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成聖之道,要完全慷慨地待人)
讀經一
|
肋19:1-2, 17-18
|
答唱詠
|
詠103:1-2, 3-4,
8-10, 12-13
|
讀經二
|
格前3:16-23
|
福 音
|
瑪5:38-48
|
A 讀經一:肋19:1-2, 17-18
1. 肋未紀乃梅瑟法律的第三卷書,肋1-7談「祭獻」,肋8-10談「司祭」,肋11-18談「潔與不潔」,肋19-27談「成聖」,讀經一乃選自肋19:1-2, 17-18。上主在肋19:2說:「你們應該是聖的,因為我,上主,你們的天主是聖的」,這話在肋20:7重覆。這是十分震撼的話,所有宗教,神乃高高在上,但雅威卻表明,人與祂一樣地「是聖的。」佛教的觀世音永不會說善信與他平起平坐,依斯蘭教的亞拉也如是,但雅威則視信眾與祂一樣地「是聖的。」
2. 然而,在人類中只有耶穌基督能真的與天主同樣地「是聖的」,其他人無法做到,於是天主便派遣其聖子降生成人,好能拯救人,人吃了祂的體血便能成聖,不是天主降低自己的神聖性來配合人,而是要提升人的身份,使人能像天主地「是聖的。」人是按天主的肖像造成的(創1:27),天主願意人「是聖的」,必能成就,因為「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路1:37)
3. 肋19-20談的就是如何成聖,肋19:3說:「你們每人應孝敬母親和父親,應遵守我的安息日。我,上主是你們的天主。」真福雷永鳴神父翻譯這節時十分精確,「應孝敬母親和父親」,先「母親」而後「父親」,這正是其原意,是作為子女應盡的義務。孝順並沒有年齡上的局限,只要父母尚在,任何子女便應孝順他們。中年人士,成家立室和事業有成、社會上和財政上都有了地位、得到很多人的稱許和欣賞後,容易無意識地漸漸不尊敬父母,甚至持教訓式的態度對待他們,肋19:3告訴我們,孝順沒有年齡的免責,而且應先孝順「母親」而後「父親」。
4. 成「聖」的第二元素見於肋19:3b:「應遵守我的安息日(you will keep my Sabbaths)」,表面看來,「應孝敬母親和父親」(向人)的優次竟先於「應遵守我的安息日」(向天主),其實並非如此,因為「遵守我的安息日」與「孝敬母親和父親」是相關的,「安息日」本來就是要人停止一切工作,子女便能陪伴父母,是孝順的表現,可見安息日本來是叫人孝順父母的,一家人可以緩慢地吃飯和交談。
5. 轉到讀經一的另一部份:肋19:17-18,內容叫人「愛人如己」,從內容看:「17不可心存懷恨你的兄弟,應坦白勸戒你的同胞,免得為了他而負罪債。18不可復仇,對你本國人,不可心懷怨恨;但應愛人如己:我是上主」,這兩節有三項「不可」和兩項應「該」,五項規定使人逐漸邁向「愛人如己」的高峰。
6. 肋19:17的第一項規定是「不可心存懷恨你的兄弟」,重要的詞彙是「心存」,同事或朋友間,又或堂區內的弟兄姊妹,口和心不和,也算「懷恨」。第二項規定是「應坦白勸戒你的同胞」,目的是「免得為了他而負罪債」,「坦白勸戒(reprove firmly)」有強烈責備之意,十分艱難,朋友間會因「坦白勸戒」而反目成仇,尤其東方人對面子(但不配)的傲慢,間接造成周圍的人「由他吧」的慣性態度,但這樣想便犯了罪 -「為了他而負罪債。」第一項規定叫人勿「心存懷恨」,第二項規定說那還不夠,應主動「勸導」他人,兩項規定都是積極的。
7. 第三項規定是「不可復仇」,第四項規定是「不可心懷怨恨」,兩項規定中間插入了一句「對你本國人(members of your race)」,這句子指第三項和第四項兩者而言。「復仇」指「以眼還眼」,很多人因朋友們的不成功而暗中開心,例如在投資或考試上、子女學業上等,然後假意關心!不過,這樣做也不等於「復仇。」
8. 第四項規定是「不可心懷怨恨」,表面看與第一項相同:「不可心存懷恨你的兄弟」,中文和英文的譯本都不太好,照猶太人的想法,第一項規定指「一命賠一命」,第四項規定卻指「敢怒不敢言」,例如:主日彌撒中,在旁教友一直在玩whatsapp,或作出一些怪聲,自己卻不想出聲勸喻,但又向一起參與彌撒的家人表示對此很不滿!第四項規定指人有很多負面的評語,可惜不付諸改善的行動。
9. 最可惜的是「對你本國人」一句,為猶太人來說,「本國人」只指猶太人,故為猶太人來說,「近人」一詞並不包括外邦人,於是,今天的以色列政府不停地用鏟泥車推倒巴力斯坦人的房舍,然後據為己有,對所作所為一點悔意都沒有,認為「巴力斯坦人」不是「本國人」,不屬「愛人如己」的範疇內!猶太人詮釋「近人」的範圍很窄,故此,以色列內的猶太人認為他們肯售賣食物給非猶太裔人士,已算違反梅瑟法律了!
10. 猶太人故意看不見肋19:34:「對與你們住在一起的外方人,應看作你們中的一個同鄉,愛他如愛你自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外方人:我,上主是你們的天主。」我們應在那裏實踐「愛人如己」的法律呢?在堂區、食館內、街市裏、地鐵車廂內、在家中等等。「孝敬母親和父親」不只在他們生前,死後仍應為他們祈禱。
11. 讀經一的訊息:天主愛人,願意人像祂一樣地「是聖的」,人的回應是遵照天主的意願,行善避惡,一如肋19:17-18的教訓。
B 答唱詠:詠103:1-2, 3-4, 8-10, 12-13
1. 詠103的主題有兩個,「感謝」和「讚主」。作者處於死亡的邊緣,天主拯救了他,故他要感謝主,又讚美祂的仁慈恩待。論內容,詠103:3-5是「感恩」,詠103:6-18是「讚美」;詠103:1-10談「上主是仁慈寬容的」,詠103:11-14是「上主具有慈父的心腸」,詠103:19-22是「光榮頌」。
2. 答句是詠103:8:「上主富於仁愛寬恕,極其慈悲。」說天主充滿了愛和慈悲,因為詠103:3-4說作者差點兒送了命,但天主治癒了他,不但如此,也寬恕了他「各種愆尤」,使他身心獲癒,感激之情,便頌唱了詠103:1-2,「靈魂」和「五內」都讚頌上主,即全心全靈全力感恩讚頌。
3. 答唱詠沒有使用詠103:5:「是衪賞賜你一生幸福滿盈,是衪使你的青春更新如鷹。」「鷹」與春天相關,牠每年這個季節時會脫下舊毛長出新毛,喻人恢復青春。答唱詠所強調的是人要獲得天主的仁慈寬恕,而不是獲恕後回復青春,故與主題無關而沒被納入。
4. 讀經一似乎與詠103:7相關:「上主曾將自己的道路告知梅瑟,給以色列子民彰顯自己的功蹟。」「將自己的道路告知梅瑟」即十誡,這乃天主的「功蹟」。十誡的總結是:「愛天主在萬有之一,及愛人如己」,所以把詠103:7加入答唱詠,意思會更完滿。至於詠103:6,說這是「上主 … 正義的工作,為受壓迫者主持公道」,似乎回應了出3:7-8,從這角度看,以民的歷史也是天主慈悲的記錄。以色列真的需要天主的慈愛,因為他們犯了罪,他們在出谷期間不停地抱怨(出15-17、戶11),不停說要走回頭路。讀經一的肋19:17-18臚列出成聖路應做(DOs)和應避免的各事(DONTs),與詠103:6所談的出谷無關,故沒有被採用。
5. 至於領經的第四段(詠103:12-13),其實是比喻天主愛人之深,亦即解釋詠103:11的內容:「就如上天距離下地有多麼高,衪待敬畏衪者的慈愛也多高。」當人犯了罪而悔改後,天主使罪遠離人,不願意人重蹈覆轍,這正好與讀經一共鳴,所以,加入詠103:11也很適當。讀經一談「愛」,答唱詠特別強調天主「仁愛寬恕」,所以以民應全心全靈全力地愛主愛人。
C 讀經二:格前3:16-23
1. 先談上文,格林多團體分裂了,保祿立即說教會如同聖殿,屬同一屋簷下,絕不能有門戶之見,他在格前3:10說作為宗徒的他便有責任「奠立了根基」,基督乃教會的根基,其他人士都可以參與建設教會,各人具有自己的角色和職務要履行,格前3:12說「金、銀、寶石、木、草、禾皆」皆可,大聖賢人如德蘭修女可作為「金、銀、寶石」,有些人士可作「木、草、禾皆」,皆屬於基督所建立的教會內,她是永立不倒的,但人如果離棄基督「已奠立了的根基」,末日時將受審判,需要問責。
2. 上主日談天主的智慧,本主日談格前3:16所說:「你們是天主的宮殿」,十分神聖,這便串聯起讀經一。「你們」指團體,到格前6:19時更伸延至「天主的宮殿」(「是聖的」),包羅每個受洗成為基督徒的人,成了聖神的宮殿。格前3:17說任何人都不能「毀壞天主的宮殿」,否則必受天主所「毀滅」。格前5:1就記載了「毀壞天主的宮殿」的行為,因為格林多有人「同自己父親的妻子姘居。」
3. 格前3:18說「為成一個有智慧的人」,必須「變為一個愚昧的人」,意思即格前1:18-25所述:「十字架的道理」,指「愛」的道理。保祿為了證明人世間的智慧多麼愚昧,便引述了約5:13的話:「衪以智者的計謀捕捉智者」,指有些人士憑詭計多端、損人利己、助紂為虐、作奸犯科來達到個人利益,誤以為這樣便無需依賴天主。
4. 救恩不是來自「星」級的神職人員,沒有人可「拿人來誇口」,即格前1:12所述:「我是屬保祿的,我是屬阿頗羅的,我是屬刻法的,我是屬基督的。」任何傳教士其實只是天主的僕人,不是信徒所追尋或信奉的目標,羅8:28說得好:「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祂的人,就是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獲得益處。」格前3:21-22兩度出現「一切都是你們的」一句,表示接受信仰而受洗的人便屬於基督,是祂所賜的恩寵。
5. 讀經二的訊息是甚麼呢?格林多團體分裂了,保祿便立即「喝停」,把眾人的思維提升,指出信眾乃「天主的宮殿」,是聖神的居所,信友都應是聖的,分裂威脅了這宮殿,是非常愚昧的行為。
D 福 音:瑪5:38-48
1. 很多外教人拿瑪5:39來取笑信友:「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你會怎樣回應呢?拒絕回應嗎?其實整段福音的主題是「完全的慈愛(totally generous)」,教人:「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表面看是多麼的愚蠢,但實質指的是「完全的慈愛」,這樣,人彼此間的愛會增長,「增餅的奇蹟」也在這思維下產生,一個小孩付出了五餅二魚,天主便餵飽了五千人。
2. 瑪5:43-48均指同一教訓:「多行一步,便海闊天空」,福音的高峰在瑪5:48:「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成全」就是能根據真福九端而生活,是天父所喜悅的,也能使人歡欣鼓舞。中東的文化裡,事事均以團體為單元,基本上是沒有個人主義的,所以,任何人的行為上造成榮與辱,均會影響整個團體。
3. 天主願意給人分享祂的神聖,人的回應是肋19:17-18所應做和所要避免的各事,好能配合天主。答唱詠呼籲我們要感恩和讚美上主,因為祂真是「仁愛寬恕」的。讀經二叫人留意自己的生活,必須與基督徒的身份相稱,他們是聖神的宮殿,極其神聖,天主會嚴懲那些分裂團體的人。福音便教人如何去愛,叫人要完全地慈愛。
下期預告:
若蘇厄書(2014-2-19)
常年期第八主日(甲年)讀經釋義(2014-2-2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