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5, 2017

復活主日(甲乙丙)讀經釋義


(主題:生活焦點在天上

日期:2017416

讀經一
10:34,
37-43
10:38耶穌巡行各處,施恩行善,治好一切受魔鬼壓制的人
答唱詠
118:1-2,
16-17, 22-23
118:16與讀經一相關,正好配合了10:38118:16對此確定說:「上主的右手將我舉擎,上主的右手大顯威能。118:22也相關:「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亦即10:39-40猶太人「把他懸在木架上,殺死了。第三天,天主使他復活了,叫他顯現出來
讀經二
3:1-4
讀經二的訊息是「重生後應有的責任」,行為要善,「該思念天上的事真理),不該思念地上的物質生活」,因為我們已死於世俗了。這正好配合伯多祿教導科爾乃略的內容,即「福音」,這樣,我們便可歡欣,一如答唱詠所說的一樣
福 音
20:1-9
我們從沒見過耶穌,我們只憑別人的福傳而相信了祂,我們豈不是更有福嗎?可見,復活主日的訊息是20:9:「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這是我們的信德。

本主日讀經釋義的詳情:已載於本網誌 2014 4 月。


Friday, April 7, 2017

基督苦難主日(甲年)讀經釋義


(主題:要時常醒寤和祈禱)

日期:201749

聖枝遊行
21:1-11
2:9說「天主極其舉揚他」,意即復活,無限光榮,這份光榮早在聖枝巡遊時已開始了;
讀經一
50:4-7
讀經一強調受苦的僕人靜聽上主的吩咐,而且全心依賴祂
答唱詠
22: 2, 8-9
17-20, 23-
24
答唱詠強調光榮:「你們敬畏上主的人,請讚美上主,雅各伯所有的後裔,請光榮上主,以色列的一切子孫,請敬畏上主!」(22:24)更強調「祈禱」;
讀經二
2:6-11
讀經二談上主對受苦僕人的回應,2:9說「天主極其舉揚他」,意即復活,無限光榮,這份光榮早在聖枝巡遊時已開始了,且可追溯到舊約的9:9:「熙雍女子,你應盡量喜樂!耶路撒冷女子,你應該歡呼!看,你的君王到你這裏來,他是正義的,勝利的,謙遜的,騎在驢上,騎在驢駒上
福 音
26:14-
27:66
原來這位真命天子出現時,是要拯救世人,世人必須時常醒寤,恆常祈禱,並要堅信祂就是「真是天主子

本主日讀經釋義的詳情:已載於本網誌 2014 4 月。


Sunday, April 2, 2017

羅馬書(Romans)11:33-12:13


1.    11:33-36這篇讚美詩很美麗,真很像9-13保祿8指出了法律的局限,因為真正的德能來自天主聖神。然而,對於不肯相信的猶太人,9-10詳談了,雖然他們缺乏信德是毫無理由的,但他們仍非絕望,因為當外邦人歸化後,猶太人也會皈依基督羅馬書中,教義的部份至11尾會完結,由12起會談「倫理神學(moral theology)」,即把信德應用在現實生活上,談朝拜天主、謙遜、愛人如己、服從權威等。11裡,保祿猶太裔基督徒視為與外邦裔基督徒無異,且把猶太裔遺民靈修化,依撒意亞先知書說要透過遺民來重建以色列,而以色列的範圍也伸延到外邦人,他們可以加入新以色列的團體內,即「教會」內。

2.      基於上述改變,我們可否說天主推翻了祂對以色列所許諾的盟約呢?11:16說非也,11:25-26說當外邦人得救後,猶太人也會皈依基督而得救,1-11的教義部份完成時,保祿以一篇美麗的讚美詩來結束,藉此感謝讚美上主。究竟法律是否失了效呢?沒有失效,而是在基督內完成。在信仰生活方面,12:1-2談論上主的旨意:「1所以弟兄們!我以天主的仁慈(mercy)請求你們,獻上你們的身體作生活、聖潔(dedicated)和悅樂(acceptable)天主的祭品:這纔是你們合理的敬禮。2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更新的心思變化(transform)自己,為使你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mature)的事。

3.      究竟信友們要做甚麼事情來配合上主的旨意呢?12:1 說「你們的身體-獻上 作生活living sacrifice」,這並不是指聖殿裡的祭獻,「」或「祭獻」意謂「撥作專用」,是神聖的。人怎樣才能把「身體」設作專用呢?12:2說切勿被「此世同化」,視名利如命!12:3-8談基督徒的應有態度:「3我因所賜給我的聖寵,告訴你們每一位:不可把自己估計得太高,而過了份;但應按照天主所分與各人的信德尺度,估計得適中4就如我們在一個身體上有許多肢體,但每個肢體,都有不同的作用;5同樣,我們眾人在基督內,也都是一個身體,彼此之間,每個都是肢體。6按我們各人所受的聖寵,各有不同的恩賜:如果是說預言,就應與信德相符合;7如果是服務,就應用在服務上;如果是教導,就應用在教導上;8如果是勸勉,就應用在勸勉上;施與的,應該大方;監督的應該殷勤;行慈善的,應該和顏悅色。」從上下文看,12:1叫人把身體獻給天主作祭獻,12:2說信仰團體要活出有信德的生活態度,12:3-8 便詳述團體內成員之間應如何生活,12:3立即指出最重要是要有「清醒」的思維,即「估計得適中」,跟着,12:4-8便詳述了,指出身體上的各肢體都應履行和完成其原有的功能,亦即各展所長。最重要的是合作,而不是互相競爭,5:23說:「基督是教會的頭」,身體上的各肢體都由祂所指令,教會內的所有人士都應有效地發揮其功能。

4.      12:9-13開始談「愛」的大主題:「9愛情不可是虛偽的。你們當厭惡惡事,附和善事10論兄弟之愛,要彼此相親相愛;論尊敬,要彼此爭先regard others as more important than yourself)。11論關懷,不可疏忽half-heartedly);論心神,要熱切對於主,要衷心事奉12論望德,要喜樂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禱上,要恆心13對聖者的急需,要分擔;對客人,要款待look for opportunities to be hospitable」,當中包括了六個要點:

(a)    12:9:「當厭惡惡事附和stick to善事」,這點談「選擇」,「選擇」必須要正確;

(b)    12:10:「兄弟 要彼此相親相愛」、「尊敬,要彼此爭先」,表示真愛要付諸行動;

(c)     12:11ab:「論關懷,不可疏忽」,意謂不可太被動,「要熱切」是叫人要有熱誠;

(d)    第四和第五點指向末世,12:11c-12a:「對於主,要衷心事奉」〜「論望德,要喜樂」;跟着12:12bc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禱上,要恆心」;

(e)     12:13ab對聖者的急需,要分擔;對客人,要款待」,是「人與人」之間的愛。

5.      究竟「真愛」與上文有何關係呢?12:3-8表明:團體 等於人的身體,內有各肢體,肢體之間是夥伴關係,要彼此合作,不應互相競爭。「互相合作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愛」,因為身體上任何肢體受了傷時,都會影響整個身體。

Friday, March 31, 2017

四旬期第五主日(甲年)讀經釋義


(主題:「新生命」- 信從耶穌,必得永生

日期:201742

讀經一
37:12-14
福音如何與其它三篇讀經串聯起來呢?37:12 說:「我要從你們的墳墓中把你們領出來」,耶穌便在11:43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罷!
答唱詠
130:1-2, 3-4, 5-6, 7-8
37:14又說:「我要 使你們復活 那時,你們便要承認我」,130:7便承認說:「上主富於仁慈,他必定慷慨救援
讀經二
8:8-11
8:10說:「如果基督在你們內,身體固然因罪惡而死亡,但神魂卻賴正義而生活耶穌11:25:26指出原因:「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3:20曾說:「(人)出於塵土,也都(因罪)歸於塵土」(也請參閱3:19),耶穌恢復了人原本不死的人性;
福 音
11:1-45
瑪爾大也在11:27宣認耶穌:「我信你是默西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11:45亦說:「一看到耶穌所行的事,就有許多人信了他。

本主日讀經釋義的詳情:已載於本網誌 2014 3 月。


Sunday, March 26, 2017

羅馬書(Romans)11:16-36


1.      保祿11:16-24強調天主沒有放棄猶太人:「16如果所獻的初熟的麥麵是聖的,全麵團也成為聖的;如果樹根是聖的,樹枝也是聖的。17假如有幾條橄欖樹枝被折下來,而你這枝野橄欖樹枝被接上去,同沾橄欖樹根的肥脂,18就不可向舊樹枝自誇。如果你想自誇,就該想不是你托著樹根,而是樹根托著你。19或者你要說:樹枝被折下來,正是為叫我接上去。20不錯,他們因了不信而被折下來,你要因著信,纔站得住。你決不可心高氣傲,反應恐懼,21因為天主既然沒有憐惜了那些原有的樹枝,將來也許不憐惜你。22可見天主又慈善又嚴厲:天主對於跌倒了的人是嚴厲的,對於你卻是慈善的,只要你存留在他的慈善上;不然你也必要被砍去。23至於他們,如果他們不固執於無信之中,必會再被接上去,因為天主有能力重新把他們接上去。24其實,如果你這由本生的野橄欖樹上被砍下來的,逆著性被接在好橄欖樹上,何況他們那些原生的樹枝,豈不更容易接在自己原來的橄欖樹上麼?

2.      11:16-24的一番話與聖週五禮儀中的祈禱相關,梵二之前,信友禱文裡會詛咒猶太人固執地否認默西亞,但梵二之後,信友禱文的第六段也會為猶太人祈禱:「請為猶太人祈禱,他們首先聽到了我們的主,天主的聖言,求主賜與他們日益敬愛祂的聖名,忠誠遵守祂的盟約。」主祭會誦唸:「全能永生的天主,祢曾將救恩許給亞巴郎和他的子孫。請俯聽祢教會的祈禱,使首先被選的子民,獲得圓滿的救恩。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祢俯聽我們的祈禱。」眾信友回應:「亞孟。」試想想:聖週五的禮儀時,耶路撒冷的聖墓大殿內的基督徒詛咒猶太人,大殿外的猶太人會多麼反感呢!11:16-24說天主不會永遠都放棄猶太人,畢竟他們都是祂的選民。

3.      11:25-32猶太人終會皈依:「25弟兄們!免得你們自作聰明,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項奧秘的事,就是只有一部分是執迷不悟的,直到外邦人全數進入天國為止:26那時,全以色列也必獲救,正如經上所載:『拯救者必要來自熙雍,從雅各伯中消除不敬之罪;27這是我與他們所定立的盟約:那時我要赦免他們的罪惡。』28照福音來說,他們由於你們的緣故成了天主的仇人;但照召選來說,由於他們祖先的緣故,他們仍是可愛的,29因為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決不會撤回的30就如你們以前背叛了天主,如今卻因了他們的背叛而蒙受了憐憫;31同樣,因了你們所受的憐憫;他們如今背叛,這是為叫他們今後也蒙受憐憫,32因為天主把眾人都禁錮在背叛之中,是為要憐憫眾人。

4.      11:25-32分成兩部份:11:25-27猶太人終能獲得救恩,11:26b-27提出了聖經的證據;11:28-32的說法頗矛盾,談的只是救恩的先後次序。11:28猶太人「成了天主的仇人」,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由於你們(外邦人)的緣故11:29說「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意指選擇了猶太人作為選民,這「決不會撤回的」。所以,不可詛咒猶太人,如果他們沒有反對天主,機會也不會落到外邦人身上,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都稱猶太人為「兄弟」。天主教也藉11:11-32教訓人,猶太人終能得救,乃因「救恩臨到外邦人,為剌激他們(指猶太人)發憤to stir them to envy」,11:16-24強調天主沒有放棄猶太人,至於他們何時獲救,11:25-32說待外邦人獲救後。天主教十分重視11的教訓,表明末日前會有兩個徵兆:猶太人會回到以色列、他們會皈依基督。另一方面,作為外邦基督徒的我們,猶太人的皈依與我們有何關係呢?10已說了,10:14說:「從未聽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沒有宣講者,又怎能聽到呢?10:15說:「若沒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講呢?」可見我們也有責任將福音傳給猶太人,使他們成為基督徒。

5.      對於一位那麼偉大的天主,11:33-36讚美說:「33啊,天主的富饒、上智知識,是多麼高深!他的決斷是多麼不可測量!他的道路是多麼不可探察!34有誰曾知道上主的心意?或者,有誰曾當過他的顧問35或者,有誰曾先施恩於他,而望他還報呢?36因為萬物都出於他,依賴他(caused by Him),而歸於他exists for Him。願光榮歸於他至於永世阿們」這番話是1-11的結語。如果我們回顧1:16的話:「有信仰的人獲得救恩,先使猶太人,後使希臘」,但發展下去卻本末倒置了 先是外邦人,後是猶太人!11:33道出天主的三種本質:「富饒rich)、上智wisdom)和知識11:34-35問了三個問題:「有誰曾知道上主的心意/有誰曾當過他的顧問/有誰曾先施恩於他」如果看希臘原文,我們會更加欣賞這三個問題,因為「有誰曾知道上主的心意Who has ever known the mind of the Lord)?」但沒有人有那些「知識」;有誰曾當過他的顧問Who has ever been his adviser)?」問題在於以天主的「上智wisdom」,祂還需要「顧問」嗎?有誰曾先施恩於他Who has given anything to him)?」天主那麼「富饒rich」,根本並不需要人給與祂任何東西!

6.      11:36也與11:35相關,11:35問道:「有誰曾先施恩於他」沒有人曾,因此,天主本身才是施恩者(Giver),祂施與了甚麼?11:36便矑列出來:「萬物都出於他,依賴他(caused by Him),而歸於他exists for Him」「萬物都出於他」指創造(creation)、「依賴他」指贖世(redemption)、「歸於他」指救世(salvation),「創世」至「贖世」是一個過程,至「救世」是終向,均成為天主的「光榮」,這「光榮」一直「至於永世阿們Emunah)。

Friday, March 24, 2017

四旬期第四主日(甲年)讀經釋義


(主題:「新生命」- 相信耶穌,要做光明之子)

日期:2017326

讀經一
撒上16:1,
6-7, 10-13
讀經一說撒慕爾達味傅油成為君王,達味當時「正在放羊
答唱詠
23:1-3, 3-
4, 5, 6
答唱詠說上主是我們的牧者,有了祂,我們便一無所缺,祂會保護我們
讀經二
5:8-14
讀經二說接受了「光明」的人必須行善和遣責惡行;
福 音
9:1-41
福音說「一個生來瞎眼的人」獲得耶穌的治癒而看得見(「光明」),他立即去作見證,面對惡勢力而毫不退縮

本主日讀經釋義的詳情:已載於本網誌 2014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