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9, 2012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乙年)讀經釋義


(主題:領了主的體血,便應相稱地活出共融來)
 

讀經一:
列下4:42-44
答唱詠:
145:10-11, 15-16, 17-18
讀經二:
4:1-6
福 音:
6:1-15



A      讀經一:列下4:42-44

1.      厄里叟約於公元前850年任先知,繼承升了天的厄里亞列下2:11)。有個來自撒瑪黎雅境內巴耳沙里Baal-Shalishah的好心人,見先知缺了糧,便送來二十個用大麥造的餅,大麥於每年三至四月間收成,時間上也很配合本主日福音的首次增餅日期(公元294月)。   厄里叟的僕人認為這批食物不足以餵飽在場的一百人,先知卻相信上主保證的話,結果顯示了上主的忠信。

2.      反省:耶穌也曾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未計在場的女人和小孩),因為祂是全能的。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有時會獲邀參加一些有些難度的服務,例如:傳道員、釋經員、彌撒領經員、佈道會司儀、大型籌款主持等,只要我們有著厄里叟的精神,天主會使事情好好辦妥。
 

B       答唱詠:詠145:10-11, 15-16, 17-18

1.      145-150被稱為「小哈肋耳」,答唱詠是小哈肋耳的首篇聖詠。145的每一節均以一希伯來字母開始,編寫成為一篇讚美詩。145:10-11是首段的領經,所有門徒們和受造物讚美天主的光榮和大能。145:15-16是第二段的領經,內容很吻合本主日的福音:


145
原  文
6
原  文
(a)
15
眾生的眼睛都仰望你;
10
人們便坐下;
(b)
15
你準時賞給他們糧食;
11
分給坐下的人;對於魚也照樣作了;讓眾人任意吃;
(c)
16
你伸出了你的雙手;
11
耶穌就拿起餅,祝謝後;
(d)
16
滿足了眾生的需求。
12
他們吃飽。

2.   第三段領經是145:17-18,釋解天主餵養眾生的原因是出於祂的「公義」和「聖善」,當人向祂誠心祈求,祂便賜與。
 

C       福  音:若6:1-15

1.      從上下文看,5談天主的聖言、6談天糧,兩章一起構成了我們的感恩祭。初期教會的彌撒有餅亦有魚,在希臘語中,組成「魚」各字母象徵「耶穌基督、天主子、救世者」,可惜不知何故,自三世紀起彌撒時已不再使用「魚」了。

2.      671節,本主日福音僅用了前15節關於聖蹟的部份,其實重要的卻是餘下的部份,內容是這聖蹟的意義(生命之糧)和其影響(人的抉擇)。讀經一中厄里叟的僕人認為眼見的餅不足夠,福音中斐理伯也有類似的想法。其實,在出谷中,梅瑟也曾有這樣的憂慮(22)。

3.      6:12裡,耶穌叫門徒們「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目的不是為了與人分享,那只是對觀福音的意思,而是要強調「節儉」。所有「十二筐」的碎塊均來自那「五個大麥餅」,耶穌行這聖蹟時,不是發其特異功能把五個餅增加變成五千個,而是在分派麥餅時,無論分出了多少,分派者手中仍只有五個。這是聖史想強調的,無論世上多少聖堂正舉行感恩祭,無論主祭把基督聖體擘開多少塊,仍是同一個基督
 

D      讀經二:弗4:1-6

1.      保祿強調作為基督徒必須有正確的生活態度,因為1:10說他們已「總歸於基督元首」,他們已在基督自己身上造成一個新人」(2:15),不再有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分別:「外邦人藉著福音在基督耶穌內與猶太人同為承繼人,同為一身,同為恩許的分享人。」(3:6保祿特別強調團結的重要,因為他很明白近東文化所造成的困難,他們習慣敵對和爭議,包括在同一的團體內,例如宗徒們爭議外邦人在教會內的身份問題(15:5-9),又如格林多團體爭議從屬於某宗徒的問題(格前1:12)。

2.      保祿強調正確的信仰生活態度,就是4:2所說的「謙遜溫和忍耐在愛德中彼此擔待」,在近中的文化裡,「謙遜」意謂「行為切勿令人名譽受損」,即使有權要求,卻不一定盡取;「溫和」是為抑制自己與別人爭奪名譽的修養;「忍耐」是面對別人的挑釁而控制自己不要反擊,以免造成暴力;最重要的是「在愛德中彼此擔待」,「愛德」並非指人彼此間的情懷,而是「使團體能團結。」團結的重要性可從保祿4:4-6中用了七個詞彙來強調:即4:4的「一個身體」(團體)、「一個聖神」(團結)、「一個希望」(信心),4:5的「一個主」(大家所明認)、「一個信德」(同一信仰)、「一個洗禮」(同屬教會),4:6的「一個天主和眾人之父。

3.      四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讀經一是天糧的預言,厄里叟以二十個用大麥造的餅餵飽了一百人。答唱詠說只要人誠心求主,祂便會賜與。到了新約時代,耶穌所賜給人的,遠超人的身心需要,人領了主的天糧,便能結合在主耶穌內。讀經二中,4:4-6的七個詞彙(見上段)合起來均指聖洗聖事的禮儀,而讀經一和福音均指共融聖事(聖體聖事),基督徒受洗加入教會,在共融聖事的滋養和光照下,應活出4:2所說的「謙遜溫和忍耐在愛德中彼此擔待」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