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4-9
(主題:信仰與生活)
1. 讀者請先閱讀創4全章。創4談人打人,而且發生在兄弟之間,是人互相衝突的開始。亞當和厄娃兩個兒子不和,創4:3-7這樣說:「3有一天,加音把田地的出產作祭品獻給天主;4同時亞伯爾獻上自己羊群中最肥美而又是首生的羊;上主惠顧了亞伯爾和他的祭品,5卻沒有惠顧加音和他的祭品;因此加音大怒,垂頭喪氣。6上主對加音說:「你為什麼發怒?為什麼垂頭喪氣?7你若做得好,豈不也可仰起頭來?你若做得不好,罪惡就伏在你門前,企圖對付你,但你應制服它。」」
2. 天主接納了亞伯爾的祭品:「自己羊群中最肥美而又是首生的羊」,沒有「惠顧加音」田地的出產,很多人一直聲稱加音所祭獻的是腐爛的生果,聖經裏從來沒有這樣說,亞伯爾獻了「最肥美」的羊不等於加音的祭品必然很差。辣彼們認為當人曉得崇拜和祭獻時,便是宗教的開始,也是人文明的開始,以前,亞當和厄娃從未向天主祭獻過。
3. 有些人認為加音與弟弟亞伯爾在天主前爭寵失敗,惱羞成怒而起殺機。其實,真正的殺機是加音感到「被拒」,就如德蘭修女說過:「最可憐的人是那些被遺棄和遺忘的人!」。一個長期病患的丈夫一直受年老的妻子所照顧,到一天妻子太老而力不從心時,便要僱用外傭,妻子卻感到自己的價值漸漸消失,便感到「被拒」,設法辭退傭工。加音感到的「被拒」是「因」,「起殺機」是「果」。
4. 2011年1月,當香港特區政府阻撓民運人士王丹來港悼念已故的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時,王丹便表示憤怒難過,有人立即批評他的動機不良,可從他的強烈反應顯示。這樣的分析是本末倒置的,「被拒」入境的是「因」,不是「果」,而「表示憤怒難過」才是「果」。人被拒很危險,感到丟臉可能造成報復,這樣的例子在世界各地比比皆是。2008年6月8日發生在東京的秋葉原,一個二十五歲的青年加藤智大因進不了大學、八年來事業發展又不順利,無力購買房子,感到絕望,又覺得自己其貌不揚而找不到女友,與父母關係又差,感到沒有自我,經常有輕生的意念!終於昇華成為暴力,在街上向人亂斬,七死十傷收場!典型的被拒惡果,失去了尊嚴,「自憐」而造成的高危,錯誤的「自我主義(egoism)」,人內心的邪惡潛意識推動人使用暴力。
5. 亞伯爾向天主祭獻了羊,加音祭獻了田地的出產,上主惠顧了亞伯爾而沒有惠顧加音,為甚麼呢?情況猶如與父母同住的子女出錢出力照顧父母,有時卻沒有得到他們的欣賞,反而沒能力或無心照顧父母的子女,嘉許的說話卻經常掛在父母口中,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人尚且可以自由抉擇,全能造物的大主,無限仁慈和公義的上主,抉擇接納誰的祭獻是祂的絕對自由,誰人有權作出質問呢?創3和創4兩 章都提醒我們要學習服從天主的命令,盡管被拒會造成了內心的衝擊,只要命令來自天主,便要服從。
6. 加音殺死了弟弟亞伯爾後,害怕遭人報復,便向天主表示恐懼,創4:15記載天主「遂給加音一個記號,以免遇見他的人擊殺他。」記得原祖父母犯了罪,天主沒有直接懲罰他們,而是咒罵了「地」(3:17);創4:2說「加音耕田」,用耕具擊打農地,象徵戰勝了「地」;至於亞伯爾,他原本的工作是「牧羊」,羊要吃草,也來自「地」,原來人終能征服了「地」。
7. 勿以為亞伯爾死了,加音便沒有兄弟,4:25說「亞當又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她生了個兒子,給他起名叫舍特」,據5:3說,當時亞當已一百三十歲了,5:4更說:「亞當生舍特後,還活了八百年,生了其他的兒女。」回到4:26:「舍特也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厄諾士。那時人才開始呼求上主的名。」最重要的句子是「那時人才開始呼求上主的名」,是人開始以聖名「呼求上主」,稱祂為「雅威」。當人曉得向天主祭獻(4:3-4),這裏又識「呼求上主的名」,便是完整的宗教,彷彿刻劃了感恩聖祭的兩部份 - 聖道 + 聖祭。
8. 人到底為甚麼要向天主祈求呢?因為人感到自己太渺小,需要向比自己偉大得多的神祈求,亞當和厄娃尚未曉得祈求上主,但他們的子女學會了。事實上,向上主祈求也需要學習,一個慕道班的傳道員以為自己的責任是要使慕道者相信天主,這想法並不正確,因為大多數的情況是,一個人已抉擇相信了才參加慕道班,信德的種子已落在人的心田上,傳道員的責任是要灌溉和將種子放在陽光下,以免「信德」因缺水而死。
9. 究竟信德的種子何時進入人心中呢?是出生那刻,人人皆有,是天主給與人的恩寵,有些人始終不信,是因為沒有人去灌溉,或根本無機會得到灌溉。
10. 我們在此開始研讀創5-9,讀者請先閱讀創5-9。創5談亞當的後裔,創6談洪水前的人十分敗壞,創7談洪水滅世,倖免於難者只有諾厄一家人和一些動物,能保性命的人只有創6:10所述的諾厄夫婦,他們的三個兒子(「閃、含、和耶斐特」)和三個媳婦,八人上了方舟,又有天主在7:2-3所吩咐要保留的動物:「2由一切潔淨牲畜中,各取公母七對;由那些不潔淨的牲畜中,各取公母一對;3由天空的飛鳥中,也各取公母七對」,目的是「好在全地面上傳種。」
11. 洪水一到,彷彿如末日,只有很少人能生存。創8說洪水退了,諾厄立即放出第一隻雀鳥,不是一般人以為的鴿子,而是「烏鴉」(8:7),到10節才放出「鴿子」。究竟天主為何要用洪水滅世呢?辣彼認為要人「更新」,大地更新,人能悔改。這種境況亦非獨一無二,猶太人後來遭巴比倫充軍(公元前587年)又是「更新」的機會,「遺民」的概念也是「更新」的標記,後來耶穌也召叫了「十二人」,象徵着「遺民」,可見天主的救恩工程時常以「小團體」作基礎,而非以「個人」。
12. 看看創8:20:「諾厄給上主築了一座祭壇,拿各種潔淨的牲畜和潔淨的飛禽,獻在祭壇上,作為全燔祭。」宗教的制度需要祭獻,因此也需要「祭壇」。諾厄要祭獻甚麼呢?8:20說他「拿各種潔淨的牲畜和潔淨的飛禽,獻在祭壇上,作為全燔祭。」這樣,莫非天主在7:2-3叫諾厄帶上方舟的「一切潔淨牲畜」都變了全燔祭嗎?果真如此,剩下來的只有「不潔淨的牲畜。」
13. 起初,天主給人「全地面上結種子的各種蔬菜,在果內含有種子的各種果樹」作「食物」,等於今天有些人吃「素食」,到9:1-3情況改變了:「1天主祝福諾厄和他的兒子們說:「你們要滋生繁殖,充滿大地。2地上的各種野獸,天空的各種飛鳥,地上的各種爬蟲和水中的各種游魚,都要對你們表示驚恐畏懼:這一切都已交在你們手中。3凡有生命的動物,都可作你們的食物;我將這一切賜給你們,有如以前賜給你們蔬菜一樣。」自此,樂園裏人和動物間原有的和諧成了泡影,因為動物對人開始「表示驚恐畏懼」,就如鯨魚對日本人很畏懼,又如老虎和鯊魚對中國人很畏懼。原祖父母犯罪後,人人的內裏都受到壞影響,這是原罪的後果,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越來越差,造成了地球暖化、厄爾尼諾現象,各類物種滅絕,人的自私把自己推向滅亡!
14. 上面已探討過,宗教的起源始於創4,加音和亞伯爾曉得向上主祭獻,到4:25-26時,亞當和厄娃的後裔厄諾士「開始呼求上主的名」,到8:20時,諾厄建了一座祭壇作祭獻用,他有三個兒子,「閃」即猶太人的祖先,「含」成了埃及人的祖先,「耶斐特」是希臘人的祖先。9:20-22說諾厄開始「種植葡萄園」,他是第一個曉得製酒的人,科技進展了一大步,人邁向更文明。可惜,諾厄「喝酒喝醉了」,且「在自己的帳幕內脫去了衣服」,象徵着人陶醉於自我的成就,開始腐敗了。事實上,人類的科技越進步,便越遠離天主,這是進步抑或退步呢?即使是進步,也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15. 宗教信仰有時要人付出代價,耶路撒冷的聖殿曾兩度被毀,他們的紀念日稱為「Tisha B’Av:即發生於Av月那一夜」,猶太人每年有十三個月,公元前587年秋天的「Av」月第九日,聖殿首度被巴比倫毀了,列下、耶、巴都有記載。過了約一世紀,聖殿重修好了,但過了六百多年後,聖殿第二次被羅馬帝國所毀,時為公元七十年,發生在同一天(Av月的第九日)。因此,猶太人的哀悼是雙倍的,是他們的國殤日,當天他們會閱讀哀歌(我們將在七月二十三日研讀)。註:猶太人在2011年的Av月是由今年8月1日至30日。
16. 時至今天,猶太人仍認為默西亞會在Av月的第九日降臨,之前,聖殿會再被重建起來。然而,為基督徒來說,默西亞在二千年前已降生成人了,當時羅馬帝國尚未毀滅聖殿。今天,聖殿的原址被依斯蘭信徒霸佔,並建築了他們的金廟,以色列軍隊經常保持高度戒備,以防極端份子使用暴力意圖奪回聖殿原址,甚至造成國家陷入危機或戰爭。
17. 聖殿兩度被毀,是猶太人最哀傷的日子,所以他們的悼念要做很多事前的準備,包括25小時的齋戒(不是24小時),又不向任何人問安,全神哀悼。除了內衣外,三十天前不會買新衣,這對很多現代大都市的人來說,是很辛苦的事。猶太人所穿的鞋不可以是皮鞋,只可穿膠鞋,但辣彼們卻定下一些例外情況:為了做生意的緣故而會晤客人,可以穿皮鞋,不過要在鞋內加入些碎石,肯定令人很不舒服。哀悼期間不可吸煙,因為吸煙被視為娛樂,但如果為了生意的緣故,可作例外。同樣,不可剪髮或剃鬍子,但為了生意的緣故,可免遵守。
18. 為甚麼要定下那樣多的禁例呢?因為人受些苦,使人記起聖殿兩度被毀的哀痛,死了很多同胞。至於猶太人的會堂,至今仍有不少,聖殿雖被毀,但沒有毀壞各會堂。猶太人在國殤日前往會堂,除讀經員外,人人都只坐地上,好能表達對哀歌這卷聖經的尊敬。在家中吃飯時,會加入些沙或塵;至於孕婦們,也要像其他猶太人一樣地禁食,男人也不可穿經袍。國殤日那天,猶太人很惱怒外邦人,因為是外邦人造成聖殿被毀滅的。
19.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由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很多方面都跟隨猶太人的傳統,但基督徒為何沒有像猶太人一樣哀悼聖殿的毀滅呢?這是由於耶穌在若4:23的教訓:「那些真正朝拜父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聖保祿也在格前6:19說信友是「聖神的宮殿」,可見天主的聖殿再不是用石頭建築的,而是人的身體。
20. 創5-9十分豐富,我們會遲點更詳細研讀(八月十三日),包括去理解亞當時代的人為何那麼長壽。
l 下期預告:創23(2011-5-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