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9, 2015

馬爾谷福音第六至第七章


1.      讓我們回到6:14-29的內容「黑落德以為若翰復活」。現在,厄里亞的名字再度出現(6:15),1:4-6己指出,若翰厄里亞,前者充滿了後者的精神,可說厄里亞活在若翰身上。列下2:11記載厄里亞升天之前,沒有說他死了,猶太人至今也如此相信,他們認為厄里亞在世上不停地向人顯現,為的是要準備眾人歡迎默西亞厄里亞的故事也有類似增餅的聖蹟,列下4:42-44記載厄里叟用了二十塊餅餵飽了一百人,厄里叟不但是厄里亞的僕人,也充滿厄里亞的精神,因此,厄里叟所做的等於是厄里亞所做的。相比之下,耶穌用了五個餅便能餵飽五千人,可見祂遠遠超越厄里亞,因此群眾多麼欣賞耶穌。然而,跟著要談的故事要指出耶穌不是厄里亞,因為祂比他更大。6:17-29記載洗者若翰已死,6:20黑落德喜歡聆聽洗者若翰的道理,那麼,王為甚麼要拘捕洗者若翰呢?這又是政治的問題,太多人跟隨著洗者若翰了,殖民地政府恐怕會造成內亂,王想藉拘留了洗者若翰以達至瓦解他團體的效果。盡管王很喜歡聆聽洗者若翰的講道,但他所講的正指證了王:「你不可佔有你兄弟的妻子。」(6:18

2.      洗者若翰指責的是黑落德王,切齒痛恨的卻是黑落狄雅,因為就是這婦人主動地離開丈夫去跟隨了黑落德,為她來說,殺害洗者若翰的良機到了。洗者若翰就這樣斷送了性命,一個喝醉了的王間接地殺死了他,記得耶穌7:28說過:「婦女所生的,沒有一個比若翰更大的。若翰在獄中靜悄悄地死去,就如極權國家殉教的人在獄中的遭遇一樣,但天主卻全知道。洗者若翰之死,乃因王后無膽面對自己的良心,反觀現代的人類,單以過去一個世紀,無辜被殺的人數已超越之前的所有人類被屠殺的數量,直接和間接死於希特勒毛澤東、日皇裕仁史太林的人數之眾,令人魂飛膽裂

3.      6:45-56談「步行水面」。增餅後,耶穌在水面步行,門徒以為碰上了鬼,耶穌6:50說:「放心!是我」「是我」或「我是」意即「雅威」。   耶穌上了船後,風就停了,門徒們仍很恐懼,6:52說「因為他們還不明白關於增餅的事。」究竟「步行水面」與「增餅的事」有何關係呢?增餅一事顯示耶穌厄里亞更大,厄里亞從來沒有步行水面,列下2:8記載說,厄里亞將自己的外衣捲起,擊打河水,即左右分開,他們二人從乾地上走了過去。」之後厄里叟也重複了厄里亞的行為(列下2:12),兩者均在水底走過,但耶穌卻在水面;厄里叟20塊餅供給一百人吃,耶穌以五餅餵飽五千人,如果門徒們明白「增餅」的事,便會明白耶穌為何步行水面了。

4.      6:53-56耶穌和門徒們「來到革乃撒勒」,這地方今天仍在。很多人跟隨著耶穌,想觸摸祂的衣邊,厄里亞也有這經驗:列下5:1-19的「阿蘭王的軍長納阿曼」事件,「軍長」需七次在約但河浸水,才得復原;列上17:17-24厄里亞復生了寡婦的獨生子,他須三次俯伏在死者身上。耶穌卻不同,祂連觸摸病人都不須,只要病人「摸摸他的衣邊」,便得痊癒。整個6是要比較耶穌厄里亞,每次都證明耶穌厄里亞強,因為耶穌雅威

5.      7:1-23:談「法利塞人的祖傳」。法利塞人有洗手的習慣,這當然是優良的傳統,7:3說吃飯前先洗手,7:4說「從街市上回來」,也先沐浴才吃飯,「沐浴」不等於我們的洗澡,而是用水沖一沖,這是衛生上的需要。然而,7:4猶太人有「如洗杯,洗壺,洗銅器等」的傳授,這卻很有問題,勿忘記二千年前的清潔食水非常罕有和珍貴,每一鄉村一般只有一個井,每一桶水都必須作多種用途,例如先用水來洗菜,然後洗臉,隨後把同一桶水用來洗澡,之後的污水便放在門口方便回來的人洗腳。

6.      法利塞人在7:5質問耶穌祂的門徒為何吃飯前不洗手,耶穌7:6反而譴責法利塞人表裏不一,他們口中讚美天主,內心卻遠離祂。耶穌引述了29:13的話來批評法利塞人只守想守的法律,不喜歡的便設法不守,祂更舉例說明:7:11法利塞人把本來用作供養父母的金錢改為購買「科爾班korban」(即「獻儀」),成了「獻儀」的金錢不能作為其它的用途,只可在禮儀時使用。又例如一隻普通的杯子可以用來盛載咖啡,一經祝聖後,便只可在感恩祭中使用,不能繼續作咖啡杯用。可見祝聖等於定為專用。反省:我們有否「korban」的行為呢?當然有,就如7:13所說「廢棄了天主的話」,「天主的話」意即聖經。我們有時不認同教會的教訓時,便置之不理。就如聖公會於2003年祝聖了一位「同性戀」者作主教後,整個教會便分裂了。天主是全能的,但人想限制天主的自由,即使如此,天主仍尊重人的自由。人藉著自由,有時意圖扭曲天主的聖言。

7.      整個7:1-23的內容都談論飲食的潔與不潔,耶穌卻表明,真正的不潔「都是從內裏出來的」(7:23),這與厄里亞有何關係呢?看看列上17,當以色列發生大旱災時,天主叫厄里亞逃往約但河東岸,在那裏每天早晚,都有一隻烏鴉「在那裏供給你食物」(列上17:4),烏鴉習慣在垃圾堆找食物吃,因此牠送給先知吃的肯定是不潔的,但仍能養活先知,天主也沒有說厄里亞吃的食物不潔,古往今來,聲稱某食物不潔的,卻是人。7:21-22臚列了十二種罪惡,象徵著十二支派,那麼,十二個支派都不潔嗎?是的,都是不潔的。反省:人必須曉得辨別自己所犯的過錯,才能得到天主的寬恕。

8.      7:24-30談「客納罕婦人」。7:24-30講述一件驅魔的事件,事件發生在客納罕地西北的提洛漆冬境內厄里亞也曾在漆冬居住過,當時以色列由於出現嚴重旱災,上主吩咐先知逃往「約但河東的革黎特校河」(列上17:3),後來「小河也乾涸了」(列上17:7),上主便叫先知轉往「漆冬匝爾法特」去(列上17:9),屬黎巴嫩境,那裏有個寡婦一直以食物供應先知,結果天主賜給寡婦用之不盡的麵和油。後來寡婦的獨生子死了,先知在他身上行了聖蹟,他便復生起來。7:25的婦女明明是個外邦人,卻突然間有求於耶穌。這樣的情況有時也會出現,一個拜神的外教人,或者沒有信德的人,突然選擇領洗入教,對此我們未必明白,不過為基督徒的我們來說,只要我們不隨便放棄鼓勵人接受信德的機會,結果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漆冬這個寡婦也許已相信了耶穌,她能夠認識祂,肯定是有人向她傳揚了。

9.      7:27的話很奇怪:「應先讓兒女們吃飽了,因為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小狗」一詞的希臘語指的是玩具狗,類似今日的西施狗,但這詞彙罕見於希臘語。猶太人很憤怒時才稱別人為「」,那麼耶穌為何發怒呢?非也。試想,一個人去世後被製成木乃伊,通常是非富則貴;同樣,一隻動物死後被製成木乃伊,也顯示人對其重視。1980年,考古學家在漆冬找到兩個墳地,兩者相距一公里遠,共埋葬了五千頭狗的木乃伊,學者相信漆冬人是拜狗的,他們視狗如神。可見,當耶穌說:「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並非要侮辱那客納罕的婦人,而是要表示祂所行的聖蹟要先為朝拜雅威猶太人而行的。至於婦人在7:28的回應,意思是:「以前我不認識雅威,故拜了別的神,現在才知道所拜的是邪神。」這個故事與厄里亞相關,馬爾谷經常想顯示耶穌厄里亞更偉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