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Number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Numbers. Show all posts

Friday, September 23, 2011

戶籍紀 33

戶籍紀33
(主題:生活信仰不可停下來)


1.     讀者請先閱讀戶3333:1-49的標題是「埃及至許地的行程」,意即「出谷」,梅瑟帶領以色列的百姓逃離埃及客納罕福地的過程,如果簡單說成是「一個」行程,便是過度簡化了。其實,課文內每次有「起程」出現,便是一個旅程的開始,這片語在33:1-49間出現了42次,表示旅程共42個,四十年走了四十二個旅程,幾乎平均每年一個。

2.     除了33:2的動機外:「梅瑟記錄了他們遵上主的命啟營的出發點」,這段聖經究竟有何靈修意義呢?辣彼們指出:人生旅途不是單一的旅程,而是由很多旅程組成的,包括初生嬰兒需要吃奶 >> 漸漸長大便開始入學 >> 反叛的青少年階段 >> 完成學業而開始工作 >> 成家立室 >> 養兒育女 >> 然後中年危機 >> 父母離世 >> 自己健康出現問題 >> 牽掛移居外地的兒女 。每一個旅程都會完結,但立即又展開新的旅程,人人都要向前看,勇往直前,不能停下來,甚或活在過去中。

3.     成年人常遇到的是紅白二事,往往是親友相聚的機會,進入中年後期,殯葬禮經常成為唯一見面的機會,然後一起參加「英雄宴」,多數人都視之為主人家答謝親友抽空送亡者最後一程,其實這不是真正的目的,一個醫院牧民專家解釋說:「每當有白頭人送黑頭人事件時,家人都特別傷心,但成年人應在禮成後在兒女面前吃些食物,好能表明會繼續活下去,從而繼續照顧其子女。」所以,「英雄宴」的目的是要表示「繼續活下去」,即使遭遇不幸,仍不會停下來坐以待斃。

4.     33:1說:「以色列子民在梅瑟亞郎指揮下,分隊出離埃及國後所行的路程。」「埃及」的希伯來語是「Mitzraim」,意即「邊界」,因埃及地夾雜在沙漠和尼羅河中間,是被隔離的。出谷凡42個行程,離開一條邊界前往另一條邊界,人人都有「邊界」,就是人的「局限」,沒有人能一帆風順、長驅直入。信仰歷程也如此,人生每個階段(見上面第 2 段)都可能造成信仰危機,僥倖者會曉得皈依。以色列子民在出谷歷程中最大的問題是「懷緬過去」,甚至稱埃及為「流奶流蜜的地方」(16:13),就如不少男士們,提早退休而移居了外地,身處美輪美奐的居住環境,但每天都懷緬以前下屬對自己的稱呼:「老細,老細」,懷緬曾代表公司往外地開會,懷緬連外籍人士都給其熱情的款待,可惜這一切已是昨天!

5.     踏入中年,身體的小毛病漸漸浮現,膽固醇偏高 / 視力衰退 / 反應緩慢 / 骨骼酸痛,都是難以避免的,人的每個階段都有新的挑戰。反觀一些婦女教友們,一生都停留在專注美顏 / 名牌 / 美食等物質上,她們便應作點反思:「究竟我的旅途是否帶領我邁向永生呢?」的確,每天醒來都是新的旅程,人即使有九十歲的壽數,也只是三萬多天的時光,也許現在已過了超過一半,餘下的日子怎樣才活得更合符上主的旨意和更有意義呢?

6.     梅瑟帶領以色列子民來到摩阿布境內,但出谷尚未完成,以民必須先過河才算:「你們要佔領那地方,住在那裏,因為我已將那地方給了你們,叫你們佔有。」(33:53)眾支派中,長子勒烏本和七子加得沒有過河(約但河),結果也滅絕了,象徵着無意完成,象徵着失敗了。死亡乃人生的最後階段,每一個人都必須單獨面對,會令人惴惴不安,但不渡河(「死亡」)便無法抵達終點(「天鄉」)。情況就如非洲動物大遷徙,每年五月中旬,開始下半年的旱季,才剛長出的短草,迅即被餓了許久的牛羚群一掃而光,只夠吃四、五天,因此牠們要移動,準備到對岸的馬賽馬拉吃「原封未動」的青草。兩岸的獅群不會渡河往對岸,牠們會往牛羚移動路線靠攏,而河中的鱷魚群當然也不會缺席。到了九月初,第一批牛羚開始渡河!僥倖逃過短吻鱷的牛羚群衝上土坡,渡河成功!後面的湧上來,大家彼此掙扎踐踏,死傷動物輒以百計。此渡河行動,長達兩個月!每年的大遷徙,損失超過一萬隻牛羚,不過,害怕渡河的小部份牛羚,便成了猛獸們的美食!

7.     以民渡河後,並非他們心中所意料的「流奶流蜜」之地,33:52說:「應由你們面前驅逐當地所有的居民,應毀壞他們的一切偶像,應打碎他們的一切鑄像,應剷除他們的一切丘壇」究竟你心目中的樂園是怎樣的呢?它未必像你所希望的!很多人移居外地,希望過些田園式的簡樸和與世無爭的生活,但往往事與願違,憂生活和缺朋友造成家人不和,十分煩惱,繼續前行感到乏力,停下來便會墮進谷底!

8.     今天的外邦人,即使身處聖地,很多屬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的原教旨主義者每天都會向你挑戰,每當見你經過,都會向你大喊:「真神只有一個」,就是反對你相信「三位一體」的道理,對這道理,哈瑪斯組織認為等於三個神而非一個,他們要侮辱你,當你意圖反駁,便會立即殺死你。的確很極端,但極端的人表面戰勝了,卻輸了所有友誼,越來越孤獨。看看一些伶牙俐齒和口若懸河的政客們,加上說話時用大聲來掩蓋他人,剝奪別人的自由表達權,表面上壓止了別人發言,但失掉了大眾的支持。很多人想阻止你前進,但切勿讓他們得逞,否則你無法抵達終點,抵達天鄉。

l        下期預告:282011-9-30

Friday, September 16, 2011

戶籍紀 19

戶籍紀19
(主題:中庸之道)


1.     讀者請先閱讀戶19猶太人的法律分成三種,第一種名「Mishpat」,談的是人際的關係,例如:令別人受傷了的賠償費、毋殺人、毋偷盜等;第二種法律名為「Chukkim」,意謂「法令」,看似不合常理的,故十分難理解,例如23:19:「不可煮山羊羔在其母奶之中。」沒有人能確定其用意,只能猜測,對此,人根本不知應如何反應,更難討論可如何遵守。第三種法律名為「Eidot」是前兩者之間的法律,亦很難明白,例如20:17說:「不可貪你近人的房舍。不可貪戀你近人的妻子、僕人、婢女、牛驢及你近人的一切。」我們遲點研讀出谷紀時才仔細探討。

2.     今次的焦點是1919:1-10的標題是「製取潔水」,19:1-2說:「1上主訓示梅瑟亞郎說:「2這是上主製定的法律,衪這樣命令說:你吩咐以色列子民,給你牽一頭無瑕,身上沒有殘缺,且沒有負過軛紅母牛」「上主製定的法律」的英語版是「a decree of the Law」,「Law」指十誡,即「Mishpat」,「decree」卻是「Chukkim」,既難明亦看似不合理,但因為是上主所吩咐的,人仍須遵守。

3.     辣彼們認為:19的「法律(decree」是梅瑟五書中最大的法律,讓我們研究其重要性何在。19:2說上主吩咐梅瑟叫人「牽一頭無瑕,身上沒有殘缺,且沒有負過軛紅母牛」「紅母牛red heifer」是紅色的母牛,很年幼,約兩至三歲,在巴力斯坦地十分罕見,「沒有負過軛」指未曾耕過田的。19:3說:「你們應將牛交給厄肋阿匝爾司祭,牽到營外,在他面前殺了。」「厄肋阿匝爾Eleazar」是亞郎的兒子,亞郎行將就木,快要由兒子繼承為大司祭,他便帶了「紅母牛」到「營外」,即帳棚外,記得出谷期間,以色列子民住宿在帳棚內,當時尚未有聖殿,19:4的「會幕(Tent of Meeting」等於後來聖殿所發揮的功能。

4.     19:4亞郎的兒子「七次向會幕的前面灑血」,雖不是大量的牛血,只是「用手指蘸些牛血」,情境卻真令人毛骨悚然!祭獻時,19:5說會在大司祭眼前把「牛的皮、肉、血連糞,一起焚燒」,臭氣熏天,19:6說「同時司祭應取香柏木、牛膝草和朱紅線,扔在燒牛的火內」,要燒至成灰燼,所需火勢會非常大。這些「牛灰」加在水裏「作取潔水之用」(即贖罪),19:13說方法是「灑在他(取潔者)身上。」記得贖罪節的規定嗎?代罪的是「羔羊」而不是「牛」,有關贖罪的規定,請參閱23:26-32

5.     究竟19棄羊取牛來贖罪,原因何在呢?答案可見於19:11-16的「舉例說明」,這裏很特別,因為在梅瑟五書中,往往先談「人犯了甚麼罪」,然後才指出「如何補救」,19卻先談後者,而19所談最大的法律是甚麼呢?19:11說原來「最不潔的」行為是「摸了任何人屍體」,怪不得在「慈善的撒瑪黎雅」故事中,10:31-32說經過的司祭和肋未人都不肯伸出援手救助被強盜所傷的那人,就是害怕萬一傷者傷重身亡,自己會變成極不潔。

6.     時至今天,屍體仍很不潔,容易令人感染細菌而患病。可惜現在在聖地裏,伊斯蘭教或猶太教教徒仍很慣性向人吐唾沫,完全不合衛生。天主叫人用「紅母牛」灰的水來取潔,但沒有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所以辣彼們嘗試揣測,他們相信那一定與罪相關,罪的最大惡果是死亡,亦即19:11-16所述的情況,甚麼死亡的嚴重性必須以「紅母牛」灰的水來取潔呢?這彷彿像我們在彌撒舉揚聖體後回應「信德的奧蹟」所唱的:「Dying you destroyed our death …祂以聖死摧毀了我們的死亡 )」。

7.     另一矛盾之處是「牛灰+」,把牛燒成「牛灰」需要很大的火焰,氣溫極高,但「」則用作降溫,正好相反。「熱」怎能容納「凍」呢?其實,梅瑟是有這經驗的,記得3:2時,天主顯現給他說:「上主的使者從荊棘叢的火焰中顯現給他;他遠遠看見那荊棘為火焚燒,而荊棘卻沒有燒毀。2:10解釋「梅瑟」意即「我從水裏拉出了他」(俗稱「呀水」),「呀水」遇上「火」,本應「水火不容」,卻成了「水火相容」。

8.     把兩種極端的東西(「牛灰」和「」)放在一起,卻能贖罪,原來「紅母牛」與「拜金牛」事件相關,32:1-6記載,當以色列的百姓久未見到梅瑟,恐怕他遇上了不幸,同時又很想目睹雅威,便製造了一隻金牛來,並以牠作為上主來朝拜。天主因此非常憤怒,有意把全體以民消滅,幸得梅瑟苦苦哀求,才免於禍。「拜金牛」事件象徵「死亡」,以民離開了象徵「死亡」的埃及,卻回望和朝拜「死亡」,他們不想拜「雅威」。

9.     四十年流浪生涯,以民得到瑪納、水喝和肉食的供應,但他們卻選擇了「拜金牛」,選擇了死亡。梅瑟下山後見狀亦大發雷霆,他於是在32:20拿過他們所造的牛犢,投在火中焚燒,搗成細末, 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子民喝。」拜金牛這個大錯必須要補救,就如一個頑皮的小孩在玩具店內弄壞了人家的玩具,即使母親責備他後,仍要對商店作出賠償。「拜金牛」的錯要由其母親來補償,辣彼說「紅母牛」就是金牛的母親,是牠誕下的,故要把「紅母牛」燒成「牛灰」-「藉着死而摧毀死亡」。

10.   拜金牛」乃極端的罪過,以色列人犯了罪而要贖罪。看回19:6:「同時司祭應取香柏木cedar wood牛膝草(hyssop和朱紅線(scarlet material),扔在燒牛的火內。」「香柏木」是聖地最高的樹,達30公呎,象徵「驕傲」,「牛膝草」既矮小亦軟弱,少於15公分,象徵「謙遜」甚至「自卑」。達味因殺人夫而奪人妻後,被納堂先知所譴責時,51:9記載他求恕:「求你以牛膝草灑我,使我皎潔,求你洗滌我,使我比雪還要白。」「牛膝草」提醒人要謙虛。

11.   19:5-6說把「紅母牛」焚燒時,同時要燒「香柏木牛膝草和朱紅線」,是要表示甚麼呢?最大的罪是「香柏木」的罪,因為妄自尊大不可取,有些人愛好侮辱人和踐踏人,傷害人到極。同樣,「牛膝草」的罪也是大罪,但原因何在呢?有些人不論對與錯都「勇於認錯」,這等於不要尊嚴!記得一次乘飛機時,一個無賴男乘客回應一名女飛行服務員詢問要甚麼飲品時,指着她的胸部說:「我想飲妳的奶」,她竟作出微笑!後來,主管經理獲悉事件,便報警拘捕該乘客。

12.  究竟「香柏木牛膝草」錯在甚麼呢?1:27說:「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踐踏他人(「香柏木」)就是踐踏天主的肖像,任人踐踏(「牛膝草」)等於讓天主的肖像(即你自己)受辱,所以,當妓女也是「牛膝草」的罪。我們要燒毀「香柏木」、燒毀「牛膝草」,與「紅母牛」一起燒毀,因為我們今天所「拜的金牛」是名與利,即使賠上了靈魂,仍用盡不擇手段來謀取高薪厚職和巨額的「數字」,才長眠地下!

13.   極自大是不對的,過度謙虛也是不對的,那麼做人應該怎樣才對呢?應「中庸之道(moderation)」,人不需傲氣,但要有傲骨。極自大置別人於死地,極自卑令自己送命,都變成了極不潔的屍體,需要潔淨。看看匝凱19:1-10被人錯誤指控時如何回應:「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19:8耶穌便回答說:「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中庸之道」不等於「妥協」,就如依撒格26:12-25的「水井的糾紛」中(請參閱2011-4-10文章),態度十分溫和,但沒有放棄原則。

l        下期預告:332011-9-23

Friday, September 9, 2011

戶藉紀 16(二之二)

戶藉紀16(二之二)
(主題:天主揀選的,誰可反對


18.   讀者請再閱讀戶16反對梅瑟的第二群人要求恢復長子名分,但當天主另作安排時,誰有權反對祂呢?就如教友盡管不喜歡某神父的講道,但彌撒的講道是禮儀的一部份,普通教友是無權取替主禮神父的。辣彼們認為:聖經中的長子名分經常不是傳給長子的,但中東的人喜歡問「Who, what, when, how(誰、甚麼、何時、怎樣)」,但不會問「Why(為甚麼)」。第二群的反對者要求的不是「權」,而是「特權」,例如人人排隊而自己想免除,要知道,「長子權」不等於「權」,而是「特權」,長子有特權將信仰傳下自己的家族,勿忘記猶太教的福傳是向自己家人傳的。

19.   有關「權」方面,辣彼們認為:人無權存在、無權呼吸空氣,天主給人的恩賜都是「白白的」,生存權不是「權」,而是「特權」,而人人都是這特權的受惠者。還有,我們的生命、家人、健康、朋友、享受、事業、信仰、學問等皆是特權,而不只是人權,勿忘記人的本質:「你是由土來的;你既是灰土,你還要歸於灰土For dust you are and to dust you shall return」(3:19

20.   和平與否或和諧與否,創世紀一開始便有講論。在天主創世的六天工程裏(1),「分開」和「分別」一詞出現過五次(1:4, 6, 7, 14, 18),不過在英語上兩詞彙均使用「divide」一詞。另一片語時常出現的是「認為好」,共出現了八次(1:4, 8, 10, 12, 18, 21, 25, 31)。讀者請注意,1:8的原文是沒有「天主看了認為好」這一句的,其它五天都有這片語。天主在六天的創造裏,第一二四天都有「分開」或「分別」一詞。

21.   究竟第二天的創造後,為甚麼沒有「天主看了認為好」這一句呢?先看第二天的記載,1:6-8說:「6天主說:「在水與水之間要有穹蒼,將水分開!」事就這樣成了。7天主造了穹蒼,分開了穹蒼以下的水和穹蒼以上的水8天主稱穹蒼為「天」。(天主看了認為好:原文沒有這句)過了晚上,過了早晨,這是第二天。」問題主要是1:7:「天主造了穹蒼,分開了穹蒼以下的水和穹蒼以上的水」看看第一天,1:4說天主「黑暗分開」,第四天時,1:14說天主為了「分別晝夜」,便「造了兩個大光體:較大的控制白天,較小的控制黑夜」(1:16),每次「分開」或「分別」都涉及兩件東西,只有第二天並非如此,第二天所「分開」的只是「穹蒼以下的水」和「穹蒼以上的水」。

22.   在功能上,第二天與其它每天有何不同呢?其它每天都涉及兩種東西,每種東西都有各自功能要達到,例如:第一天時,1:5說「光為「晝」,黑暗為「夜」」;至於第四天,1:16說「較大的(光體)控制白天,較小的(光體)控制黑夜」。然而,第二天只有「」一種東西,分開兩邊的仍然是「」。這與16何關呢?辣彼們認為:「分開/分別」並不一定不好,在創世時,「分開/分別」使每種東西都有其用途,人人各自有自己的功能和各自身份,因為雖然人皆不同,但各有功能要完成,合作起來能令團體歡欣鼓舞

23.   一個城市的設計,大廈有高有矮和有不同的顏色,不同年紀和性別的百姓在生活上各自精彩,在天氣上四季分明,「不同」才顯出彩虹來。反觀一些地區或國家,極權國家要求人民的思想要「劃一」,或者地理位置處於熱帶的地區整年都很熱,又或一隊足球隊只有後衛而沒有前鋒。每一個人都有其經歷和故事、不同的強項和缺點,合起來的團體才完美,堂區內需要靈修專才來帶領,但也需要曉得維修的技術人員,天主把不同的東西「分開」是充滿建設性的,有創意的,富生產力的。

24.   反觀第二天的創世,「分開」前和後也只是同一的「」,彷彿像沒有目的地「分開」,有些人在家庭裏不停爭吵,有些人在辦公室裏刻意針對某些同事,有些政客毫無目的地爭拗,這一切都全無意義。辣彼們認為:1:7的「穹蒼以上的水」本身毫無用途,直到7:11的「天上的水閘都開放」成為雨水才有用。位於沙漠地帶的聖地對「」的渴求非常殷切,只要一滴水落在地上,翌日便長出幼芽來,1:11-12這樣說:「11 天主說:「地上要生出青草,結種子的蔬菜,和各種結果子的樹木,在地上果子內都含有種子!」事就這樣成了。12 地上就生出了青草,各種結種子的蔬菜,和各種結果子的樹木,果子內都含有種子。天主看了認為好

25.   天主的創世故事與16有何關係呢?科辣黑假「人人平等」作藉口,卻造成了分裂,為團體全無好處,猶如留在「穹蒼以上的水香港每天早上七時許,每個地鐵站都可以見到很多鬚眉交白的長者伸手向出閘的乘客乞討一份免費的報紙,好能收集後拿去賣掉,每天乞得數元來稍為舒緩生活壓力,但到了上午八時便見到地鐵的職員嚴厲警告他們並威脅會報警拉人。反觀香港政府的儲備,1997年回歸時庫房有六千億港元,等於每一市民10萬港元;到2010年,儲備增至二萬四千億,等於每一市民34萬港元,政府仍聲稱不夠,這亦即留在「穹蒼以上的水」,對民不聊生視若無睹!

26.   假公濟私的「科辣黑」和「達堂阿彼蘭」兩派人士當然會面對天主的懲罰,先看16:25-28:「25梅瑟就起來往達堂阿彼蘭那裏去,以色列的長老也都隨著他去了。26他遂向會眾說:「你們要遠離這些惡人的帳幕!凡是他們的東西你們不要動,免得你們為了他們的一切罪惡而遭滅絕。」27 他們遂離開了科辣黑達堂阿彼蘭帳幕的四周;達堂阿彼蘭同他們的妻子兒女和嬰孩出來,站在自己的帳幕門口。28 梅瑟遂說:「因這件事,你們會知道,是上主派遣了我來做這一切,並不是出於我的本意」懲罰便出現在16:31-33:「31他一說完這些話,他們腳踏的地就裂開了;32地開了口,將他們和他們的家屬,以及凡屬科辣黑的人和所有的財物,都吞了下去。33他們和他們的一切,都活活的下了陰府;地在他們上面閉上口,他們遂由會眾中消滅了。

27.   梅瑟曾經在16:12請求勒烏本的後裔「達堂阿彼蘭」前來商議,但他們視己為長輩而回應說:「我們不去!」現在到16:25梅瑟親臨對方陣營,且有「以色列的長老也都隨著他去」,事態非常嚴重,所以16:27說「達堂阿彼蘭同他們的妻子兒女和嬰孩出來,站在自己的帳幕門口。」「妻子兒女和嬰孩」即全家族,結果「地開了口,將他們和他們的家屬,以及凡屬科辣黑的人和所有的財物,都吞了下去」,即3:19所說:「由土來的還要歸於灰土落得如此下場彷彿表示:「你要求權嗎?給你吧!你本來是土,便讓你歸於土!」

28.   反省:社會裏不時都見到很多綽號和很多聲音,六四屠城後的每年遊行時,「自由女神像」都經常出現在人群中,作為基督徒對此應如何作出反應呢?支持「自由」不等於要支持「自由女神像」,因為自由是天主賜給世人的,不是那個「女神像」所賜,基督徒相信「唯一神論(monotheism)」的,能相信雅威便是我們的「特權」,不只是權利,如果只談「權利」,我們的終向只止於「由土來的還要歸於灰土

29.   科辣黑的人」目睹「達堂阿彼蘭同他們的妻子兒女和嬰孩」們的下場,「聽見他們(第二群人)尖叫聲」,立即望風而逃,但懲罰沒有終止,16:35說:「那時由上主那裏發出了烈火,吞噬了那二百五十個奉香的人(即身為肋未人的科辣黑的人)。」事到如今,兩派反對梅瑟的人悔悟了嗎?17:6見到他們的回應:「正是你們(梅瑟亞郎)害死了上主的人民。梅瑟卻在17:11向其哥哥亞郎說:「憤怒已由上主面前發出,災禍(指瘟疫)已經開始。

30.   矛頭指向亞郎亞郎如何回應呢?且看17:12-15:「12亞郎遂照梅瑟所吩咐的拿了火盤,急忙跑到會眾中;看,災禍已在人民中開始;他遂添上乳香,為人民行贖罪禮,13站在死者和生者之中,直到災禍止息。14在這次災禍中死了一萬四千七百,為科辣黑的緣故而死的人,還不在內。15亞郎於是回到會幕門口梅瑟那裏,因為災禍已止息了。13節說亞郎站在死者和生者之中,直到災禍止息」,意指燒「乳香」,為的是要保護人。

31.   亞郎」一名的希伯來語是「Ahrn」,意即「看不見」,辣彼們把其名字倒轉來寫「Nrha」(「看不見」的相反),意即由「看不見」變成「看得見」,要知道:人的名字很重要,因為「名字顯示你是個怎樣的人(You are what your name is)。」亞郎有甚麼是別人「看不見」的呢?是他內心的「愛」,反對者針對亞郎,但他以德報怨,他的武器是「乳香」,他也「站在死者和生者之中」,意謂把「死者」和「生者」分開,目的是要保護其敵人。面對仇恨可如何處理?「乳香」也許是最好的武器,所以彌撒時會燒「乳香」,我們的武器是信德和聖事。

32.   尚有一件事要證明,就是要證明亞郎真的獲得授權作大司祭,亞郎的棍杖開花」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17:23說:次日,梅瑟進入約幕內看,肋未家族的亞郎的棍杖發了芽;不但發了芽,而且開了花,結了成熟的杏。」「」猶如唐人認知的「一葉知秋」,而猶太人則是「見杏知春」,這與1:11-12略有關係:「11上主的話傳給我說:「耶肋米亞,你看見什麼?」我回答說:「我看見一根杏樹枝(Watchful Tree:。」12上主對我說:「你看的對,因為我要警醒,看我的話怎樣實現。」」「杏樹」的希伯來語是「shaqed」,「杏樹」一詞與「警醒」發音很相關,當杏樹一開花,兩週後便是春天的開始,因此而是「見杏知春」。

33.   17:23帶給我們甚麼訊息呢?要警醒如「杏樹」,開花要像亞郎,是主動的,「看不見」的愛可變成「看得見」的行為。「科辣黑」要求的是嘩眾取寵的口號,「達堂阿彼蘭」談「權」,其實要求的是「特權」,但最重要是亞郎愛的行動。

l        下期預告:戶籍紀192011-9-16

Friday, September 2, 2011

戶藉紀 16(二之一)

戶藉紀16(二之一)
(主題:天主揀選的,誰可反對


1.     讀者請先閱讀戶16梅瑟以色列子民已離開了西乃山,他們已取了十誡,仍不停地抱怨。到13時,梅瑟派了探子進入客納罕地,好能探索其貧富和防衛情況,結果普羅以民反對進入,因此而「在曠野漂流四十年」(14:33)。先看看16:1-3,反對梅瑟的人有兩群人,即1節的「科辣黑Korah」和「達堂阿彼蘭」,2節說科辣黑的同黨有「二百五十個以色列」,稱為「會議的要員」,意思不大清晰,看看英語版本:「leaders of the solemn feasts」,意謂「禮儀上的領袖們」,指神職人員。原來反對梅瑟的第一群人是肋未人,他們負責禮儀、祭獻、頌唱聖詠、聖樂等。肋未是聖祖雅各伯的三子,天主授權肋未人可在「上主帳幕內」服務(16:9)。其實,梅瑟和其長兄亞郎也屬肋未支派,不過,在肋未支派中,天主揀選了亞郎家族作大司祭。

2.     科辣黑很不滿梅瑟亞郎,在16:3說:「你們太過份了!全體會眾都是聖潔的人,上主也在他們中;為什麼你們卻抬舉自己在上主的集會以上?」」意思是:「我們同屬肋未支派,都被天主祝聖作司祭,那麼,為甚麼你們兩人特別「抬舉自己」作為領袖呢?」鬥爭的味道很濃烈,是神職人員間的權力鬥爭,屬教會內的糾紛。人人都受了天主的祝聖,理應平起平坐,梅瑟亞郎卻自視高人一等,這便是科辣黑的論據。

3.     科辣黑和那二百五十人都是以色列人的長子,有長子名分,每年逾越節都由他們朗讀以民出谷的歷史,由他們把信仰傳下去。辣彼認為這是宗教的權威之爭,強調在天主前人人平等。看看梅瑟的反應,他在16:8-11科辣黑說:「8肋未的子孫,請聽我說:9以色列的天主將你們與以色列會眾分開,使你們親近他, 在上主帳幕內服務,站在會眾前頭代他們行禮,這為你們還不夠麼?10他已使你和你所有的兄弟——肋未的子孫,親近他,你們還要貪求司祭之職麼?11其實你和你的同黨所共謀反抗的是上主;至於亞郎,他算什麼,你們竟抱怨他?梅瑟怒火中燒,他所說的意思是:「雅威選擇了某些人,你們針對那些人,其實針對的是天主。」

4.     堂區內或教區裏,有些熱心教友默默服務、盡心竭力、保持低調,成績顯著而遭奸人所害,就如2:12裏的惡人所說:「我們要陷害義人,因為他太令我們討厭,反對我們的作為,指責我們違犯法律,控訴我們品行不檢」,又在2:19-20說:「19來罷!我們用恥辱和酷刑試驗他,查看他是否溫良,考驗他是否忍耐。20我們判他受可恥的死刑。」另一方面,即使今天,有些教友認為,男人可晉陞為神父,為何女性教友不可?一個獨立於「羅馬天主教會」的「美國天主教會」去年晉陞了第四任女性的主教,他們也容許女性作司鐸。

5.     今天的世界裏,尤其是先進的國家或地區,女性受教育的機會不遜於男性,不少女性的學業和事業成就都十分出眾,因此不少信友都認為女性也「有資格」當神父,我們應如何理解呢?耶穌是天主,選擇誰作祂門徒的人是祂絕對的自由,如果祂選擇女性作門徒,沒有人有權反對,但祂卻只召選了男性,而且當中也有些對祂不忠。今天的人要質疑教會只容許男性教友作神父,是要反對教會嗎?不是的,而是要反對耶穌

6.     科辣黑所提出的論據是:「為甚麼有些人會有特權呢?」情況猶如一些教友批評神父在主日彌撒時的道理又長又悶,而且似乎沒準備好,但即使所說屬實,天主揀選了他們作司鐸,而不是其他的教友。記得一次劉賽媚修女在聖神修院教學時說過:「今天你們(修士們)在課堂上聽我講書,它朝你們晉鐸後,便在祭台上講道,我會在台下聆聽。」修女要提醒未來的司鐸要專心準備好道理,傳揚福音,作為神學博士的她沒有說要由她在彌撒時講道。

7.     第二群反對梅瑟亞郎的人是16:1所指的「達堂阿彼蘭」和「」,他們是「勒烏本的後裔」,勒烏本雅各伯的長子,故爭議的是「長子名分」的問題,長子有權把信仰傳下去。梅瑟的回應在16:12:「梅瑟派人去叫厄里雅布的兒子達堂阿彼蘭來;他們卻答說:「我們不去!」情況就如老闆剛大學畢業的兒子在公司任職行政助理,經理想叫他及一些下屬到會議室商議培育計劃,但他心想自己是那經理未來的老闆,便回應:「我們不去!

8.     兩群反對梅瑟亞郎的人在16:13批評說:「你領我們由流奶流蜜的地方上來,叫我們死在曠野,這為你還不夠,你還想作王統治我們麼?」「由流奶流蜜的地方上來」一句指何地?在反對者眼中,埃及才是「流奶流蜜的地方,他們繼續在16:14譴責說:「你並沒有領我們到了流奶流蜜的地方,也沒有給我們田地和葡萄園當產業啊!」意思是:「你只說而不做!」「你想剜出這些人的眼睛麼?」意謂「想蒙騙百姓。」試想想:如果你是梅瑟,會怎樣做呢?求天主收回你的性命嗎?梅瑟11:15的確向上主作過這樣的請求:「若你願這樣對待我,如果我在你眼中得寵,求你殺了我罷!免得我受這苦楚。

9.     勒烏本的後人反對梅瑟的主要動機是甚麼呢?是權力鬥爭,反對者認為自己才是長子的後人,因此,權應屬於他們,不應在梅瑟手上,在他們眼中,理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份,現在長子的後裔反對三子(肋未)的後裔,用現代術語說等於:「你是老幾,竟夠膽指令我們?」這些第二群的反對者與第一群不同,第一群的反對者同屬於肋未支派,要求的是「人人平等」:「人人都是司祭,為甚麼你以大司祭自居?」

10.   反省:第一群的問題在堂區也常見,「人人都是義工,你憑甚麼指責我們做得不好呢?」或者,「本堂神父與你們的善會一起吃團年飯,這樣對其它善會不公道!」或者,「堂區舉辦朝聖,為甚麼全部參加者都是善會的人呢?莫非我們普通教友要被歧視嗎?我主日也有捐奉獻啊!」第二組的問題同樣嚴重,「誰是堂區議會主席,是你或是我呢?」或者,「神父講的,你不相信,可以向神父查詢。」「神父和修女決定了,我們普通教友也無法反對!」又如:「我們的神師是本堂神父,你們的神師只是修女,誰較高級呢?」

11.   的確,單看梅瑟和其長兄亞郎,天主選擇了身為弟弟的梅瑟以民的領袖;又如厄撒烏雅各伯兩孿生兄弟,厄撒烏的長子名分也失掉在雅各伯手上;再看依市瑪耳雖作長子,但繼承人卻是弟弟依撒格;到這裏的事件,雅各伯三子肋未的後裔卻管理長子勒烏本的後裔。兩群反對的人士都是雅各伯的兒子,但爭議期間完全沒有提及「雅各伯」的名字,原因何在?因為兩方人士都爭議「權力」和「身份」問題,論身份,雅各伯本來就不是長子,若提出雅各伯的名字,反而會削弱自己的論據。

12.   科辣黑要求人人平等,勒烏本的後裔要奪回長子名分,他們所使用的詭計是甚麼呢?是慣常的政治手段 矮化和抹黑:「你領我們由流奶流蜜的地方上來,叫我們死在曠野」(16:13)、「你想剜出這些人的眼睛麼?」(16:14)讀者會留意到:反對梅瑟的人竟稱埃及為「流奶流蜜的地方」,可悲的是:政治上的醜陋手段施展在信仰團體內,為要達到奪權的目的。

13.   第一群反對者的問題是甚麼呢?是過度簡化問題,既然「人人平等」,於是人人都可以擅自為謀,想做便做,等於在彌撒裏隨便找一人講道。這當然不行,記得1977中越戰役中,解放軍鑒於「人人平等」的口號,軍隊內的將領和兵士們的軍服完全相同,結果造成兵荒馬亂而損傷重大。至於以平等掛帥的國家,也鑒於「人人平等」的口號,事事尊卑不分,人民不尊敬長官,學生視己為尊貴的顧客,並指導老師如何教書,家長向子女就讀的學校發律師書,要求學校解釋自己不滿的政策。第一群反對者的領袖科辣黑以「人人平等」為名,其實卻想放縱自己的欲望!結果造成混亂、暴力和團體分裂。

14.   科辣黑犯了甚麼錯呢?就是所謂「好心做壞事」,容易遭人利用。中國文革期間,國家教人「不愛爸媽,只愛國家」,於是兒女鬥父母、學生鬥老師、員工鬥老闆、窮人鬥富人,造成數之不盡喪盡天良的惡行,造成沉冤莫白,令一代人迷失了、令道德淪落了、令整個國家倒退了幾十年。這類問題今天仍發生嗎?當然繼續發生,祖父生日由五歲的孫兒決定往那食館慶祝;父母為成年兒子付款買房子,容忍兒子未婚而同居,然後母親每天都負責做鐘點傭人的工作;政府要求人民不可把自己的價值觀放在子女身上,結果父母變成無權管教子女!

15.   梅瑟道出了問題的關鍵,科辣黑爭取的不是「平等」/「和諧」/「和平」,而是16:10的話:「你們還要貪求司祭之職麼」意即想做大司祭,而要求由天主選擇的亞郎下台;即使自己無法任大司祭,也不想別人可以。辣彼們看來,這等問題每天都重演,表面喊着「和平」/「和諧」的口號,實質乃出於私心,只會造成分裂。事實上,很多時我們期望有「和平」/「和諧」/「平等」,但卻出現戰爭與不和,究其原因,我們會在下期20時探討。

16.   說回頭,厄撒烏賣掉了長子名分給弟弟雅各伯25:33),作為長子的勒烏本又如何?看看49:2-4的記載:「2雅各伯的兒子!你們集合靜聽,靜聽你們父親以色列的話:3 勒烏本,你是我的長子,我的力量,我壯年的首生;你過於暴燥,過於激烈,4 沸騰有如滾水。你不能佔據首位,因為你侵犯了你父親的床第,上去玷污了我的臥榻。」「你侵犯了你父親的床第」一句表示勒烏本性侵犯了父親雅各伯的妾侍(35:22),對此,父親痛心疾首,尤其當時父親已行將就木

17.   結果,長子名分由誰得到呢?49:22-26這樣說:「22 若瑟是一株茂盛的果樹,一株泉旁茂盛的果樹;枝條蔓延牆頭。 23弓手令他苦惱,向他射擊,與他對敵;24但他的弓仍舊有力,他的手臂依然靈活; 25這是因了雅各伯的大能者之手,因了以色列的牧者和磐石之名;這是因為你父親的天主扶助了你,全能者天主,以天上高處的祝福,以地下深淵蘊藏的祝福,以哺乳和生育的祝福,祝福了你。26 你父親的祝福,遠超過古山岳的祝福,永遠丘陵的願望; 願這些祝福都降在若瑟頭上,降在他兄弟中被選者的額上。雅各伯始終疼愛若瑟,由他承繼長子名分的祝福。

l        下期預告:16(二之二)(20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