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義人的祈禱)
讀經一
|
德35:15-17, 20-22
|
答唱詠
|
詠34:2-3, 17-18, 19, 23
|
讀經二
|
弟後4:6-8, 16-18
|
福 音
|
路18:9-14
|
A 讀經一:德35:15-17, 20-22
1. 德訓篇很長,共51章,主要是「勸諭」和作者的自我「反省」,內容大概分為四部份:
|
德訓篇
|
內 容
|
(a)
|
德1-23
|
真正的智慧來自「敬畏上主和遵守天主的法律」;
|
(b)
|
德24-43
|
人行為的結果,也指出了善人和惡人、善事和惡事之間,其後果的差別;
|
(c)
|
44:1-50:23
|
讚美天主和猶太裔各祖先;
|
(d)
|
50:24-51:38
|
作者自我介紹和感恩禱詞。
|
2. 德訓篇的主要主題與箴言相同,是提醒人要「尋求智慧」和「尊守法律」,作者不但用些格言來勸諭,更重複地提點人要重視信德和德行。讀經一屬第二部份(德24-43),德35:1-36:19是個整體單元,談「天主所悅納的祭獻,以及祂所俯聽的祈禱以後,作者再寫了一段向天主祈求的禱祠」,德35:1-19 的標題是「中悅天主的祭獻」,表示祂喜歡人的任何祭獻;德35:20-26的標題是「天主俯聽的祈禱」。至於德35:18-19,並沒有被採用在讀經一內,原因見下面A4段。
3. 讀經一的前半段談「中悅天主的祭獻」,天主最喜歡的祭獻是德35:1所說「遵守法律」,意即「十誡」,教人倫理道德,重點是悔改、公義和讚頌。德35:15說天主是「審判者」,祂「決不看情面(utterly
impartial)。」記得伯多祿歸化科爾乃略時也曾說過類似的話(宗10:34-35),只要是「敬畏他而又履行正義的人」,不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也是沒有分別的。德35:15也有這意思,而德35:16便解釋「不看情面」如何落實:天主「不偏袒任何人,而加害窮人」,不但如此,祂樂於「俯聽受壓迫者的祈禱。」(出22:21-23、申24:17-18、箴23:10-11)究竟那些人才是「受壓迫者」呢?德35:17便指出是「孤兒」和「寡婦」。
4. 讀經一沒有採用德35:18-19,這兩節談「寡婦的淚」,彷彿說她被人欺凌時的無奈。這意識與福音和讀經二的內容不吻合,福音談稅吏的祈禱,讀經二談弟茂德作為厄弗所主教時所面對的各種困難,即使顧慮重重,但不像寡婦地坐以待斃,那兩節因此不宜採用於讀經一內。
5. 德35:20談「凡誠心誠意恭敬天主的」,指的是在巴比倫受着充軍的猶太人,一切生活都受着身處異鄉的限制和無奈,以致時勢令人低聲下氣,只能全心依賴上主,以民也深信藉着祈禱會得到上主的俯聽,他們的禱聲會「上徹雲霄」,德35:21說能「穿雲而上」而達到天主的寶座前,「穿雲而上,不達到目的,決不甘休」一話象徵「保證」,保證「謙卑人的祈禱」能上升到天主處。天主的回應是會「為義人伸冤,執行正義」,且「決不遲延。」
6. 相反,天主對於妄自尊大者的祈禱,德35:23說祂「必對異邦人實行報復;直到他將強橫的群眾剷除;將不義者的權杖折斷」,「異邦人」指埃及、敘利亞和巴比倫。天主會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讀經一的訊息是:「天主俯聽窮人的祈禱。」
B 答唱詠:詠34:2-3, 17-18, 19, 23
1. 詠34分成兩部份,詠34:1-11談「感謝天主的保佑」,詠34:12-23「鼓勵人追隨聖德之道」,所以教父聖奧斯定認為詠34是耶穌邀請全人類去讚美天主。看看作者如何反映天主對他的回應,詠34:5說:「尋求 …,由我受的一切驚惶中,將我救出。」又在詠34:7說:「救拔祂出離一切的苦辛。」因此,作者不停地讚美上主。這樣的態度,表示作者成了詠34:3所述「謙卑的人」的典範。
2. 詠34:8說:「上主的天使紮營護守」,表示天主保護敬畏祂的人,即其「聖民」,詠34:9說基於天主的「和藹慈善」,詠34:11說聖民們便「不缺任何福樂。」詠34:15是天主對人的要求:「躲避罪惡,努力行善,尋求和平。」能履行者,天主便賞賜義人得到長壽和豐富的生命,祂會作他們的保護,因為詠34:18表示:「義人一呼號,上主立即俯允,拯救他們出離一切的苦辛。」對於「作惡的人」,詠34:17說他們死後,天主會使世人忘記他們。
3. 答唱詠如何串聯讀經一呢?德35:16說上主「樂於俯聽受壓迫者的祈禱」,詠34:19附和說:「上主親近心靈破碎的人。」德35:21說:「謙卑人的祈禱,穿雲而上」,即詠34:7的「卑微人」的呼號。「謙卑人」並非指社會上的勞苦大眾,而是指熱心的信友,即詠34:18的「義人」。保祿在弟後4:8說他將獲賜「正義的冠冕。」
C 讀經二:弟後4:6-8, 16-18
1. 保祿視其福傳使命像「場仗」和「場賽跑」,彷彿是為信仰而殉道,面臨着快離世的感覺,因為他在弟後4:6說:「我已被奠祭。」這話顯示他離世不遠了,同時,「奠祭」是把酒倒在祭壇下方,是贖罪的祭獻。宗徒的使命乃要保持其信德,他已超額地完成。猶太人的文化,成功時是會戴「冠冕」的,象徵喜悅和榮耀;希臘人也一樣,就如奧林匹克運動會奪標時會獲嘉冠。
2. 弟後4:8所說「到那一日」,指的是耶穌的再來,屆時祂「必要(把正義的冠冕)賞給我的(保祿)」(顯示他對基督的完全信賴),不但他,「且也賞給一切愛慕衪顯現的人」,即其他的基督徒。不過在此之前,情況就如弟後4:11所述:「只有路加同我在一起。你要帶著馬爾谷同你一起來,因為他在職務上為我是有用的。」很孤獨,像山園祈禱時的耶穌,架上七言,句句都擲地有聲,但其門徒早已落荒而逃,對此有誰不感到稀虛!保祿這感受立即見於弟後4:16:「在我初次過堂時,沒有人在我身旁,眾人都離棄了我」,基督總在信友最需要祂的時候與人同在,弟後4:17說:「但是主卻在我左右,堅固了我,使福音的宣講藉著我而完成,使一切外邦人都能聽見;我也從獅子口中被救了出來。」「獅子口中」是指魔鬼。
3. 本主日談「祈禱」,但讀經二似乎一點談「祈禱」都沒有,究竟讀經二的訊息是甚麼呢?保祿為了福傳,經歷了各式各樣的迫害和折磨,甚至在殉教前,弟後4:16說他「沒有人在我身旁」,孤苦伶仃,這是他在弟後4:6所說的「奠祭」,將會得到天主所賜「正義的冠冕。」不過,「奠祭」可否視作「祈禱」呢?德35:3說:「遠離邪惡,就是舉行贖罪祭,和為所犯的罪求赦的祈禱。」「遠離邪惡」亦即弟後4:18說「脫離各種凶惡的事」、「舉行贖罪祭」意即弟後4:6的「奠祭」。而且,德35:9也說:「義人的祭品,必蒙悅納;上主常記得它,決不會忘記。」所以,保祿在弟後4:8說自己會獲賜「正義的冠冕。」
4. 保祿受過甚麼苦呢?格後11:24-27記載:「24被猶太人鞭打了五次,每次四十下少一下;25受扙擊三次;被石擊一次;遭翻船三次;在深海裏度過了一日一夜,26又多次行路,遭遇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由同族來的危險、由外邦人來的危險、城中的危險、曠野裏的危險、海洋上的危險、假弟兄中的危險;27勞碌辛苦,屢不得眠;忍饑受渴,屢不得食;忍受寒冷,赤身裸體。」他的「奠祭」成了他的「祈禱」,把其整個生命獻作復活主的見證(與上主日讀經二的用意相同)。弟後4:18的「阿們」正是「祈禱」時的結束。保祿成了被仇人長期迫害者而仍堅持對上主忠誠的典範,彷彿也指向本主日福音中的稅吏。
D 福 音:路18:9-14
1. 學者認為這段聖經(「法利塞人和稅吏祈禱的比喻」)與上下文無關。福音開始時,路18:9指出這故事的觀眾是「幾個自充為義人,而輕視他人的人。」看看比喻內容,那個法利塞人和稅吏都是有信德的人,前者的問題是他自大和沒有寬恕的心,後者卻謙虛和願意寬恕,亦即路17:3-4所教訓人的態度,那稅吏沒有敵視在場的那法利塞人。
2. 從路18:11和路18:13所見,兩人祈禱時是「站著」的,這是猶太人「祈禱」時慣常的姿勢。法利塞人在路18:12「祈禱」的內容是真的(「每週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他們每週一和四會禁食,亦有習慣捐款,問題是那法利塞人沒有視己為上主的僕人,反而認為自己應受天主的報酬。稅吏的「祈禱」態度則迴然不同,路18:13說他「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捶著自己的胸膛」、「可憐我這個罪人罷!」態度是大誡命中的「全心」和「全靈」,結果他「到他家裏」,即到了天國,等於保祿在弟後4:8說他將獲賜「正義的冠冕。」
3. 這段福音給我們很多值得反省之處:耶穌教我要愛人,我是否只愛自己呢?天主恩賜了我很多才幹,我是否藉此而置富,然後視之為完全屬於自己所擁有的呢?別人努力的成果,我是否據為己有呢?當我熱心時,是否經常向人炫耀呢?對於別的宗教的人士,我有否求天主懲罰他們呢?
4. 在各福音裡,我們經常見到法利塞人的不是,其實只屬少數,好的法利塞人比比皆是,保祿是其一,尼苛德摩也是(若3)。本主日的福音對於熱心的教友,可能造成有點不安,例如你每天都參與彌撒、恆常「祈禱」、參加善會等,這比喻好像說你仍未必得到救恩!問題卻不在於此,而是人「祈禱」時的態度,我們相信公義的天主是賞善罰惡的,但我們的各善舉並不能為自己賺得救恩,救恩是天主白白的恩賜,我們的態度應是赤子之心。比喻中的法利塞人其實不是向天主禱告,他只告訴自己是個很好的教友,認為因此成了天主的福氣,然後恭賀天主!路18:1-8(上主日的福音)教人恆常地「祈禱」,路18:9-14教人要謙遜地祈禱。
5. 四篇讀經應如何串聯起來呢?讀經一說天主樂於聆聽「受壓迫者的祈禱」,答唱詠說天主會「立即俯允」,且以行動回應:詠34:18 說會「救拔祂出離一切的苦辛。」讀經二展示保祿自己是「受壓迫者」,他的祈禱得到天主的俯允,天主也以「正義的冠冕」恩賜他。福音中的法利塞人表面上正在祈禱,實質只是讚揚自己;稅吏的祈禱顯示真正祈禱應有的本質:要謙遜和對天主表示依賴。
6. 常年期25-31主日的主題是個整體,與「救恩」相關,因為接近禮儀年的完結:
|
主日
|
主 題
|
主 題
|
(a)
|
25
|
要注意與天主的關係
|
如何準備領受救恩
|
(b)
|
26
|
鼓勵人要留心與人的關係
| |
(c)
|
27
|
人如何能得救
|
談救恩的觀念
|
(d)
|
28
|
永生重要過今生
| |
(e)
|
29
|
提醒人要向天主祈禱
| |
(f)
|
30
|
下期預告:
l 斐理伯書(2013-10-23)
l 常年期第31主日(丙年)讀經釋義(2013-10-26)
非常好!!!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