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在教會內天主保護其子民,信友要活出信德)
讀經一
|
則47:1-2, 8-9, 12
|
答唱詠
|
詠46:2-3, 5-6, 8-9
|
讀經二
|
格前3:
|
福 音
|
若2:13-22
|
A 簡 介
1. 每個教區的主教都有自己的主教座堂,香港主教的座堂是港島的聖母無染原罪總堂,而羅馬的拉特朗大殿是羅馬主教的座堂,羅馬主教同時兼任教宗,他是伯多祿宗徒的繼承人。初期教會受了迫害近兩個世紀,公元313年才由君士坦丁大帝解放了教會,且把Laterini家族的皇宮餽贈給教會,自此便成為了教宗的座堂。拉特朗大殿經歷了多次的火災和重建,至今仍是羅馬的首間聖堂。拉特朗大殿節一直在羅馬慶祝,直至十二世紀才成為普世的慶節。
2. 也許我們會猶豫:在眾多的主教座堂中,為甚麼要專為教宗的座堂而慶祝呢?這是因為拉特朗大殿與眾不同,它象徵着普世公教會的永恆,也是共融和合一的標記,把拉特朗大殿作奉獻象徵着奉獻教宗和教會給普世,意謂將基督的王國帶到世上來。拉特朗大殿的重要性不在於該大殿的歷史或其輝煌建築,而在於它象徵着教會,象徵着基督的身體。
3. 有些人也會提議:「把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殿作為教宗的座堂,不是更適合嗎?」這也是歷史的問題,意大利在1870年統一之前,全羅馬城均屬教宗所管轄,教宗一直住在拉特朗大殿,期間發生了兩件大事:1854年頒布「聖母無染原罪」信條,教廷又在1869年舉行了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自從意大利統一後,教宗才搬往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居住。
B 讀經一:則47:1-2,
8-9, 12
1. 厄則克耳在巴比倫充軍期間(公元前587年起)任先知,充軍前也曾任司祭。則40-48的神視是關乎聖殿的,則47-48全談聖殿的未來,故見到的只是預象。充軍時,先知說聖殿會被毀,百姓因而很哀傷,但為先知來說卻很喜悅,他深信聖殿將會重現。聖殿終於公元前587年被毀,過了半個世紀後,波斯王居魯士釋放了以民回國,回國的重要使命是要重建聖殿。
2. 讀經一幾乎全都描述了聖殿,神視中繪劃出聖殿重建的理想藍圖,讀經一不停地談論聖殿流出的「水」,水量很大,以至「水已成河」(則47:5),彷彿是條神秘的河,又是神聖的河,這河要到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才達到完滿,亦即若19:34所載:「有一個士兵用槍剌透了他的肋膀,立時流出了血和水。」則47:8說「這水流往東方,下至阿辣巴,而入於海──鹽海中」,「鹽海」,即「死海」,死海的鹽份極高,幾乎沒有生物能生存,但則47:8卻說從聖殿而流入的水竟使「海水遂變成好水。」則47:9便說出對生物的影響:「這河所流過的地方,凡蠕動的生物都得生活,魚也繁多,因為凡這水所到的地方,百物必能生存。」不只河中,對「沿河兩岸」也受惠不少:「長有各種果木樹,枝葉總不凋零,果實決不匱乏,且按月結果,因為水是出自聖所;樹上的果實可當作食物,枝葉可當作藥材。」
3. 也許我們會質疑:死海至今仍容納不了任何生物,先知在則40-48所見的神視似乎無法應驗了,是嗎?其實,聖殿的重建不是指實物上的大殿,而是指向「人」的靈性上,我們的生活有着耶穌作「活水」,在主內人人平等,初期教會已目睹其效果了,宗2:44說「一切所有皆歸公用」,宗2:45說:「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到宗4:32-35中,宗4:32說:「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宗4:35說:「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彷彿就是則47:8-9所述,住在上主殿內的人得享祂的平安和喜樂。
C 答唱詠:詠46:2-3,
5-6, 8-9
1. 詠46中,其中有三節是相同的:4 / 8 / 12節:「與我們同在的,是萬軍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是我們的保護。」可見很適合作為感恩聖祭的答唱詠,可惜有些歌詠團喜歡使用頌恩的某聖歌取代由聖神默感而成的聖詠!詠46是在聖殿內頌唱的,一般是由兩班司祭對唱,也有號角和敲鼓配合。領經的第一段是詠46:2-3,百姓們需要上主的扶助,原因要到詠46:9才披露:「看他在地上所行的驚人事蹟」,天主親臨來保護,於是人便能活得安寧:「縱使地動山崩,墮入海心,我們也絕不會疑懼橫生。」這話叫人無論遇到甚麼逆境,仍要全心信賴上主。
2. 領經的第二段是詠46:5-6,指出即使仇敵威脅着我們,「城邑」仍有上主的保護,詠46:5指出有一條「河流」,聖詠的作者必定記起了則47-48所談的河流,而詠46:5指的「城邑」正是耶路撒冷,聖殿屹立於其熙雍聖山上,「天主定居其中。」也許我們會猶豫,耶路撒冷內那裡有河流呢?其實指的是史羅亞池。雖然聖殿在公元七十年被羅馬人燒毀後,並沒有重建過,但在靈性上是指基督所建立的教會,而「天主定居其中」乃指我們各人心中,聖保祿在格前6:19說過:「你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
3. 領經的第三段是詠46:8-9,詠46:8表明「與我們同在的,是萬軍的上主,雅各伯的天主是我們的保護。」所以,詠46:9說我們不需太負面,因為天主會行聖蹟助人。答唱詠如何與讀經一串聯起來呢?詠46:2和詠46:5說天主會作我們的保護,因為「河流要使天主的城邑歡樂,即至高者所住的至聖居所」,河流的水來自上主的聖殿,即則47:1所說:「有水從聖殿門限下邊湧出」,帶來並保存生命。
D 福音:若2:13-22
1. 若望福音所載「潔淨聖殿」的內容很多細節都與對觀福音有別,主要不同者包括下述:
(a) 若2:15說耶穌用了「繩索做了一條鞭子,把眾人連羊帶牛,從殿院都趕出去,傾倒了換錢者的銀錢,推翻了他們的桌子」,其做法頗為暴力;
(b) 若2:17引述了詠69:10a的話:「我對你殿宇所懷的熱忱,把我耗盡。」這話傳統上是用於基督的受難始末的記載裡;
(c) 若2:20的話頗奇怪:「這座聖殿建築了四十六年。」
2. 總而言之,聖殿終於在耶穌離世後不久(公元七十年)被毀,自此也沒有重建過,意味着舊約時代的聖殿祭獻並不再重要,只有作為天主子的耶穌基督才有權作出指令,因為福音要強調的是「基督身體」的重要,而弗1:23也說:「這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
E 讀經二:格前3:9c -11,
16-17
1. 在讀經二裡,保祿以「建築物」來象徵教會(格前3:9c ),作為宗徒的他便有責任「奠立了根基」(格前3:10),即格前3:11所述「耶穌基督」所建立的教會。既然主耶穌已建立了教會,為甚麼格前3:10說「其他的人在上面建築」呢?我們可看看格前3:12如何講述:「人可用金、銀、寶石、木、草、禾稭,在這根基上建築」,最重要的字眼是「在這根基上」,用「金、銀、寶石、木、草、禾稭」都可以,例如創立方濟會、耶穌會、慈幼會等。有些人喜歡以「基督之名」隨意建立新的教會,並非「在這根基上」,多數都是唯利是圖的,他們視教會如一盤生意!
2. 信友的責任是要努力維持教會,防止教會變質。如果不盡本份,格前3:13說「主的日子要把它揭露出來」,意即最後審判,而「主的日子要在火中出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教會雖然很重視對天主的朝拜,但其主要功能是「天主聖神」的「宮殿」(格前3:16),這「宮殿」就是「你們。」
3. 四篇讀經如何串聯起來呢?讀經一中則47:1說:「有水從聖殿門限下邊湧出」,詠46:2和詠46:5表示天主會作我們的保護,因為「河流要使天主的城邑歡樂,即至高者所住的至聖居所」,河流的水來自上主的聖殿,帶來並保存生命。福音強調真正的聖殿是天主的子民,格前3:10說由天主子民組成的教會是耶穌基督所「奠立了根基」,信友便應「在這根基上建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