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17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甲年)讀經釋義詳盡版


(主題:「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



讀經一
27:33-28:9
答唱詠
103:1-2, 3-4, 9-10, 11-12
讀經二
14:7-9
福 音
18:21-35



A     讀經一:27:33-28:9

1.     讀經一是27:33-28:9,主題是「以慈愛待人」,欠缺慈愛會造成分裂,也會被人孤立,包括家人。本主日的福音也談一個僕人欠了君王大量債務,被迫變賣妻兒和家產來償還,幸好得到君王的憐憫而寬免他的債務,這正好吻合讀經一的主題。28:4說:「對自己同類的人沒有慈愛,怎能為自己的罪過求赦?」就如耶穌6:12教人如何祈禱:「寬免我們的罪債,如同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13:34也有類似的話:「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 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

2.     28:6說:「你要記得最後的結局」,勿以為這裏指的是「永生」,古時的人未有現今我們對「永生」的觀念,「最後的結局」只是指離世前的一段時間,因着不肯寬恕別人而令自己受很多苦。28:7說:「你要記得腐爛與死亡」,意謂不停地怨天尤人,結果會造成憤世嫉俗。讀經一要指出:人太多怨言,又不肯寬恕別人,老來會活得很不開心。

B     答唱詠:詠103:1-2, 3-4, 8-10, 12-13

1.     103的主題有兩個,「感謝」和「讚主」。作者處於死亡的邊緣,天主拯救了他,故他要感謝上主,又讚美祂以仁慈恩待了他。論內容,103:3-5是「感恩」,103:6-18是「讚美」;103:1-10談「上主是仁慈寬容的」,103:11-14是「上主具有慈父的心腸」,103:19-22是「光榮頌」。

2.     答句是103:8:「上主富於仁愛寬恕,極其慈悲。」說天主充滿了愛和慈悲,因為103:3-4說作者差點兒送了命,但天主治癒了他,不但如此,也寬恕了他的「各種愆尤」,使他身心獲癒,感激之情,便稱頌了103:1-2,聖詠作者的「靈魂」和「五內」都讚頌上主,他全心全靈全力地感恩讚頌。答唱詠沒有使用103:5:「是衪賞賜你一生幸福滿盈,是衪使你的青春更新如鷹。」「」與春天相關,牠每年這個季節時會脫下舊毛長出新毛,喻人恢復青春。答唱詠所強調的是人要獲得天主的仁慈寬恕,而不是獲恕後回復青春,故與主題無關。

3.     讀經一似乎與103:7相關:「上主曾將自己的道路告知梅瑟,給以色列子民彰顯自己的功蹟」「將自己的道路告知梅瑟」即十誡,這乃天主的「功蹟」。十誡的總結是:「愛天主在萬有之上,及愛人如己」,所以如果把103:7加入答唱詠,意思會更完滿。103:6說這是「上主 正義的工作,為受壓迫者主持公道」,至於領經的第四段(103:12-13),其實是比喻天主愛人之深,亦即解釋103:11的內容:「就如上天距離下地有多麼高,衪待敬畏衪者的慈愛也多高。」當人犯了罪而悔改後,天主使罪遠離人,不願意人重蹈覆轍,這正好與讀經一共鳴,所以,加入103:11也很適當。讀經一談「寬恕」,答唱詠特別強調天主「仁愛寬恕」,所以以民應全心全靈全力地愛主愛人。

4.     27:1說出人的應有心境:「忿恨與生氣,二者都是可憎惡的」,但103:9-10卻說天主展示了祂的慈懷:「9衪決不會常常責問,也決不會世世憤恨10衪沒有按我們的罪惡對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過犯報復我們。」彌撒時感恩經中也有這樣的祈求:「求祢不要看我們的罪過,但看祢教會的信德,並按照祢的聖意,使教會安定團結28:9說:「你要記得至高者的盟約,寬恕別人的過錯。」答唱詠的答句表示共鳴:「上主富於仁愛寬恕,極其慈悲,遲於發怒。103:3亦表示:「是衪赦免你的各種愆尤。

C     讀經二:羅14:7-9

1.     14:7說:「我們中間沒有一人是為自己而生的」,意謂在信仰上,個人並不是一個單元,團體才是,所以信仰團體內要互助和共融,透過服務別人來事奉天主,就如若一4:20說:「因為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14:8更加詳述這思想:「我們或者生,是為主而生,或者死,是為主而死。」焦點放在「為主」,生命旅途上,如果沒有主,今生全無意義。甚麼是「」而「屬於主」呢?意指「聖洗聖事」,藉此,我們一如6:11說成了「死於罪惡,在基督耶穌內活於天主的人。」皈依後,我們仍活在世上,但再不屬於這世界,亦因此而被世界所邊緣化。

2.     14:9說:「基督死而復生了,正是為作生者和死者的主」這話意謂基督透過苦難聖死和復活,成了「生者和死者的主」,祂統御包括普世的人類,故成了普世的君王。人要成為基督徒,必須懷着信德,受洗而加入耶穌的教會,可以分享祂帶來的救恩,將來能分享祂的光榮。其實,14:8談了基督徒的結果:「我們或生或死,都是屬於主」,讀經一的28:6彷彿早已認同:「你要記得最後的結局。

D    福  音:瑪18:21-35

1.     本主日的福音主題是「寬恕之道」,18:22說「七十個七次」,可見耶穌和祂的教會對人十分包容。至於對待罪人,需要的是憐憫,而非譴責。18瑪竇福音內五篇講道中的其中一篇,稱為「論教會的道理」,講論教會應如何處理自己的問題,方法是以「愛」和「恕」,對於教會內的人士,包括聖職人員在內,都以這標準來處理問題,外界和媒體對此無論如何攻擊,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也不應人云亦云。

2.     18:24-35的比喻談一個君王和他的僕人對「寬恕」的態度,欠下君王巨款的僕人「懇求別人寬恕,但自己永不寬恕別人」,這個比喻與天主經的話相反:「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寬恕之道」說要寬恕「七十個七次」,強調耶穌和祂的教會無限的包容性,以憐憫之心對待罪人。

3.   福音也與讀經一相關:28:2說:「你要寬恕你近人的過錯;這樣,當你祈求時,你的罪惡也會得到赦免。」所以,18:26說:「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給你。」主人便「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的債。」可惜,獲君王寬免了的僕人卻沒有寬免自己的債戶所欠他很少的債務,於是君王在18:32說:「惡僕!因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債,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28:1說:「凡報仇的,必要遭遇到上主的報復,上主必要保留他的罪。」故此,福音的君王保留祂惡僕的欠債。

4.   四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讀經一說切勿「忿恨與生氣」,要肯寬恕才得寬恕,答唱詠讚美天主仁愛寬恕,讀經二道出天主寬恕人的理由,就是由於我們永遠屬於基督,福音說祂把天國賜給那些願意寬恕別人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