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0, 2016

訓道篇(Ecclesiastes、Qohelet)


1.     面對人生經到的悲哀、辛苦和無奈,2:24便作出了結論:「人除了吃喝和享受自己勞作(achievements)之所得以外,別無更好的事。我也看透了:這是從天主手裏來的。」這結論鼓勵人要「活在當下」,不能停留在過往的哀傷或光輝中,甚或活在虛擬幻想的世界裡,因為這等思維只會使人疏忽了「這一刻」,「吃喝和享受」指現在。我們會問:是否鼓勵人只顧吃喝玩樂呢?耶穌不是一直教訓人:貧窮的人是有福的:6:20」嗎?的寫作時間(約公元前一百年)很接近新約時期,當時的人十分貧窮,「吃喝」並非指享受美酒佳餚,而是指「求生」,努力掙扎求存,當我們反省之後,發覺自己所擁有的,全都是天主的安排和恩賜,人的最大問題是不知足,只知道自己尚欠缺了甚麼物質,卻不曉看看自己背後堆積如山的物資了!

2.     2:24的話可與12:13一起探討:「你應敬畏天主,遵守他的誡命,因為這是眾人的義務。」現今,你所需要的也只為了維持你的生命,所謂「留得青山在」,這句話人人都曉說,卻不曉告訴自己去活出!有些年長的修道人們(包括可敬的陳日君樞機),長年歲月都不停地工作,縱使是些被視為低下的工作(如煮飯和清潔),也沒有想過會退休,因為退休後,他們所一直服務的對象便失掉了所需的服務了。每個人都應活在當下,2:24-25叫人要學習知足,要相信和接受天主的計劃。佛家思想強調各自修行,好能達至「涅槃」的境界,但這與基督宗教的信仰不同,我們有天主,也需要祂所派遣來的默西亞所拯救,明顯地與佛家的「自救」不同,我們的信仰教導我們去面對生命旅程上的逆境,也要學習欣賞別人的勤奮努力。每年的主日感恩祭的讀經裡,只有常年期第十八主日會誦讀訓道篇,差不多是禮儀年的中間,正是夏日炎炎之時,採用訓道篇作讀經能提升我們的靈修。

3.     雖說願意接受天主的計劃,不過,天主的計劃究竟是甚麼呢?訓道篇並沒有說明,只敘述了一般的原則,記載於3:1-8,標題是「事事有定時」:「1事事有時節,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時:2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除栽種的亦有時;3殺戮有時,治療有時,拆毀有時,建築有時;4哭有時,笑有時,哀悼有時,舞蹈有時;5拋石有時,堆石有時;擁抱有時,戒避擁抱亦有時;6尋找有時,遺失有時;保存有時,捨棄有時;7撕裂有時,縫綴有時;緘默有時,言談有時,8愛慕有時,憎恨有時;作戰有時,和睦有時。」這片段是中眾所周知著名的祈禱,表示一切事物的時序都有其上天的安排,只要人肯依據其時序,便能活得開心,不會有「虛」之感。

4.    3:1-8是否也談自然法呢?是的,「事事有定時」,八節的內容中出現了29次「有時」,日升日落四季不同的天氣、耕種收成,全都有其指定時間,人掌握不到的機會,可能根本並不屬於他的機會。當真的機會來臨時,我們便應掌握,特別「憐憫」別人時,該善用每個可以施憐憫的機會,不只是在思想上,而是在行動上實踐。還記得教宗訪問香港的首次和唯一的一次,是在1970124日聖教宗保祿六世訪港僅數小時,筆者錯過了參與該天教宗主禮的感恩祭,結果過了四十載,才有機會在梵蒂岡目睹卸任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風采!春天應播種,錯過了,到夏天才播種是無法有收成的;少壯不努力,成年後才進修增值,會來得困難和可憐啊!

5.    3:1-8是聖經中給與「智慧」的定義 -「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Doing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溫習時打機、工作時懶散、彌撒時whatsapp,全都沒有智慧,人應接受天主的一切安排,包括3:13所說:「但人人有吃有喝,享受自己一切勞苦之所得,也是天主的恩賜」- 人能享受其努力的成果,也都是天主的恩賜,正好回應和糾正了2:10的想法:「凡我眼所希求的,我決不加以拒絕;凡我心所願享受的快樂,我決不加以阻止;因為我的心對我的一切勞苦工作,實在滿意;其實,這也是我由勞苦工作應得的報酬」要善度人生,便應依照天主所定的時序,問題在於人怎能知道甚至確定天主所定的時序呢?看回3:9-11:「9工作的人,從勞苦中得了什麼利益?10我觀察了天主交予人類所應從事的事務,得知:11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都很適時,並賜給人認識時事的經歷但人仍不能明瞭,天主自始至終所做的工作

6.   無可否認,誰全知曉一切的事呢?就算耶穌都曾在13:32說過:「至於那日子和那時刻,除了父以外,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和人子都不知道。」每個人所作出的抉擇,多少都要承擔風險,亦即3:11所說:「但人仍不能明瞭,天主自始至終所做的工作」,那即「信德的奧蹟」。究竟3:9-11想帶出甚麼訊息呢?訊息是:「把個人成就歸光榮於自己是不對的。」人所需要的不是成就有幾大,而是「應為而為」,的確,無人能保證今天的播種將來能否帶來豐收。3:11所說天主「賜給人認識時事的經歷All that he does is apt for its time」,這是因為沒有人能體驗自創世至末日的全部過程,期間太多未知素,因此,計劃太多也只會徒勞。

7.   3:12回應說:「於是我明瞭:人類的幸福,只有在此生歡樂享受」,最重要是3:13:「但人人有吃有喝,享受自己一切勞苦之所得也是天主的恩賜」我們的信仰強調「應常歡」,「有吃有喝」絕非罪惡,尤其是自己「勞苦之所得」,最重要是明認那「也是天主的恩賜」,要曉得感恩,也要愛人如己。不過,「有吃有喝」強調的是「生存所需」,而不是指奢華的生活。在這方面,相信無人會否認聖德蘭修女的表,她在垂死病人身上看見了基督,即使冒污穢和受傳染的危險,她仍自覺要去愛人,就如若一4:20所說:「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若一4:21亦說:「那愛天主的,也該愛自己的弟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