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8, 2016

對觀福音:召叫門徒(二之二)


路加福音

有一次,耶穌站在革乃撒勒湖邊,群眾擁到他前要聽天主的道理。
 
5:2
他看見兩隻船在湖邊停着,漁夫下了船正在洗網。
 
他上了其中一隻屬於西滿的船,請他把船稍微划開,離開陸地;耶穌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群眾。
 
一講完了,就對西滿說:「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罷!」
 
西滿回答說:「老師,我們已整夜勞苦,毫無所獲;但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
 
他們照樣辦了,網了許多魚,網險些破裂了。
 
他們遂招呼別隻船上的同伴來協助他們。他們來到,裝滿了兩隻船,以致船也幾乎下沉。
 
西滿伯多祿一見這事,就跪伏在耶穌膝前說:「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
 
西滿和同他一起的人,因了他們所捕的魚,都驚駭起來;
 
他的夥伴,即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若望,也一樣驚駭。耶穌西滿說:「不要害怕!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
 
他們把船划到岸邊,就捨棄一切,跟隨了他

 
1.     耶穌召叫門徒時,叫他們「離開」漁船(1:174:19),卻相反,5:3說:「他上了其中一隻屬於西滿的船」,所載耶穌召叫門徒們,全都在海中發生。當他們捕了很多魚時,5:8說:「西滿伯多祿一見這事,就跪伏在耶穌膝前說:「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十分稀奇,捕了很多魚怎會與「罪人」相關呢?原來,人承認自己的過犯是向天主的,因此,伯多祿在這一刻已明認耶穌是天主。

2.      路加的記載中,耶穌只召叫了「西滿伯多祿」,沒有同時也召叫了安德肋,更沒有召叫雅各伯若望耶穌只召叫了「西滿伯多祿」作門徒,但5:10說「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若望」也在場,雖然沒有說耶穌同時也召叫了「雅各伯若望」,但5:11說他們也「捨棄一切,跟隨了他

若望福音

第二天,若翰和他的兩個門徒,又在那裏站着,
若翰看見耶穌走過,便注視着他說:「看,天主的羔羊!」
那兩個門徒聽見他說這話,便跟隨了耶穌
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着,便問他們說:「你們找什麼?」他們回答說:「辣彼!──意即師傅──你住在那裏?
他向他們說:「你們來看看罷!」他們於是去了,看了他住的地方;並且那一天就在他那裏住下了。那時,大約是第十時辰。
西滿伯多祿的哥哥安德肋,就是聽了若翰的話,而跟隨了耶穌的那兩人中的一個,
去找到了自己的弟弟西滿,並向他說:「我們找到了默西亞──意即基督
遂領他到耶穌跟前,耶穌注視着他說:「你是若望的兒子西滿,你要叫『刻法』」──意即伯多祿
 
第二天,耶穌願意往加里肋亞去,遇到了斐理伯耶穌便向他說:「你跟隨我罷!」
 
斐理伯貝特賽達人,與安德肋伯多祿同城。
 
斐理伯遇到納塔乃耳,就向他說:「梅瑟在法律上所記載,和先知們所預報的,我們找着了,就是若瑟的兒子,出身於納匝肋耶穌。」
 
納塔乃耳便向他說:「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斐理伯向他說:「你來看一看罷!」
 
耶穌看見納塔乃耳向自己走來,就指着他說:「看,這確是一個以色列人,在他內毫無詭詐。」
 
納塔乃耳給他說:「你從那裏認識我呢?」耶穌回答說:「斐理伯叫你以前,當你還在無花果樹下時,我就看見了你。」
 
納塔乃耳回答說:「辣彼!你是天主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
 
耶穌遂說道:「因為我向你說:我看見了你在無花果樹下,你就信了嗎?你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
 
又向他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要看見天開,天主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去下來。」
 

 
3.      在召叫門徒們的記載上,若望福音最長(1:35-51),與對觀福音最明顯不同的是,召叫不是在捕漁期間發生的,首先是洗者若翰先為耶穌作證說:「看,天主的羔羊」,劇情才發展下去。若翰作證後,1:37說:「那兩個門徒聽見他說這話,便跟隨了耶穌」,耶穌問他們:「你們找什麼?」他們卻反問耶穌:「你住在那裏?耶穌1:39回應說:「你們來看看罷」,自此,他們「那一天就在他那裏住下了

4.      整個事件中,耶穌並沒有主動地召叫安德肋雅各伯若望,而是他們來尋找耶穌,而當安德肋認識了耶穌後,1:40-42說他立即「去找到了自己的弟弟西滿」向他傳揚福音。整個故事中,耶穌只在1:43召叫了「斐理伯」,「斐理伯」認識了耶穌後,便在1:45向「納塔乃耳」傳報喜訊。

5.      斐理伯」在若望福音裡的角色很重要,他在四個事件中出現過,1:43是第一次,他對耶穌感到很好奇;第二次在6:5耶穌增餅後,問他說:「我們從那裏買餅給這些人吃呢斐理伯6:7回答:「就是二百塊『德納』的餅,也不夠每人分得一小塊」所以,斐理伯第二次出現涉及錢財;第三次在12:20-37,「有些希臘」前來尋找耶穌,且請求斐理伯幫手;第四和最後一次談及斐理伯14耶穌談及天主父時,斐理伯14:8說:「主!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四次事件中象徵着斐理伯的信仰歷程,包括人神對話(祈禱)和助人(善行),是他靈修的成長。

6.      對觀福音中是耶穌主動去召叫門徒的,但若望福音卻相反,是人主動去跟隨耶穌,從中國人的傳統看,往往是人主動去拜師學藝,因為東方人很重視面子:「是你來求我,不是我來求你!」以色列是近東地方,屬東方文化,所以,所載較接近東方文化,也可視為較古老的記載,因此,我們不應堅持若望福音定必是最後才寫成的。至於對觀福音在這故事的記載上,因為經歷了很多禮儀、神學和信仰上的進展,會變得較神化,但論拜師學藝,中東文化是由學生主動的。

7.      每卷福音都有聖神默感才寫成,最重要是各自的靈修意義,若望福音強調門徒們的責任,他們有責任去福傳,所以,安德肋便去找西滿1:41),而斐理伯去找納塔乃耳1:45)。至於對觀福音,他們把焦點放在耶穌身上,祂一召叫人,人便立即「捨棄一切,跟隨了他」(5:11)有些人會引述15:16的話:「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來證明應該是耶穌作出主動,的確,有些教會團體喜歡引述聖經內某句話來大造文章,完全沒有理會其上下文和該卷聖經的大主題,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所以,天主教會研讀聖經時,必會注意某段聖經的上下文和歷史背景,才能真的認識聖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