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6, 2015

馬爾谷福音第十和第十一章


1.      10:46-52談「治好耶里哥的瞎子」。故事發生在耶里哥厄里亞也曾在這裏住過,當時以色列由於出現嚴重旱災,上主吩咐先知逃往「約但河東的革黎特校河旁」(列上17:3),後來「小河也乾涸了」(列上17:7),上主便叫先知轉往「漆冬匝爾法特」去(列上17:9耶里哥非常炎熱,夏天可達攝氏50度。耶里哥至今仍有一可飲用的泉水,稱為「厄里亞泉」,每秒鐘流出250公升的水,也可用作灌溉用,故地方雖屬沙漠,仍可種植木瓜、芒果,現在甚至可種植從中國入口的茘枝樹。離開這泉,全是沙漠,水源僅來自厄里亞泉,舊約把耶里哥比作「生命」,因為正當全國陷於旱災之際,只有這兒有水和食物。

2.      馬爾谷福音至此,讀者早已發覺很多地方都與厄里亞雙題並論,只不過訊息各有不同。不過,猶太人神學認為厄里亞是最偉大的先知,舊約聖經則告訴我們,最偉大的先知是梅瑟18:15)。然而,告訴我們,耶穌厄里亞梅瑟更大,厄里亞只是為「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他的途徑」(1:3),因為耶穌才是真命天子,祂是默西亞。現在,耶穌來到耶里哥,這地方很大,駐有大量羅馬軍隊。福音沒有說是耶里哥那處,相信耶穌沒有進城,僅在外圍經過。10:51說有個瞎子來求耶穌治好他,耶里哥 一個象徵「生命」的地方,耶穌就要在這裏賜與巴爾提買新生。10:46記載說:「他們來到耶里哥耶穌和他的門徒及一大群人,從耶里哥出來的時候」,「出來的時候」一句表示離開耶里哥。另一故事與這裏巴爾提買獲治好的故事前後呼應,讀者們記得嗎?就是19:1-10匝凱」的故事,耶穌進入耶里哥時遇上了匝凱,離開時遇到巴爾提買匝凱有眼,但個子太矮而看不見耶穌,要攀上一棵野桑樹巴爾提買想見耶穌,但因瞎眼而看不見。

3.      巴爾提買10:47的話令人不安:「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達味」是以色列第二位君王,「達味之子」這裏當然不是指撒羅滿,他九百多年前已去了世,但這樣稱呼耶穌充滿政治氣氛,會觸動羅馬軍隊的神經,他們會作出強烈反應,所以10:48有許多人就斥責他。」事實上,大司祭後來真的以這罪名來控告耶穌15:2)。當耶穌巴爾提買要求甚麼時,他在10:51答說:「師傅!叫我看見!」有些手抄寫「叫我再看見!」意即之前曾能看見,後來失了明,現在懇求治療,好能再看見。巴爾提買象徵了門徒們,當耶穌說快會受難聖死時,門徒們不停爭權,先有伯多祿,跟著是雅各伯若望 門徒們全都「瞎眼」。伯多祿雅各伯若望全都有福份見過耶穌顯聖容,本應不是盲的,但事實他們看不見,他們的心眼是盲的。就在這「生命之地」的耶里哥耶穌給與他們第二次機會。

4.      巴爾提買10:50的行為很奇怪,當耶穌叫他過去,他過去之前,10:50說他「扔下自己的外衣猶太人的外衣不但用來穿,而是寒夜晚上作禦寒用,耶里哥日間十分炎熱時,外衣也用來防止烈日,外衣被猶太人用作保護生命,所以非常重要,故24:13說:「在日落時,務要將抵押(的外衣)還給他,好叫他睡在自己的外衣裏祝福你。10:50卻說巴爾提買連外衣都可以「扔下」,是要表示護慰者不再是外衣,而是眼前的默西亞。反省:我的「外衣」是甚麼?是學位嗎?是積蓄和房子嗎?是家人嗎?我有否忘記耶穌呢?另外,我生命中的耶里哥是在那裏呢?我是否疲於奔命,根本無時間尋找它呢?面對困難時,便拉著自己的「外衣」不放嗎?甚至耶穌呼喚我時,也聽不見?

5.      10:52說當巴爾提買得到復明後,「就在路上跟著耶穌了。」「跟著耶穌」那裏?當然是耶路撒冷,他要跟耶穌去死,巴爾提買成了第一個明白跟隨耶穌真意的人,就是與祂同死。正當其他的門徒仍糾纏誰作繼承人時,幸好已有人真的明白了。這也與厄里亞相關,列上17:6的「烏鴉」象徵智慧和生命,「烏鴉」在舊約中僅出現兩次,首次在8:6-7諾厄在水退後所放出的第一隻鳥,厄里亞時的「烏鴉」是第二次的出現,牠自己不但能在旱季中生存下來,還可以保護厄里亞。現代的西方世界把貓頭鷹象徵智慧,但10告訴我們,生命的智慧是耶穌基督,祂替代了厄里亞時代的「烏鴉」,給瞎子重新看見。每次我們領聖體,就是參與主的生命,成了「烏鴉」,並把生命的氣息傳揚出去,別人在我們身上見到生命時,證明我們有福分享了基督的智慧。10:21曾說耶穌喜愛」那富少年,可惜他不肯捨棄自己的「外衣」,肯捨棄「外衣」的是巴爾提買

6.      11開展了新一頁,主題非常重要。多數教友都知道,每年的禮儀年曆中最重要的時段是聖週,顧名思義就是耶穌在世時最後一星期的旅程,但在禮儀中似乎只在聖週四才開始、聖週五是苦難日、聖週六最隆重、復活主日又似乎回復一般主日氣氛。那麼聖週一至三關乎甚麼呢?原來四福音中,只有馬爾谷福音詳盡地記載了聖週每一天發生了的事件,讓我們先作一個撮要:

馬爾谷福音
聖週
備  註
11:1-11
基督受難主日
11:12-19
11:12:「第二天」
11:20-13
11:20:「早晨」,發生的事最多
14:1-11
14:1:「兩天後是逾越節」,逾越節是聖期五,故兩天之前是聖週三
14:12-72
14:12:「無酵節的第一天」,即聖週四
15
15:1:「一到清晨」
 
 
16
復活日
耶穌復活

 
7.      聖週與大誡命有重要關係,大誡命可見於6:4-5:「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天主。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由於馬爾谷福音對聖週這樣清楚地記載,故每年度聖週時,值得以這福音幫助自己默想和默觀。11:1-11談「耶穌榮進耶路撒冷」。橄欖山位於耶路撒冷以東,伯達尼橄欖山山腳,瑪爾大瑪利亞拉匝祿三姊弟住於此;貝特法革在山腰,現有數所修會,包括熙篤女隱修會。由貝特法革西行下山只需二十分鐘,跟著可步上熙雍山往聖殿那裏,需時僅45分鐘至一小時。耶穌已聲名遠播了,因為11:2說兩門徒往對面村莊取用驢駒時,若被問及時,可說:「主要用牠」,對方便不會阻攔,這顯示耶穌已聲譽卓著。這也略與厄里亞相關,厄里亞的故事中與「驢駒」無關,但與「駿馬」卻相關,列上18:45-46記載:厄里亞打敗假先知後,旱災多時的天空便「落下大雨」來,厄里亞叫君王阿哈布迅速套車而逃,但年事已高的先知竟能跑在馬車前面,可見天主所賜給厄里亞的德能遠超人的力量。

8.      耶穌沒有像厄里亞地快跑,11:7說祂「騎了上去」驢駒上,這便應驗了9:9:「熙雍女子,你應盡量喜樂!耶路撒冷女子,你應該歡呼!看,你的君王到你這裏來,他是正義的,勝利的,謙遜的,騎在驢上,騎在驢駒上匝加利亞先知活於耶穌之前約480年。猶太君王不會騎駿馬,而只會騎驢駒(如達味君王),騎駿馬只是羅馬皇帝的習慣,可見耶穌進城時的姿態充滿政治氣氛,11:10中「那要來的我們祖先達味之國,應受讚頌」的話會觸怒羅馬皇帝,達味可算是猶太人最偉大的君王,尤其是正當逾越節,人山人海的朝聖者湧往耶路撒冷,隨時失控,平時留在凱撒勒雅比拉多也會南下到耶路撒冷監視情勢,那裏也有他的宮殿。

Monday, October 19, 2015

馬爾谷福音第十章


1.      10:13-16談「祝福兒童」。      馬爾谷福音所記載的耶穌很人性化,有些神父也像耶穌一樣,對青少年充滿愛心,竭盡所能教好他們。有些神職人員卻相反,自覺博學多才,又覺得教友很蠢。任何教友提出信德上或聖經上的問題,在他們看來,就等於挑戰神父的權威,會觸動他們的神經。這裏的門徒正是如此,他們認為耶穌是他們的私產,無知的小孩無權接近祂,他們無權進入門徒們的生活圈子。這事令耶穌生了氣」(10:14),當時的小孩與今天相反,他們是無權的,但耶穌卻表示:無權者仍可進天國,不但如此,而且是只有無權的人才能進天國。有一位名叫Father James的輔導專家說:面對巨大痛苦,人要學習微笑,畢竟,現世生命是苦短的。以前天主教會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苦的,因為逢聖期五都要守小齋,豬牛雞都不可吃!其實焦點放錯了,天主教七件聖事,包括修和聖事和病人傅油聖事,都是喜悅的,所以對每件聖事都說是「慶祝」。

2.      談到小孩,厄里亞有否與小孩相關的故事呢?有,乃列上17:17-24復生漆冬匝爾法特寡婦的獨生子。還有列下2:23-25,當時有些小孩恥笑厄里叟光頭,先知便「因上主的名詛咒了他們;立即有兩隻狗熊從林中出來,咬死了其中四十二個孩子。」讀者切勿誤會,厄里叟不是因為自己光頭而自卑,一旦有人刺激他便狂性大發,其實小孩子正恥笑先知上貝特耳雅威,因而受罰。記得:「光頭」在聖經中表示發誓,小孩子們恥笑厄里叟朝拜雅威,認為雅威是無用的神,先知便嚴懲了他們。耶穌卻相反,祂愛小孩,即使他們很多事都不明白,仍歡迎他們前來。

3.      10:17-27談「富貴少年」。富貴少年想跟隨耶穌10:21耶穌就喜愛他」,只有馬爾谷福音這樣記載,耶穌欣賞這少年,便叫他先變賣自己的財富來施捨給窮人,這情況也曾發生在厄里亞身上(列上19:19-21),當厄里亞召叫厄里叟時,後者要求先回家吻別雙親和捨棄財富(牛隻),才跟隨厄里亞。要記得,「牛」對於農夫很重要,沒有牛等於沒有前景。反省:今天你若聽見天主的召叫,你能捨棄寶貴的事業嗎?甚至你的家人或朋友嗎?一個多年忘記了信德的人聽見天主召叫的聲音,卻放不下自己部份的生意,拿不出時間參與朝拜聖體、聖母像遊行、堂區避靜、聖週禮儀等靈修活動,等於再度忘記自己的信德!試想厄里叟的情況,當他離開父母和家人,他們也許十分憤慨,但奉獻自己就要捨棄一些你一直很珍惜的東西。

4.      猶太人的文化認為,富貴乃天主的恩賜,貧窮不會是上主的祝福,為猶太人來說,耶穌10:21的話並不正確。然而,耶穌的那番話要人改變一向的價值觀,富貴不一定代表天主的祝福。門徒對耶穌10:24的話感到驚訝,但祂卻沒有半點妥協,祂在10:25的話更堅定:「駱駝穿過針孔,比富有的人進天主的國還容易。」所以,要點不在於人要怎樣努力來賺取救恩,10:27才是焦點所在:「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卻不然,因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耶穌提醒大家,救恩來自祂,不是來自人的努力。可惜,不少基督教的朋友仍不明白,仍堅持扣天主教的帽子,說我們靠拜聖體、拜天主、玫瑰經、行善等靈性活動來賺取救恩。我們強調的是:「行善」是信德的果,有信德的人會行善,絕非藉行善來贏取救恩。耶穌10:27裏的話要指出:人人都有機會進天國,因為天主是全能的,罪人悔了改也有機會得到天主的寬恕。

5.      10:28-31談「百倍賞報」。      師父在上一段的話似乎感動不了伯多祿,他在10:28耶穌說:「看,我們捨棄了一切,而跟隨了你。」意思正吻合耶穌10:21叫富少年去做的事(「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原來伯多祿9:33-40見團體內的各弟兄力爭為首,現在聽了耶穌的話,認為機不可失,便要求得到「賞報」。耶穌10:29臚列了門徒們所捨棄了的「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親、或父親、或兒女、或田地」,這一系列並非耶穌無意識的話。

         (a)     房屋」象徵安全感,外面冰天雪地或大雨淋漓,沒有房屋便無藏身之地。聖女小德蘭曾說過:「如果耶穌命令我放棄聖召,我也會聽命。」可惜,今天人的安全感很簡單 -「錢」!

         (b)     兄弟姊妹象徵友情他們和你一起成長分享秘密

         (c)     父親、母親」象徵人的光榮和社會地位。

         (d)     子女」即人的將來,為猶太人來說也指永生,記得猶太人是沒有靈魂的觀念的。

         (e)     田地能養活人耶穌說這話是在福地上說的福地是雅威許諾給亞巴郎是盟約的一部分

6.      試比較10:2910:30的系列,10:30多了「迫害也在內」一詞,讀者先要注意,10:30的系列並非來世的賞報,而是「今時」的,來世的賞報不是這些,而是「永生」。那麼,為甚麼「今時」會遇上「迫害也在內」呢?這當然不是像其它正面的元素,「迫害」是負面的。學者們認為這顯示馬爾谷團體當時面對的情況,也可以說是十字架奧蹟所產生的副作用。伯多祿聽了耶穌的話,可能感到有點安慰。然而,令他很沮喪的可能是耶穌10:31的話:「但有許多在先的,要成為在後的;在後的,要成為在先的。伯多祿一心想尋求的是能晉升為團體的領導人,耶穌這節所說的話似乎是相反的,等於體育老師命令排好隊的學生們轉身180度,排頭的變了排尾,排頭的伯多祿現在排了尾!(試揣測耶穌說這話時是否笑著地說的呢?)

7.      10:32-34談「三次預言受難和復活」。耶穌與門徒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10:32耶穌走在前面,門徒們都不敢與祂並肩而行,只敢跟在後面,因為「也都害怕」(被罵)。耶穌先後三度在8, 9, 10預言自己會受難、聖死和復活,前兩次的內容較簡單,今次十分詳盡,門徒們聽了定必毛骨悚然,一方面與祂距離越來越遠,另一方面繼續計算如何奪權,可見團體分裂了。

8.      10:35-45談「載伯德二子的要求」。     門徒們目睹伯多祿求權受挫,自然喜從心中來,最強的競爭對手宣佈出局,雅各伯若望的策略是「兄弟兵」,即「集體領導」,耶穌最愛的三位門徒中,伯多祿已落敗,現在餘下兩人自薦作領導,好能減低耶穌選擇的機會。耶穌先發問題:「你們能飲我的爵嗎?」(10:38)兄弟同答「」,耶穌10:39也同意他們必須「飲我的爵」,所以兩兄弟以後不可推卸這職責。跟著耶穌10:40說:「但坐在我右邊或左邊,不是我可以給的,而是給誰預備了,就給誰。」原來領導人早已安排好了,這時其他門徒見狀,肯定拍案叫絕!「夏蟲不可語冰」來形容門徒們,也不算過份。師父三度表示快會受難和聖死,門徒們充耳不聞,悲傷的是耶穌,眼見門徒們自私自利,便在10:45道出作為領導人的條件:「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希臘語原文說領導人要作大眾的「奴隸」,沒有10:29所列出的「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親、或父親、或兒女、或田地。」捨棄這一切,好能作天主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