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17, 2014

常年期第三主日(甲年)讀經釋義


(主題:堅信耶穌建立的教會,避免分裂) 
 


讀經一
8:23-9:3
答唱詠
27:1, 4, 13-14
讀經二
格前1:10-13, 17
福 音
4:12-23

 
 

A     讀經一:8:23-9:3 

1.     讀經一的時代背景約為公元前742年,猶太國第十位君王烏齊雅駕崩,南國的光輝已盡,北方大軍壓境,是強敵亞述的入侵。猶太內人人自危,但社會仍非常腐敗,四處貪贓枉法和朋比為奸,造成民不聊生。有些人主張降服於亞述,但這會後患無窮,入侵者會引進他們的神祇,必會對猶太國造成不可補救的打擊,因為猶太國是個盟約的國家,與雅威訂立了盟約,上主在撒下7:13-14許諾賜給達味永恆的王朝,然而,一個錯誤的政治決定便等於自掘墳墓

2.     這亦是依撒意亞先知最擔憂的事,猶大國的繼任君王是約堂,僅兩年後被阿哈次取替,新的君王在位於公元前736-721年,這段時期更處於千鈞一髮,公元前721年北面的以色列國亡了,8:23說「則步隆納斐塔里地域受了侮辱」,因為這兩地位於加里肋亞湖以西及西北,亞述入侵時乃取道於此,因而最先被敵軍蹂躪,有學之士及高技術的以色列人才早已被充軍。不過,這段黑暗的歷史卻變成「加里肋亞獲得了光榮。」本主日福音中的4:14-17便確認了8:23的這預言。

3.     岌岌可危猶太國竟能「看見了一道皓光」,9:2說人民很喜悅,「有如人收割時的歡樂」,不過,我們知道亞述國入侵後把農田燒毀了,而且一邊燒,一邊撒鹽,目的要使農田永遠不能再耕種,所以「收割時的歡樂」這話看來很矛盾。9:3的「」指天主,天主要打擊亞述,本來亞述打敗以色列國後便想乘勝南下佔領猶大國,這令耶路撒冷居民憂心如焚,並躲藏城內三四個月之久,甚至糧食耗盡後,竟然吃人肉。

4.     9:3有個特別的名稱:「有如在米德楊那天一樣」,事件記載於7:15-25,關乎的是民長基德紅7:1-3記載:「1耶魯巴耳基德紅和所有跟隨他的民眾一早起身,在哈洛得泉安營;米德楊的營幕就在他們北面,在摩勒山腳的平原裏。2上主對基德紅說:「跟隨你的民眾太多,我不能把米德楊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對我自誇說:是自己的能力救了自己。3現在你要向民眾宣告說:凡害怕恐懼的可以回去,急速離開這裏。」於是民眾中有二萬二千回去,只剩下一萬人民長紀所載的各民長故事裏,凡是男性的民長都一點英雄本色都沒有,基德紅現在要打仗了,大敵當前,他本來有軍隊三萬二千人,現在其中的二萬二千人離去了,剩下的「只剩下一萬人」,超過三分二的軍隊退下了,真令他憂心忡忡。

5.     續看7:4-8:「4上主又對基德紅說:「民眾還是太多;領他們下到水邊去,我要在那裏為你檢驗他們。凡我告訴你說:這人可同你去,他就與你同去;凡我告訴你說: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去。」5他就引民眾下到水邊;上主向基德紅說:「凡用舌頭舔水像狗舔水似的,將他們安置在一處;同樣,凡屈膝跪下飲水的,將他們安置在一處。」6用手捧到嘴邊舔水的共有三百人;其餘民眾都是屈膝跪下喝水。7上主對基德紅說:「我要用這三百舔水的人拯救你們,把米德楊交於你手中。讓其餘的民眾各回本地去。」8基德紅便留下民眾的罐子和號角,打發眾以色列人各回自己的帳幕,只留下三百人。米德楊的營幕就在他們下面的平原裏。

6.     天主吩咐基德紅取錄7:6的「三百人」,是否因為他們是精兵呢?完全不是,他們「用手捧到嘴邊舔水的」,很像貓犬般飲水,連運用雙手載運清水到口裡喝也不曉!原本有三萬二千人,現在只剩下「三百人」,超過99% 軍隊走了,留下的且幾乎全都愚昧無知,不過真正去打仗的是「萬軍的上主」,不是別人。
 
7.     55:8也說過:「我的思念不是你們的思念,你們的行徑也不是我的行徑。基德紅已信心薄弱,一般人是會對他作些鼓勵的,但天主把他僅有的信心也要奪去。基德紅當晚也無法入睡,於是上主便在7:9-15向他講話:「起來,下去攻營!我已將敵營交在你的手中了。10如果你一人害怕下去,可帶你的隨從普辣一起下到營幕11聽他們說什麼;以後你的手就會堅強,敢下去攻營了。」於是他和他的隨從普辣便下去,來到營中駐軍的前哨。12那時米德楊阿瑪肋克和東方的子民都散佈在平原裏,多如蝗蟲;他們的駱駝不可勝數,多如海邊的沙粒。13基德紅來到時,正有一個人給他的同伴講夢說:「我作了一個夢:有一個大麥麵餅滾入米德楊營內,直滾向帳幕,將帳幕撞倒:翻轉朝上。」14他的同伴回答說:「這不是別的,這是以色列約阿士的兒子基德紅的刀劍;天主已把米德楊及其全營交於他手中。」15基德紅一聽見這夢的敘述和解釋,就朝拜天主;然後回到以色列營中說:「起來!因為上主已將米德楊的營幕交在你們手中了。」

8.     手足無措的基德紅只得「三百人」助他打仗,天主在7:10-11猶如說:「如果你恐懼,可嘗試竊聽敵方的軍情,也許會稍為舒緩呢!」原來敵方在7:13正在恥笑基德紅,說他像個「大麥麵餅滾入米德楊營內,直滾向帳幕,將帳幕撞倒:翻轉朝上」「大麥麵」不是指一個巨型的麥餅,而是用大麥造成的餅,7:13的話等於現代人說某人像一團飯,說他如果滾下便能大敗敵方(☻☻),也請參閱2:31-35

9.     基德紅受人恥笑,卻一點憤慨都沒有,這是因為他根本不曉得反應,但他在7:15便去「朝拜天主」這事件充滿靈修意義,一個人到了身無一物時,最難堪的說話也可視為一點的安慰,基德紅被人侮辱後,仍召集那「三百人」準備去與十萬雄師打仗!7:16-18記載說:「16他於是把三百人分作三隊,把號角和空罐子交在每人手中,把火把放在罐子裡17然後吩咐他們說:「你們看我怎樣行,你們便怎樣行;一到營幕邊上,我怎樣作,你們也要怎樣作。18當我與跟隨我的人吹號角時,你們也應該在營幕四周吹號角,並且喊叫;為上主,為基德紅!」

10.   基德紅指揮如何作戰,7:19-22記載:「19在三更之初,當哨兵換防的時候,基德紅領著他那一百人來到營幕邊上,吹起號角來,打破手中的罐子。20同時三隊一齊吹號角,打破罐子,左手拿著火把,右手拿著號角吹,並喊叫說:「刀劍為上主,為基德紅!」21眾人都在營幕四周,各站在自己的地方。那時敵營驚醒,亂喊亂竄。22當那三百人吹號角的時候,上主使敵營互相撕殺。以後朝著責勒達逃往貝特史大,直到面對塔巴特阿貝耳默曷拉

11.   古代打仗會準備大量兵器,刀劍盾牌和戰車,但基德紅7:16吩咐下屬「把號角和空罐子交在每人手中,把火把放在罐子裡」,一邊跑,一邊吹號角,更竟然將火把放在罐子裏,罐內缺氧,火把便會熄滅,那麼,熄滅了的火把用來作甚麼?真有點像迪士尼的巡遊。不過,仗仍打勝,因為作戰的不是基德紅,而是「萬軍的上主」,是祂行了奇蹟,令即使像基德紅那麼無用的人,也會戰勝。

12.   反省:生命旅途上有很多事情會令人失去信心,例如:子女有讀寫障礙、配偶待自己不好、被僱主裁員、求神父找個學位而未能成功。然而,只要我們全心信賴上主,就如基德紅連自卑也不曉,他仍知道要聽天主命,那便夠了。

13.   讀經一的訊息是甚麼呢?面對逆境,仍要相信天主是全能和至善的,求祂吧!自己也要盡好本份,天主必會替我們作出最好的安排。


B     答唱詠:詠27:1, 4, 13-14
 
1.     答唱詠的答句是:「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群眾誦唸或頌唱這答句,因為他們正面對困難而不知所措,他們要全心信賴上主,向祂說:「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這亦回應了9:1的「皓光」,27:14兩度說「期望上主」,表示向祂呼求。
 
2.     北方的以色列子民處於「黑暗中」,依撒意亞先知仍充滿希望,勸喻百姓們要信賴上主,當時接受他勸導的人數當然有限。相比活在今天的我們,沒有見過天主或耶穌,卻因相信祂而領洗成為信徒。讀經二說會有人攻擊和擾亂我們的信仰,認為我們誤信洋人的騙子,那時正是對我們的考驗,我們要堅持信德,寧死不屈。
 

C     福  音:瑪4:12-23

1.     先看上文,4:1耶穌受洗後「被聖神領往曠野,為受魔鬼的試探。」魔誘後在4:11時,「天使前來伺候衪。」天使出現而與耶穌相關的事件見於的頭和尾,即祂公開傳教時和祂復活後,28:2記載:「忽然發生了大地震,因為上主的天使從上天降來,上前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強調的是「天使」而不是人,因為有謠言表示耶穌沒有復活,聲稱祂的屍首是被其門徒們所偷去(27:64),所以要表示沒有任何人或天使曾進入過祂的墓穴。

2.     4:12-17耶穌正式展開祂的傳教使命,祂在4:17宣講說:「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這話與其先驅洗者若翰所宣講的如出一轍3:2),從4-26的內容可見到,耶穌證明天國臨近的方法是行聖蹟,記載了共18個,祂這樣宣講後,便立即在4:23-24行了很多聖蹟。耶穌4:14說「應驗了依撒依亞先知所說的話」,即讀經一的內容,1-4五度表示耶穌的臨現就是舊約的應驗。當「天國臨近」,身或心的傷殘都得到痊癒(4:24)。

3.     4:18-22耶穌所召叫的首批門徒,象徵着「新的選民」和新的團體來應驗舊約的預言,「新的選民」即我們今天的「教會」,是天國的新選民(4:17),舊的選民基於猶太血緣,「新的選民」基於信德。那麼,作為「新的選民」要答應甚麼條件呢?看看4:20西滿安德肋便知:「立刻捨下網,跟隨了衪。4:22雅各伯若望立刻捨下了魚船和自己的父親,跟隨了衪。」原來信德的代價很大,家庭和事業都要犧牲,足以影響人的生計、心理和情緒,因而受到不少痛苦和誤解。

4.     讀經一說北面的百姓活在黑暗中,依撒意亞先知便教人要信賴上主。答唱詠表明:「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與讀經一的「皓光」串聯起來,我們必須「期望上主!」福音說天主不是被動地等待人來求祂,祂主動建立祂的子民,祂的「教會」。在新約,耶穌就是9:1的「一道皓光」,有了祂,「光輝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們身上。」人的回應也要積極,要「悔改」和跟隨祂。讀經二說,當我們因分裂而看不見信德的標記時,人會趁機擾亂我們,但我們必須要堅持,最重要是曉得「悔改
 

D     讀經二:格前1:10-13, 17

1.     從中東的文化看,中東人喜歡爭議和互相敵對,格林多團體內的信友因着不同的傳教士(保祿刻法阿頗羅)而起糾紛。這樣的情況古今皆如此,堂區內、修會間、學者們,但正如保祿格前1:13一語道破:「基督被分裂了嗎?難道保祿為你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嗎?或者你們受洗是歸於保祿名下嗎?」這裡的「基督」意指「教會」團體,結果有些資深的教友選擇離開耶穌親自建立而由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改為跟隨陳牧師、張牧師或何牧師成立的教會,放棄天主的教會,嘗試從人成立的教會中尋找救恩!若一2:19表示:「如果是屬於我們的,必存留在我們中;但這是為顯示他們都不是屬於我們

2.     保祿格前時,阿頗羅在其旁,但即使是朋友仍會競爭。保祿格前1:14-16指出人的謬誤,以為由保祿付洗的人便屬於他自己,忘記了從屬的卻應是耶穌基督。信友應信「基督十字架」的「效力」,格前1:18續說:「十字架的道理,為喪亡的人是愚妄」,意即聽了福音而不肯信者,會成為「喪亡的人保祿想指出,福音的傳揚不在於傳教士的機智,而在於「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格前1:23

3.     讀經二表示,耶穌成為人的「皓光」,人受洗加入了天主的團體,便不應分裂和造成仇恨,無人可用「巧妙的言辭」把「十字架的道理」,改變成為人的道理,因為沒有人可取代基督
 
下期預告:
若蘇厄書(2014-1-22
獻主節讀經釋義(2014-1-25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