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2, 2011

瑪竇福音 2:先知預言的應驗(四之三和四之四)

1.     預言的應驗:四之三 瑪竇福音第三次引述先知預言的應驗是在「聖家逃往埃及」的記載裡,讀者請先閱讀2:13-152:15引述了舊約的11:1:「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叫他為我的兒子When Israel was a child I loved him, and I called my son out of Egypt)。2:15說:「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埃及召回了我的兒子。」」既說是「埃及召回」,必然曾先進入埃及,亦即2:14所載:「若瑟便起來,星夜帶了嬰孩和他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

2.     歐瑟亞的話裏,「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指的是聖祖雅各伯和他的後裔定居埃及後的生活(46-50),根據12:40-41所載:「以色列子民居留埃及共有四百三十年。四百三十年屆滿的那一天,上主的軍旅離開了埃及」這話彷彿與11:1一脈相承:「從在埃及時,我就召叫他為我的兒子」,都是談出谷,指13-14,寓意着以色列子民的逾越,走出為奴之家而重獲自由。

3.     對於所引述的話,讓我們看看上下文,11:1-5說:「1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叫他為我的兒子。2可是我越呼喚他們,他們越遠離我去給巴耳獻祭,向偶像進香3是我教了厄弗辣因邁步,雙臂抱著他們,但他們卻不理會是我照顧了他們。4是我用仁慈的繩索,愛情的帶子牽著他們,我對他們有如高舉嬰兒到自己面頰的慈親,俯身餵養他們。5他們卻要返回埃及地,要亞述作他們的君王,因為他們拒絕歸依我。」留意11:2的話:「我越呼喚他們,他們越遠離我。」意謂:當上主呼喚祂的子民時,他們卻故意置若罔聞,且越走越遠;他們「越遠離我」究竟為了甚麼呢?為了「去給巴耳獻祭,向偶像進香」,真令雅威怒不可遏

4.     反省:很多青少年都有過反叛期,讀書興趣不大,雖然未必踏上歧途,但間中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自信心往下沉時想辦法逃避,於是日日匿在家裏打機。他們知道父母愛他們,但認為父母並不了解他們,所以容易作出大大小小的反抗,變得很反叛,尤其是男孩們更欠溝通技巧,於是時光一天一天地消逝了,到曉得遏抑情緒時,起碼浪費了幾個年頭!

5.     從上述第3段的剖析看,天主在11:1以色列的呼喚換來的只是氣憤,但2:15引述11:1時,對其上下文似乎一點都沒有理會,只簡單地說:「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如果我們沒有研讀11的上下文,一看2:15的話,便感到十分安慰,說耶穌終能應驗了那舊約先知的話,然後慨嘆上主多麼偉大!不過,為猶太人來說,他們的聖經(指舊約)並沒有這樣的意思,他們指出11:1所載以色列的所作所為令上主很不悅,因而在11:5作出懲罰,受到充軍之苦:「他們卻要返回埃及地,要亞述作他們的君王,因為他們拒絕歸依我。

6.     根據瑪竇福音所載,耶穌的童年史中所引述舊約先知預言的應驗好像十分草率,起碼四次引述中這裏的第三次都如此,遲點在2:18時的第四度舊約的引述,情況仍是這樣!這樣看來,瑪竇是否扭曲了舊約的預言呢?非也,這本來就是猶太人的文化,古往今來,凡是有兩處作品內的片語相同,猶太人便認為是相關的,且把兩處一起詮釋,對於上下文一點都不予理會,一如今天一些基督教的原教旨主義者的做法。例如中文的「吃」字,「吃飯」/「吃虧」/「吃力」/「吃苦」/「吃不消」等都有「吃」字,為猶太人來說,這些詞彙都是互有關係的!

7.     讀者自然會有點疑慮,究竟這樣的詮釋有沒有問題呢?事實上,不但聖史瑪竇如此,即使是聖保祿也曾沒有理會上下文而引述了舊約的話來詮釋他的書信。聖經作者這樣做是有其用意的,當時教會受着極大的迫害,包括把基督徒解往羅馬的鬥獸場餵給飢餓的獅子等猛獸吃,他們面對重大的信德危機,不少信友為了保命而放棄了基督宗教的信仰。即使如此,讀者仍會質問:那些舊約的引述來詮釋新約的做法是否錯了呢?是絕不會錯的,因為都是藉聖神的默感而寫成,我們遲點會探討。

8.     預言的應驗:四之四 瑪竇福音第四次引述先知預言的應驗是在「無罪嬰孩遭屠殺」的記載,讀者請先閱讀2:16-18。大黑落德本來要求賢士「找到了(纔誕生的猶太人君王),給我報信」(2:8),但賢士並沒有回來「報信」,便惱羞成怒,2:16記載了他喪心病狂的回應:「差人將白冷及其周圍境內所有兩歲及兩歲以下的嬰兒殺死!」真的不知是根據甚麼刑法進行這樣的屠殺。於是聖史便在2:18引述舊約說:「辣瑪聽到了聲音,痛哭哀號不止;辣黑耳痛哭她的子女,不願受人的安慰,因為他們不在了。A voice is heard in Ramah, lamenting and weeping bitterly: it is Rachel weeping for her children, refusing to be comforted because they are no more.所引述的是31:15的話:「上主這樣說:「聽!在辣瑪有嘆息聲,酸辛哭泣:辣黑耳悲悼自己的兒子,不願受安慰,因為他們已不存在了!」Yahweh says this: A voice is heard in Ramah, lamenting and weeping bitterly: it is Rachel weeping for her children, refusing to be comforted for her children, because they are no more.

9.     瑪竇在引述31:15時,用了希伯來語聖經,而不是希臘語的聖經。「辣瑪」位於加里肋亞海的西北方。「辣黑耳」是聖祖雅各伯的愛妻,他生了雅各伯十二個兒子的最後兩個 若瑟本雅明。「辣瑪」乃後來本雅明支派獲賜定居的地方,公元前721亞述國入侵,在「辣瑪」時把若瑟本雅明兩支派的猶太人都殺死,瑪竇便闡述說「辣黑耳痛哭她的子女」,十分哀傷。不過,31:15所載原本的背景並不相同,「辣黑耳」生產本雅明時因難產而死,而且「辣黑耳」生於耶肋米亞時代早幾百年,所以只借「辣黑耳」作為象徵的意義,意指兩個支派的收場十分坎坷,令他們的母親「辣黑耳」傷心欲絕。為31:15來說,兩支派都「已不存在了

10.   讓我們看看31:15的上文,31:12-14說:「12他們將要前來,在熙雍山巔歡呼,湧向上主的美物,飽享穀、麥、酒、油、小牛小羊;他們的心靈要好像受灌溉的田園,再也不感憔悴。13那時,處女必歡欣鼓舞,老幼必相聚同樂,因為我將使他們的悲哀變成喜樂,使他們由自己的憂苦中獲得安慰歡樂;14我將以肥脂滋潤司祭的心靈,以美物飽飫我的人民──上主的斷語。31:10-14的標題是「請萬民讚頌施救的天主」,氣氛是喜氣洋洋的;也看看31:16的話:「上主這樣說:「要止住痛哭,不再流淚,因為你的辛苦終必有報──上主的斷語──他們必會由敵地歸來!」」上主叫眾人「止住痛哭」,因為「他們必會由敵地歸來」這話充滿希望和喜悅,與2:18的哀傷氣氛剛好相反。

11.   我們會發覺,希臘文化強調哲理,並不認同猶太人的邏輯,但基督宗教本來乃源於希伯來文化和傳統,耶穌本人是猶太人而非希臘人,聖母瑪利亞和十二宗徒也是猶太人,故切勿誤以為聖史瑪竇存心取巧,而是受着他們的猶太文化的限制。讀者也許仍感到有點難以接受這樣的詮釋,就讓我們把1-2所引述的四則舊約作一撮要,特別強調其神學寓意:


舊 約
神學意義
(a)
1:23
7:14
聖言降生乃透過童貞生育
(b)
2:6
5:1
默西亞將統御普世,祂是和平之王
(c)
2:15
11:1
救恩是透過聖死和復活帶來的
(d)
2:18
31:15
痛苦的犧牲會帶來最終的喜樂

12.   人故然是有限的,但仗賴聖神的默感,四則舊約的引述都是正確的,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在靈性上成了猶太人,也應學習他們的文化和思維來詮釋聖經,四則舊約均指向耶穌,祂會教訓我們如何理解舊約的各預言。聖史雖然受制於猶太文化和觀念的局限,但人世間各文化其實都有各自的局限,只有天主是無限的,祂能把人從不完美中轉化成為完美的靈修,由一個童貞誕下默西亞來,把聖誕帶來重大的意義,指向我們的希望,指向基督光榮來臨的永生希望。

l        下期預告:
1.      天主之母節節日(乙年)讀經釋義(2011-12-27
2.      瑪竇福音32011-12-3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