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在感恩祭(五之一)時講過,由於感恩祭的結構是耶穌親自設立的,沒有人有權增減內容和環節。這也有很大的優點,信友無論去到世界各地的聖堂參與感恩祭,即使不懂當地的語言,仍能投入彌撒的每個環節中。感恩經共四式,是教會的禮儀專家研究了過去二千年來各款的感恩經,以及東方和西方的教會史後,才釐定和寫成的,所以是不會改變的。感恩經在結束時,主祭便唸:「藉着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一切崇敬和榮耀歸於您─全能的天主聖父,及與您同體的聖神,世世無窮。」跟着是天主經,誦唸或頌唱天主經後,參禮者都不會答「亞孟」,因為這處禮儀的程序尚未完結。
2. 天主經後是互祝平安,是羅馬禮所規定的,目的是要連繫於天主經中的「求祢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一句,表示生命需要食糧,更需要靈性上的食糧。平安禮是為信友們收歛心神準備去領聖體,平安禮是充滿雍容、典雅和矜持的,是禮儀上的致候,不可像俗世般大派對時的狂歡。有些教友排隊上前領聖體途中遇到相熟的教友時,仍不停地談笑和握手互祝平安,這實在對天主不敬。信眾必須要明白自己即將領受的聖體是天地的大主,祂是宇宙的造物主,沒有別的事比祂更大更重要,多少聖人窮一生的奉獻,去回應祂賜給世人無盡的愛,祂超越時空,因為祂帶給世人永生。
3. 教友們有時會爭議領聖體應手領或口領,應站着領或跪下領,只應領聖體或也應領聖血。手領或口領皆可,手領聖體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如果選擇手領聖體,兩手掌應一上一下,上面的手掌應呈孤形,形像寶座去恭迎救主蒞臨。有些教友堅持跪下來領聖體,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要留心會否絆倒後面的教友,最好是當聖堂有領聖體的跪椅設備時才跪下領聖體。至於單領聖體或同時也領聖血會更好呢?這課題在教會不同時代已討論過,教會教訓說,單領聖體或單領聖血都是相同的,同樣領了整個基督,而同時領聖體和聖血也是整個基督。無論甚麼情況,對聖體的高度尊重是必須的,不能以言以行來開玩笑,有神職人員說領聖體的方法「就像啪丸仔」一樣,這樣地形容非常不敬,是對基督的重大的侮辱。
4. 領聖體期間,歌詠團最好只唱一首歌,好讓信眾多點寧靜時間去感謝聖體,歌詠團更不宜借機表演,以免妨礙人神在默想和默觀中相遇,最有效的氣氛就是在靜默中。至於堂區報告,報告者宜簡潔,整體上不應太長,最好在十分鐘內完成,除非必要,主祭也無需把報告重覆。
5. 有些堂區喜歡在農曆大年初一彌撒結束前進行祭祖,基督徒要明白,聖堂是向天主祭獻的,無人有資格與天主在同一祭台前接受祭獻,看看我們的彌撒經文,信友們頌唱「聖聖聖」前,主祭先唸:「聖父,我們藉着祢鍾愛之子、耶穌基督,時時處處感謝祢,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並能使人得救。基督是您的聖言,祢藉着祂創造了萬有,並派遣祂救贖了我們,祂因聖神降孕,由童貞女誕生。祂奉行您的旨意,為祢爭取神聖的子民,受難時伸開雙手,以戰勝死亡,顯示復活。為此,我們隨同天使和諸位聖人,歌頌祢的光榮,同聲歡呼。」如果我們已亡的祖先升了天,也算包括在「諸位聖人」內,他們正「隨同天使」和信眾向天主歡呼時,竟被安排「在同一祭台前接受祭獻」,信眾這樣做是陷祖先於不義,祖先在天上之靈必然想喝停!
6. 也許,有人會爭議敬祖有何不妥,沒有不妥,只不過不應在感恩祭時進行,現代很多教友都會到墓地向先人致敬,孝順父母也是天主的誡命,有些教友更習慣在農曆年初一去拜山,所以沒有必要在彌撒中令祖先難堪。另外,每台彌撒裡,主祭都會唸:「求祢也垂念我們的弟兄,他們懷着復活的希望而安息;並求您垂念所有去世的人,使他們享見您聖容的光輝。」可見每天都有神父在感恩祭為亡者祈禱,世界上只有天主教這樣做,而由於地球是圓的,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間,每一刻都有聖職人員偕同信友為我們的先人祈禱,試問世間上有別的宗教像天主教那樣照顧我們的先人嗎?
7. 唐人的習慣,歲晚感恩祭時會「謝恩」,大年初一會「求恩」,這當然是可以的,因為那與祭祖不同。有些堂區喜歡將祖先牌位放在聖堂內,這是絕對錯誤的,除極褻瀆外,更是附魔的,必須盡快移走。有些聖堂安放「中華列祖」名牌,也是完全錯誤的;有些堂區把先人的壁報板放在祭台旁,這也是陷祖先於不義,是不該這樣做的。
8. 有些教友認為彌撒時燃點的白蠟燭,也可使用佛家的「香」來代替,認為只是「入鄉隨俗」和「禮儀本地化」的體現。這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拜神的香與彌撒的蠟燭在意義上完全不同,「香」在佛教來說乃為「供養諸佛,發慈悲心,一心念誦,可消滅一切罪孽」,天主教的信仰是:現世的物質不可能轉往來世,「供養諸佛」的「香」被視作食物,這與我們的教義背道而馳。
9. 另一時常出現的情況,有些堂區一到神父講道時,便有些青年教友帶領正參與彌撒的少年們轉到某房間或課室聽道或參加些活動,結果那些少年除無法繼續參與彌撒外,對信仰更變得一無所知,很快便會失去信仰。一個家庭裡,吃飯時應是一家人同桌進行的,彌撒也一樣,沒有分為成人彌撒、青年彌撒、兒童彌撒、婦女彌撒等各款,因為教會裡只有一款彌撒,是耶穌親自設立的。很多教友很熱心,是因為自幼跟着父母一起參與彌撒,潛移默化的培育,使他們每天都與天主更接近。
10. 最後,也要談談彌撒經書,彌撒經書不是兒童的玩物,很多成年教友把經書給小童作玩具,這是對經書的不敬。參與彌撒時,最好帶着兒童坐在聖堂前方,給他們看見祭台和主祭的行動,這是信仰的培育。作為家長的,應引導子女把焦點放在感恩聖祭上,還記得有位年青母親,她的兩歲女兒每次見到主祭舉起彌撒經書準備誦讀福音時,便模仿神父把自己的經書舉起,不過數年,仍是兒童年齡的小女兒已開始加入善會服務了,她見證了良好和適當信仰培育的重要。
下期預告:
·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乙年)讀經釋義(2012-7-15)
· 回應誓反教的攻擊和誤解(2012-7-1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