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 2012

四旬期第三主日(乙年)讀經釋義


(主題:盟約的智慧)


讀經一:
20:1-17
答唱詠:
66:819:8-11
讀經二:
格前1:22-25
福 音:
2:13-25


A    讀經一:20:1-17

1.       讀經一談天主頒布十誡,當時以民離開埃及僅三個月。在這之前,以民不停地抱怨梅瑟,先在一個名叫瑪辣的地方埋怨泉水苦澀(15:22-27),於是天主便叫梅瑟把木頭扔在水裏,水就變成甜水,供以民飲用。轉眼間以民來到曠野,又抱怨沒有東西吃,於是天主賜給他們瑪納和鵪鶉吃。到17,他們在勒非丁又埋怨沒有水喝,結果梅瑟擊石出水,猶太傳統說這塊石頭一直跟著以民行走了四十年,供給他們水源,直到進入福地那天。

2.       讀經一記載天主給以民頒布了法律,他們自此而享有自己的團體,有自己的一套規則。這盟約跟之前的很不同,天主與諾厄亞巴郎所立的盟約是單向的,只有天主作出許諾,人只是被動地接受。今次的盟約迴然不同,立約雙方均有權責,毀約的一方要負起責任。

3.    20:4,天主吩咐人不可製造「雕像」,因為久居於埃及430年才離開的以色列子民(12:40)拜慣了埃及的各種偶像,包括牛和羊、鱷魚和太陽等,天主就是要以民對祂赤膽忠心(monotheism,故在20:5說:「上主,你的天主是忌邪的天主(jealous God)。」反省:香港有些聖堂內擺設了很多聖像,很多是各善會或些「熱心」教友所作出的要求,而本堂神父又不好意思地婉拒,以致聖體櫃旁放了巨型慈悲耶穌畫、聖家畫、嬰孩耶穌像等等,一個有意尋找信仰的人進入小堂見狀,便問:「這裡那個神才是真神呢?如果每個像和畫都是真神,請問天主教是否一個多神的宗教呢?」

4.    天主教會當然不反對聖像和聖畫的擺設,因為公元787年的第二屆尼西亞大公會議經過八次會議而通過:「恭敬聖像是有意義和合法的。」天主本來就是批准人這樣做的:

      (a)  25:18叫人「在贖罪蓋的兩端用鎚工造一對金革魯賓」;
      (b)  28:33叫人「在長袍底邊周圍做上紫色、紅色、朱紅色的毛線石榴;在石榴中間,周圍再做上金鈴鐺」;
     (c)  天主在21:8叫人「上主對梅瑟說:「你做一條火蛇,懸在木竿上;凡是被咬的,一瞻仰牠,必得生存。」

5.    由上可見,聖像不是給人拜的,而是助人「睹物思人」。為甚麼天主要給其子民頒布十誡呢?因為要保護以民,有了法治,人的性命受到保護;有了法治,無人有權偷竊你的財富;有了法治,家庭得到保護等等。


B    答唱詠:若66:8、詠19:8-11

1.        19分成兩部份,1-7節談目睹大自然的美麗而讚頌上主,1-4節是諸天讚美天主,5-7節談太陽的軌道;19的第二部份(8-15節)說天主的法律是完美無缺的,8-11節(即本主日的答唱詠)讚美法律,12-14節談作者與法律的關係,15節是作者的祈禱。

2.        答唱詠與讀經一的關係十分清楚,讀經一記載天主給以民頒布了法律,答唱詠便讚美上主的法律。讀者如果想詳盡理解天主的法律,可參考119,共176節。19的標題是「讚主頌」,較正確的名稱應是:「應讚美主,因祂創造了萬有,並以法律來光照世人」。讀經一和答唱詠的關係很清楚,天主在讀經一宣布了十誡,答唱詠便叫人讚美天主。


C    讀經二:格前1:22-25

1.        猶太人要求保祿施行神蹟,好能證明他所宣講的乃來自天主;希臘人神化了他們的智慧,要求能配合宇宙和人類所擔當的身份,始肯相信保祿所傳揚的耶穌基督,情況猶如福音中2:18的話:「猶太人便追問他說:「你給我們顯什麼神跡,證明你有權柄作這些事?」保祿沒有批判猶太人和希臘人的價值觀,只不過在格前1:24指出:真正的智慧是「十字架上的基督」,同時,德能(dynamis」一詞亦即猶太人所尋求的神蹟。的確,時至今天,很多人只相信有科學根據的東西,

2.        有不信的人恥笑基督徒喜歡朝拜一條屍體,但基督徒卻相信十字架象徵天主無限的愛。保祿格前1:25說:「天主的愚妄總比人門智,天主的懦弱也總比人強。」只有相信的人才能頓悟出來。格前1:19引述了29:14的話:「我要摧毀智者的智慧,廢除賢者的聰明。」當時亞述國攻打猶大國時,猶大王諮詢一位智者如何是好,智者建議國王投靠埃及,但依撒意亞先知卻說應信賴上主。格林多城內有很多智者,保祿格前1:21告訴信徒,知識無助使人「認識天主」,因為信德不是一套概念,而是生活的體驗。

3.        讀經一說天主頒布了十誡來保護人,使人得到自由,答唱詠讚頌上主的法律,讀經二要指出,只有憑信德才能接受天主無限的愛,那份愛「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表露無遺。讀經一談十誡的頒布,答唱詠叫人讚美上主的法律,我們在四旬期間應以天主所定的道德價值和法律來反省自己的生活,必須要忠於祂的吩咐。讀經二指出猶太人和希臘人各方面的問題和差異,猶太人太固執,而希臘人太自大,因而不肯相信,不能接受十誡的總結「由十字架上的犧牲所表達的愛」。


D   福音:2:13-25

1.        法律根本沒有禁止商人在聖殿殿院售賣祭獻用的牛羊,而來自遠近的朝聖者是真的需要祭品的,又需要更換聖殿的錢幣來購買祭品,因為刻著羅馬皇帝像的錢幣是不潔的。既然在現實上有所需要,那麼耶穌為甚麼要「傾倒了換錢者的銀錢,推翻了他們的桌子」呢?答案是為滿全14:20-21:「20在那一天,馬鈴上也要刻著「祝聖與上主」;上主殿裡的鍋,也將像祭壇前灑的血盆那樣神聖;21而且在耶路撒冷猶大所有的鍋,都是祝聖與萬軍的上主的;凡願獻祭的人,必用這些鍋來煮祭肉。到那一天,在萬軍上主的殿裡,必再沒有一個商人。」是要顯示雅威的日子來到了。

2.       記載這事件最奇怪之處是把耶穌的聖死作雙題並論,耶穌2:19說:「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祂要表示:猶太教的聖殿要被拆毀,由復活起來的聖殿取替,信友朝拜的應是耶穌基督。福音指出,救恩的光榮可見於祂的復活,但祂必須經過苦難和聖死,這才是猶太人應該尋覓最大的「神蹟」。

3.   四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讀經一叫信友應以天主的十誡來自我反省,人必須要忠於天主,答唱詠表示認同,因而叫人讚美祂。讀經二教人必須把焦點放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因為從中見證了基督無限的愛,而這才是人應尋找的真正智慧。福音說救恩來自耶穌的聖死,藉着祂的復活而確認,這成了猶太人所尋找最大的聖蹟。


E      四旬期讀經的意義

1.    首主日的主題是「盟約」:天主與諾厄定立盟約,天主向人作出許諾。

2.    二主日的主題是「盟約的內容」:即耶穌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

3.    三主日的主題是「智慧」:耶穌來履行天主的旨意,天主的旨意就是耶穌的苦難聖死和復活,這是天主的智慧,藉著祂帶給人類真正的自由,是天主十誡所要賜給人類的自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