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3, 2015

馬爾谷福音第一章


1.      研讀馬爾谷福音,最好先看看列上17-列下5,因為的很多片段和靈修意義都與列上列下所載關於厄里亞各事件相關。以色列王朝由撒烏耳開始,跟著就是達味撒羅滿,之後國家分裂了。到列上17的時代,當時阿哈布王在位,為期於公元前875-853年(22年),是分裂後北國的第七位君王。王朝結果成功或失敗?是一敗塗地,且越來越差,以色列的唯一女皇阿塔里雅為了濫權,竟然忍心把全家族都殺死。

2.      王朝開始之前,象徵雅威臨在的約櫃又被撒羅滿王鎖入了聖殿的至聖之所,以致天主與子民同在的機會幻滅。結果天主恩賜了厄里亞先知給其子民,厄里亞厄里叟不停地反對王朝,兩位先知要帶給以色列新的希望。這希望記載於3:22-24:「22你們應記得我僕人梅瑟的法律,即我在曷勒布山,命他傳於全以色列的誡命和制度。23看,在上主偉大及可怕的日子來臨以前,我必派遣先知厄里亞到你們這裏來;24他將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子,使兒子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臨時,以毀滅律打擊這地。」舊約的這最後一位先知說:「上主偉大及可怕的日子來臨以前」,厄里亞會來,這話寫於公元前四百年,而當時厄里亞已離了世四百年,但人們仍記得他。王朝到了耶穌的時代已不復存在了,本來,被羅馬帝國統治的以色列仍有大司祭作為殖民地的代表,但大司祭的職位多久以來已是用錢買來的,並非由亞郎家族傳下來的,因此,大司祭本身已是不潔的。

3.      1:1耶穌的名號有三個:「天主子」、「耶穌」和「基督」,「天主子」,這一名在中造成很多明認上的困難,因為馬爾谷福音所載的猶太人沒有一人承認耶穌是天主子,直到祂死後才由一位外邦人的百夫長明認祂是天主子。「耶穌」即「上主施救」;「基督」(希臘語)即默西亞希伯來語),意即受傅者(接受一項任務或派遣),受傅者的概念始於巴比倫充軍時代(公元前587年),以民相信天主會派遣厄里亞來預備默西亞的道路。猶太人認為默西亞的身份並不很特別,認為默西亞只是個普通人,只不過他有聖寵亦很能幹,好能保護以色列子民,每當國家有難,默西亞便出來保護。猶太人亦不認為默西亞只有一個,他們認為凡可以拯救以色列者,均稱為默西亞,包括過去的幾位以色列總理。猶太人相信天主可以派遣任何人作默西亞,但不會是天使,而是個普通人。

4.      天主子」:為甚麼天主會有個兒子呢?這是否表示有兩個天主呢?今天,我們有「三位一體」的道理,但沒有人可以證明,所以我們稱之為「信德的奧蹟」,意即無法解釋,只可信。默西亞是來拯救人類的,天主子的使命是甚麼呢?猶太人只在舊約中一兩次使用「天主子」一詞來稱呼君王,即天主所愛的兒子,並不像天主所生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片語中,「福音」的內容是甚麼呢?有些提議指「好消息」,這不是福音的內容,好消息只是「福音」的意思。有人說是「救恩」,但「救恩」只是「福音」的效果。「福音」其實是耶穌自己,福音的內容是我們每次在彌撒中都重申的,當神父高呼「信德的奧蹟」後,大家便答:「基督,我們傳報祢的聖死,我們歌頌祢的復活,我們期待祢光榮地來臨」福音的內容就是「基督的聖死復活和光榮地來臨」,宗徒大事錄保祿書信也有這樣的表示。在人類歷史中,只有一個人是。「福音」,祂就是耶穌基督,但我們有福份參與祂的聖死,就是當我們受洗時。

5.      1:2-3說:「2正如先知依撒意亞書上記載的:「看,我派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預備你的道路。3曠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你們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他的途徑。」1:2其實不是依撒意亞書所載的,而是3:1:「看!我要派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宰,必要忽然進入他的殿內;你們所想望的盟約的使者,看!他來了──萬軍的上主說」,「使者」指厄里亞(請參閱3:23),而不是洗者若翰一開始便等待厄里亞的到來,因為這是默西亞來臨的先兆。然而,3:1說這個「使者會「進入衪的殿內,他是「盟約的使者,那麼,他一定不是天主的代言人(先知),因為耶穌在最後晚餐拿起餅酒時說:「這是我的血,新而永久的盟約之血」,只有默西亞才是「盟約的使者」,不會是厄里亞

6.      1:3引述了40:3:「有一個呼聲喊說:「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在荒原中為我們的天主修平一條大路!3:1明明說是指默西亞的來臨,但沒有理會的上下文,故當1:3引述40:3時,容易令人誤以為指洗者若翰1:4說洗者若翰宣講「悔改的洗禮」,這不是我們所領受洗禮的類別,我們領受的是「赦罪的洗禮」,只有耶穌才能赦罪,祂透過聖死而赦免我們的罪過。那麼,猶太人水洗的目的是甚麼呢?為了取潔,猶太人很著重清潔,他們的「不潔」並不一定與犯罪相關,取潔只是一種儀式,在他們的文化中,很多事物都會令人不潔,例如吃牛扒時觸摸了牛骨,時至今天,保守的猶太人甚至認為當他們一望見任何外邦人,眼睛立即變成不潔,所以他們很惱恨外邦人。

7.      若翰宣講叫人承認自己的罪過,之後需要默西亞來赦免,於是人便要跟隨默西亞1:3若翰預備上主的道路」,好讓連麻木不仁的人也能感受到默西亞的幫助。若翰住在約但河以西,離耶路撒冷16公里,是個沙漠地帶。當時做先知十分艱難,因為先知的其中一項使命是勸諫君王,耶肋米亞先知不停地責備君王的腐敗,故不受害怕君王的人民歡迎。當以民充軍後回國(公元前538年),要重建頹恒敗瓦的國家,他們最大的障礙就是先知,每當先知發言,必定造成兩派人士爭議。厄斯德拉司祭認為先知會妨礙國家的發展,故不准他們留在城裏,迫使他們退居沙漠,1:4若翰要住在曠野。因為先知不受歡迎,所以很多先知不敢承認己職,請參閱13:2-6:「2在那一天──萬軍上主的斷語──我要由地上剷除一切偶像的名號,不再為人所記念;並且我還要將假先知們和不潔的神由地上滅絕3將來,如果有人還要冒充先知,生養他的父母必要對他說:你不能生存,因為你藉上主的名字說了謊話。生養他的父母就在他說妙語時,要把他刺死4到那一天,每個假先知,在他說妙語時,必因自己的神視感到羞慚;他們必不再穿毛外氅,去行欺騙;5他反要說:我不是先知,我是一個種田的人,因為我自幼就以務農為業。6若有人問他說:怎麼在你兩手上有這些傷痕?他要答說:那是我在愛我的人家裏所受的傷。

8.      是寫於公元前400年,13:1-6的標題是「偶像和假先知的結局」,原文是沒有「」字的。13:2的原文是天主會毀滅所有先知13:3先知的父母也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兒子們的身份,有些甚至用刀死兒子,因為先知威脅國家的團結。13:4-5說先知們本來穿「毛外氅」,這是厄里亞的裝束,亦是洗者若翰的裝束。13:6說先知身體上有「傷痕」,其實這是自己打苦鞭所造成的,但先知們都不敢承認,只說是因打架而受了傷。1:6若翰吃的是「蝗蟲野蜜」,在曠野裏的確有「蝗蟲」,它們到乾燥的曠野產卵,卵子產在泥下約一吋半,那裏氣溫清涼很多。「蝗蟲」不會在正常的田地上產卵,因為潮濕會令蟲蛋發霉,故若翰吃蝗蟲並不出奇。至於「野蜜」,勿以為這是蜂蜜,曠野沒有花,吸引不了蜜蜂來,若翰吃的是棗蜜,因為棗樹能在曠野生長,需要很少的水份已能生存,且慣於酷熱的天氣,以色列耶里哥有很多棗樹。

9.      1:7說:「那比我更有力量的,要在我以後來,我連俯身解他的鞋帶也不配。若翰這樣說用意不是要表示謙遜,這話其實鑒於4:1-8。一名女子名叫盧德Ruth),是達味王的曾祖母,盧德跟她的婆母納敖米逃難來到摩阿布1:5說婆母的兩個兒子相繼去世,婆母便在1:8勸導兩個兒媳回娘家另覓新夫,其中一個兒媳吻別婆母後回鄉去了,但盧德堅持跟隨著婆母,表示一日加入了先夫所屬的民族和朝拜他們的天主,便會終身不渝,這令婆母感慨萬分而接納了。劇情有新發展,婆母的夫家有個有財有勢的親人,名叫波阿次2:1),婆母認為如果盧德能與他成親,對自己和兒媳都很有利,於是便教導盧德如何親近波阿次,果然一蹴而就。波阿次要迎娶盧德,還要先跨越另一障礙,根據猶太傳統,婦人喪夫改嫁,迎娶的優次必須由至親開始,波阿次便在4:1邀請那至親來商討,問那至親願意收買婆母亡夫的一塊地並迎娶盧德與否,那至親對那塊土地很感興趣,但要迎娶盧德則不願意,於是拒絕盡那兩項捆綁式的義務。

10.    重點就在4:7:「從前在以色列中間,無論對於買賣或交易,為確定一事,有這樣的一個風俗:就是一方應脫下自己的鞋,交與另一方:這在以色列就算為證據。」原來脫鞋是放棄權利的意思,讀者會覺得一個人一足穿鞋,一足不穿,會否很尷尬呢?這實在可能,但就是要讓人知道,持著別人一隻鞋的波阿次便可光明正大地迎娶盧德。不要忘記當時的人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他們不曉得簽署作實,沒有今天的法制或合約條款。1:7的「解他的鞋帶也不配」不是謙遜的表示,而是無權之意,耶穌才是默西亞若翰這話是要表示自己不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