在磨難中也歡躍,因為我們知道:磨難hardship)生忍耐perseverance),4忍耐生老練tested character),老練生望德,5望德不叫人蒙羞,因為天主的愛,藉着所賜與我們的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磨難」是「外面逆境造成的壓力」,例如中年危機、金融海嘯、社會暴力、政治迫害等,會令人沮喪。「忍耐」強調直至致命,需要大量的勇氣和對上主的信賴,「老練」是「確證了的堅毅」。

8.      當今足球球王美斯最近表示他「深愛足球,發自內心的熱情,保持穩定的狀態,責任感,繼續享受足球的樂趣」,這話可謂「放諸四海而皆準」,無論我們熱愛運動或靈修、舞蹈或書法、語文或聖經,只要我們「深愛它,發自內心的熱情,保持穩定的狀態,責任感,繼續享受它的樂趣」,必能成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