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2, 2012

瑪竇福音13


1.    讀者請先閱讀1313的主題是「天國的比喻」,第一個比喻是「撒種的比喻」,種子落在不同的地方和其意義在13:18-23清楚闡釋,但奇怪的是比喻本身(13:1-9)和其解釋(13:18-23)中間插入一段聖經課文,用意是甚麼呢?看看插入的13:10-17,談的是「耶穌講比喻的用意」,耶穌的答案在13:12:「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是,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奪去」這話的意思,用現代的說法就如一個聖經學生聽聞有聖經講座,便有意前往那裡學習,這就是「凡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相反,聞說聖經講座的講者並非聖職人員,便全心去挑戰他,這就是「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奪去耶穌13:13作結說:「因為他們看,卻看不見;聽,卻聽不見,也不了解」,學聖經不能懷着壞心腸。

2.    13:14-15引自6:9-10:「9他說:「你去對這民族說:你們聽是聽,但不明白;看是看,卻不理解。10你要使這民族的心遲鈍,使他們的耳朵沉重,使他們的眼睛迷矇,免得他們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覺悟而悔改,獲得痊愈。」」雖然專心去「」和「」,可惜他們的「心遲鈍」,無心去「了解而轉變」(13:15)。究竟應「轉變」甚麼呢?就是「在信仰生活上以行動來回應皈依」,即所謂「知行合一。」有些人甚麼宗教都嘗試去信,受了洗而仍信風水,又認為教會的教訓不一定全都要遵守,甚至要求教會要向暴政屈服和妥協等。自由是天主賜給每個人的禮物,如果人堅持走進地獄,也是他們的自由抉擇,對於這些人,耶穌便講比喻來挑戰他們。

3.    耶穌13:16說:「你們的眼睛有福」,這是5:3-12真福九端以外的第十福,也說:「你們的耳朵有福」,這是第十一福,那些福份並不是由於「神貧、哀慟、溫良、飢渴慕義、心裏潔淨、締造和平」而獲得,而是因為「看得見」和「聽得見」別人能皈依。13:1-52共講了七個比喻,多數都是教友耳熟能詳的,全都是關於「天國」,耶穌為甚麼要講那麼多的天國比喻呢?每個比喻都是要「推動聽眾悔改」,以此理解作基礎,我們便不難明白各比喻的意義,「種子」落在不同的地方,結果也很不同,讀者便要反躬自問和認清楚:「我究竟是屬於「路旁」、「石頭地」、「荊棘」或是「好地」呢?」

4.    很多教友誤以為那「撒種的」人是天主,福音裡沒有這樣說,亦不是教會釋經的傳統,任何比喻的主角不一定是天主。勿忘記以色列位於沙漠地帶,土地並不太肥沃,耕種的人盡量小心以免浪費,那「撒種的」人把大部份種子撒在不會有收穫的地方,可說是枉費心機,他是個不曉得撒種的人。13:19指出,原來「種子」是「天國的話」,是聖言,那「撒種的」人是「我們」,根本不曉得傳揚聖言,結果大部份的心機都浪費了。

5.    然而,這不意味我們應拒絕「撒種」,當本堂神父邀請我們加入歌詠團時,我們很多時都說自己「五音不全」而婉拒;做傳道員呢?說自己的道理幾乎都忘記了;做讀經員呢?又說上祭台讀經會很恐慌;探訪教友可以嗎?又說最近很忙,而且身體又不太好!這等解釋都不是出於謙遜,只是自私自利和想獨善其身。耶穌深深明白我們的不足,撒種的比喻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拿出一份願意的心,也許大部份的努力都只徒勞,只要有少許「種子」撒在「好地」上,天主便會使之「結了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6.    很多教友仍猶豫不決,覺得自己的信仰知識實在有限,試想,向一位患病朋友說句慰藉的話有何難度呢?在地鐵內讓座給一位孕婦也很容易做到,主日彌撒後主動向些陌生臉孔打個招呼,「種子」便已撒在「好地」上了。耶穌用這比喻教訓我們,福傳時要持樂觀態度,因為有天主支持我們,即使在逆境時,天主仍在我們左右,我們只管盡心盡力,人生如果能活到八十歲,只要四分一的時間或二十年所撒的種子能落在「好地」,已能活出豐盛信仰人生了。即使不能親眼目睹成果,耶穌4:37說過:「撒種的是一人,收割的是另一人。」祂在4:36也說:「撒種的和收割的將一同喜歡。

7.    撒種的比喻」除了向「許多群眾」講之外,也特別講給十二門徒聽,他們如13:22所說仍被「世俗的焦慮和財富的迷惑」,所以當耶穌20:17-19三次預言受難和復活」後,20:20-24說眾門徒們便互相爭奪繼承師傅的位;到耶穌在山園祈禱時,門徒們只顧睡覺(26:40, 43, 45);耶穌被捕後,受到極殘酷的刑罰時,所有門徒都落荒而逃,不久前在最後晚餐時誓死效忠師傅的話早已煙消雲散14:3126:33),這些門徒彷彿就是「路旁 / 石頭地和荊棘」,一切「種子」成了浪費,但耶穌沒有想過切換另一批門徒來從新起步。

8.    13:24-30是「莠子的比喻」,這比喻只記載於瑪竇福音,「天國」一個人」或「仇人」或「家主」或「收割」等,而是13:24-30所述的「整個過程」,當耶穌在二千年前降生成人後,「天國」已臨現在人間,但世上仍有很多「仇人」,亦即比喻中的「莠子」。「莠子」其實是些野麥子,只能長出很少麥粒,既細亦幼,一般充作飼養牛羊的飼料,但幼苗時的形狀很似麥子,如果把其麥粒用來造餅,吃了會令人嘔吐和肚瀉,的確有些壞人會在別人麥田裡撒下「莠子」,但卻是羅馬帝國的法律所嚴禁的。然而,耶穌時代的人多數都一貧如洗,有些人也以莠子作食物,因為很便宜,但沒有營養。

9.    莠子的比喻」顯示天國裡夾雜着「好」麥子和「野」麥子,13:25說:「在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人來,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就走了。」事實證明,反對基督宗教的政權會慣性滲透教會各範圍,這些「仇人」會「在人睡覺的時候 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仇人」不一定是從外面來的,有些教友反對教會不批准人墮胎和安樂死,又反對教會不准許同性婚姻和離婚,在這敵對心態下,目睹教會受着殘酷政權的不停迫害,卻坐視不理。

10.  有一次,一個站也站不穩的老翁上了巴士,周圍正坐着的乘客們都無意讓座,其中一位年青的女乘客本來正看聖經,立時假裝睡覺,直到一位婆婆把座位讓給老翁為止,那位女青年便繼續看聖經。有些反對教會的教友會利用某神長的話來攻擊教宗和教廷,諸多批評梵二,並指控其謬誤。這些人如果要針對教會,必須心思一下,教會在中古最黑暗的時代也沒有倒下來,今天來自各方的「仇人」憑甚麼能力推倒基督親自所建立的教會呢?當「僕人」在13:28要求「莠子收集起來」,家主回答說:「不,免得你們收集莠子,連麥子也拔了出來。」的確,天國是個過程,善人和惡人都同時存在;用另一角度看,又如一個人的信仰歷程,有時情緒高昂,有時卻陷於低迷。

11.  13:31-32是「芥子的比喻」,13:33是「酵母的比喻」,兩則比喻都不是指某物或某人,而是整個過程。「芥子的比喻」強調天國的成長需要時間,而「酵母的比喻」指出天國的發展幅度是人所意料不到的。13:34-35是一個撮要:13:44說「在地裡」無意中找到了「寶貝」,便會「把它藏起來。」古時的人是沒有錢幣的,商業交易以物易物,「賣掉他所有的一切」意謂以土地交換「寶貝」,但失去了土地,便無屋可住,於是又會用「寶貝」來換回土地建屋作居所,結果只是恢復原狀,那麼,起初又為甚麼要以物易物呢?

12.  以色列境內被稱為聖地,因為地是神聖的,會有天主的保護,任何地下的「寶貝」均屬天主所擁有,取去而據為己有者會被天主懲罰。要避免受罰便必須先買下那塊地,故13:44說那人「買了那塊地」才得到地權,地下的「寶貝」才屬於他。我們多番見到天國是一個過程,「在地裡」的「寶貝」暗指其隱秘性,教會就是那「寶貝」,價值無法估計,寶藏也取之不盡,有智慧的人,快來尋找吧!每次參與感恩祭後,應感到喜悅,天主教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宗教,不像一些宗教或教派故步自封和非友則敵,看看德蘭修女的服務對象從不計較其膚色或宗教、文化或性別,怪不得在她逝世後的弔唁時,排隊進場哀悼的人竟達五公里之長,大部份都不是天主教徒,他們聲稱在她身上認識何謂真正的宗教。

13.  有其它宗教人士前往天主教的教堂參觀時,天主教是無任歡迎的;教會也積極提出彼此間的修和,在這方面,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做了大量的偉蹟。聖五傷方濟各在病重時,有人問他有甚麼東西留給世人,他說「寬恕」,無論過去的、現在的或將來的,也樂於寬恕,且會在天鄉裡為所有罪人祈禱。「寬恕」就是我們的「寶貝」和13:45的「珍珠」,價值連城,足以令人「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它。

14.  13:47-52是「撒網的比喻」,只有這比喻談「海」,與其它幾個比喻相同,即13:47-48所述的整個過程,「」分成「好的」(可作食物)和「壞的」(不可食用)兩種,13:49說「在今世的終結時」把他們「分開」。耶穌講畢各比喻後,結論是13:51-52:「51這一切你們都明白了嗎?」他們說:「是的。」52他就對他們說:「為此,凡成為天國門徒的經師,就好像一個家主,從他的寶庫裡,提出新的和舊的東西。」」上面第三段已講過,耶穌講比喻的目的是要「推動聽眾悔改」,而不是要滿足人的內心,「悔改」是要人度一個聖善的生活,作為「天國門徒」必須從「寶貝」和「珍珠」中取出「新的和舊的東西」教會內有很多寶庫,例如向聖體櫃單膝下跪、頌唱「基督的靈魂」聖歌、聖母月時齊唸玫瑰經晚禱等,全是「舊的」寶庫;信友也要接受「新的」東西,當教會教訓信友們禮儀本地化時,我們毋須要堅持拉丁文彌撒才是最好的和神聖的。

l       下期預告:
1.    基督苦難主日(乙年)讀經釋義(2012-3-25
2.    瑪竇福音14-152012-3-2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