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7, 2014

四旬期第二主日(甲年)讀經釋義


(主題:「新生命」- 你們要聽從他

 
讀經一
12:1-4
答唱詠
33:4-5, 18-19, 20, 22
讀經二
弟後1:8-10
福 音
17:1-9

 
A     讀經一:12:1-4

1.     1-11稱為「太古史」,12-50稱為「聖祖史」,先看一點亞巴郎的家族(11:27-32),其父為「特辣黑Terah」,亞巴郎共三兄弟(亞巴郎哈郎納曷爾),父親安排全家由「加色丁人的烏爾」移居「哈蘭」,「加色丁」即巴比倫,一家人由今天的伊拉克移往土耳其敘利亞之間的地域,發生於距今四千年前。11:28亞巴郎的兄弟「哈郎」死了,他是羅特之父,於是亞巴郎為了已亡的兄弟而照顧其姪兒。

2.     12:1 很重要:天主召叫亞巴郎離開你的故鄉」,這是一項重大的抉擇,古中東的人一離開故鄉和家族,等同斷六親,沒有回頭的機會。況且,天主呼喚亞巴郎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究竟是甚麼地方呢?至此尚未說明!對於一個朝拜外邦神明的亞巴郎家族,根本就不認識雅威。不過,天主的召叫也連帶着七福:

 
12
   
(a)
2
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
(b)
2
我必祝福你」;
(c)
2
使你成名」;
(d)
2
成為一個福源」;
(e)
3
我要祝福那祝福你的人」;
(f)
3
咒罵那咒罵你的人」;和
(g)
3
地上萬民都要因你獲得祝福

 
3.     亞巴郎因「全心」信賴上主,便完全聽從祂的召叫,因而與天主建立起一份關係來。他獲賜「七」福,象徵着完滿,他的家庭和「地上萬民」都要「因你獲得祝福」當他移居時,12:4說他已七十五歲了,到他離世時,25:7說他活到175歲。12:1說天主會指給亞巴郎所要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12:5說是「客納罕」,12:7說天主把這片土地賜給他,這一切的福乃源於他「聽從雅威的話。」

4.     讀經一的主題是甚麼呢?亞巴郎是萬民之父(17:4-5),即使自己未必完全明白其真正意義,但他對天主是「絕對的服從。」當他被召時,天主許諾「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年事已高的亞巴郎夫婦仍未有子女,他仍能憑信德而接受,深信天主的諾言。

 
B     答唱詠:詠33:4-5, 18-19, 20, 22

1.     33的標題是「讚頌大能的天主」,顧名思義要讚美上主,讚美祂創造天地和作為人類歷史之主,讚美祂的人是「義人」、正直的人和神聖的人,33:3說他們「高唱新歌」,並以「十絃琴」伴奏(33:2)。天主本來就是「正直的」和「忠實的」,33:5加以解釋:「祂愛護正義和公理」,亞巴郎就是一位「義人」,而天主的愛是恆常的。既然天主的話是「正直的」,33:6說祂以說話創世和創造生命,祂的大能顯示在33:733:9-11,祂有永恆的德能,因此,33:8說人們對祂「敬畏(fear」和「畏懼(revere」。這樣偉大的天主,33:12說尋求祂的人和祂所選擇的人是很「有福」的,33:20-22立即指出以色列乃那些「有福」的人。

2.     看看領經的第一段,33:4很美:「因為上主的言語是正直的,祂的一切作為都是忠實的」,這話彷彿放入了亞巴郎的口中,表達他對天主的信賴,正好配合了讀經一,天主許諾了他七福。33:8說「願整個大地敬畏上主,願普世居民畏懼上主」,為甚麼大地和普世居民會「敬畏(fear」和「畏懼(revere」上主呢?33:6已表示天主的聖言創造了宇宙和世界,故要「敬畏上主」,祂是我們的造物主;要畏懼」祂,因為祂會保護我們,聖言會降生成人,祂為救贖世人而死在十字架上,這主題能連接起本主日的福音。
 
3.     那麼,天主也保護外邦人嗎?是會的,猶太人習慣在進食逾越晚餐時,當讀經讀到埃及人在紅海溺斃時(14:30),大家會用指頭點一滴鹽水放入口內或在餐桌上,辣彼便大聲說:「這一刻,連天主也流淚了!埃及人也是天主的子民。」畢竟,連外邦人都是祂所創造的,1:31說天主見到自己所造的「一切都十分好。」至於天主如何對待罪人和義人,33怎樣說呢?33:13-15說造物主天主是全知的,祂看見且留意着我們的言和行。即使如此,並沒有說如果我們犯了罪,祂必會懲罰我們;對於「敬畏祂的人」,33:18說祂會關注,又會「眷顧靠祂仁慈的人。

4.     看看領經的第三段(33:2033:22),33:22說:「上主,求你向我們廣施慈愛,有如我們對你所存的期待」- 天主的愛會臨於你身上,但也要看看33:20:「我們的靈魂仰望著上主」- 指尚等待着應驗的時刻,現在只是在「仰望」中。記得當時亞巴郎連子女都未有,天主卻許諾了祂將成為大民族(12:2),一般人會難以相信,但亞巴郎卻全心信賴上主,且坐而起行來回應信德。

 
C     讀經二:弟後1:8-10

1.     先看上文,弟後1:1耶穌基督選了保祿作宗徒,好能「為傳佈在基督耶穌內所恩許的生命」,為人的「生命」,弟後1:11保祿不但是「宗徒」,也是「宣講者」和「導師」。弟後1:5弟茂德的信德來自他的祖母和母親的,弟後1:6說他得到了天主的「恩賜」,即弟後1:7所指的「大能、愛德和慎重之神(Spirit of power and love and self-control)。弟茂德的問題是「怯懦」,沒有積極地善用天主所賜的這些恩寵,為弟茂德來說,保祿就是他的模範,沒有視為「主作證為恥,也不要以我這為主被囚的人為恥,但要依賴天主的大能,為福音同我共受勞苦

2.     弟後1:8說「給我們的主作證」,意即以耶穌的教訓來教導別人,「為主被囚」的相反是想「勸導撒殫皈依。」保祿認為「宣講基督的道理」和「為祂而受迫害」絕非羞恥事,這話彷彿正是指向弟茂德而說的。事實上保祿正在指責弟茂德,叫他不要膽怯,弟後1:6叫情緒低落的他「再熾燃起來」,要模仿聖宗徒「為福音」作證和受苦。弟後1:9說我們被召叫是由於天主的計劃和恩寵,是祂在「萬世以前」所定下的。這計劃與永生相關,弟後1:10耶穌毀滅了死亡」,而門徒們有責任傳揚福音,直到基督再來(弟後1:12)。保祿弟後1:13-14勸諭弟茂德以信和愛藉聖神的助佑繼續福傳下去。

3.     讀經二增加了讀經一和答唱詠甚麼呢?讀經一是天主許諾了亞巴郎七福,亞巴郎欣悅地接受了,答唱詠祈求上主落實其許諾。讀經二說我們在等待末日期間,要勇敢地傳揚福音,即使受到迫害仍應如此,好能建設教會(信友團體)。
 

D     福  音:瑪17:1-9

1.     福音是耶穌顯聖容,目的是要顯示祂比梅瑟厄里亞為大,祂站在三人中間。只有耶穌顯聖容,梅瑟厄里亞卻沒有,所以天主在17:5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天主親自證明耶穌乃其「愛子」,因此人人都應「聽從他」,伯多祿雅各伯若望見狀,「就俯服在地,非常害怕」本來,三位宗徒跟隨了耶穌近一年零八個月(耶穌的公開傳教只有兩年零四個月),現在才感到祂真的是天主子,因而「非常害怕」,這是否後知後覺呢?也值得我們反省:領洗多年的我,每次領聖體時,有沒有感到天主在我手上、在我口中呢?

2.     17:3梅瑟厄里亞顯現了,他們的顯現並非代表着法律和先知,因為根據聖經所載,最大的先知不是厄里亞,而是梅瑟18:1534:10)。瑪竇福音的記載一如路加福音梅瑟厄里亞均象徵「出谷」的先驅,首次出谷由梅瑟帶領,厄里亞的精神臨於洗者若翰身上,第二次的出谷是耶穌主導,祂經過聖死而逾越到永遠的生命。

3.     聖經記載,二次出谷前,天主會派遣使者預備道路,3:23說:「看,在上主偉大及可怕的日子來臨以前,我必派遣先知厄里亞到你們這裏來。厄里亞這裏的顯現是為耶穌預備道路。第一次出谷把「奴隸」逾越成為「自由人」,第二次出谷是耶穌帶人由罪惡中逾越到永恆的自由,離開撒殫的王朝而邁向天國。17:4時,伯多祿建議建「三個帳棚」給人住下,這項提議會妨礙出谷,因為出谷是要「前進」的,「帳棚」乃叫人停下來。

4.     對於伯多祿的提議,耶穌根本沒有回答他,17:5聽見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聽從他」甚麼呢?是16:21-23耶穌的聖苦難和復活,16結尾時也叫人像耶穌一樣地背負十字架。每次我們閱讀山園祈禱的事件時,必須同時看顯聖容的故事,因為前者配合17:5的話:「這是我的愛子」到26:39時,耶穌說「我父」,兩則事件其實是「我父」與「愛子」的對話,「愛子」續說:「就讓這杯離開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願意的」,內容亦即梅瑟厄里亞耶穌所討論祂的逾越。

5.     「顯聖容」給人的感覺是把原本光榮的容貌顯示出來,其實並不是這意思,而是脫變(metamorphosis),像蝴蝶由一階段脫變成另一階段。耶穌的聖苦難時,的確也是祂的脫變:祂被鞭打至像52:14所說:「他的容貌損傷得已不像人,他的形狀已不像人子」,除了鞭刺外,也受茨冠之苦,也受十字架之苦,祂的「形狀」均脫變了。基督的容貌顯示在本主日的福音、在十字架上、在聖言降生時(聖嬰)、也在聖體內。

6.     眼見三門徒們「非常害怕」,17:7說:「耶穌遂前來,撫摩他們」,「撫摩他們」表示治療,跟隨耶穌的人根本無需恐懼。17:9耶穌與三門徒下山時,吩咐他們:「非等人子由死者中復活, 你們不要將所見告的告訴任何人。」這是因為顯聖容是一項重大的奧蹟,耶穌復活之前去告訴別人,很難獲得接納。門徒們便在17:10 耶穌:「為什麼經師說:厄里亞應該先來呢?3:24講述其效果:「他將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子,使兒子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臨時,以毀滅律打擊這地」,意即「修和」。

7.     厄里亞要把和平帶來,造成分裂的人乃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洗者若翰就是厄里亞,呼籲人去悔改。可惜,當有人推動和平時,便要付出沉重的犧牲。為耶穌預備道路的洗者若翰必死,踏上同一道路的人也要死,連真命天子默西亞也被人害死,看16:21便知:「從那時起,耶穌就開始向門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三天要復活。

8.     時至今天,猶太人對這神學仍有點奇怪,他們認為厄里亞會以不同的形狀顯現給人,他的使命即3:24所載,要預備人心接受,一份寬恕的心,叫人曉得去愛。在這樣的情況下,默西亞便會來臨。至於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應如何回應呢?就是拜苦路,要默想厄里亞的使命,感謝他,感謝洗者若翰,「苦路」乃救恩之路。

9.   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讀經一是天主給亞巴郎的許諾,賜他七福,亞巴郎喜悅地接受了;答唱詠祈求上主落實其諾言。讀經二說我們等待基督再來期間,要勇敢地傳揚福音,即使要受迫害也要堅持,好能建設教會,就如保祿沒有為「主作證為恥,也不要以我這為主被囚的人為恥」福音說我們的信德能帶來永生,藉着基督得到實現,因為祂顯聖容和後來的復活,也保證我們將會復活,所以宗徒們「非常害怕」是不必的。
 
下期預告:
民長紀2014-3-12
四旬期第三主日(甲年)讀經釋義(2014-3-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