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4, 2015

匝加利亞(Zechariah)


1.      先回憶1-14的結構:1-8把國家復甦的希望放在大司祭和總督身上,但終於證實這方向行不通,故由9起便轉到依賴默西亞匝加利亞認為默西亞會來自天上,而以後不久便進入新約,天主子降生成人,給祂起名叫耶穌1:21),祂就是默西亞

2.      14一開始,環境十分負面,因為要面對打仗,14:3說:「那時,上主必要出來,像他昔日在戰爭之日作戰一樣,與這些異民交戰」這場戰爭是善與惡交戰,末日時將會有大戰的概念乃源於此處。14:12這是上主要用來打擊那些凡進攻耶路撒冷的民族的災難:他們的雙腳還直立時,他們的肉就已經腐爛;他們的眼珠就已經在眼窩裏腐爛;他們的舌頭就已經在口裏腐爛。上主用來打擊那些凡進攻耶路撒冷的民族的災難」意謂上主會保護耶路撒冷,亦即14:3所述。到新約時代,耶路撒冷亦多番被侵略,先有公元70年被羅馬帝國將全城焚毀,到七世紀時有穋斯林的入侵,後來被英國佔領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14:3所說「上主必要出來 與這些異民交戰」指的其實是在靈性上,因為默西亞的出現乃屬靈性,「耶路撒冷」象徵教會。

3.      21也談「新耶路撒冷」,21:9-11 說:「9那拿著七個滿盛最後七種災禍盂的七位天使,其中有一位來告訴我說:「你來!我要把羔羊的淨配新娘指給你看。」10天使就使我神魂超拔,把我帶到一座又大又高的山上,將那從天上,由天主那裡降下的聖城耶路撒冷,指給我看。11這聖城具有天主的光榮;城的光輝,好似極貴重的寶石,像水晶那麼明亮的蒼玉;」可見上主所要保護的並非「耶路撒冷」的財物,而是教會。14:13-15說:「13到那一天,在他們中必有來自上主的一場大混亂:一人抓住另一人的手,彼此動手打鬥 14猶大也要在耶路撒冷作戰,四周一切異民的財物都必被聚集起來:金子、銀子、衣服,多得不可勝數15同樣,戰馬、騾子、駱駝、驢和在營盤內所有的牲畜,都必遭受與這災禍同樣的災禍。」的確是一場大戰。

4.      究竟這場戰爭是對付外敵入侵,抑或是一場內戰呢?14:13說:「一人抓住另一人的手,彼此動手打鬥」,英文譯本意思更清楚:「each man will grab his neighbour's hand and they will fall to fighting among themselves.」,是鄰人互毆,因此是內戰,團體內發生了大分裂。14:14說:「猶大也要在耶路撒冷作戰」,英語翻譯同樣較清楚:「Even Judah will fight against Jerusalem」,意謂自己人打自己人。不過,14:14的寫法有點奇怪,位於以色列南部的「猶大」包括了「耶路撒冷」,故論面積,「猶大」大過「耶路撒冷」,那麼,「猶大」怎能在「耶路撒冷」打仗呢?不過,這裡「猶大」意指猶太人。

5.      先談一個題外話:聖經的翻譯殊不簡單,因為譯者同時也是個釋經者,不同的語言也帶着不同的文化,這在翻譯上是無法函概的,畢竟,聖經本身並不是一本自鳴的書,任何釋經者都不應隨便說「這段聖經很清楚,一看便明白了」,試看24:19-24記載厄瑪烏兩門徒嘗試向復活的主詳盡講論前幾天「耶穌如何慘死的事件」後,耶穌24:25說:「唉!無知的人哪!為信先知們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gnosis」在希臘語意即「知識」,「gnosis」的相反是「ignosis」,亦即「無知的人」,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很難明白復活後的情況,為甚麼復活的主無需開門仍能進入宗徒們聚集的房子呢?為甚麼祂能轉眼間便由南方的耶路撒冷來到北方的加里肋亞呢?就如感恩聖祭時,餅酒如何變成基督的體血呢?結果主耶穌要在24:27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衪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厄瑪烏兩門徒才真的明白。

6.      公元前721年的第一次充軍時,北部以色列國的十個支派全被屠殺或驅散,十二支派僅餘下兩個,即「猶大」和「西默盎14:14意指猶太人的「猶大」人數遠勝「西默盎」,故後者早已被「猶大」所吞併了,因此,「猶大」意指猶太人。14:14說「猶大」處於內戰,但外邦民族也沒有安寧,因為「金子、銀子、衣服,多得不可勝數」,十分富裕,然而,財富未必帶來平安,且看今天活在大都會裡的人也沒有真正內心的平安!除了14:14所列出的東西外,14:15有另一系列:「戰馬、騾子、駱駝、驢和在營盤內所有的牲畜」原來,「金子、銀子、衣服」象徵經濟環境,象徵商業活動;「戰馬、騾子、駱駝、驢和在營盤內所有的牲畜」指傳統的農業社會,一個國家或社會進入城市化後,便逐漸放棄農業生活,甚至把耕地改變成商業或住宅用地,農民和漁民人數會不斷下降。

7.      無疑,社會城市化似乎是每個國家或地區的必然發展,但社會越富裕,財富越不均,生活水平急劇上升時,不少人民會越活在水深火熱中,真的沒有安寧呢!現在世界裏的先進國家由於政治上的考慮,是不會放棄農業而專務商業發展的,因為萬一發生戰爭時,敵人是不會供應食物給對方的,甚至故意破壞糧食和水源供應,所以,各國都會計算儲糧和保存一定的耕地作自給自足之用,好能供應糧食。如果我們看看14:13-15的結構,14:13談大戰,14:14談很多財富,14:15談瘟疫,14:1314:15都談災禍,兩節構成「inclusion」,那麼焦點便在中間的14:14。不過要注意,聖經有很多手抄本,14:13-15有不同的次序,有些連14:14都沒有,畢竟,研究聖經是一項殊不簡單的工作。單看14:14-15兩節,社會的商業和工業似乎取替了耕種,彷彿是現今世界的寫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